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逆袭三国 > 第4章:袁曹争执

第4章:袁曹争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典军校尉就是曹操,荀攸赞成曹操的主意,何进再看,在座诸人有吵吵嚷嚷的,有愤懑不平的,也有专心吃肉的,只剩下袁绍和王允没有发表意见,对他俩说:“本初、子师,两位因何一言不发?子师是第一次赏脸来我府做客,千万别拘谨着,这儿不是朝堂,平时喝个酒能闹翻天,今天是最拘束的了,大概是子师在此,正气凛然的缘故。本初嘛,你平时话多,今日怎么一句不多说,反常得很。”

袁绍笑笑,对何进抱拳说道:“绍认真恭听在座诸位的高见,心里已经有了若干想法,等我再梳理梳理,然后请大将军和诸位指正,现在何不请王郎中先说说他的看法呢?”

何进目视王允:“是啊,子师说说你的看法。”

王允起身向何进施礼道:“大将军,王允是个天生讨人嫌的人,所以半生命运多舛,得遇大将军,好比将死之鱼突遇东海之泉,何其幸也,今日恭逢盛会,本不打算说些什么,但大将军让我说,不说或者瞎说,便是侮辱大将军,因此,王允心想些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隐瞒,说过之后,大将军若是觉得有理,便请采纳,若觉得王允有罪,请大将军治罪,王允断无半句怨言。”

何进笑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我岂会因言治罪,子师太多虑了,子师有什么说什么,我最喜欢直言之人。”

王允道:“既如此王允就说了,自古以来,没听说过母鸡司晨的,女人治国,国必遭殃。而今皇帝尚幼,不能理政,不是还有朝廷大臣吗?大将军便可辅政,何必一定要政出于内?待皇帝到了亲政的年龄,大臣还政于皇帝,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太后要宦官还是文士给她抄文书的问题了,既然太后不需要人抄文书,宦官也没有在宫里呆下去的必要了,也就绝了将来的一大祸患,这就是我的主意了,请大将军裁夺或定罪。”

话说得果然憨直,政出不出于内,让不让外臣辅政,这是只有皇帝才能想才能做的事,不是一个臣子该想的,这王允还真是不怕掉脑袋,敢大庭广众之下提出此事。不过大伙没很惊讶,却都笑了起来,几乎所有人都猜到大将军不会采纳他的建议,一来皇帝年幼太后秉政是传统,二来何进没必要弱化太后的地位。何进也和大家一起笑,王允被笑得莫名其妙,只听何进说:“子师果然是正直之人,说话毫不掩饰,也难怪你几次受难,死去活来,今日秉性不改,很好,改了就不是你了。子师你有所不知,这样的话,其实早有人跟我提过了,提的那人还就在这里。”一指荀攸,王允才明白,刚才荀攸说得迷迷糊糊的什么“从根本上解决宦官”,意思是跟他一样的,而且比他更早向大将军密陈,后来何进不慎在酒席之上把这事说了出来,大家才都知道了。何进又说:“我不治公达的罪,当然也不会治你的罪,兹事体大,咳,非有力挽狂澜之人不能成事,可叹何某力薄,况且如今天下不宁,朝政千头万绪,实在无心改革此事,因此……”

袁绍接口道:“因此,子师说了也等于白说。”大家哄堂大笑,王允知道真是白说了,讨了个没趣,颓然落座。袁绍原以为王允吃了宦官不少苦头,必然唆使何进对宦官赶尽杀绝,没料到他却提了个“从根本上解决宦官”的合理化建议,没有成为可以被自己利用的人,不免语带讥讽地说:“却也可见王郎中平日无时不在心忧着社稷,但眼下最紧要处置的是宦官,而非……呵呵……太后,”“哈哈哈”大家为袁绍幽了太后一默而开心,何进也不怪罪。按照刚才锁定的顺序,该轮到袁绍说了,虽然王允抛的这块砖方向是不对的,但是袁绍这块玉不得不马上出来,于是他说:“郎中的动议好,是治国安邦、扶本培元之策,但需旷日持久才有成效,如今有大好机会放在眼前,不抓牢现在这个时机,转瞬即逝之后,我怕各位悔之晚矣,清除宦官,就在当下,我同意孟德的计策,除大阉,留小阉,不赞同的是,孟德说要将大阉驱散出宫,任他们回家,我却觉得不如让这些人回老家更好。”

“回老家?”大家不能完全明白袁绍的意思,回老家既有去死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遣返原籍,这些大宦官中有不少人已经在京城里买了房子,还有的虽没有买房子但也有在京城买房的能力,赶出宫后,大部分还是会赖在京城不走的,遣返原籍也是一种惩罚。袁绍见大家尚不能理解他的话,于是说得更明白无误一些:“大阉个个罪无可恕,不杀不足以平天下悠悠之口。”

“非也非也。”曹操吃饱了,听袁绍抛出了狠话,潜在的正义感让他立即想法子阻止:“我想问问在座诸位,你们哪家是没有奴仆的?”

没人回答,这里每个人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奴仆,曹操继续说:“都有奴仆,那我冒昧再问:若是你们谁家奴仆在外闯了大祸,比如打死了人,需要以命抵命,是拿那个闯祸的狗才抵命,还是将阖府奴仆全都捆了,押赴刑场抵命?”

淳于琼不知曹操话中有计,道:“孟德,说什么胡话呢?哪有一个狗才打死人让其他狗才抵命的道理,孟德是喝醉了吧。”

曹操并不理会他的耻笑,说:“仲简兄说得对,一人闯祸,自然由那个闯祸的人抵命,岂有阖府奴仆为他抵命的道理,即便是犯了滔天大罪,需要连坐,也没制度说要连坐在一起干活的‘同僚’。宦官,就是皇家的奴仆,个别大阉该死,拿下交有司审讯,明正典刑就是,伤及无辜,不是治世之道。”

袁绍愤愤不平,道:“曹孟德妇人之仁,对那些阉人还讲什么法律,阉人陷害忠良的时候,可跟你讲什么法律?”

曹操想,阉人陷害忠良时,虽太多不实之词,却也是件件交付有司办理的,或者由皇帝诏决,你袁绍要是不分青红皂白操刀杀人,那不比阉人还可怕?但是这话终究没有讲出口,只是说:“阉人之祸,非本朝独有,前秦就有指鹿为马的赵高,但那赵高在始皇帝身边,却是一副勤谨善良的模样,到了二世时,才飞扬跋扈起来,可见这不是宦官单方面的错,假如始皇帝能提前预见赵高之辈的跋扈而有所防备,堵塞阉人掌权之门,可能江山还轮不到汉家来坐。”

袁绍指责:“孟德,你可不能指秦骂汉,莫非你要皇家背阉人这口黑锅?”

曹操当仁不让,厉声道:“背甚黑锅,本来就是那么个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