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小西策 > 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西窝在朱棣怀里安睡的时候永乐十一年悄悄地到来了。

正月十七日晚膳后朱棣又送给小西一个大红包,心情大好地解释,“这是给娘舅的谢礼!”

小西双手举着红包不解地问,“马和公公怎么成了娘舅了?”

朱棣笑着轻轻地弹了下小西的脑门柔声提醒,“夏小西,是你!”

小西摇摇头,“不懂!”

“三年前朕第一次带你去莲湖糕团店,你说自己就是现成的娘舅!”

小西特别喜欢吃那家糕团店里的甜食,想了想笑着回答,“是三兄弟分祖产田地的事情呀!”

“二月初就该下旨了!”

小西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举着红包开心地说,“恭喜!恭喜!终于彻底解决了贵州的问题!”

朱棣轻柔地亲了亲小西的额头宠溺地回答,“同喜!同喜!现成的娘舅!”

小西拿出红包里的银票看到上面的金额乐开了花,狠狠地亲了下朱棣的脸颊轻声夸赞,“皇上就是有钱!出手这么阔绰!”朱棣送的是一张一千两黄金的银票。

“你不是最喜欢金子嘛!”

“不不不!”小西笑容灿烂地柔声反驳,“我最喜欢你!”

“夏小西,朕也最喜欢你!”

小西把银票放进朱棣手里柔声撒娇,“帮我一起管着吧!”

朱棣无奈地笑笑轻声建议,“要不你自己也建本账册把你的钱管起来?”

小西笑着反驳,“我的银子只进不出,收支明细连一页纸都写不满,”

朱棣瞧着小西沉默不语。

小西搂住朱棣的脖子柔声问,“我现在有多少钱?”

朱棣不假思索地回答,“六百七十七万三千五百两银子,一千两金子。”

小西得意地哈哈大笑。朱棣瞪了小西一眼,扣住她的后脑狠狠地吻住柔软的嘴唇,小西顺势窝进朱棣怀里幸福地享受他的宠爱。

以往那些或来自前朝或发自后宫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现在想起来都成了一笑了之的过眼云烟。在朱棣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小西在他的后宫里安稳地生活,一转眼就到了年根儿。

今年的腊八节是朱棣自登基后第二次在大报恩寺施粥,小西在中秋节后不久就做好了施粥的账目。小西根据永乐元年那次的经验向朱棣提出三条建议:分别是增加两石大米和两石各色豆子。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单独带着孩童的妇人单独辟出一条通道,可以直接接受施粥。专门订制一万只甜白釉的大海碗,赏赐给老人们。

腊八节当天辰初刚过朱棣驾临大报恩寺,态度沉稳地站在正殿外的台阶上俯视众人。正殿外的小广场上排队等候施粥的百姓们见到一身明黄色盛装的朱棣激动不已,齐刷刷地双膝跪地恭敬行礼,山呼万岁的声浪此起彼伏,经久不衰。朱棣心情愉悦地快步走下台阶站到锅灶前,接过马去递上的大木勺,耐心地把一勺勺热腾腾的腊八粥分给等候的百姓,边盛粥边微笑着和百姓们嘘寒问暖。

约莫半个时辰后排队施粥的人还是有增无减。马去站在朱棣身后轻声提醒,“皇上,您该回宫了!今日的早朝从巳初开始。”

朱棣轻声回答,“朕知道了!”

负责维持秩序的锦衣卫兵丁拦下了排在队首的一家五口,兵丁指向旁边另一条通道低声解释,“让老人先来!”

排队的人群齐刷刷地看向旁边,冷清的通道上远远地快步走来一个中年男人,一名锦衣卫统领护在他身旁。

排在队首的那家的男人不服气地低声质问,“那人年轻力壮的,怎么就成了老人了?”

他的女人给了兵丁一个白眼,低声附和道,“凭什么让他走那边?”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跟随着那个中年男人和统领,拥挤的队列中起了窃窃私语声。

统领和那个男人一路走来也听到了些低声的非议,统领拉着那男人停下脚步,瞪着眼低声呵斥众人,“人家是背着七十多岁的老娘来的!你们哪个不服?”

统领侧身避让,众人这才看到男人背上的老妇人,纷纷闭了嘴继续安静排队。中年男人和老妇人都穿着颜色鲜亮的簇新的细布棉衣。老妇人面色红润,双眼红肿,脸颊上还有未干的泪痕,明显是刚哭过。中年男人背着老妇人走了一路已经有些累了,微微弯着腰但仍然双手背后牢牢地托抱着,明明是寒冬腊月可他的额头上却布满了细密的热汗。

男人背着老妇人朝着排队的人群颔首歉疚地低声说,“对不住大家伙了!”

排在队首的男人朝着对方恭敬还礼低声回答,“快去吧!别让皇上等!”

男人感激地再次颔首,“谢谢大伙!谢谢大伙!”

男人背着老妇人快步走到锅灶前,见到朱棣的一瞬两个人的眸子都变亮了。老妇人挣扎着从男人的背上下来,脚刚沾到地就颤巍巍地要给朱棣磕头。

朱棣伸手虚扶老妇人,统领伸手扶着她。朱棣微笑着朗声吩咐,“老人家不必多礼!”

老妇人激动得老泪纵横,双手合十朝着朱棣拜了又拜,声音颤抖地说,“民妇今日见到了皇上,这辈子没白活呀!”

朱棣朗声笑起来,近前伺候的众人也随着笑起来。

男人用手胡乱地抹了抹眼睛,朝着朱棣恭敬行礼,“皇上,草民是今早才得知您在寺里施粥的!我们一家子都赶紧换上过年的新衣服,套了车就赶来了。寺周围的路全都封锁了,不让马车进入。我老婆和孩子们留在马车上看着,我背着老娘跑了三个路口才跑到寺门外的这条路上,可是队伍已经排到路口了。排队的时候听人说皇上您一会儿就要回宫了,我老娘急得直哭!”男人转身朝站在一旁的统领深施一礼,转回身告诉朱棣,“皇上,幸亏这位将军看到了我们,跑过来告诉我们说皇上有旨,老人可以走单独的通道!我就赶紧背着我老娘跟着将军一路顺畅地来了寺里!”男人激动得大哭起来。

统领凑过来低声提醒,“皇上面前不得失态!”

“嗯!嗯!”男人慌乱地用袖子擦了脸,背过身用袖子挡着擤了鼻子,转回来朝着朱棣恭敬行礼,“皇上恕罪!草民实在是太激动了!皇上,您真是明君!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排队的众人也听到了男人的讲述,纷纷有人附和着大声喊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众人安静后马去恭敬地双手呈上一只洁净的甜白釉大海碗,朱棣连着往碗里盛了三大勺腊八粥。马去双手捧着碗快步走过来递给他,男人不敢相信地问,“给我的?”

马去笑着回答,“这只甜白釉的大海碗是皇上赐给老人家的!”

男人连忙双手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护在怀里,朝着朱棣连连致谢,“谢皇上!谢皇上!”老妇人激动得说不出话,只一个劲儿地像拜佛一样地拜朱棣。

朱棣微笑着朗声问老妇人,“老人家,您今年高寿?”

老妇人哭着看向自己的儿子,男人笑着大声回答,“皇上,过了年我老娘就七十二啦!”

朱棣微笑着对老妇人说,“老人家,朕看您身体硬朗,必定能长命百岁!”

老妇人挣扎着双膝跪地,哽咽着致谢,“谢皇上!谢皇上!”

男人小心地护着大海碗双膝跪地激动地大声说,“谢皇上赐粥!谢皇上赏赐这么贵重的碗!谢皇上的金口玉言!草民一定好好孝敬老娘,让她活到百岁!”

朱棣也红了眼睛,语气和缓地吩咐,“平身吧!”

朱棣转头低声吩咐候在身旁的纪纲,派人把他们送回马车那边。

“是,皇上!”

纪纲走过去低声吩咐了统领几句,统领连连点头。

“去吧!”

“是!”

统领行礼后护着那对母子从来时的那条通道走了。

朱棣轻声吩咐马去,“通知太子由他主持今日早朝!派个稳妥的人把粥送回乾清宫去!”

“是,皇上!”

巳正三刻过了朱棣才回到乾清门参加早朝。将要未初时早朝结束,朱棣坐着肩辇回了乾清宫,落辇后径直去了昭仁殿的暖阁。暖阁里很安静,太阳暖暖的味道里夹杂着些许汤药的苦味,阳光透过窗子照到了低垂的淡蓝色床幔上。朱棣脚步很轻地走过去挂好一边的床幔,小西还在沉睡,朱棣轻轻地坐在床边,欠身摸了摸小西的额头,皱紧的眉头终于松开了。

腊月初五的晚上朱棣拗不过小西的软磨硬泡带着她去了长阳宫,回来的时候小西受了风寒,初六午后就发起烧来。陈宗宝诊查后开了张清热解表的方子,小西喝了药,当天晚膳前就退了烧,朱棣安心地陪着小西早早就寝。不料后半夜小西又烧起来,朱棣给小西号了脉,扎了几针,又哄着连喝了三杯热茶,不到半个时辰小西就出了身透汗退了烧。等落了汗换了中衣,没一会儿小西就安稳地睡着了。朱棣眯了会儿就轻轻地起床洗漱,用过早膳后去上早朝了。原本今早小西也要同行可凌晨的时候又烧起来,只得作罢。

小西忽然被吵醒,睡眼惺忪地问,“几时了?”

“未初了,”朱棣心疼地问,“饿不饿?”

“不饿,早饭的时候我把腊八粥都喝了,马福拿来的时候还是热的。”小西轻声问,“今日施粥情况如何?”

朱棣想到那对母子红了眼睛轻声回答,“若今日你随朕去施粥了,定会哭得一塌糊涂!”

小西挣扎着坐起身,靠进朱棣怀中柔声问,“说来听听?”

朱棣帮小西掖好被子详细讲述了那对母子的事情,小西感动得湿了眼睛。朱棣羡慕地说,“朕的儿子们可做不到这样!”

小西握紧朱棣的双手柔声安慰,“皇子们都是做大事的人!”

“不能侍疾……”

小西仰头看向朱棣柔声回答,“有我!”

朱棣的脸上有了笑容,狠狠地亲了亲小西的额头柔声说,“甚好!”

小西把头重新靠在团龙上轻声问,“我提的建议有用吗?”

朱棣欣慰地回答,“那三条建议甚好!今日来寺里的百姓人数众多,若没有那条通道大部分老人和妇孺们怕是会败兴而归了。巳正过了朕才离开大报恩寺,由住持继续施粥。刚才散朝前住持来向朕禀报说腊八粥已经全部施完。朕离开前大海碗就都赏完了,下次再多备些。朕派锦衣卫叮嘱拿到碗的老人家们,不会有人出售。”

小西笑笑轻声说,“这么贵重的御赐之物得当成传家宝一辈辈地传下去!”

这次大海碗的款式和颜色都是小西挑选的,她还建议把施粥的日期和每只碗的编号都刻在碗底。

“朕把编号是壹和壹万的两只都留下了,赏给你做传家宝,如何?”

小西朝着朱棣摊开右掌心柔声撒娇,“现在就给我吧!”

朱棣笑着和小西十指相扣柔声问,“真要啊?”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当然要好好留着呀!”

“我想从这次开始每次都准备一种不同花色的大海碗,由你施粥时赐给老人们,行吗?”

“你出银子就行!”

“区区几千两,皇上还要和我计较,真财迷!”

“施粥是为朕积功德,赐碗是为你攒福报!”

“谢皇上圣恩!”

“朕看你精神好些了,现在还有哪里不舒服?今日宗宝来说了什么?吃的是原来的药还是换了新的?”

“巳初的时候陈院首就来了,号了脉又重新开了副药。陈院首说未正来向你禀报我的病情,再瞧瞧药效。”

今年三月初朱棣升陈宗宝为太医院副院首,从四品。

小西指指床边圆凳上的托盘,托盘上的药碗里还有些药渣留在碗底,可怜巴巴地回答,“这次的药又涩又臭的,难喝得不行!”

“朕帮你看看!”

朱棣扶着小西重新躺下,坐在床边平心静气地号脉。好半天才收回手又端起药碗闻了闻,盯着小西疑惑地问,“你有心事了?”

小西慌乱地躲开朱棣的注视心虚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夏小西,看着朕的眼睛!”

小西乖乖地转回头和朱棣四目相对。

“前几日的脉象是虚火过旺,外感风寒,所以宗宝给你开了清热解表的药。可今日宗宝开的是疏肝理气,活血通气的方子。从你的脉象来看是思虑过重,肝气郁结!”朱棣握紧小西的双手柔声哄劝,“和朕讲讲!”

小西柔声撒娇,“抱抱我!”

朱棣合衣躺下,和小西枕在一个枕头上,隔着被子抱紧她。

小西把脸颊贴在团龙上轻声解释,“明年你就五十五了,我不放心……”

据史料记载,永乐十二年二月初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班师回到顺天府后不久他就病了。朱棣滞留在顺天府养病,直到永乐十四年九月才返回应天府。

朱棣瞧着小西沉思片刻紧张地问,“明年朕御驾亲征会有不测?”

“打仗的事情很顺利,你回到顺天府后……”

朱棣慌忙捂住小西的嘴巴皱紧眉头低声提醒,“天机不可泄露!”

小西默默地点点头,拉掉朱棣的手轻声解释,“就算明年二月你出征的时候没有带上我,下半年你应该也会派人来接我去顺天府!所以出征的时候带上我吧,行吗?”

朱棣轻柔地亲了亲小西的额头宠溺地回答,“朕舍不得和你分开那么久,所以原本就打算带上你。想着上元节休沐的时候再告诉你!”

小西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柔声撒娇,“真好!真好!”

“安排好账目的事情!”

小西想了想轻声回答,“现在后宫和皇店、皇庄的账目应该都不会出大问题,我想换种方法管理。”

“愿闻其详!”

“我想改成定期审核账目。开始的时候每月审核一次,运行半年后如果一切顺利就改成三个月甚至半年审核一次。明年二月份离开应天府的时候我把前三年的账册都带着,每月初一命司礼监派人把上月的账册全部送到顺天府去。等我审核完毕后账册就封存保管在顺天府。”

朱棣也认为每日核查账目过于频繁,赞同地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安排吧!”

小西态度恭敬地回答,“谢皇上!”

小西用手捂住朱棣的耳朵笑着问,“这次亲征还有谁同行呀?”

“明知故问!”

小西笑着用手捂着自己的耳朵柔声撒娇,“这样告诉我嘛!”

朱棣笑着凑过来在小西耳边低语,“朕想把瞻基也带上,他被册封为皇太孙一年多了,该历练历练了。”

小西想了想轻声问,“你不在顺天府的时候我想住到庆寿寺去,我自己在行宫里和男护卫多有不便。我住在寺里可以每日为你和大军祈福,还可以跟着少师多学些道理,行吗?”

朱棣笑着亲了亲小西的额头。

小西笑着搂住朱棣的脖子轻声撒娇,“一言为定?”

朱棣宠溺地回答,“一言为定!”

“夏小西,没了心事,快点儿好起来吧!等你好了朕带你去看小马驹!”

“呀!”小西的眼睛都亮了,欣喜地问,“现在能看啦?”

中秋节凌晨那匹汗血宝马的母马顺利产下一只母马驹,这是它第二次生产了。前年腊月母马顺利产下一匹小公马驹,朱棣把小马驹赏赐给朱高煦的世子朱瞻壑。直到朱高煦带着朱瞻壑来乾清宫谢恩,小西才得知此事。小西不想生事只在心里默默地生闷气,朱棣柔声哄劝说下次再生了小马驹一定带她去看。今年母马刚生完小马驹朱棣就告诉了小西,可马驹太小怕见生人,小西只好忍耐着一直没去看。

朱棣柔声介绍,“已经快三个半月了,你可以摸摸但不能骑,更不能给你!明年二月份朕要把小马驹带到顺天府,赏赐给赵王正妃。”

小西笑着连连点头,“你放心!我就摸摸!这匹小马驹是要给巧玉的,我就更不能要了!”

朱棣轻柔地弹了下小西的脑门宠溺地问,“要是再有了小马驹,你要不要?”

小西想了想,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回答,“赤焰特别好!我要是骑了别的马,赤焰会伤心的!”

朱棣笑容灿烂地看向小西柔声问,“一言为定?”

小西模仿着朱棣的语气宠溺地回答,“一言为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