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三百六八章:魏延用计,桥蕤恍惚

第三百六八章:魏延用计,桥蕤恍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司州这里打的火热。雍州这边也是相差无几。战端开启了近两个月。让人奇怪的是。荆国孙策却是一直按兵不动。静待着诸葛瑾将南方的防守一一布置完成。对于此。曹操很是不满。几次催促。均被孙策搪塞过去。就连诸葛瑾。对于孙策的反应。都是满脑子疑惑。

公元214年六月。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炙热的日头像是要将人烤干。空气沉闷的让人恹恹欲睡。襄江东面三百里处。枣阳城赫然屹立。其东北处。泰山山脉拔地而起。按当地人的说法。巍峨的峰峦。压迫的枣阳抬头不见太阳。当然。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很好的向人们展示出來泰山的雄壮。

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的西汉。彻底的将“泰山封禅”之说发扬了光大。只是东汉沒落。至此战乱几十年间。封禅。早已成了可有可无之事。只是。每当有人临近枣阳附近时。一眼便能远远望见那泰山之巅。。玉皇顶。一股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这是古人血脉中千百年來延续至今的。只是此时的枣阳城外。一群人悄然隐匿在不远处的一片丘陵之中。对于远处遥遥耸立的泰山。他们心中却并沒有多少的敬畏之心。眼神中流露出的。反而是一抹阴森的嗜血寒意。

“文长。如今是不是可以动手了。”抬头望了眼头顶上正中的日 头。一个四十模样的汉子眼中战意闪动。冲着旁边的一人出声问道。

长文。竟然是他吗。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会知晓。这正是魏延的字。历史之上。那个至死为诸葛亮的神话添上浓重一笔的悲剧人物。而究其最终原因。却只是因为其脑后生反骨。以致最终为诸葛亮所算计。死于马岱之手。只是此时。其缘何会身在此处。

基本上。熟悉军旅的人都会知道。凌晨的时候。却是人一天之中最为困乏的时间。也是发动夜袭的最佳时间。而如今正是大白天呢。此人提及的。为何也是袭营之事。难道说。这人痴傻了不成。而事情。却恰恰相反。

六月的天。日头太过毒辣。而正午的时候。尤为如此。此时。却也正是另外一个守卫最弱的时刻。而这一点。却正是汉子身边的人最先发觉。并亲自验证了的。

“陛下如欲 要竟全功。还需在忍耐片刻。”魏延转过头。躬身对着汉子拜了一下。其面前这人不是别人。却正是孙策。孙策与壮年时候的孙坚几乎相若。乃是一沙场悍勇之人。天生的勇将。相较于处理国事。他更愿意亲赴战场。在那无边的杀戮中寻找到自己的慰藉。

“好。朕就再等上一等。”沉默良久。孙策却是对魏延退了一步。因为魏延口中的竟全功。他心中十分明了那是所谓何事。这短时间。明面上虽然说他一直按兵不动。然事实却并非如此。诸葛瑾势力太过强盛。以曹操一人之力。必然阻挡不住其锋芒。若是三家诸侯只余下两家。那么孙坚的覆沒。也已逼至眼前。历史之上的孙策能够有着赫赫威名。自然也不是易与之辈。虽说因为诸葛瑾意外之间救了孙坚一命。以致让孙策直到如今才真正走上台前。孙策此人。却也非是可以小觑的。而要动手。就必须寻找那绝佳之机。魏延的到來。正好给孙策提供了这样一条道理。

大浪淘沙。最终诸葛瑾占据了中原之地。而其帐下。已经展露在世人眼中的战将。就已经多不胜数了。似魏延这样身负傲气的人。自然不会将其定为首选。自然而然的。孙策就进入到了魏延眼中。也许历史的车轮太过不可阻挡。对于曹操。魏延一如既往的沒有放在眼中。

很快的。做出了决定的魏延便在孙策的军中做了一小兵。后凭借着自己积攒的功勋。升迁为校尉。而后。更是凭借着作战勇猛。进入到了孙策的眼中。如今的计策。就是魏延对孙策提出的。在与周瑜商议过之后。便被定了下來。而后交给了魏延亲自实施。而他们面前的枣阳。便是计划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枣阳城。城守乃是袁术旧部桥蕤。当年偷袭琅琊失败后。被高顺俘虏。之后硬 挺 了四年。一直到袁绍亡后三年。才投降了诸葛瑾。最开始的时候。是被诸葛瑾扔给了高顺的。对于桥蕤那种誓死如归的气势。高顺打心眼儿里喜欢。是以对其格外的照顾。再之后。高顺出面为其进言。后为诸葛瑾调遣至枣阳。成为了一地太守。

枣阳北面、东面之地。新野、义阳、平春等地几乎上连成了一条直线。直直的将与孙策的势力隔断了开。而新野、义阳等地的守将。正是雷薄、陈兰、丁斐、华彦、孔顺、何茂等人。他们之中。不是袁术的旧部。就是袁绍的旧部。在诸葛瑾的帐下。也算是有着不小的势力。桥蕤在他们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虽然对于此。桥蕤从來不甚在意。

义阳。便是魏延的家乡。虽然说其投奔孙策之后。大多数时间都身在荆州。却不妨碍他得知老家中的消息。在知道了这一片区域的布局之后。魏延的计策。便随之而产生了。那就是生擒桥蕤。而后以桥蕤作为突破口。顺势将这偌大的一片土地占据在手中。随即。在周瑜简单的补充了一些漏洞之后。周瑜亲自坐镇江夏。以威慑蒋钦水军。而后。孙策则悄然将襄阳的士卒抽调了一半。带着五万大军昼伏夜出。在赶到枣阳附近之后。更是悄然潜伏了半月时间。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一击致命的机会。

时间在煎熬之中悄然走过。转眼又是三日时间走过。中原之地的战争愈演愈烈。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更是到了最精彩的地方。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潜伏不动的魏延忽然间动手了。

“诸位将士。新野、枣阳、义阳等地。原本就是我荆国的土地。汉人无耻。强占我家园。将士们。你们都是我荆国的大好男儿。你们愿意随我一起。将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拿回來吗。”已经不是第一次带兵了。虽然说如此大的规模还算是第一次。魏延却沒有一点的怯场。望着那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他心中升起的。只有浓浓的兴奋。

“愿意……愿意……”冲天的战意与暴虐的气息升腾而起。当兵的。不就是靠着一种信念。才有这视死如归的情操。不就是靠着那萦绕耳边的家国天下。而誓死抗争到底的吗。

压抑了许久的时间。魏延心中很清楚。这些士卒士气早已不在。这也是为何魏延一露面。就当先提及仇恨。提及家园的原因。而结果。很明显效果不错。

一旁。孙策眼看着魏延的一番动作。心中暗自点点头。这魏延果然与众不同。再加上他那一身不逊于自己的武艺。孙策发觉。自己对其的信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的多了起來。

“陛下。请下令吧。”魏延霍然转身。对着孙策躬身拜道。

“请陛下下令……请陛下下令……”魏延身后。数万将士跟随着拜倒在地。冲着孙策大声的请令道。声音逐渐的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雷声。直冲霄汉。

“好。众将听令……”孙策被眼前的这一幕一刺激。心神不由得激荡起來。眼观在最前方的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而后大声叫喝道:“第一个攻入枣阳城中哦者。官升三级。上千斤。”

“轰……”士卒的队伍。顿时炸了开了。征战沙场。过得就是朝不保夕的生活。想要升官。就必须要在意外无处不在的战场上拿下足够的功勋。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孙策所允诺的事情。却是他们这些人望眼欲穿的奖赏。还哪里能够保持的住淡定。

“杀……”他们这些人。距离着枣阳也是不远。因为枣阳城外丘陵甚多。虽然可耕用的农田也不少。单只是丘陵。却足够将孙策的这些人隐匿起來。而如今突然杀出。顿时将城门守卒打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城门口处堆积的百余百姓。几乎只是在孙策军冲出的瞬间。便在守城士卒茫然的时候。将尚未來得及关上的城门占据了下來。

“桥蕤。故主袁术亡于诸葛贼手中。汝如今却与贼效忠。不知公路将军在九泉之下。知道如此只是。会不会死不瞑目。”魏延的声音有些缥缈。让人一下子分不清楚他身在何处。

桥蕤匆匆赶來。沒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这样一句诛心之言。袁术虽然说去世已久。投降这件事情。却是他生平自以为最大耻辱。此时魏延一言揭开。桥蕤心中顿时变得茫然起來。

对诸葛瑾。在桥蕤看來。绝对是一代明君。况且诸葛瑾也从未因为其降将的身份而小觑了他。而对袁术。虽然说袁术是其四世三公之后。却公然行大逆不道之举。更是欺压、压榨百姓。两相对比之下。袁术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对于此。桥蕤心中。自然是纠结万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