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58章 破例武举殿试,朕拟惊人考题

第258章 破例武举殿试,朕拟惊人考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武举会试内场主考官李纲按赵官家圣谕,宣布内场考试开始了。</p>

今日上午,内场要考的是策论。</p>

岳飞等三百一六名内外场皆考的武举子,被分到了十个考场内,每个人都进入考试的隔断单间,进行笔试。</p>

每个考场中有三名兵部官员的监考,还有一众小吏在考场外等候,准备随时听从监考官的命令入场内,给考生倒马桶或是到用餐时间给送吃食等物。</p>

武举会试的内场考试防作弊规则,跟文科学是的一样的。那就是考生只要进入到了考场的自己隔断单间之后,中途不准离开。</p>

考生们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考场内自己的隔断单间内进行,考试没有结束前不准离开单间半步。</p>

赵吉在四名皇城司护卫的陪同之下,对分别十个考场进行了巡视。</p>

赵吉在巡视过程中,主要是让各考场里的监考官负起责任来,更是要让这些内外场皆考的武举子们,心中感怀圣恩浩荡。</p>

正如在先之前众考生入场时,赵吉下旨众考生在进行内场笔试过程中,见到官家可以不跪不见礼。</p>

每个考场内的每一个隔断单间内的武举子,看到赵官家静悄悄地从他们面前缓缓走过之时,正在提笔作答的武举子不禁一顿,抬着仰望路过面前的赵官家,他们眼中都流出了崇拜敬仰和感怀圣恩的目光……</p>

赵吉也能从每一名武科举考生的目光中,能看到自己没有白费在内场中巡视一圈的良苦用意。</p>

到了午时笔试策论的时间结束了,每个考场的监考官们开始收卷了。</p>

十个考场的监考官们,将收好卷子,上交给主考官李纲。</p>

李纲查验完后,在他亲自监督下,带领兵部的小吏将策论卷子送到,院中单独一处誊抄试卷的房间内,交由里面等待着的三十名负责誊抄试卷的文官手中。</p>

这种对考生试卷进行誊抄,是一种由来以久的防作弊的制度,这是为了防止批阅卷子的考官中认出考生的笔迹或是留在卷子上的记号……</p>

中午用餐时间,在内场隔断单间内的武举子,皆得到了赵官家让御膳房精心制作的御膳……</p>

下午的武科举内场笔试内容,是考大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武经七书》的内容。</p>

赵吉知道,大宋的《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集。</p>

它包括七本古代的军事书籍,分别是《司马法》、《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p>

下午,赵吉又对武科举的十个内场,巡视了一遍。</p>

虽然,他在巡视过程中,看到岳飞、吴玠等人分别在其隔断单间内的桌案卷子上写了不少文字,</p>

但是,赵吉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有没有凑上前去看个仔细。</p>

原因无它,一是害怕打扰这些考生们作答;二是如果朕特意的去看某一位考生的试卷,会让监考官和其他考生误以为天子对某位考生特别重视,如此便会有失公平。</p>

在赵吉的事先示意考官出题内场试题时,要求所出考题,一定要注意精简,不必让考生答长篇大论地去作答,只要能考察出众武举子们对兵书战策的掌握情况的优劣就行。</p>

故此,此次武科举恩科会试的内场考试,不像文科举那样要考数日,只是考了一天分为上下午两场便结束了。</p>

掌灯时分,武科举的内场考试时间结束。</p>

岳飞、吴玠、吴璘、王贵等三百余位考生走出各自的考场,来武学的大院内中时,他们惊呆了。</p>

他们原本以为,九五至尊的赵官家在白天时到他们的考场内巡视后,必然会起驾回宫的。</p>

可是,他们却看到了武学大院中央的黄罗帝王伞下,端坐在那里的不就正是令他们感怀圣恩的赵官家吗?</p>

之前,日理万机的赵官家能够全程地御驾亲临武科举的外场,今日居然又在这武科举的内场考试时,等候到了天色已黑。</p>

岳飞、吴玠等考生在大院中见到了赵官家后,立即当场跪拜叩首见驾……</p>

被赵官家诏令观内场盛况的杨再兴等三百多位外场武进士,也随之跪拜叩首见驾……</p>

“吾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万岁!”</p>

“吾皇万岁万万岁……”</p>

高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p>

赵吉微微一笑道:“众爱卿免礼平身。“</p>

众考生谢主隆恩后,起身恭立原地,皆不敢抬头仰望圣颜,洗耳恭听着圣上的教导。</p>

赵吉高声道:“朕恭贺诸位武举子,考完了内场策论和兵法。</p>

朕在此提醒尔等,所学兵法应用于实战时,切莫犯下战国时的赵括那纸上谈兵之大错,尔等若考中武进士后入军为将,定要将兵法活学活用。”</p>

岳飞、吴玠等参加了外场和内场考试的三百余名武举子,深以为然地点头称称是。</p>

赵吉又宣布道:“按大宋往届的武科举规则,除内外场应试外,还要对考生进行面试,即要对尔等身高、相貌、神态、言谈进行考核。</p>

然则,此次武科举恩科,朕全程亲临内外考场,早已对尔等暗中进行过了面试评定。</p>

朕观此届武举会试所有武举子,皆是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神采奕奕,皆堪为军中大小统领。故此,朕评定尔等皆为‘上上’。”</p>

赵官家的话,意思就是面试这关,他这位天天御驾亲监考场的皇帝已经将他们面试过了,所有武举子都得到了满分,这令在场的岳飞等所有武举子顿生感激圣恩之情。</p>

赵吉又道:“众武举子皆回各自馆驿中休息,朕会令武科举的内场考官,加紧批卷,早日出榜。”</p>

岳飞、吴阶等考生叩别赵官家,暂回各自馆驿安息……</p>

赵吉命令武科举内场的主考官李纲带领众考官,加紧批卷。</p>

李纲遵旨后,连夜组织三十余名考官,开始批阅内场考卷……</p>

一天后,全部内场考卷批阅完毕,加上之前外场考试成绩,得出了每一位参加内外两场武科举的考生个人成绩,并排成了大榜。</p>

岳飞总成绩第一名,吴玠第二名,吴璘第三名,王贵第四名……</p>

然则,令文武百官和所有参加京城武举恩科会试的考生,意外的是,赵官家传下圣谕,此届武科举要破例举选殿试,并会在殿试之后,对参加武科举的及第者在西华门唱名。</p>

大宋朝廷在以往秉承着重文轻武的政策,历届的武科举,只要考完了外场和内场,并面试完成之后,也就结束。根本没有哪一届的武科举,会像文科举那样举行殿试。</p>

赵官家要举行武科举殿试的圣谕,令所有的武举子和武官们开心不已。他们暗自为赵官家提升武官地位而高兴。</p>

毕竟,在以前,只有文科举才能有殿试,并享受东华门唱名的尊荣。</p>

然而,如今咱们习武之人的地位也提升到了文人一般无二了。</p>

……</p>

此消息,令内外两场武科举总成绩暂时排名在岳飞之后的吴玠等人,看到了在殿试有机会超过暂排武科举魁首的岳飞的可能性……</p>

武科举的殿试,仿照文科举殿试,却又有别于文科举的殿试那般人数众多。</p>

赵吉圣旨要求,挑选参加内外两场武科举总成绩排名前三十六人参加殿试,而没有机会参加殿试的其它武举子,按个人总成绩排名高低,分别划入武科举的二甲、三甲之中。</p>

当然,参加殿试的武举子按殿试成绩,第一甲只取三人,分别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其余参加殿试成绩排名第四者,划入武科举第二甲第一名,以此类推……</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