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 61. 两辈人? 必要誓死1查明是谁害死了她的……

61. 两辈人? 必要誓死1查明是谁害死了她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宁看林如海, 满眼震惊。

林如海看姜宁,稍感迷惑。

看林如海不像是逗她玩,是认真的, 姜宁试着用本时代的思路去理解:

本时代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嫁人”,而本朝虽不崇尚早婚,一般人家的女孩子多是十七八岁才出阁, 也有留到十八·九乃至二十岁的, 但十四五甚至更小便成婚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今年, 便有山东盐运使梁家的女儿许配给了上一任山东学政张大人的次子,今年年初定的亲事,四月张大人便调任回京。怕近年两家再有调动,那时相隔更远, 更不好办喜事,梁家的女孩子才十四岁,就在八月时离开父母,远嫁上京了。

八月时姜宁还在京中,梁家只有林如海去吃了喜酒。

而张家恰与李家关系不错——张大人之妻祝氏便是李家李世愈之妻祝氏的亲小姑。姜宁离京之前,被邓夫人带去李家最后亮一次相, 在新房看到了梁家的女孩子。

那个论辈分算她侄媳妇的女孩身量还没全长成,大红的喜服和华美的凤冠压住她, 更显得她肩膀细弱。

满房人都在称赞新娘子年纪虽小,看着却端庄,将来必定是孝媳佳妇, 能与夫君和和美美, 相伴到老。

可新郎也才十四岁。

这时代是算虚岁的。

姜宁看着两个初中生年纪的孩子做大人事,同牢而食,合卺共饮, 今夜还要行·房成为“夫妻”……

一瞬间秋风吹动红绸,烛火摇摇晃动,满屋的红色向她扑过来,让她从心底生出凉意。

末世当然有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委身于人才能换到饭食的女孩子,男人里牲畜不如欺凌幼·女的更不知多少。

姜宁只是个没有异能的普通人,保全自己已经不易,救不下那许多可怜人。

什么事情看多了人都会麻木,姜宁也不例外。但她知道那是不正常的,是邪恶的,是规则失序导致的。

但在这里,十岁成婚是正常的,是一件值得大肆庆祝,遍请亲友同庆,亲友们也会真心恭喜的大喜事。

姜宁做了十年妾,从不与别家正式交往,自然也没有机会看到别家娶妻是什么情景,那是第一次。

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一向在社会规则的范围内行事,从不逾越边界。今后她也不会管别家女孩子几岁出阁。她都可以当没看到,也不深想。

但她的女儿们绝对不会小小年纪“嫁为人妇”。

所以林如海和她说“儿女姻亲”……

她差点没给他一拳!

这一拳还是不能打的。

姜宁在袖子里悄悄把拳头松开。

她反应过来了:

早早考虑儿女亲事并不代表早早办儿女亲事。反而越早开始筹划,女儿们的“前程”才可能会越好,越稳妥。

他是对女儿们上心,为女儿们好。

但——

姜宁躺了回去:“吴家的孩子多大?”

林如海猜度她的心思,往她身边靠了靠,笑道:“九岁,十二月的生辰,算来只比黛玉绯玉大两年多。”又笑问:“妹妹这就舍不得孩子了?”

他原是想让妹妹知道,黛玉绯玉才六岁,已经有吴家这样的靠谱人家想求娶了,妹妹必然高兴。

哪知他想少了。

孩子还这么小,妹妹贴身贴肉带到大,怎么愿意听到这话呢。

“九岁。”姜宁用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思考过,不满意,“不好,太大了。”

林如海这回想不通了:“只差两岁还大?”

他和姜妹妹可是差了十二岁——

姜宁认真和他商量:“你觉得咱们孩子多大成婚好?十八?十九?二十怎么样?”

她完全不能保证,绯玉和黛玉将来都一定能达到不用成婚也能活得很好的——可以说——“高度”?

既然两个孩子都有可能遵循时代规则成婚,那她早早和林如海统一意见就很重要了。

孩子们十八岁成婚是她的底线。

林如海也是第一次这么细致地思考这个问题。

他越想,越能明白姜宁方才的反应了。

通常把女儿留到二十岁已经不多见了。而黛玉绯玉再过两个月便七岁,离二十也只有十年了。

“二十岁,就很好。”林如海勉强道。

“那老爷想想,咱们女儿二十岁成婚,若男子比咱们女儿还大,成婚时都二十往上了,这个年纪的男子,有几个没有一二房中美妾,红颜知己的?说不定连子女都好几个了。”姜宁故意夸大。

实际上高门大户之家,男子婚前有姬妾丫头是常事,但弄出庶子庶女确实很罕见。——婚后又不是不能生,即便正妻生不了,再纳妾也不迟,何必为婚前庶子女乱了长幼,弄坏了两家关系?那些姬妾丫头或服用伤身的汤药避孕,或有了便吃药堕下,至于吃药堕胎有多伤身体,会不会伤了性命,除了她们自己,又有谁真的在意。

但即便未来女婿没有庶子女,只是“普通地”用丫头解决生理需求,事后都处理得很干净,姜宁也不想接受!

她到现在还是没办法只把奴才当“东西”看,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她相信黛玉绯玉也不能。既然都是人,如果有选择,会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和别人分享与自己同床共枕的人?

她能把性和爱情完全分开,黛玉绯玉能吗?

她觉得绯玉或许可以。

原著里的黛玉只追求和贾宝玉的精神相恋,或许也可以。

但她养大的黛玉估计是不行了。

姜宁不知道这种变化对黛玉来说是好是坏。

她继续问林如海:“吴家并不全仰仗着老爷。即便现在事事商议定了,若十年后,吴家看儿子都快二十了还没成婚,着急起来,想提前婚期,老爷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老爷便不答应,吴家要给儿子放房里人,老爷拦得住吗?男女之间的情分谁说得准,若等咱们女儿成婚,房里先有两个情深厚意的美妾,老爷能高兴吗?”

林如海神情严肃:“确实不好。”

他安抚姜宁:“吴兄只当玩笑话,随口一提,我也没应下什么,不妨的。咱们再寻就是了。”

但他还是稍觉可惜:“吴磐的天赋确实不逊于世凛。”

姜宁想到他方才还可惜李世凛年纪太大了!

她推他一把:“吴磐不行,世凛更不行!差九岁都快是两辈人了——”

林如海摸她头发的手一顿。

姜宁:“……”

沉默。

安静。

尴尬。

好尴尬啊啊啊啊。

但林如海好像没生气。

他这是伤心了吗?

啊啊啊啊!

姜宁硬着头皮开口:“老爷,你我毕竟不是少年夫妻——”

是啊!她是妾升职的!

她又理直气壮地开始拍马屁:“似老爷这般待妻室好的男子天下都少有,大几岁怎么了?旁人不知底里,自然要求更多些。”

“你呀……”

林如海轻声叹气,亲了亲她分外真诚的眼睛。

*

大齐西陲边境。

残阳如血。

西宁将军的尸身已用军礼下葬了。

西宁将军乃开国西宁郡王的第代后人,并非嫡支,二十年前便在金泉府守卫西北边境。

他十六岁时娶东平王府之庶女穆氏为妻,夫妻十载,共生有子女。其长子、次子皆战死,只有未满弱冠的子尚在。

穆夫人身批银甲,手执长·枪,率子与众将士安葬了丈夫,便有西宁将军生前的亲信上前恭问——

“战报与将军的死讯都已八百里加急送回京中。现关外大军压境,军中粮草不多,军情危急,人心不齐,敢问夫人有何主意?”

“有何主意?”看了满面愤怒的儿子一眼,又看了看逐渐沉落下去的,将半边天空都染红了的夕阳,穆夫人上前一步,“事急从权,朝廷旨意未明,我且暂代将军之职,率众位一同守城,以待援军。即便战败,亦是我一人承担罪责,不知众位能否齐心听我号令?”

西宁军有成将士是她亲手带出来的,两成以上将校同她并肩作战过,她自然指挥得动这支大军!

若她能守住这金泉城,必要誓死查明是谁贪墨了粮草,害死了她的夫君!

*

京中。

大明宫。

新帝已登基一年有余,却并未正位至一国帝王的寝宫紫宸殿。

紫宸殿仍由上皇居住,新帝只率妃妾住在太子所居的东宫麟德宫。

现下天家父子二人和京中所有重臣齐聚紫宸殿议事。

金泉府八百里加急的战报摆在御案上,满殿只有上皇一人垂手而坐,余下新帝侍奉在旁,众臣皆恭敬侍立。

上皇令众臣商讨援边之事,是打是守,是战是和,如何追责,新帝的心思却在陕甘总督和陕西巡抚、四川巡抚的位置上打转。

西宁军的粮草全在四川、陕西、甘肃省运调。粮草不足,必是这省出了问题。西宁将军守边二十年有功,父皇若不肃查粮草贪墨之事,西宁军必定军心涣散,再无战力。而父皇极重身后之名,必不愿见大齐在他治下少了疆域。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和四川巡抚个位置,至少会空出来一个,便是他提携自己人的机会到了。

他如今空有皇帝之名,实则几无权力。是生是死,仍然捏在父皇手里。

从前和几位兄长相比,他太不显眼,七弟是贵妃所出,投靠七弟的人都比投靠他的多。他登位后竟无人可用。一省或几省巡抚、总督这样的高官,他并没有人能放上去。

但他可以收拢心向自己的人。

父皇毕竟已经老了。

新帝的目光在上皇花白的头发和被龙袍挡住的喉间扫过。

他知道,那里有一处狰狞可怖的疤痕。是他的好大哥给父皇留下的。

他该提谁,既不让父皇猜忌,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一个曾两地为巡抚,在云南肃清政治,在山东竭力治水,让百姓安居乐业之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新帝脑海中。 .w.com 请牢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