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江山国色 > 第33章 卫劝学名满天下(求推荐收藏)

第33章 卫劝学名满天下(求推荐收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卫宁和卫林说完话,继续按照原路返回,刚从后门进入二楼,就听见有人说道:“文弱兄,此次回来要待多长时间?我可是听说何进大人对你很赏识呀?”

“伯求兄笑话了,不过是顶着家父大人的一点余威罢了,见笑。”

“哈哈,文弱何必谦虚,今日我好友郑泰在此地请客,却是要介绍几位朋友给你认识。”

“不知道是何人?”

“哈哈,文弱兄何必心急,待你见到再说。”

看着两人挽手上了三楼,卫宁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虽然不知道此二人是谁,不过二人刚才提到了何进却是让卫宁精神微微一震,虽然何进只是一个屠夫出身的匹夫罢了,最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如今黄巾起义在即,倒是先抱上此人的大腿,弄点好处再说。

于是卫宁过去跟着在二楼喝酒的徐晃几人打了声招呼,然后一个人独自上了三楼。三楼的装饰和二楼差不多,不过多了一些雅阁罢了。卫宁看到刚才说话的两人进了一间雅阁,寻了一个地方坐下。此时三楼的大厅里面传来优雅的抚琴声音,显得很是幽静。

卫宁后方坐着两个太学生模样的人,卫宁轻轻打量了一眼,观其穿着打扮就看得出非富即贵。两人慢腾斯礼的喝着酒,就听见一人说道:“林宗兄,我听说最近去年那天竺沙门竺佛携梵文佛经至洛阳,与人合作,译《道行经》为汉文,如今又译成《般若三眛经》,许多人前去观看,气势不小呀。”

另一人哼了一声说道:“伟节兄,天竺小国而已,他们的那些什么经书不学也罢,再者说我等都是儒家弟子,那些什么佛门经书和我等有什么关系。再说自熹平四年,议郎蔡邕大人会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大人、谏议大夫马日磾大人、议郎张训大人、韩说、太史令单飏大人等上疏奏请矫正五经文字以来,对《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书进行书校订,如今已经成了,这才是我儒家空前绝后的文化盛事,那天竺小国不值一提。”

那叫做伟节的男子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说道:“林宗兄,言之有理,此时确实是我儒家的文化盛事。不过最近还有一事,不知道林宗兄听说了没有?”

“可是那卫劝学做的‘千字文’和‘三字经’?”

“哈哈,原来林宗兄也听说了。实在想不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做出了如此文章,实在是让人佩服呀,要是有缘,我定要拜访此人,前去请教一二。”

“卫劝学此人确实大才,听说年纪轻轻就是西乡县令,不但智断杀人案件,还将县内盘踞的山贼全部剿灭,实在是让人佩服。不过三字经我也读过许多会,每每读之,都是感触不同,不过却是有意犹未尽之惑,不知道伟节怎么看?”

“此话不错,我也有如此感觉。”此人刚刚说完话,就听见旁边有人说道:“我听二位兄台谈论三字经,在下不才,也是有点感悟,不知可否和二位大才一同讨论?”

两人回头,就见一个身穿白色锦袍的男子坐在身后,此刻真稽首为礼,男子看上去很年轻,嘴角微微有些胡须,看起来刚刚蓄胡不久,面白如玉,却有一股英武之气,实在是器宇不凡。

两人谈论的本来就不是什么隐秘,此刻听说这话,欣然点头同意,微微稽首回礼,然后将案几转过来,三人对坐。

这时候就听卫宁说道:“我也感觉这‘三字经’意犹未尽,苦苦思索,也得了几句,再次献丑了。”说着就轻声念道:“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卫宁轻声诵完,缓缓的拿起一杯酒水,慢慢的品味。

那两人刚才听说卫宁“苦苦思索,也得了几句”时心下都有些不以为然,这时候听见卫宁诵读完毕,犹自在思索经文中的典故和意思,片刻过后一人高声说道:“好一个‘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好一个‘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先生果然大才,请受我一拜。”

说着话,就从坐榻上面起来,恭敬的长稽行了一礼,另外一人也是起身行礼。随即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听说二人称呼自己为先生,卫宁微微脸热,也起身回礼说道:“在下不才,当不得先生的称呼,区区河东安邑卫宁,子仲道。”

“先生何必谦虚,诚如先生所说‘融四岁,能让梨。’如今孔文举名扬四海,以先生如此才学他日必将名扬四海。”

另外一人低声念叨道:“河东安邑卫宁,不就是卫劝学吗?哎呀,林宗兄,不想先生是劝学先生当面,是你我失礼了。”

叫林宗的男子懊悔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说道:“却是我糊涂了,竟然没有想到。天下有劝学先生一人,我等就感觉压力颇大,如今要是再出一人,我等太学生如何自居呀。”

三人哈哈大笑,做过了自我介绍,刚要坐下。就看见旁边的几间雅阁里面纷纷有人出来,却是刚才贾伟节那句“好一个‘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声音太大,让别人都听到了,不过这时候的太学生重视礼仪,却也是不拘小节。

看见周围的人出来观望,贾伟节也感觉歉意,拱手施礼说道:“实在抱歉,刚才是我孟浪,打扰大家清净,抱歉抱歉。”

看到当事人诚心道歉,大多说人说了一声,都转身返回。这时候就听见有人问道:“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不知道此是何人所说,可愿意引荐?”

卫宁看来此人一眼,正是刚才被称呼为“伯求兄”的男子,其人头戴高管,身穿锦袍,相貌英俊,下颚留着一掠胡须,年月三十几岁。

看见此人过来,贾伟节大量几眼,突然问道:“可是何颙,何伯求学长,不想学长也在此处喝酒。刚才实在孟浪。”何颙少时游学洛阳,颙随后显名太学,确实是贾伟节的学长,所以贾伟杰显得很是恭敬。

卫宁听了何颙的名字微微恍惚,想必此人就是后来和荀攸、郑泰、种辑、伍琼等人密谋诛杀董卓,最后事情败漏,投奔袁绍的那人了。听说此人素来有识人之才。初次见荀彧,就说其人有王佐之才。见到曹cao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可见此人之才华,不过就像算命的一样,可以给别人算,给自己却算不了。何颙此人有识人之才,却看不清楚自己的前途。不知道此人会对自己有个什么样的评价。

贾伟节忙着将卫宁介绍给何颙,几人稽首见礼完备,就见何伯求大量卫宁半响说道:“此必是社稷教化之才也。”

“社稷教化之才”,卫宁轻轻一笑,此话却是和“王佐之才”以及“安天下比是此人”差远了,不过卫宁确实不以为然,未来之事不可知,可是自己却是知之,世事如何,还要看后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