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 72. 坏孩子 “我以后不孩想生儿子。”……

72. 坏孩子 “我以后不孩想生儿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使也一并带来了对林如海的封赏。

上皇加封林如海为从一品少师, 封姜宁为一品诰命夫人,另有金银、彩缎、新书、宝墨、金银爵、如意等财物赏赐。

两人接旨谢恩。

林如海自去应酬天使, 姜宁携绯玉回房, 一路照例吩咐赏家下人,仍是每人两个月的月钱。

林如海升正二品还是去年冬日的事。仅过了半年,他一跃成了从一品, 不到四十,竟快要“位极人臣”。

再想到他这一路历经了多少凶险, 又是如何兢兢业业,一日不怠, 姜宁心里就只有佩服了。

出身清贵,才华横溢, 还是卷王,他不成功谁成功?

至于姜宁自己嘛,想卷都没得卷。“林如海夫人”这职业的前景怎么样, 并不看“夫人”, 要看“林如海”。

她就吃好喝好,养好身体, 督促林如海也养好身体, 其余家里家外的事, 该办的办好, 能偷懒的就偷懒, 不拖后腿,过得去就成了。

从没听说谁家女人仅靠自身的“贤良淑德”获得过什么超出内宅的,实际上的好处。和别家夫人太太关系再好,真遇到事,谁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丈夫孩子?

当然, 这是人之常情,在姜宁心里也是绯玉最重要。

且只说在川陕甘三省里,也不需要姜宁去讨好谁帮林如海谋求前程,更不用她变着法打探“内部消息”。

仪鸾卫就是最好的消息来源。

仪鸾卫都不与她和林如海说的,非要打听才是招祸。

而皇帝们应该不会没事找事想杀了她和林如海。

那既然把人情交际做得花团锦簇,人人称道没用,姜宁又不喜欢听人奉承,把自己弄那么累干什么?

她需要“贤良淑德”完美无瑕的好名声吗?

她的名声是好,还是一般,对绯玉和黛玉的影响会很大吗?

她想让别人认为,绯玉和黛玉是能“宜室宜家”的“好女孩”吗?

——不需要、影响不大、不想。

姜宁迅速确定好了升为“一品诰命夫人”后的工作方针。

以后各家请客,不能不去的就走一趟,不去也行的就看心情。

林如海也不好浮奢热闹,林家更不必有事没事办场宴会了。

她确实没有大的志向。

她也没有穆夫人那般好本领,不能统帅三军,守边卫土。

而穆夫人立下再多功劳,不还是全给了儿子“做嫁衣裳”?

虽然这个词用在母子之间似乎有些不太对,可姜宁的确是这种感觉。

穆夫人的封号是虚的,手中权力看似为实,实际上也是虚的。等她的儿子成长起来,她迟早要交权退居二线。

想到这里,姜宁低头看了一眼绯玉。

不知是不是母女连心,绯玉也抬头看她。

只用一眼,她们就明白了:

她们在想一样的事。

……

“如果穆夫人没有儿子,西宁将军之职是不是就是她的了?”绯玉思考着。

“嫁人的女人立功,功劳是丈夫和儿子的,不嫁人的女人呢?”她问姜宁,“功劳是父亲的,兄弟的?不能是母亲和姊妹的?能是自己的吗?”

第二个问题,姜宁给不了准确的答案。

她回答第一个问题:

“绯玉,只在我看来,穆夫人能在战时统帅全军,有三个前提:一,她是已故西宁将军的夫人;二,她随夫在军中多年,颇有战功和威信,三,她和亡夫还有一子活着。将士们听从她,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信她会顾着儿子的将来,不会出昏招让全军一起覆灭。但即便没有这个儿子,穆夫人也可能凭借自身本领让全军心服、信任。若战果不变,朝廷确实可能会让穆夫人做几年西宁将军,再换上旁人。”

“其实朝廷大可以现在就封穆夫人做西宁将军,前朝又不是没出过实权的女将军。”

在和绯玉分析的同时,姜宁自己也在思索。

“可穆夫人今年已经四十六岁,再过五年,最多十年,即便是男子也该退下来了。那时金烨最多二十六七岁,也不知功劳几何,令他做西宁将军,只怕难以服众。”

“所以,把自己的功劳让儿子做将军,说不定是穆夫人也想要的?”绯玉听懂了。

姜宁没见过穆夫人,不了解这位奇女子,但:“这的确是对穆夫人和金烨两人最有利的选择。”

这个时代的规则是:

女人几乎一定要依附在一个男人身边,和男人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有她的身份。

就连公主也还是“皇帝的女儿”。

像李清照一样只是“李清照”,赵明诚反而只是“李清照前夫”的太少了。

穆夫人可以只是“穆夫人”。

但对她来说,不管现在是她做西宁将军,还是金烨做西宁将军,都不影响她是西宁军实际的掌权者。而让金烨现在就做西宁将军,待她退下后,金烨仍然能稳稳坐在这个位置上。

这些解释并没有让绯玉展眉。

“若金烨是个女儿,朝廷还会现在就封他做将军吗?”绯玉知道答案,“一定不会的!”

姜宁否定不了:“是,朝廷应该不会。”

可能会直接封穆夫人做西宁将军,过几年直接换人。

“我还是不服!”绯玉从榻上跳下来,跺了两下脚,“男人——爹立功,封妻荫子,功劳还是自己的,女人战场拼杀,却是为给儿子留住职位!都是人,就这么不一样?”

姜宁很平静:“你和冬霜不也都是人?凭什么你是姑娘,金尊玉贵,她就是听人使唤的丫头?”

冬霜是绯玉的伴读兼习武丫鬟。

“可、可——”绯玉迅速找到了这套话的漏洞,“可冬霜将来成亲,人人就都只叫她是‘张三家的’‘王五家的’‘赵六家的’,她就没名字了!她丈夫还有名字!”

“我不是还在叫你嬷嬷是‘岫云’吗?”姜宁伸手搂住女儿,笑捏她气鼓鼓的脸。

“那也只有嬷嬷一个!”绯玉拿脸在姜宁怀里滚来滚去。

“乖宝,你不是早就知道这世上的道理了吗?”姜宁揪女儿的头发玩。

“知道归知道!”绯玉停下了,“可我没想到,连穆夫人都要——”

都要事事考虑到儿子。

西北的夏日不比江南潮湿,即便晴日当空,空气也干爽怡人,并不闷热,已经五月了还不必用冰。

姜宁一手搂好绯玉,一手推开窗子。窗外晴空碧蓝如洗,美得让人心醉。

她对看过来的终夏笑了笑。

小丫头们在角落里踢毽子,笑声随着风轻轻荡过来。

姜宁把绯玉抱在腿上,和她一起看院子里,悄悄说:“绯玉,娘的乖宝,你也学学娘吧。”

学学娘怎么在规则里行事,怎么在不超出规则边界的情况下,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暂时改变不了就适应。要在道理中抓住所有能利用的,不要横冲直撞,要逐步试探。娘不是教你放弃,只是希望你不要太为难自己,要学会像水,任何崇山峻岭都淌得过去。”姜宁和摇晃小宝宝一样摇晃着她,“就像你方才反驳娘一样,所有的‘道理’和话语都不会没有间隙。”

绯玉搂住娘的脖子,把嘴凑近娘耳边。

她可能不是好孩子。如果她将来能有穆夫人的本领,也能立功,她宁愿自己担职,也不想分给别人。

除非分给娘!

“我……我以后不想生儿子。”这话对于一个七岁孩子来说,还是很不好意思的。

但绯玉说出来了。

她知道娘绝对不会斥责她,说她“满口胡沁”“不是女孩该说的话”,就像管家娘子们教训那些丫头。

姜宁笑:“好,不生。”她也在绯玉耳边说,“乖宝,娘已经和你们爹说好了,将来给你们招婿。若到了那时你还是不想生儿子,娘会想办法让你们爹同意的。”

她甚至早就希望绯玉一个孩子都不要生,永远也不要经历生育之苦,不要经受怀孕生子带来的生命危险!

可她不能拿自己的思想去强行要求孩子。

现在绯玉自己有了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

再难她也会帮绯玉!

“那——”绯玉犹豫了一会,才问,“娘还会生儿子吗?”

娘有了儿子,会不会像穆夫人一样……

“娘不会再生了。”姜宁不介意说出来,她希望绯玉能安心,“你们爹或许还会有别的孩子,娘绝对不会再有。”

“娘会尽力看好他。绯玉也要替娘保密,好不好?”姜宁揉了揉绯玉的小脸蛋,“拉勾?”

“这也能拉勾吗?”绯玉这么说着,却迅速伸出了小手指。

姜宁勾住她的手指,两人的大拇指指腹紧紧贴在一起。

母女俩都情不自禁笑了。

*

两日后,总督府简单办了一场宴,请了祖昌、华布政、冯按察等几家过来,庆贺林如海升为少师。

这几家就是姜宁日后会亲自走动的人家了。

各家夫人都带了未成婚的孩子来,男孩在前院,女孩在后面。

这回邹夫人把庶女也给带来了。

那女孩子今年十二岁,模样自然是好的,穿戴也不差,却生得着实瘦弱。仅仅只是瘦弱也罢了,或许只是先天身体不好,她嫡妹祖二姐看上去也并不比她圆润多少。可她言行里那种让人不能忽视的小心谨慎,让人一看便知在家里的日子不松快。

似吴家的庶女,论自信开朗比不上李世凛的未婚妻吴四姑娘,行事也自有大家姑娘的端方在,哪里像祖大姑娘这般低头缩背的。

在座谁是憨人?背着邹夫人都不知互相换了几个眼神。

要么就做得干净些,别让孩子出来。都养这么大了,也叫她一声“母亲”,不说同自己亲生的一样养,也别太苛待得过分了,忒显得小气。

今日是借林少师和姜夫人的宴,大家相看孩子,可把庶女就这么带出来了,到底是想让她有好姻缘,还是不想?

当着众人的面,邹夫人没再故意找茬,反而一副和姜宁亲热的作态:“上回承蒙夫人款待,我一直想请夫人还席,偏生夫人这里一直不得闲儿。今日又是我来叨扰夫人了。”

又拉自己的女儿:“二姐昨日还念着二姑娘呢,说二姑娘处处照顾她,如亲姐姐一般。”

“听得贵府正给李二爷和二姑娘请先生?不知能不能让二姐……”她略顿了顿,加上庶女,“和大姐一起来上学?”

姜宁却不想接她的茬:“请先生的事都是我们大人做主,我并不管,也不知怎么样了,定了哪一位。即便请来了,夫人只这两个女儿,都是做娘的,怎么舍得让她们日日在别家住着?若每日来回呢,我看大姐和二姐也不大受得住。我们绯玉性子皮,常上房揭瓦,怕吓着大姐二姐,也怕把她们给带坏了,我就难见夫人了。”

真没意思,上回还讽刺绯玉不“温柔安静”,这回就上赶着要一起上学,谁稀罕呐。

林如海也不能和太多武官太过亲近了。

姜宁还琢磨着有没有可能让绯玉师从穆夫人。林家即便要和武官结交,祖家也得靠后站。

再说了,让人家的孩子来自家上学是要担风险的。孩子磕了碰了,饮食不好吃坏肚子了,甚至路上出了意外马车翻了,林家都少不了有责任。邹夫人一看便不是省事心宽的,姜宁才不给自己找事。

邹夫人又视庶女如草芥。

姜宁阴暗地揣测,邹夫人一定不介意让祖大姐在林家“失了清白”,便能缠上世凛硬结亲事。

想让女儿过来上学,为什么非要提一句世凛?

不是她自夸侄子,实是她来兰州四个月,至少有十家人明里暗里打听过世凛定亲了没有。他跟众大人出去巡边,甚至有那等把脸皮豁出去,私下向他自荐女儿或妹妹的。

还有打听得他十六岁了还无“内宠”,先送一两个貌美丫头拉进关系的……

李世凛回来后,略说了几桩,姜宁光听着就嫌烦了。

林如海想多留李世凛一年,明年再让回去。姜宁的意思是孩子也历练够了,赶紧让他回国子监读两年书成亲吧。

俩人目前还没达成统一。

李世凛觉得回去和留下都挺好的,在等他们做决定。

再加上今日邹夫人让姜宁起了警惕,等送走了客,她便叫李世凛过来:“你若回家,自有你父亲兄长管束。若留下,我可不许你在外胡来!你和吴四姑娘的亲事还是我说的媒,若叫你在这里有了新宠,我一难见老太太和你父母,二也难见吴家了。”

夏天衣服薄,李世凛脖子都红了:“二姑姑放心,侄儿从来没有……”

姜宁放缓语气:“我知道你是好孩子,不是怕你自己胡来,是怕人家算计了你。今后你不管去何处都要小心。把你和人家女儿凑在一处,坏了清白,你是娶还是不娶?娶,吴四姑娘怎么办?不娶,那女孩子只有死路一条,岂不是罪孽。”

对于有些人来说,拿女儿的命搏一搏好亲家又算什么大事?

李世凛再不好意思,也知道这事要紧,连忙应下。

姜宁还想问他有没有需求,若有就憋着(……),她是不会给他挑丫头的。可看他站都要站不住了,脸红得能煎鸡蛋,还是没问,让他走了。

这种话,姑姑也好像不太好直接和侄儿说。

让林如海做姑父的说吧。

姜宁愉快地给林如海找了个活。

……

邹夫人回到了节度府。

她原是四川人士,出阁时父亲为四品道员,如今已升了正三品陕西布政使。她在娘家时虽是庶出,可嫁了个有本事的丈夫,丈夫虽然好色,对她还算不错,她的肚子也争气,第一胎就生了男孩。她站稳了脚跟,对娘家也能挺直腰杆了,反而是当年瞧不上这桩亲事的嫡母和嫡出妹妹要巴结她。

丈夫看父亲官儿做得稳,对她也一如既往地尊重。

她说生了孩子的丫头再提姨娘,不然谁有宠爱谁就得了意,后院这么多人,你争我抢,不是乱起来了?十三年了,丈夫再爱谁,也没违了她的话给封姨娘。

只有新来的那个从柳,比所有人都会狐媚子勾人!这就哄得老爷封了姨娘,真叫她生了孩子,今后岂不是要踩在她脸上?

邹夫人拉着亲女儿迈入院门,庶女在后面跟着。

庶女的生母钱姨娘和新姨娘从柳早在房门处等着打帘子伺候。

邹夫人瞪着钱姨娘:“看你养出来的不争气的东西!今日带她出门,她一句响亮话也说不出来,真是丢人!还不快领回去教导教导?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把孩子都教毁了!”

说着,她发间簪的牡丹掉下几片花瓣。她伸手一扯,那大朵牡丹花就飘飘落在了地上。

她又看了看从柳:“你也去吧,连日服侍老爷辛苦了。”

钱姨娘只低着头缩着背,受了这几句斥骂。

从柳也只低着头:“伺候太太原是奴才分内应当的,怎敢在太太面前提‘辛苦’。”

等邹夫人和祖二姐进了屋子,从柳跟进去伺候,钱姨娘才伸手拉女儿:“大姑娘,咱们走吧。”

祖大姐死死咬着嘴唇,不叫眼泪掉下来污了衣裳,跟在亲娘后面回房。

不算宽敞的三间厢房里,祖大姐把身上头上华丽的首饰都去了,新衣服也脱了,和亲娘一起收入箱子。

钱姨娘和祖大姐共四个丫头,两个跟祖大姐出了门回来,自去歇着了,两个算母女俩的心腹,在外间守着门。

收好了衣服,祖大姐才敢哭出来。

钱姨娘忙先捂女儿的嘴,看女儿没哭出声,只是掉泪,才搂她到怀里:“我的儿!你别怕,你年岁到了,怕落了口舌,太太再不喜欢也会常带你出去,你虽是庶出,也是你父亲的亲女儿,二品节度使的亲女儿!你别怕被人家笑话,太太不教你,你出门做客,就多看看人家是怎么行事,学着些儿。娘知道你聪明,一定能学好。”

“我……”祖大姐气堵喉噎,“太太一句不教我,看我丢人,却反骂娘,这是什么道理!”

“快住嘴!”钱姨娘发急,“老爷不管内宅的事,太太就是道理!”

只恨太太心毒,老爷又薄情,她虽然有了大姐,封了姨娘,却一年也不往她屋子里来一趟,全凭太太克扣作践!

“那若太太让我、让我……”祖大姐越哭,越觉得前路艰难,“让我,”她简直难以启齿,“勾搭爷们——”

钱姨娘呆住了。

“太太竟有这般意思?!”

祖大姐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前儿,太太叫我去,赏了我衣裳东西,和我说姜夫人的内侄,李家二爷很好,可惜定亲了。今日,太太在总督府还说,让我和二姑娘一起过去上学,只是姜夫人没应……”

她琢磨了两天这话,不就是让她勾搭李家二爷的意思!

钱姨娘呆了一会,怕得身上抖起来,却又高兴:“我的儿!大姑娘!你若真能得这么一个好女婿,我还有什么愁的?”

祖大姐放下擦泪的手,不敢置信地看着钱姨娘。

*

在姜宁和林如海对李世凛是否回京一事达成统一意见之前,穆夫人亲自从金泉府赶来兰州对林如海相谢了!

姜宁正指挥绯玉给她摘花戴——她要最大的那朵粉白芍药!突然听得人报穆夫人和几个亲信指挥都在门口了,吓了一跳:“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老爷命我速来通报,请太太带姐儿去前头,哪有为这事骗太太的?”

林平媳妇请姜宁速速更衣:“太太不信就问终夏师父!”

终夏师父和几个面生的男子来了这半年,虽然男人瞒着她,她也猜出几分这几位的身份了,总归不简单。

一阵兵荒马乱,姜宁和绯玉换了见客的衣裳,坐软轿去书房。

——天气热,跑过去出一头汗,不雅观。

虽然穆夫人未必在意这些吧,但她的礼数要做足。

软轿停下。

姜宁下轿,看书房院内果然多了十来个面生的将士。正房门大开着,在门边守着当门神的两个,一个姜宁认识,是六品仪鸾卫苏风,另一个看衣服,竟然是三品指挥使吗?

哇!

这就是战功赫赫,位比侯爵的护国夫人的威风吗?

羡慕!

屋内,林如海看见姜宁和绯玉到了,忙笑道:“这便是拙荆和犬女了。”

穆夫人放下茶杯,站起来,看着走过来的这对母女。

母亲果然生得姿容绝世,竟是她平生仅见。她不觉盯着姜夫人的脸看了两个呼吸,才发现她发间簪着一朵硕大的芍药。

这若是在战场上,她愣神的这一会,只怕已经死了。

姜夫人身量不算高,可身形挺拔,脚步轻稳,果然是习过武的。

她把目光转到了女儿身上。

已经被姜夫人的容颜冲击过,她能忽略女儿和母亲有七分相像的精致脸蛋,一眼就看了出来,林少师的二女儿,果真是个绝佳习武的好苗子。 .w.com 请牢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