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 > 第128章朱标懵了,父皇要废储?

第128章朱标懵了,父皇要废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标其实能够察觉到刚刚朱元璋已经起了杀心。

虽有些犹豫却还是开口为黄观求了情。

本来朱标觉得朱元璋会像往常一般滔滔不绝地和自己说一些君臣之道。

可是这回朱元璋却出奇的没说什么。

朱元璋并没有立刻回朱标的话,反而定定的看着他郑重的开口道:

“标儿,你真的愿意做皇帝吗?”

朱标愣住了。

“父皇为何这样问?”

朱元璋叹了口气,“咱只是突然在想,你或许并不适合当皇帝,要是不当皇帝你应该会开心很多吧。”

朱元璋确实只是有感而发。

可他似乎忘了,他与朱标并不只是简单的父子关系,更是帝王与储君的关系。

他的这些话这么直接的说给朱标。

是很容易让朱标胡思乱想的。

朱标怎么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和自己说这样的话。

话音未落,朱标的脑子里便已经彻底乱成了一团浆糊。

仅仅是因为我替黄观说了句情,父皇竟然想要废了我吗?

……

从宫里出来,黄观依然在琢磨着朱雄英提到的那句与百姓共天下。

朱雄英的话一下子动摇了黄观多年来建设起来的三观。

他黄观坚守了几乎半辈子的理想,难道真的错了吗?

正在黄观准备踏进家门时。

朱元璋身边的冯贵领着两个吏部的差役已经拦在了黄观身前。

黄观有些怔楞的看着眼前几人。

“几位这是……?”

“黄大人,皇上圣谕,您调任为溧水县令。”

溧水县,同样在应天府管辖之下。

可溧水与方孝孺黄子澄任职的江宁、上元两县又不一样。

溧水是独立的县城。

并且有着京城的加持,是极好的上善之地。

这道意料之外的旨意,让黄观有些回不过神来。

因为自打进入翰林院以后,黄观从未得到过什么任命。

这还是头一回外出任职。

不过朱元璋把黄观安排在溧水上任,自有他的一番考量。

因为江宁和溧水接壤处,有一座村庄,叫蓝家庄。

这蓝家庄恰好联通了江宁、溧水两县。

尽管朱元璋并不清楚自己为何要这样做。

可朱元璋就是想要试试。

冯贵看着黄观意味深长的开口道。

“黄大人可明白皇上这样做的用意?”

黄观心思通透,瞬间便理解了冯贵的言外之意。

从此刻起,他便是储君的人了。

在储君正式即位之前,他应该是不会再被调离溧水县。

“下官明白。”

“皇上说了,他非常看好你,在溧水好好表现,皇上要看看你的本事呢。”

黄观一愣,随后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朗声道:

“臣,黄观,领旨谢恩!”

……

冷冷清清的颖国公府内。

傅柔嘉噘着嘴找到了正在给伤口上药痛的脸色难看的傅让。

傅让觉得自己真是太冤枉了!

无缘无故的被抽了两顿。

尽管他平时也没少被抽。

可是傅让长这么大挨过的揍都没有今天这顿冤!

“小叔,您可以帮帮我吗?”

“不行!”

傅让已经确定了。

自己肯定最近运气不好,这几天还是不要出门窝在家里更好一些。

听见傅让直接了当地拒绝。

傅柔嘉赶紧拉着傅让的衣袖哼唧道。

“小叔,您就帮帮我呗!我保证不会有任何风险,爷爷要是想揍您,我肯定帮你拦着!”

傅让尽管平时吊儿郎当,可对自己这唯一的侄女,一向宠溺的很。

听见傅柔嘉这样说,傅让无奈的开口道。

“我算是明白了,我上辈子怕不是欠了你的,行吧,到底什么事?”

傅柔嘉立刻笑着道。

“我就知道小叔对我最好了,你帮侄女去城里找一个人。”

“找人?太孙已经回宫,想找得去皇宫。”

傅柔嘉急忙开口,“不是不是,是找太孙昨天救的那个姑娘。”

还没说完,傅柔嘉的脸色就止不住的红了起来。

听到傅柔嘉的话,傅让哪里还能不明白,对着傅柔嘉笑道:

“明白了,明白了!要和我侄女抢夫婿,我看那小姑娘是不要命了!”

“小叔,你误会了吧,我只是想和她聊聊……”

“安心,小叔明白,这事儿我们娘家人不会不管,这还没把你娶进门呢,就到秦淮河边和别的女子不清不楚了,以后还得了?”

傅柔嘉闻言有些拘谨的开口道。

“小叔,那天是情况紧急,太孙说了,他只是为了救人而已。”

傅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知道,我知道,太孙肯定还发了誓对不对?嘿嘿嘿,仔细想想小叔年轻时也和不少小姑娘都发过誓。”

“还是太嫩了……”

傅柔嘉的面上闪过一丝不悦的神色,语气也有些冷了起来。

“小叔!太孙怎么会是和你一样的人!”

看着傅柔嘉有些动怒的样子,傅让自觉有些失言。

这孩子生起气来和老爷子还挺像,挺让人害怕的。

“好好好,我错了,我不该惹你们,我这就办差去。”

想到傅友德冷着脸的样子,傅让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说完,傅让就领着几个家丁偷偷地出了颖国公府。

因为西征凯旋的军队就要到达应天。

整个应天府也好像迎来了节日一样热闹非凡。

西南偏远之地,脱离中原已久。

在老百姓的心里,算得上是几乎可以比肩宋朝燕云十六州的存在。

大明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后,又再次收复了西南。

这不管对朝廷还是百姓们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朝堂中。

礼部刚紧锣密鼓的完成了迎接西征大军的种种礼制安排。

李善长便走上前去对朱元璋说道。

“皇上,除去西征大军凯旋之事,今早北边也有军报到,北元残部愿和我大明求和,其使团已到居庸关外,故快马加鞭前来禀告皇上。”

洪武五年,岭北之战,大明不慎落败。

边军损失不小。

从那之后,北边的驻军始终没有修养好。

尽管朱元璋总惦记着完成汉唐未竟之功业,涤荡大漠,复我汉土。

可朝廷里反对的声音很多。

因为从古至今,长城外便是异族之地,大漠荒凉并不适合中原人生活。

朝廷里一直有希望停战的声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