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86,从挽回妻女开始 > 第382章 尚方宝剑在手!

第382章 尚方宝剑在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房地产肯定是要搞的,你不搞,别人肯定也会搞,可是,除了房地产之外呢?总得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支柱吧? 难不成,真的要把发展经济的宝,全盘押在房地产上嘛?万一有一天,房地产发展受阻,房子卖不动了怎么办? 城市建设是百年,乃至于千年大计,作为执政者,负责全市全盘规划的一把手,必须得具备前瞻性的头脑,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政绩而头脑一热随便拍板做决定。房地产的确是一门会赚钱的生意,市政里的专家也评估过,房地产的红利至少能吃三十年!也就是说,一模一样的挣钱逻辑,他们什么都不干,就可以直接用三十年而完全不用改。至于三十年后会怎样?那就三十年后再说呗!他们这些人,能不能再活三十年都不一定呢! 只要稳住了自己在任时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就足够了,后面的事,相信后面的人肯定有智慧去解决问题的。一代人干一代人的活。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按照现行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将来一定会出问题的。永远不要相信资本的“心机”。 能做生意的人,都没有一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按照商人一贯投机的尿性,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绕开某些政策条款的限制去“梭哈”!永远要记住一句话,生意做得越大的人,赌性就会越大!赌性越大,胃口就会更大! 钱是挣来的吗?对于打工人来说,当然是啦,可对于他们这些做买卖的企业家而言,钱是梭哈来的!赌来的! 一块钱,他们敢玩一百块,一千块,甚至一万块的杠杆!而地产这门生意,最需要用到的就是加杠杆贷款拿地皮盖楼了,为了还钱还贷款,怎么办?当然是提高售房单价啦!把房价拉得高高的,不就有钱还利息了嘛,然后再加杠杆,再从银行拿钱去盖楼…… 作为一个有良心,且有远见,更重要的是有责任感的领导,宋建国是不希望天海成为一个只依赖于地产生意的城市。 他希望能够在自己上任的日子里,给天海留下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营收之路,哪怕,现在发展得稍微慢一点,那也希望将来能够顺利的发展下去,越做越好,而非依托卖地,竭泽而渔。人过留名,雁过留影,如果天海人民将来提到他宋建国名字的时候,能竖起个大拇哥,他这辈子就算知足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沈临风也不希望自己将来的家沦为一个只会靠着卖地填补财政收入的“地产城市”。 真正的良性经济就应该得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才对,可是,想要盘活一个地方经济的积极向上,主要还是得看当政者的政策指引如何了。 看得出来,宋建国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愿意办实事的好官,沈临风喜欢跟这种人合作,打起交道来不费劲。 “只要有领导在背后支持着我,哪怕是任务再艰巨,那我也丝毫不畏惧!别说只是做一个企业了,哪怕是龙潭虎穴,我沈临风也敢去闯一闯!” “领导,我敢再立一个军令状,倘若三年之内,我不能把金牛工业集团的市场价值做到三千万,我把这颗项上人头送给您!” “呵呵呵,行了行了,你有决心,有胆量,有志气就足够了,军令状是用来斩马谡用的,再说了,我要你这颗头干什么用?你看你,年纪轻轻,一副老气横秋的江湖义气味道,一点儿都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宋建国开怀笑道。很少会有人能用这种轻松半开玩笑的语气在他面前说话。 他的地位和身份注定了,能够坐在这个办公室里跟他说话聊天的人,必须得保持一个战战兢兢的状态。 “还有就是,如果有问题,有困难,务必要汇报到我这里来,我个人能给你解决的问题,我会尽力帮你处理,如果我个人解决不了,那我就召开协调会议,拉上各个部门的领导给你想办法去解决。”领导一诺,重于泰山。只要有了这句话,就相当于是给了沈临风一把在天海横着走的尚方宝剑。 只要他不做那些为非作歹的蠢事儿,谁都不敢碰他一根汗毛! “领导,要说有问题的话,问题还真没有,主要是还没碰上,但要是说有麻烦事儿的话,当下确实是有一点。”既然领导都这么说话了,那自己再客气也就没意思了,本身跟领导打交道,不就是希望能让领导帮着自己办事的么?此时不提,更待何时呢? “咱们金牛第一化工厂,从前两年就一直在喊着改制脱钩,可喊也喊了两年多了,然而,时至今日,股改都还没有完成,我就是想问医生,这个股改到底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沈临风非常在意股改进度这件事儿,每回问王德发,王德发的回应永远都是那一句话:快了,快了…… 快到哪一步了呢?不知道,别问,问就是快了。也别催,催也没有用。谁让咱们这边的体制就是这样的呢!低效+官僚+缺乏执行力。 宋建国点点头,表示了解,然后出口解释道:“你所关心的这个事儿,我清楚一点大概,作为整个天海最大的化工厂,一家拥有着上千职工的企业,以及同时还有上万围绕着化工厂而吃饭的附属劳动群体,关系重大,所以这家企业的改制权和处置权,不在我们市里,国退民进拍板权也不在我们市里,需要由省里做主,我这么解释的话,你能明白吗。” 这么一说,沈临风就明白了,合着,市里说了竟然还不算啊!但是,有一说一,区区一家上千职工的企业改制,竟然还得上报到省里,未免有些夸张了吧?事情有这么严重吗?不至于吧? 沈临风犯了一个基本的原则性错误,那就是他用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待八十年代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