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江山国色 > 第62章 关内侯

第62章 关内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等到卫宁所部返回的时候,军中大部分将校已经回来,又等了几日,其余的人全部返回,这其中就包括孙坚,逃窜在外的龚都也被孙坚部杀死,至此历经一月多的大小战斗,汝南黄巾也全部平定。十余万黄巾士卒或死或俘,再也掀不起风浪。汉军斩首几万,俘虏几万,缴获的辎重财货物资不计其数。

皇普嵩和朱俊一边向朝廷奏报,等候旨意,一边整军。官军一路而来,大大小小几十战,也是损失不小,由此,皇普嵩和朱俊决定从俘虏当中选出精壮补充军力。卫宁部因此分到一千人。卫宁部队原有二千人,几次战斗折损了三百多,加上许褚的五百人,共有两千二百人,如今在来一千人,瞬间就变成了三千多人的队伍。

卫宁熟思考虑过后,决定将从这一千俘虏之中选出三百人打乱分到各个曲中,然后剩下的有分给庞德二百人,剩下的五百人有典韦统帅。同时卫宁也对各个曲的兵种做了协调。最后形成了以胡一夫为统领的五百重装步兵营,以刀盾为主。许褚率领的五百轻甲步兵营,也是以刀盾为主。乐进率领的五百长戟兵营,长戟具有距离优势,能有效遏制敌军骑兵的冲击。以王武率领的三百骑兵,此次缴获战马不少,卫宁有选出一百人,加入骑兵当中。接着是庞德率领的三百弓箭营,其中有一百是强弩兵。然后就是典韦率领的五百步兵,全部以环首刀为主要武器,最后就是徐晃统领的六百步兵。另外卫宁又从军中选出五十个精锐作为自己的亲兵,这些人都是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表现好的士卒,忠诚完全模样问题。同时考虑到斥候的重要,卫宁又选出五十个机灵,骑射较好的士卒交给牛尚,组建了斥候营。

部队有了建制,卫宁让其每日操练,而且相互模拟交战,磨合各个兵种只见的配合。如此几天过后,朝廷的圣旨终于下来了。圣旨要求皇普嵩和朱俊分兵风别进攻东郡黄巾和南阳黄巾。东郡位于兖州境内,在冀州交界处,目前东郡的黄巾主力主要是卜已。而南阳黄巾首领为张曼成,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如今驻守宛城,可谓形势紧急。

对历史有些了解的卫宁知道,皇普嵩此去东郡,几场大战就将卜已消灭,反而朱俊、荆州刺史徐璆和后任南阳太守秦颉合兵,共一万八千多人,进击张曼成手下黄巾渠帅赵弘,从六月直到八月,始终不能取胜。当时就有朝廷官员上奏请求将朱俊调离,此时朱俊的老乡,时任司空的张温上疏劝阻,他说:“当年秦用白起,燕任乐毅,都是旷年持久,才能够克敌。朱俊讨颍川,已经有功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灵帝依议。这才让朱俊有了再次带兵的机会。

而反观皇普嵩,平定东郡之后,由于卢植在冀州和黄巾进行攻坚战,当时汉灵帝派遣小黄门左丰前去督军,不想左丰索取贿赂不成,左丰没是怀恨在心,六月,左丰返回雒阳后,向刘宏进谗言说:“臣看广宗县城很容易攻破,卢植却按兵不动,难道他是想等老天来诛杀张角吗?”刘宏大怒,下诏免除卢植的职务,并用囚车押送回雒阳,判处无期徒刑。朝廷又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在冀州平定黄巾军,但董卓急于立功,不想大败。

这个时候又是皇甫嵩统率大军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而且皇甫嵩果然不负众望,最终凯旋而归。

有了这些想法,卫宁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要跟着皇普嵩,捞点军官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说他还想去看看张角和董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有此时投奔到卢植麾下准备建功立业的那个刘大耳。

一份圣旨宣读完毕,众将就要起身,不想拿宣旨的宦官却是笑眯眯的说道:“咱家这里还有一份圣旨,却是给荡寇将军的,不知荡寇将军何在?”

卫宁闻言,满脸疑惑,不过还是白倒在地说道:“末将在此。”那小黄门笑嘻嘻的看了卫宁一眼,说道:“小将军果然英武不凡。”随后收起笑脸,开始宣旨。

旨意很简单,里面说汉中有妖人张修作乱,太守苏固久久不能平乱,大将军上奏天子,保举卫宁前去平乱,并且根据卫宁立下的战功,晋封关内侯,封食邑五百户,就在西乡县中。关内侯,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十九等,仅次于彻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卫宁虽然封侯欢喜,这也是对自己军功的一种肯定,可是这份调令彻底将卫宁的计划全部打乱,也不知道何进是怎么想的,尽出些馊主意。

不管卫宁这么疑惑不解,事情就是这样的,那名宦官将卫宁拉倒一旁,亲切的说道:“恭喜卫侯了,大进军此次可是为你出力不少呀,还让我带了书信来呢。”说着一抖衣袖,拿出一封火漆封印的的信。

卫宁接过,也不避讳,取出来就看,何进说话很客气,首先表示了对卫宁勇立战功的祝贺,其次表示自己这么为卫宁封侯做出努力,最后责怪卫宁一直不和自己联系。卫宁猜不透何进的真实想法,不过无外乎就是施恩拉拢罢了。不过自己一开始就没有想着在何进身上吊死,此时也不过相互利用罢了。这么想着卫宁就笑着向宣旨宦官说道:“还望天使转达宁的谢意,就说大将军但有所命,宁无所不从。”听了这话,宦官立刻欢喜的笑了,拍了拍卫宁的肩膀,踱着步子走了。这宦官一走,卫宁的脸色立刻变得阴沉起来。

由于朝廷的旨意催得很急,皇普嵩和朱俊召开军议,商量分兵出击的事情,卫宁虽然在座,不过却是一言不发。对于熟悉的几个军官的恭维也是装作欢喜的敷衍几下。军议结束,大帐里面就剩下皇普嵩和卫宁二人。

皇普嵩摸了摸胡须,微微笑着说:“怎么?劝学好像有点不高兴?是不是觉得侯为太低了?”这话有点打趣的意味。

卫宁洒然一笑,说道:“非是如此,宁自从跟随将军讨伐黄巾以来,虽然也立了一些功劳,可是拜将封侯的事情还是不敢想,如今被封为关内侯,确是出乎意料之外。虽说汉中张修造反,不过相比黄巾,不过是蟊贼而已,以宁的本意,还是愿意跟从将军讨伐黄巾的。唉,这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实在是无奈。”

皇普嵩闻言,“哈哈”一笑,说道:“我也有点舍不得劝学离开,不过如今既然圣旨已经下了,别无他法。再者这对你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以前你都是在我麾下,如今独另一军,才好学习琢磨军事谋略。”说着叹了口气,“你看我麾下这些朝廷的精锐,北军校尉、三河骑兵,这些都是我大汉朝最精锐的部队,那又如何,一个个将校大腹便便,只可领军,不能统帅,实在是让人失望。”

卫宁想了想,也赞同皇普嵩说的话,北军和三和骑兵都是禁军,按理说是大汉最精锐的士兵,可是在卫宁看来,这些人除了装备精良之外,实在拿不出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皇普嵩将门出身,军事才华和谋略是如今大汉数一数二的,而是这些北军的将校,却是久经和平,根本没有上战场的经历,统兵还而已,让其独自作战就差得远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外乎如此。

出来皇普嵩和大营,卫宁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一进去就见自己手下的各个将校全部聚集在一起,义愤填膺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看到卫宁进来,纷纷起立,城府深点的,将脸色怒气掩饰住,没有城府的,依旧怒气冲天。

卫宁将方形,上面雕刻着一只绿色乌龟的关内侯印往上首的案几上面一丢,径自坐下,问道:“都说什么呢?继续,好让我也听听。”

徐晃几人还没有说话,胡一夫就大咧咧的叫嚷开了:“将军,这是劳什子圣旨,东郡的黄巾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哼,等到汉中的毛贼平定,黄巾都被人杀过了,还要我们干什么。”说着又看来一眼上首的关内侯印,骂道:“这上面还整一个乌龟,这不是骂人是什么?”

卫宁懒得很这个粗鄙的武夫理会,呵斥几句,看着其他几人说道:“你们都是这样的想法?”看着几人支支吾吾不说话,卫宁冷哼一声,说道:“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既然圣旨一下,我等受命就是,那里剿匪不是剿,再说这黄巾总有平定的一天,那个时候你们干什么去?你们都是我麾下的将校,以后都有独自领一军,就这么点想法。”

“为将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服从命令。还有有时间都给我多看看书,打仗不能仅仅依靠意味的勇猛,你们,包括我,要学习的动作多了。安营扎寨,救死扶伤,战阵排列,战略谋划,调兵遣将,辎重调运,这些都是你们该考虑的问题。好了,都散了,约束好自己的部下,明日一早,大军开拔,直奔汉中。到时候建功立业,我自当卫各位请功。”说着挥手让一干人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