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三百六六章:郝昭入雍,郭淮归汉

第三百六六章:郝昭入雍,郭淮归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死吧……”越是即将成功的时候。人就往往越疏忽。王双也不例外。在关羽的压迫之下。他几乎上每一下都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夏侯惇撤退的消息传來。王双便开始边战边退。眼看着就快要退出战场了。登时令王双惊喜的恍惚一下。战场之上。任何的一个微小失误。都有可能带來致命的打击。更何况他所面对的。是超一流的武将关羽。面对自己都敢愣神。这一下。彻底将关羽心中的傲气点燃了。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偃月刀陡然超出了速度的极致。再出现时。已经自王双的身上轻划而过。一道血印自其划过处崩裂开來。直至死时。王双脸上留下的。还是前一刻那刚刚露出的惊喜。只可惜他。却再也沒有了撤回洛阳城的可能。

“王双……”一切发生的太过迅速。夏侯惇布置好城门口的士卒后。刚一转头。却正见到王双被斩的一幕。顿时一声惨叫凄厉嚎出。只可惜此时。什么都已经晚了。

身为曹操势力中后起之秀。王双在军中也有着他不小的影响力的。见其身亡。不少人纷纷悲鸣。夏侯惇更是悔恨至极。王双可以说是因为他而阵亡的。在关羽开始挑衅的时候。王双就劝阻他坚守为上。若非是他非要见识一下关羽的实力。也不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撤……”口中艰难的吐出这样一个字。夏侯惇心如刀割。只是面对关羽。他只能一面坚守。一面向着长安的方向求援。此时。战争之前。虽然曹操已经大肆的调动起了军队。然真正被派往此处的。却只有他所部的三万士卒。曹操真正严防死守的。还是函谷关、潼关等地。

关羽突然行动的时候。后面的诸葛瑾也沒有闲着。中原之地上。他更是调动了六十万大军。分作几路同时出动。黄忠自并州出动。跃过黄河攻向羌胡之地。

早在诸葛瑾北击匈奴的时候。黄河西岸的羌胡之人就有了想要投降的苗头。只是在投西投东的问題上。纠结了起來罢了。沒想到这一拖。就是两年。早先。诸葛瑾不愿过早的与曹操对上。是以对羌胡之地沒有动手。而曹操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才让羌胡苟延残喘到现在。而如今。面对着黄忠來袭。似乎他们已经沒有了别的选择。

洛阳南面。屯扎在宛城的赵云也开始动了起來。大军分作三路。徐晃带兵出武关。急攻青泥隘口。黄叙带兵自宜阳出。攻向永宁。而赵云自己。则亲统大军南下。在郏下、安众、鹊尾坡一线布防。静候孙策來攻。同一时间。长江之上的三江口处。蒋钦、韩当、徐盛等人则在长江之上拉起了横江铁链。之后。太史慈、吕蒙、董袭、鲁肃、张昭、张纮、陈宫等人先后赶至。而同时。许褚则被诸葛瑾调往虎牢中军。至此。直面孙策的大军。无论是在将领谋士。还是在士卒数量上。基本与孙策军持平。单只防守。只要是不出现什么大的失误。孙策的威胁。算是暂时不用考虑了。顺利完成这些调动之后。时间已经渐渐走至四月底。诸葛瑾转而将目光盯紧在曹操身上。洛阳城。在阻挡了关羽大军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夏侯惇在曹操的命令下率兵撤退。渑池、曹阳、弘农等地被曹操先后舍弃。将大军屯扎在函谷关中。

“陛下。诸葛瑾主力虽在此处。然此处有着函谷关、潼关之险。只需留下一将死守。即可将诸葛瑾挡之在外。如今雍州处却是不得不防。那黄忠來势汹汹。其人手下更是有着颜良、文丑这等猛将。羌胡之地后。往南便是雍州。与长安相距太过临近。若是有变。则我等无路可退矣。臣建议。主公还是亲统大军回雍。以挡黄忠。”函谷关上。曹操望着关外驻扎的一大片的营帐。心中忧虑顿起。只是他毕竟非是常人。很快便收敛起心神。望向关外的眼神中充满了战意。一旁。司马懿见此暗自点头。自郭嘉去后。大雍真正顶尖的谋士。便只剩下了他一人。曹操对他的依赖。也渐渐变得重了起來。此时的他。也许是因为着诸葛瑾太过强势。司马懿根本就沒有兴起取而代之的野心。反倒是尽心的为曹操谋划着。

“仲达。黄忠虽然來势汹汹。朕所虑者。却是诸葛瑾。函谷关、潼关虽为险隘。朕这心中。却实在是沒有一丝底气。况朕之手下。也只有子孝与妙才能堪一用。只是他们。如何会是诸葛瑾的对手。”提起此事时。曹操脸上。写满了忧虑。

曹操忧虑。司马懿其实也忧虑。曹操帐下武将、谋士。基本上都还是当年他立业时追随的。至如今。已经基本显露处青黄不接的局面了。雍凉无人杰。非也。如同郭淮、梁宽、姜叙等。只是他们这些人。都不愿出仕曹操。司马懿想想。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

“陛下若是信得过。臣愿为陛下死守函谷关。”抬眼看了眼曹操。司马懿心中有些迟疑。虽然说因为有着诸葛瑾压制。曹操多疑的性格却是沒有多少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越发浓厚起來。这些自然瞒不过司马懿的眼睛。不过如今无人可用。他也只能出面请战。

“好。”曹操沉吟一下。就应下了此事。他也是无法。毕竟黄忠的威胁。实在是不小。他若不亲自前往。只怕也是放心不下。想了想后开口说道:“我将元让、妙才。还有典韦都留下。函谷关。便由你坐镇统领。待朕将黄忠击退之后。便会迅速回军。”

“诺。”夏侯惇、夏侯渊、典韦。单论武艺。三人可以说是曹操手中能拿出來的最强的了。其余曹仁、曹洪虽然也不错。比起他们三人却是弱了一筹。曹操的举动。足见其对诸葛瑾的忌惮。司马懿沒有多言。能够多上几个帮手。他自然也是高兴。很是干脆的应了下來。

曹操走的很隐秘。关外的诸葛瑾军根本就不知道。在悄然之间。函谷关中已经沒了曹操的身影。当然。此时的诸葛瑾。也因为忙着军队的调派。人也尚未赶至此处。关下统兵的。却是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谁也不知道。在历史已经改变的面目全非之下。仿佛是宿命一般。两个宿世敌对的对手。竟然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走上了对决。

而就在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原本就因为战事将近的冯翊郡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谈话进行着。这两个人。在三国后期。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后期魏国名将。乃是抗拒姜维的重要人物;而另一人郝昭。字伯道。也是太原人。为人雄壮。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对诸葛亮出山伐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阻挡作用。可以说历史后期。曹魏能够有着半边实力阻挡诸葛亮、姜维。两人之功不可沒。而这。便是两人在历史上留下的功绩。

按理说。两人乃是太原人。本应该是身在太原才是。而且。太原可是诸葛瑾的领地。又如何会让这两个历史上著名之人自自己手中溜掉呢。提起这个。却是不得不说起两人的家族了。

郭家在阳曲。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大的世家。却也是书香门第。历史上。其祖父郭全曾任大司农。父亲郭缊曾任雁门太守。只是在这个时代。郭缊却沒有做官至雁门太守。在当年袁绍、刘备、吕布三人角逐的时候。郭缊因看不惯先后占据并州的吕、刘二人。转而带着家族迁至雍州冯翊。之后便彻底的隐居了下來。毕竟是声名在外。是以曹操多次发召征辟。只是在郭淮看來。曹操却非是他首选的明君。连续三次拒绝之后。郭淮却是再起了举族搬迁的念头。

郝昭与郭淮两人。年岁相差不大。在加上两人打小一起长大。之间的感情还是比较深厚的。只是郝昭出生贫寒。虽与郭淮交好。却也不乏比对之心。而且。身为武将的他却发现。只有在曹操处。他的武艺才能得到最好的释放。再知道了郭淮的选择之后。他的一颗心更是飞至了曹操处。而如今。两人正聚在一处。对于自己今后要走的路。做着最后一次的交流。

“伯道。我们相交十数年。我确实不愿在将來与你对决。曹操多疑。举世皆知。汝为何就认准了其呢。”郭淮看着昔日的好友。尽着自己的努力劝说着。因为他知道。两人意见分歧。这一别之后。再相见时。只怕已是敌我相向。这实在是他所不愿见到的。

“曹公之才。世之雄也。正是我追寻多年的主公。更何况曹公帐下。武将稀缺。正可将我之才实时而用。曹公求贤若渴。曾三次传召征辟。伯济为何不愿留在曹公处。又为何只认准了诸葛瑾一人。”也许是已经明白分别在即。郝昭的脸色也不是很好。虽然他与郭淮一直有着一较高下的念头。其心中。却也将郭淮当做是自己的好友。无论何时。别离。总是最伤感的。

“既如此。某只能预祝你马到功成了。”郭淮起身。对着郝昭施了一礼。有些颤巍转身离去:好友啊好友。再相见时。只怕已是咫尺天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