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江山国色 > 第10章 把酒谈黄巾

第10章 把酒谈黄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几人吃了酒水肥肉,精力不错,骑马赶起路来。大约行了三五里路,才看见一处小镇。小镇不算繁华,不过行人却是很多。

众人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小旅店。

说是旅店,只不过是一家亭舍罢了。亭舍外面的台阶上蹲坐着一个老头,又瘦又小,脸上满是皱纹。看见卫宁一行人过来,慌忙站了起来,和善的问道:“可是要投宿?”

看见卫宁点头,欣喜的招呼大家。

众人在老头的招呼下,上了台阶,入得院子,才发现此处庭院前后两进。

前边的院落较小,右手只有三间房子,一间草堂,两个卧室,紧靠着卧室还有一间,想必就是厨房了。

左边的位置设有马厩,中间横着一根原木,显得空荡荡的。大家将马匹拴好,才在老头的招呼下进入内院。

后院显得很是清净,院中有几颗大树,叶子落了一地,显得有些寂寥。不过还有一些树木依旧翠绿,倒是给小院添加了一些萌意。后院依墙有十几间屋舍,建筑样式和前院也不一样。左手是四五间单间,右手是堂屋和卧室,总体还算整洁干净。

众人各自选了房间,算是安顿下来。卫宁住在一间带有堂屋的房间,戏家叔侄选了另外一间。

片刻功夫,老头招呼着一个老妈子给大家送来了热水和米粥。

“小店简陋,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就只有馒头和米粥了,还望客官不要介意。”老头显得很是热心。

看着老头走出房间,卫强看了看馒头和米粥,仔细的检查过,发现没有问题,才缓缓点头。

几人刚刚吃了肥肉,却是要吃点素食了,就着米粥馒头吃了起来,倒也有滋有味。

刚刚吃完,就见戏志才敲门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还吃着馒头。

看见戏志才来了,大家将剩饭收拾好,端上热茶。两人来到堂屋,此处不知简单,唯有床、榻、案几而已。

两人在案几旁边跪坐下来,卫宁指了指茶水说道:“志才兄,可尝尝我的茶。”

戏志才见卫宁如此说,那肯定是这茶水有所不同了。当下端起茶杯观看,却发现茶水中没有添加其他佐料,唯有茶叶而已。绿色船状的茶叶或上下翻滚、或沉淀,清香扑鼻而至。再喝上一口,微苦,随后却是甘甜,不由的说了一声:“好茶。”

“青莲喝茶的手法确实不同。”说道这儿忽然说道:“想必青莲是你的化名吧?”

卫宁听了这话,赶快起身,稽首说道:“是我的不是,青莲确实是我的化名,我姓卫名宁,子仲道。”

戏志才微微摆手说道:“卫,想必仲道是出自河东卫家名门了。”

卫宁坐下,摇摇头说道:“什么名门,不过是自家人给自家脸上贴砖罢了,倒是丢尽了祖上的荣光。想我家祖上也有卫讳青这样的英雄人物,如今反而一代不如一代,实在让人感觉可悲。如今朝廷宦官外戚掌权,民不聊生。真是我等大丈夫,匡扶汉室,建功立业之时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卫宁微微激动。

戏志才没有想到卫宁有如此大志,暗暗佩服,尤其对那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较好。如此场景,怎么能没有酒水。卫宁让丫鬟拿了酒水上来,两人推盏接杯,好不快活。

“今天我闻仲道说起太平道,显得忧虑重重,此等恶贼当真如此了得?”

听见戏志才问起这话,卫宁暗暗欣喜。就怕你不问,既然问了,我就要说道一二,倒要看看谁的见识好。你们名士不是最爱谈天下大势嘛,嘿嘿,谈谈又何妨。

“志才,有所不知,要是国家盛世,几个妖言惑众的毛贼确实掀不起什么大浪,可是你看如今的局势,外戚宦官专权,买官卖官成风,官员一到地方,必将大肆敛财,巧取横夺,百姓敢怒不敢言,实则民怨沸腾。如此情形之下,但有人示以恩惠,以言语蛊惑,以金钱诱利,必将聚集云集,到时就必将掀起一股不小的风暴。”

戏志才微微耸眉,也感觉事情的严重。说道:“我听说太平道人善使符水治病救人,我等读书之人自然不信如此鬼把戏,就怕百姓愚昧,被蛊惑从之。”

卫宁点头称是。“符水治病救人实在是蛊惑人心,不过有道是三人成虎呀。有些百姓并没有什么大病,服用符水之后,自然虔诚以待。正所谓心心相通,只要心情好了,自然精神旺盛,一些小疾自然会好了。太平道便抓住时机,广而考之,时间一长自然会用人相信。”

戏志才点头,说道:“原来如此,不知太平道是何人所创?”

黄巾起义还没有爆发,许多人还没有听说过张角的大名也不足奇怪。微微皱眉解释道:“我也只是听闻此人名叫张角,乃钜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传闻其得到道士于吉所做道书《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蛊惑组织群众。前些年翼州爆发灾害,此等天灾本事自然现象,可是崇尚迷信之人往往相信是天降灾难。于是此人抓住时机,大肆发展门徒弟子。而且我听说《太平经》中有大量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其组织机构甚是严密,这么些年下来,到底有多少门徒,谁也不知道呀。”说着不由得感觉时局的压抑,微微叹气。

戏志才越听越心惊,想要问一句“难道朝廷就不管?”,可是话到嘴边却是怎么都说不出来,唯有感觉到一丝苦涩,是对朝廷的失望还是对时局的迷茫,或许是。

卫宁仿佛知道戏志才要说什么,苦涩一笑说道:“难道朝廷当真不知?非也!朝廷里面,如今皇帝又是建设豹园,又是搜集奇猎之才,哪里顾得上这些,总以为不过是几个小毛贼闹事罢了。皇帝如此,下面的奸佞之徒自然捡着好话说。历朝开过之君要么显明,要么英武,都比较注意民生疾苦,可是后来的帝王自小的皇家内院之大,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模样,估计就连洛阳的模样也都是在地图画册上看见的吧。如此不过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被人糊弄才怪。”

戏志才点点头,仔细想想,何尝不是如此。不由得为大汉朝的命运暗自担忧起来。

“还有一事,志才你估计怎么也不相信,嘿嘿。其实我此去汉中是要当县令,我的.我的官职也是.也是买来的,嘿嘿。”卫宁醉醺醺的说道。

啊!戏志才听了这话,不由得大惊!手中的酒盏差点掉到了地上。难道自己看错人了?难道这人是一个夸夸其谈,道貌岸然的男子。看来卫宁一眼,看其醉眼朦胧的样子,好像已经醉了,微微倾身问道:“仲道为何如此呀?”

“嘿嘿,志才呀,你可是知道我为什么取名青莲,那是因为我喜好莲花。喜欢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哈哈,可是志才呀,莲花是莲花,究其根本,不过是草木之花罢了。你我毕竟是凡夫俗子,当真能够避世而出,远离红尘。不,不行。我做不到。所以我才要买官,我要做个大官,我要让我治理下的百信安居乐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我只求百姓能有一块安居乐业的地方.”

“嗯.志才,喝酒,喝酒。”听见卫宁迷醉的声音,戏志才缓缓将酒盏放下,慢慢起身,对着卫宁稽首行了一礼,才慢慢的走出了房间。出来堂屋,冷风一吹,就也清醒了,看着月明星稀的夜空,微微叹息!

戏志才不知道的是,他走后不久,“迷醉”的卫宁就睁开了眼睛,哪里有一点的醉意。他却不知戏志才晚上确实难得的失眠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