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一百九三章:计中计,不破不立

第一百九三章:计中计,不破不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屋中。坐着的几位谋士皆是上上之才。单论计谋。他们从來不会考虑太多。所谓兵者。凶器也。兵主杀伐。自然不可能各处皆能兼顾的到。若是让他们來做决定。自然是以达成目的为主。至于这个过程中状况如何。他们也许曾经考虑。却不会成为他们下定决心的阻碍。也是因为如此。诸葛瑾之言才将他们为难住了。黄忠的突然出言。顿时将他们的视线全部吸引了过來。

“敌人愿意坚壁清野就坚壁清野。对我们來说丝毫未有影响。我们不去管它。计策自然就沒有了用处。我们何必非要走进这个圈子呢。再者说了。坚壁清野。苦的还是百姓。兖州境内。流寇、山寨多不胜数。百姓生存从來不易。敌人之策。最先触及到的。便是百姓生存。一旦冲突足够大了。我想。不用主公花费一兵一卒。敌人便会不击而溃。届时主公再将他们自困境中解脱出來。百姓定然会感恩戴德。”黄忠倒也不惧。如今已近不惑之年。虽然距离巅峰的状态有所下滑。但他心中仍旧自信自己不会逊于任何一员将领。也是这份自信。让他在众人目光之下。仍旧能够镇定自若。

“话是不错。却终究有伤天和……”诸葛瑾有些犹豫了。若是真要说起來。黄忠之策。与陈宫之策相比起來还不如。却是让诸人跳出了一个圈子:敌人坚壁清野。与他们何干。

说道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诸葛瑾之前出征之事了。天下诸侯有着一个极其的共同点。他们出兵之时。除了原本预计的粮草囤积好之后。每到一地。便会将当地的粮草收拢一遍。因为这些。也是在他们的预计之中。若是遇到一个狠毒之人。就如同此时肥城发生的事情。他们必然会遭遇粮草危机。而诸葛瑾。却不是如此。

青州之地本就富庶。诸葛瑾暗中经营了许多年。单单青州一州的财富。可抵得上整个大汉王朝的收入了。有着天下富商之称的甄家、糜家相助。每一年。都会有着无数的新粮存入府库。百姓所用之粮。多是囤积有些时日的粮草。这也是为何。诸葛瑾从來不惧多线开战的原因。身在乱世。有粮。就有着一切。

大军出征之前。后勤之上。粮草源源不断的通过甄、糜两家的渠道运往前方。后续更是有着专门的大军押送。敌人坚壁清野。对于诸葛瑾而言。几乎上是毫无影响。是以。在黄忠说完之后。诸葛瑾有些心动了。

“主公之言差矣。遍观天下诸侯。谁人可曾将百姓放在眼中。在他们看來。百姓不过是他们手中权利的來源。身在乱世。人命不过是刍狗一般。若主公真是怜悯。切不可有妇人之仁。不破不立。沒有不堪的过往。即便是主公给予他们金山银窟。他们也不懂得去珍惜。与过眼云烟又有何分别。”也真亏了黄忠对着的乃是诸葛瑾。他说话直率。不懂得委婉。这一番话若是换成他人。只怕是早已怫然变色。

黄忠之言掷地有声。让得屋中诸人不由对其刮目相看。尤其是戏忠。看向黄忠时的眼神散发着炙热的光芒。好似一个当兵多年。突然间处在了一群女人中间。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好一个不破不立。好一个黄汉升。”诸葛瑾轻轻摇着头。心中暗自佩服。虽然说身在汉朝已经有着近二十载。他骨子里终究是抹不掉后世人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对于生命。总是有着莫名的敬畏。也是由于此。平日里诸葛瑾从來不忌讳手下之人是否有着逾越。即便是如同黄忠这样。说的难听。他也总是能够耐着性子听下去。然后从中寻找那一丝闪亮之处。再加以修饰。变成自己的东西。慢慢成长起來。

“既然如此。便按照原定计划。出兵肥城。”低着头细细思虑了一番。诸葛瑾心中有了决断。斩钉截铁的对着诸人下令道。

“诺。”诸人应下。尤以黄忠的声音最为响亮。作为战将。他从來不惧怕战斗。更让他欣喜若狂的是。他也会有着这样一日。自己的意见被诸葛瑾采纳。他当日立下的誓言。一步步趋于完善。脑海中。当年之事依稀闪现出來。

当年诸葛瑾遣人寻到黄忠。后专门让华佗、张机二人为黄叙调理身体。这些年來。终于慢慢有了好转。如今也是双臂有着百斤之力了。比起之前好了不知多少。黄叙病好的时候。黄忠便立下誓言。终其一生。誓死相随。也许对诸葛瑾來说。救下黄叙更多的是为了黄忠这样一员猛将。但对于黄忠而言。黄叙便是他的天。

也许是天妒英才。黄忠在武艺上成就无双。子嗣却不旺盛。出去黄叙一人之外。只有一女姓黄名舞蝶。除此之外在无所出。古人皆以传递香火为重。是以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言。诸葛瑾肯救下黄叙。就值得他黄忠用一生去报答。

诸葛瑾下完命令之后。忽然嘴角牵扯出一丝悲伤。顿了一顿仍旧坚定的出言说道:“文和。下令天堂将坚壁清野之事夸大一下。散布在兖州境内。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导一下百姓的怒火。具体细节。你自己决定即可。”强自忍下心中的不忍。诸葛瑾脸色有些难看。不过他也清楚。黄忠之言虽然有些夸大。却也是事实。身处乱世。本就是朝不保夕。想要改变着一切。就需要他有着强大的实力。沒有实力。一切都成了空谈。

“是时候将脚步迈得大上一些了。”诸葛瑾心中。喃喃的对自己说道。

公元194年四月底。诸葛瑾大军分三路直取兖州。左右两路进展十分顺利。中路却是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麻烦。将诸葛瑾的脚步生生顿在了肥城城前。

诸葛瑾率兵赶到后。顿时对肥城中的县丞起了兴趣。

肥城乃是一座小城。城中居民估计也就十多万人。即便是小小一个肥城。这些人也不曾居住满上。人群总是稀稀拉拉的。县丞灵机一动之下。便做出了坚壁清野的行动。不过几日间。靠着对诸葛瑾大军的诋毁。成功的将城外的百姓引入城中。再靠着手中的大军。将一些不大听话之人给斩杀殆尽之后。进城的百姓全部为其控制了下來。并迅速征召起了一直五千人的精壮。再加上城中原本扩充的五千人军队。小小的肥城中。守军一下子突破到了一万人。

孤城难守。这几乎上可以说是一个常识。这县丞能够想到这等计策。如何会不知道这样之事。县丞便将县尉招了过來。两人一番嘀咕之后。县尉带了三千城中旧部。出城东方向五里处。另外下了一寨。与肥城互为犄角。稳稳的守了起來。

此时谁也不知。就是在肥城。在这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诸葛瑾吃下了一个不小的亏。

“主公。肥城近在眼前。可先让大军略作休整。待來日养好精神。可与之战。”日头渐渐偏西。黄昏时的霞光布满天空。夜晚來临之前。大军缓缓行进至了肥城边缘。程昱沒有坐在马车上。而是同诸葛瑾一道骑了一匹马。古时的文人很少有着那种“手无束鸡之力”的纯文士。文人中。以游学作为增长自己学识的一种路径。是以文人多有学着几手武艺傍身。程昱也不例外。骑马。对他而言。再是习惯不过。天气已经有些热起來的征兆了。程昱手中摇着一把羽扇。气质渺渺。颇有一番东方道士的模样。

诸葛瑾听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正欲要出言答应。却见旁边一道红郁光芒闪现。一匹枣红大马如同一道闪电。疾驰而來。人未到。声音已至:“大军已至却不出战。图损我军锐气也。羽请战。愿为先锋。先与敌军斗上一斗。”自从决定出兵之后。关羽便再沒有主动过來诸葛瑾面前。对于那日诸葛瑾之言。关羽心中仍旧留有疙瘩。

若是别人请战。诸葛瑾也许真就压下不提了。对关羽。诸葛瑾却是不愿如此。当日刘岱事发。关羽的表现让得诸葛瑾看到了一丝光亮。能够让关羽扭转观念的光亮。他心中一直在想着。该要怎样做。能够借着刘岱之事。解开他心中的那一个疙瘩。

“云长也知。大军行军一日。已是疲惫不堪。出战可以。却需小心在意。”微微沉思了一下。诸葛瑾心中立刻下了决定。对着关羽肃然说道。

“主公放心。羽不会拿着士卒的生命來开玩笑的。该怎样做。羽心中晓得。”关羽生硬的脸庞上。好似想起了些什么事情。不由的略微松了一松。连声音也缓和上了许多。不再似开始那样。让人听着好似刺耳一般。

“好。如此。便带三千兵马前去。大军就于此地安营扎寨。瑾便在此处。敬候佳音。”由于大军仍在行进。关羽來到近前之后。便将马匹调过头來。诸葛瑾说话时便将马速缓了一下。此时两匹马几乎并驾。诸葛瑾话一说完。左边胳膊不自觉的抬了一抬。随即好似想起什么。忽然顿了一顿。有些颓然的放了下去。

关羽脸上。也是闪过一丝悲哀。随即便被其隐去。冲着诸葛瑾拱了拱手。驾着马匹逃似地飞本离开。

此时。诸人谁也沒有想到。关羽这一去。差一点将自己也留在肥城城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