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佟妃养老日常 > 第68章 生病

第68章 生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阿哥是年底诞下的, 再有五日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因此洗三并没有怎么大办。

但是因着太皇太后喜欢,这孩子在后宫也不算完全没有姓名, 内务府倒也不敢太过怠慢, 因此该有的还都是有的, 只是不能太过张扬罢了,毕竟眼看着快过年了,宫里的其他事儿也有够内务府忙的。

毓敏在赛音察浑洗三那天倒是过去了一回,这孩子生下来就健壮, 性子也极好,见着谁都是一副笑脸,毓敏也看着喜欢, 给他添盆的时候,也是按着规矩, 添了一副足金的长命锁。

不过要说其中添盆的礼数最重的,还是太皇太后。

除了长命锁,她还给小赛音察浑送了一把小弓。

虽然就赛音察浑这个年纪, 这把弓也是用不上的,但是也以此可见太皇太后对这孩子的看重。

打从钟粹宫出来, 毓敏也忍不住生出些许感叹, 赛音察浑这个名字起得就是一片慈心,在蒙古语中,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强壮的男孩, 可见太皇太后对这个孩子的期盼。

不过这孩子好似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如今虽然小小年纪, 却也能看得出来, 日后定是个健壮的孩子。

只是……

毓敏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孩子在历史上, 也是夭折了的。

她现在就希望,自己带来的这一点点改变,也能改变这孩子的命运,死了一个孙子,已经够让毓敏难受的了,她再也不想看见更多这样的惨剧了。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宫里举行了大型的庆典活动,皇后以及各宫妃嫔都在大年三十当日来给毓敏请安,毓敏看着这一屋子齐整的人,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最后只笑着点了点头,就叫了起。

之后自然给承祜还有刚出生没多久大公主还有赛音察浑都给了压岁钱。

承祜得了压岁钱高兴的什么似得,趴在毓敏的膝上笑个不停。

赛音察浑因为年纪小,毓敏就没让人过来,压岁钱也是乳母代领的。

而董氏所出的大公主还不及周岁,因此此时看着倒是懵懵懂懂的,最后是乳母抱着她给毓敏行礼谢恩。

一边的董氏见着太后给大阿哥和大公主的压岁钱大差不差,面上也露出喜色,笑着谢过太后。

毓敏笑着摇了摇头,最后又从乳母怀里接过大公主,抱着哄了哄。

这孩子极为乖巧,被毓敏抱在怀里也不哭闹,还对着毓敏笑了一下,直把毓敏看的心头发软。

她低下头亲了亲孙女儿,忍不住一笑:“真是个好乖乖。”

承祜此时也在一旁扒着襁褓看妹妹,他一双眼睛瞪得乌溜溜的,好奇道:“妹妹怎么这么小?”

毓敏听了失笑,摸了一把承祜的小光脑门:“你小的时候也这么小啊,等过几年就长大啦。”

承祜听了有些害臊的将脸埋进了毓敏怀里,但是眼睛还是不自觉的偷看襁褓里的妹妹。

**

各宫拜完了年,又是公主及其他外命妇入宫拜年。

不过这回毓敏并没有在寿安宫受礼,而是和仁宪太后一起去了慈宁宫,和太皇太后一起受礼。

顺治朝的几位公主,顺治亲生的最后就只剩下一个杨福晋所出的二公主,其他都早早殁了。

二公主出嫁时,正是四位辅政大臣当权之时,其中鳌拜的势力正是如日中天,因此二公主也就被嫁给了鳌拜的侄子瓜尔佳氏讷尔杜。

后来鳌拜倒了,讷尔杜也被夺了官,贬回了原籍,如今一家子都在关外,等闲也是回不来的。

至于剩下的几个养女,不是抚了蒙就是嫁给了几位异姓王的儿子,用以拉拢他们,如今也是回不来的。

因此这些人过年的时候,也只会给宫里送些年货,然后上一封表书来祝贺新年。

要说如今还留在京城的公主们,那还得往太宗朝刨。

其中最要紧的,自然是当今太皇太后所出的几位公主,分别是四公主、五公主和七公主,其中七公主顺治五年就没了,五公主头婚丧夫后又二嫁,如今人还在蒙古,也就只有四公主,也就是固伦雍穆长公主,在顺治十三年的时候,被接回了京。

这次入宫拜年,这位长公主自然也是一起过来的。

除了她,还有孝端皇后所出的三公主,也就是固伦端靖长公主,也在顺治十三年的时候被接了回来,这次也一起入了宫。

只是要说毓敏在这些公主中最为关注的,却不是这两位出身高贵的固伦公主,而是看起来十分普通,但是在后世却十分有名的和硕纯恪长公主。

她在后世其实还有个更为大名鼎鼎的名字:建宁公主。

没错,她就是历史上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那个倒霉公主。

不过她并非电视上所说玄烨的姐妹,而是顺治的姐妹,玄烨的姑姑。

这回入宫拜年,她自然也一起来了。

而且她还算得上是这次入宫拜年的所有公主中的一个话题人物。

因为就在今年六月份,她和吴应熊一起去了云南给吴三桂拜寿。

作为难得有机会去云南游历的一位公主,大家想要问的自然多,你一言我一语的,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而毓敏也趁着这个机会打量了一下纯恪长公主,她看起来长相清秀,性格也并非能说回道的人,而是略微显得有些腼腆。

姐姐们问她话,她就老老实实的回答,不过言语间却很有章法,不疾不徐,言辞恳切,让人听着舒坦。

太皇太后也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等到大家伙都问完了,她这才道:“你这次去云南,平西王的身体可还好?”

纯恪长公主点了点头:“平西王身体硬朗,精神头很足。”

太皇太后的笑容略微淡了淡,但是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又问了几句寿宴的情形,纯恪长公主依旧答得滴水不漏,言语间都是吴家对于皇上的谦恭和敬畏。

虽然毓敏和太皇太后心里明白这话多半不太可能,但是场面话嘛,大家也就听个乐。

等说完了话,太皇太后又对着纯恪长公主跟前的小少年招了招手。

“世霖这回出去也算是见了世面了,过来让郭罗妈妈看看。”

这孩子便是吴应熊和纯恪长公主的嫡长子,吴世霖,今年大概十岁左右,眉眼和纯恪公主极像,身量很高,国字脸,这两样应当是像了吴应熊。

吴世霖身为平西王的之孙,又是长公主之子,即便是在京城里做质子,受到的教育那也是顶级的,因此规矩也很好,很快就乖巧的走上前来,给太皇太后行了一礼。

太皇太后满眼都是慈爱的笑,将吴世霖拉到跟前,温柔的抚了抚他的额头,笑着道:“去了一趟云南,仿佛又长高了一些,不过也黑了些。”

吴世霖笑着回话:“云南那边风大,日头也足,孙儿每日都跟着阿玛出去跑,便被晒黑了。”

太皇太后笑了笑:“好不容易去了外头,自然也要松快松快,不过现在回来了可要收心,好好读书才是正经。”

吴世霖乖巧的应了。

毓敏察觉到,在太皇太后和吴世霖说话的过程中,纯恪长公主一直十分紧张,等到说完了话,她这才仿佛松了口气,急忙将吴世霖叫回了自己身边,转头又给太皇太后告罪:“这孩子不会说话,让皇额娘见笑了。”

太皇太后却只是笑着摇头:“我看世霖小小年纪,言谈举止就很有章法,真不愧是平西王的孙子啊。”

纯恪长公主面上的笑一下子僵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正在此时,坐在一边的端靖长公主打破了尴尬,笑着道:“这回世霖入宫拜年,皇额娘的压岁钱可不能少啊,不然儿臣可是不依的。”

端靖长公主乃是孝端皇后的女儿,孝端皇后是太宗皇帝的大福晋,也是当今太皇太后的姑姑。

孝端皇后活着的时候,太皇太后是没有说话的余地的,等到孝端皇后死了,太皇太后这才露头。

因此不管出于私情还是公心,太皇太后对孝端皇后都是十分尊重的,对孝端皇后所出的几个公主,也是视如己出。

如今这个情境下,也就只有端靖长公主敢说出这话,太皇太后果然也没有生气,笑着嗔怪:“真真属你最调皮,我自然忘不了世霖的压岁钱,你作人姨母的,也不要忘了才好。”

端靖长公主洒然一笑:“儿臣自然也不会忘。”

一时间,慈宁宫里的氛围这才轻松了下来。

作为旁观者的毓敏看着这一幕,心中也十分感慨。

在她印象中,后来吴三桂造反,被留在京里的吴应熊一家子都是被杀干净了的,最后只留了一个纯恪长公主独活。

也不知道若是知道了这样残酷的未来,如今这位长公主又会作何感想。

毓敏压下了心底的思绪,没有再多言,因为她知道,有些事情她或许努努力可以改变,但是有些事儿,她是绝对改变不了的。

**

等公主和外命妇们拜完了年,毓敏便回了寿安宫。

皇后也跟着过来伺候,今儿公主入宫拜年,她这个皇后自然也不能缺席,不过等散场之后,她却是跟着毓敏一起回了寿安宫。

两人回来之后,还是还是忍不住说起了刚刚在慈宁宫的事儿。

“端靖长公主看着精神头倒是很足,只是雍穆长公主却看着仿佛有些疲惫,坐在那儿许久也没说话,太皇太后望着她时,都是满眼的忧心。”

毓敏点了点头:“雍穆长公主早年在蒙古只怕也是吃了苦的,蒙古苦寒,公主久居蒙古,只怕身子也有些吃不消,如今回了京城,虽说能好好养着了,可是到底身子也亏空了不少。”

雍穆长公主如今大概四十四五的年纪,可是看面相却比一旁的端靖长公主还老些,气色也不大好,为了这个,太皇太后不知道往公主府里派了多少回太医,这在满宫上下,也不是什么隐秘。

皇后想来也是想到了这个,忍不住叹了口气:“虽说是金尊玉贵的公主,其实倒还不如……”

皇后立时察觉到了自己失言,急忙住了嘴,有些不安的起身告罪:“臣妾失言。”

毓敏摆了摆手:“不必多言,起来吧,其实你说的也没错,只是日后言行可要谨慎些才好。”

皇后早就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自己这个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顺口就说出这话了呢,指不定现在在太后的心目中,觉得自己是个多么轻佻大意的人呢。

可是现在太后既然说了这话,皇后也不敢多言,只怕越描越黑,只能讷讷起身,一边给太后斟茶,一边转移了话题。

“前儿太医给纳喇氏诊脉,说是产期就在二三月之间,臣妾想着,上回纳喇氏产子,准备的有些仓促,如今可要早早准备起来了?”

毓敏也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是该准备了,纳喇氏刚失一子,只怕情绪上原本就有些敏感,在这个关头更是要给她一些安全感,不要让她乱想,如此也对身体不利。”

皇后点了点头,之后又说了一下宫里准备过年的事儿,毓敏大多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有小部分,提出了几点不同。

比方说年宴上的准备,毓敏就建议皇后,今年也就罢了,明年可让多准备一些清淡不油腻的,少准备一些汤水。

这种大宴,等东西端上来时,都冷的差不多了,要是太过油腻,一层油沁在面上,根本没法下嘴,而且喝冷汤对身体也不好。

这些皇后都一一记下,并且也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晚宴菜单才更合理,一时间婆媳两人之间,倒是充满了学术的氛围。

**

这个年过的还算热闹,两个皇子一个公主,和去年过年时一样,不过这回还外加一个马上到产期的纳喇氏,玄烨一时间生出几分意气风发的意思来。

后来到后头来给太皇太后还有毓敏敬酒的时候,毓敏都察觉到他好像有些喝多了,脸有些不自然的红。

不过这种场面,她到底没有多说,只是给跟在玄烨跟前的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这个小太监并非是之前的赵昌了,赵昌被玄烨给派到内务府去做事了,现在在玄烨跟前伺候的太监,换成了现在这个,不过因为换的时间很短,毓敏还不知道这小太监的名字。

不过很明显,是个很机灵的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太后的意思,急忙上前扶住了皇上,又给底下人招了招手,立时就有人去端解酒汤。

玄烨还没察觉到什么,他本身脚底下就有些发飘,如今被跟前的太监扶住,也没有多言,索性顺着坐了下来,笑着对一边的毓敏道:“额娘,儿臣今日真的很开心。”

毓敏抿唇一笑,这她倒是看出来了。

一边的太皇太后也看出了不妥,低声道:“玄烨,不要再喝了。”

许是酒精的影响,玄烨愣了愣神,这才反应过来,不过他即便是有些醉了,条理却还算清晰,老老实实的给太皇太后认了错:“孙儿知道了。”

正在这时,解酒汤上来了,玄烨接过来一口喝完,这才觉得有些发懵的脑子清醒了许多。

他看了眼跟前伺候的奴才,心中点了点头,这个梁九功,倒是比之前的赵昌会看眼色。

**

出了正月,太皇太后生了个小病。

虽然病情不大严重,但是太皇太后到底年纪大了,玄烨也怕她受不住北京城的严寒,便在正月十五之后,提出要奉两宫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起,去张家口的赤城汤泉疗养身体。

毓敏早就习惯了儿子爱往外跑的习惯,想着能去泡泡温泉,仿佛也不错,便答应了。

只是这次出去,皇后却不能跟着一起走,毕竟宫里还有个孕妇,而且两宫太后都走了,宫务也不能没人主持,因此皇后到底是留下了。

只是毓敏却坚持带上了承祜。

她现在经历了许多历史的必然之后,一时间就有些惊弓之鸟的意思,生怕承祜离了自己的视线就突然落得个和历史上一样的下场。

所以十分罕见的坚持,一定要带上承祜,谁劝都不成。

最后还是皇后看着太后这般坚持,也想到了太后之前做的那个梦,她想着,既然是上天给了太后预警,那说不得,太后就能带着承祜躲过灾劫,因此最后只是迟疑了一下,到底松了口。

至于玄烨,既然额娘喜欢,那带着长子也无妨,便也答应了。

正月二十四,毓敏便跟着玄烨出了紫禁城,一路往张家口去。

这一次出行还是和上次一样,大张旗鼓,承祜十分好奇外头的热闹,便是坐在毓敏的凤驾之中,也忍不住探头探脑想要看看外头。

但是毓敏却打定了主意,不给承祜一丝一毫生病的机会,牢牢的将人圈在自己怀里,不让他乱跑。

小承祜好生委屈,瘪了瘪小嘴巴,不知道玛嬷怎么突然就不顺着他了。

可是他到底也是个乖孩子,还是没有哭闹的形容,而是很快的就被转移了视线,开始玩起自己的玩具来。

毓敏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等到二月初三的下午,毓敏一行人终于到了张家口。

不过因着时间不早了,他们一行人便直接先在行宫里安顿着住下了。

毓敏因着这几日的赶路,也有些疲惫,不过还是强撑着让人给她和承祜洗漱了一番,这才搂着承祜歇下了。

小承祜睡觉的时候倒是很安生,小小的一团,软乎乎热腾腾的窝在毓敏怀里,乌溜溜的眼睛里满是笑意,亲昵的依偎过来,十分亲近。

看着他,毓敏倒是总想起小时候的玄烨。

那时候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玄烨也是这般依赖她的。

毓敏眼底有些泛酸,但是很快又抑制住了这点情绪,搂住了小孙子,柔声哄他睡觉。

这回,这回她一定要护住这孩子。

祖孙俩很快就睡着了,毓敏这一觉睡得很沉。

但是等到半夜的时候,她却迷迷糊糊的被热醒了。

她只觉得自己仿佛抱着一个火炉,那热度,几乎让她忍不住皱眉。

可是很快她脑子里又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怀里是承祜!

毓敏猛地惊醒,然后立时转头看向承祜,果然见他小脸通红,眉头紧皱,一副十分难受的模样。

毓敏几乎被吓得失了魂,喊了几声这才发出了声:“来,来人啊!传太医!”

她的声音几乎是有些歇斯底里,一下子惊动了所有她殿中伺候的人。

香萍第一个从外头冲了进来,今儿不是她值夜,因此她的衣襟有些凌乱。

“娘娘,香兰已经去传太医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毓敏此时已经慌得从榻上坐了起来,将承祜小小的身子搂在怀里,眼泪止不住的就要落下:“承祜,承祜好像病了。”

香萍心下一惊,立刻又喊了人进来,吩咐他们去找太医院擅长儿科的太医,然后又去吩咐人烧些热水。

“娘娘别急,您先将大阿哥放下,您放心,有太医在,不会有事的。”

说完又顿了顿:“娘娘,可要去给皇上报信。”

毓敏这会儿早就没了主意,听到这话立刻点头:“去,去找玄烨,去找他!”

她说完这话,便忍不住泪流满面。

香萍神色略微有些紧张,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娘娘如此不安,不过她也不敢多言,只低声说了句:“恐旁人传不清楚话,奴才亲自去请。”

见着毓敏点头,便立刻出去了。

毓敏将承祜抱在怀里哄了好一会儿,自己的理智也慢慢恢复了过来,这才急忙将孩子放下,又让人进来给她更衣,等到穿好衣裳,正好热水也烧好了,毓敏便让人用温水浸了帕子来给承祜擦身。

承祜现在发着烧,要说用凉水擦身最好,可是他还不过是个孩子,用凉水太过刺激,只怕又伤了风,因此毓敏只能用温水擦身。

然后又吩咐底下人拿了烈酒进来,让人用烈酒擦拭承祜的腋下脖颈还有手腕脚腕的地方。

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现在只能死马当着活马医。

正在寿安宫人忙活的时候,太医终于来了。

毓敏见着太医就跟见着救星一样,也不等他们进来,自己先出去了,都把外头的太医吓了一跳,齐刷刷跪了一地。

毓敏懒得和他们多礼,直接摆了摆手:“快进去给承祜诊脉!”

太医们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往里头去了。

而正在这时,玄烨终于姗姗来迟。

他仿佛也是一路赶来的,身上只是胡乱穿着一件常服,外头裹着大氅,头发都乱糟糟的,没有梳好。

“额娘!”他一把扶住了有些摇摇欲坠的毓敏,眼圈顿时就红了:“您别难受,有太医在,承祜不会有事的。”

毓敏此时是满心的惶恐,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这么担心,因为在历史上,承祜这孩子,本就是长不大的啊!

可是此时她却一句话都不能说,只能默默流泪。

而玄烨扶着毓敏坐下之后,也进去里头看了一回,看着榻上烧的满脸通红的儿子,他的心也如同刀割一般,许久终于叹了口气,低声道:“去把那两个西洋大夫给我找来,万一有什么治不好的,就让他们也试试。”

一旁的梁九功应了声嗻,急忙退了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