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一百七六章:袁术起,发兵三路

第一百七六章:袁术起,发兵三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看着面前的锦囊。宗宝脸上疑惑之色更浓。心中更是升起了淡淡的不满。

“军师自然不会让我等前來送死。我临出來之时。军师塞给我一个锦囊。说是上面有着破敌之策。只要依计行事便可。只是需要在明日才能拆开。”武安国说完。转手将其收入怀中。

即便是如此。宗宝仍旧是不大相信。一个念头产生。便不会轻易消散。武安国不在理他。转而督促大军行进。为了防止提前为刘繇探知。斥候早已被他派遣出去。

下邳城外。沂水行沓相随。至夜时。大军至下相城外十里处。武安国一面吩咐手下安营扎寨。一面派遣斥候打探周围的情况。年前之时。诸葛瑾攻下下邳之后。由于吕布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原本既定的计划。出兵下相的计划便搁置了。如今荀攸不愿困守城中。要出城与刘繇一决高下。下相的位置就显得有些重要了。这也是武安国一行直奔下相的缘由所在。

“报……禀将军。附近沒有出现异样。下相城中安静异常。城中并无大军驻扎的痕迹。”漆黑的夜空下。士卒很是卖力的将军帐扎好。依着兵法布置成阵势。将主帐围在中心。大约过了近乎一个时辰。斥候伍长匆忙奔进主帐。对着武安国回禀道。

“恩。知道了。安排人留守蹲点。随时注意下相城中动静。”武安国挥挥手。让其下去。后吩咐亲卫把守帐门。自己去了内帐。

“陶谦投效刘繇。下相已被陶谦劝降。若要与刘繇对峙。当先取下相。”武安国耳边。临出发前荀攸说的话仍旧在耳边回荡。见左右无人。这才伸手从怀中将锦囊取出。小心翼翼的将其打开。锦囊之中。除去一张纸条之外。再无他物。武安国将纸条打开。只见其上这样写道:“先取下相。刘繇來时。示敌以弱。可出城与之战。许败不许胜。”

一句话。却是废了武安国好大一阵工夫。总算是琢磨点出什么。若是之前。武安国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为了防止传令时将不识令。诸葛瑾便将手下大将全部扔进青州书院之中。不能识得简单的将令。便不许出來。最开始的时候虽然是为难了一些。效果却还是不错的。

明白了将令。武安国便心中安然了。荀攸所用乃是骄兵之策。定然还留有后手。既然不说。他便不问。本分。便是寒士之人两外一大两点。

就在荀攸调兵遣将应对刘繇。就在武安国准备领兵强攻下相之时。回至彭城的沮授尚未停歇。便听到手下人來报。袁术大军已经出动。目标很是明确。一路自汝南向北。奔陈郡。直指陈留;一路北偏东。出谯郡。再分作两路。一直彭城。一指沛国。至于下邳。袁术选择性的遗忘了。

这一下。不单是沮授紧张了。就连刘岱也是紧张了。出兵占下魏郡与阳平之后。他便与袁氏撕破了脸面。原本以为四家诸侯同时动手。定然不会给袁绍反击的机会。沒成想。袁术的反应会是这么厉害。比起袁术來说。刘岱的底蕴就差的多了。沒办法。只好慌忙调兵遣将。准备死守陈留郡了。

袁术此次。是真的发狠了。三十万大军中。派往陈郡的。只有大将张勋。并手下五万兵马。其余之人。如同袁涣、杨弘、阎象、韩胤、纪灵、袁胤、陈纪、雷薄、韩暹、陈兰、桥蕤(rui)、乐就、韩浩、李丰、梁刚等。并兵马二十五万。好好荡荡涌入徐南。气势之大。天下为之一震。

袁绍早与其弟袁术约定已好。趁着袁术动静闹腾起來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河间。打通了安平与渤海只见的道路。刘备反应过來之时。袁绍大军已然固守。冀州境内。气氛却是再次浓烈起來。

“驾……”通往彭城的官道上。一队队士卒在行进着。卷起连天黄沙。嘶哑着嗓子的叫喊声、传令兵的马蹄声、行走间甲胄的碰撞声等等。汇在一处。嘈杂的声音在天空下回响着。

沮授很是明白。单靠他手中的兵马。很难能够阻止得了袁术大军的行进。是以早早便将各处城镇舍弃。将大军重重囤积在彭城城中。几日间。袁术大军进展很快。很快便杀到了彭城城下。

袁术的日子过得似乎很是悠闲。并沒有因为大军远征在外边露出急切。大军安营扎寨之后。一连三日只围不攻。弄得沮授也是一头雾水。心中暗自猜测不已。

可惜。忙着应对袁术的沮授。将荀攸提醒的一件忘记了。

“城中的人听着。袁大将军大军到此。识相的快快出城投降。不然城破。人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这一日。沮授照例在城楼上巡视一番。不见城外动静。以为又是如同之前几日一般。正要准备下去时。却听见城外一阵叫声传來。大将军。沮授听了心中就是一个不屑。随即又是一紧。口中喃喃低语道:“大战。终于是要來了。”

然而。事情。再次出乎了沮授的预料。又是两日。袁术仍就是按兵不动。沮授心中。更是迷惑起來。却不知。距离彭城五里处。袁术军的大帐中。袁术正与几位谋士在哈哈大笑。

“耀卿。文约。两位真乃是大才。布下这等瞒天过海之策。任那沮授再是聪明。也定然想不出。我军目标却全然不是此处。”大帐中。袁术第一次不吝称赞。对着袁涣、阎象二人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忙起身连道不敢。

袁术其人。最是喜好喜怒无常。两人虽然在袁术底下多年。却也很少会碰到袁术如此这般。谁也不敢托大。慌忙起身谦虚道:“主公领导有方。若不是主公亲自坐镇此处。只怕沮授早已将此计看破。属下等实不敢当主公如此称赞。”

原來。袁术出兵前。便已探知彭郡中有大军十多万。若是靠着坚城。即便是掌握有二十五万大军。也不敢保证能够在段时间内能够攻下彭城。在袁术的计划中。越早打下彭城。袁绍在北方的压力便会越小。这样才能将诸葛瑾的木光吸引到徐南之地。好让得袁绍有些时间作为缓冲。打败刘备、吕布。重新将冀、并二州掌握在手中。

豫州之地地广人稀。也是一个多战之地。生存下來的百姓五不存一。这些年來。靠着手下谋士袁涣、杨弘、阎象、韩胤四人的相助。才将汝南稳定了下了。并借着中原之地战乱不已。收拢了一大批的精壮流民。再加上淮南之地的粮草底蕴。这才支撑住了袁术大军如此这般的耗费。

“待我将诸葛瑾的家小全部捉住。我到是很想知道诸葛瑾脸上会不会还挂着那一丝笑容。”袁术的声音有些嚣张。不过却也好理解。当年虎牢关下。住歌姬手下关羽与吕布战了个两败俱伤。便让得气量狭小的袁术记恨在心中。这些年來更是经常的会想到到这些。此时将诸葛瑾军师围在城中。一瞒天过海的小计谋。便将沮授耍的不知方向。袁术有理由自己庆贺一下。换句话说。也就是有着底气敢这般说话。

明面上。袁术亲自统领了二十万大军兵围彭城。另有大将桥蕤统兵五万出兵沛国。牵制守在沛国的诸葛瑾守军。其实不然。天下诸侯中。谁也不曾知晓。袁术军中。另外有着一支特别的队伍。正是袁家豢养的死士。袁术身边如今的亲卫。这些人有着近乎一万余人。此次袁术便听从手下谋士的计策。派遣出了五千兵马。昼伏夜出。目标竟然是想要直取琅琊。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什么事情都经不起认真二字。别看桥蕤生的五大三粗的。其心思之细腻简直令人发指。颜良手中只有兵马三万人。若是再沛国全境布防显然是不大现实。与手下之人一商议。便放弃了防守杼秋、丰县两地。将所有士卒都集中到了沛国。浑然不顾已经将彭城西部给透漏了出來。

袁涣、阎象此次出计。便是依着颜良的退守來设置的。彭城城北约五十里处。有一湖名曰微山。湖泊附近林木茂盛。用來藏兵最好不过。此时桥蕤便带着五千士卒隐匿于其中。只待夜晚降临。便再行出发。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琅琊。

初一听來。这件事情很是疯狂。细想中却又有着别样的诱惑。琅琊。诸葛瑾的老家所在。更是有着诸葛氏一族的所有人物。而且自打徐南之地被攻占之后。诸葛瑾便陆续将东海等地的士卒掉派至徐南各地。整个东海。几乎上可以说是空了。即便是这五千人最终沒有达成目标。单单是在后方。便可以搅动风云了。

只是可惜。此时无论是诸葛瑾。还是袁术。两人均是沒有想到此事。冷兵器时代。信息想要收集完整。传递及时。真的是太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