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 43应. 不够适应的一点 这种拉·皮·条的事她……

43应. 不够适应的一点 这种拉·皮·条的事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宁抬手, 轻轻按了一下放妾书所在的位置。

这页还没有签名也没有盖章的纸被她折成一小块放在荷包里,每天睡前,她自己摘下来放在枕头下,第二天起来, 再自己栓在里襟上。

白棠碧薇四个每天分明看见她摘荷包戴荷包, 却一个字都不问。桃嬷嬷也知道她有这么一件东西, 不知为什么, 也没问。

她和黛玉、绯玉一起睡, 黛玉绯玉也知道。

可两个小宝贝听她说:“这是娘的小秘密呀。”就决定不问了, 帮她一起守护这个秘密。

——她们真的没有试图偷看哎!

姜宁感到了很多很多的幸福。

她又吃了一口不算太甜的酸奶西瓜丁(蜜瓜丁被她吃完了……),回答桃嬷嬷的问题:“老爷会不会扶我做太太,那要看老爷啊。”

虽然听起来很像废话……可事实就是这样。

林如海肯定要给贾敏守足一整年妻孝。妻孝过后,他是会续娶, 还是扶正, 还是“无续室之意”, 决定从此空着正房太太的位置, 都有可能啊。

原著里贾敏去世后他不就没续娶吗。

贾敏走了才没多久,林如海不可能现在就打算续弦的事。

她也不可能直接问林如海:“你会扶正我还是再娶, 咱们商量商量?”

所以……先这么着呗。

桃嬷嬷一皱眉:“我看老爷对姑娘还有几分真情。”

姜宁笑:“‘真情’是‘真情’, 身份是身份。老爷未满四十,官居二品, 膝下还无子嗣, 便想再娶一房高门贵女也有得是人愿意嫁。两个女儿不算什么,家里只有一个人碍眼——”

她也往桃嬷嬷身边凑了凑, 笑问:“嬷嬷猜是谁?”

不是她这个“才貌双全”(她的字早已和林如海的各有千秋了,虽然不会作诗作词,也能算“有才”了罢?)“育有一女”“抚养嫡女”“执掌家事”“宠爱颇深”的妾, 还是谁?

“哎呀,看你这话!”桃嬷嬷真想捂住姜宁的嘴,“怎么这般让人丧气!”

“不是我故意让嬷嬷丧气,”姜宁拿勺子对准桃嬷嬷的酸奶碗,“我是怕嬷嬷现在想得太好了,将来更丧气。”

她从来都是把最坏的打算做足,这样只要事情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好,她就会很高兴。

边说,姜宁边挖了一颗、两颗、三颗……蜜瓜丁放在自己碗里。

桃嬷嬷正想事呢,回神一看,姜宁不知挖走几颗蜜瓜丁了,忙捂住碗:“姑娘还想吃,再让她们端来,怎么抢起我的了?”

姜宁美滋滋:“抢的香!”

桃嬷嬷轻哼:“抢的香?姑娘成日抢了小的又抢老的,连姐儿们都知道给我留点心,姑娘却抢我的吃!”

姜宁:“她们是女儿,要孝顺我,嬷嬷是娘,嬷嬷疼我嘛!”

她笑嘻嘻地:“嬷嬷什么时候应我一声‘娘’啊?”

“哎呦!”桃嬷嬷手一抖,差点儿把酸奶碗给打了。

姜宁连忙帮她扶住。

桃嬷嬷看姜宁,姜宁看桃嬷嬷。

“哎……这……”桃嬷嬷掉眼泪了,“姑娘别说玩话。”

“什么玩话?”姜宁认真,“我什么时候拿这样的话骗过你?”

“我说要让绯玉叫大哥‘舅舅’,叫你‘外祖母’,不都是认真的吗?”她摇着桃嬷嬷的胳膊。

“那不一样!”桃嬷嬷擦了眼泪,大口吃酸奶。

但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她不肯说。

姜宁也只好吃酸奶。

……不香了。

吃完酸奶,姜宁叫人收了碗,上壶温茶,继续吹暖风。

有什么烦恼是风吹一吹不能散的呢。

她闭上眼睛。

有点困了。

“姑娘?”桃嬷嬷唤她。

嬷嬷回心转意了,想明白了?

姜宁“歘”一下睁开眼睛,目光炯炯。

桃嬷嬷顿了一下,才说:“姑娘,你……不会不想做老爷的太太罢?”

姑娘近些年行事,总是与常人不大相同。

哎……怪让人窝心的。

可若能被扶成正房太太是多好的事,姑娘总不会不愿意?

姜宁不清楚桃嬷嬷是否对她有什么误会:“……”

“会有人只想做偏房侧室,不想做正房太太吗?”姜宁怀疑地瞅着桃嬷嬷。

“我又不傻!”

如果林如海真想扶正她,她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吗?

名分、地位、自由度、掌握的财富、权势……哪一项不会蹦上几个台阶?

她再也不用出门逛个街还要考虑“上头太太”会不会生气,或她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恃宠生娇”,影响名声了。她和林如海不说想吵架就吵架,起码她腰杆子会比现在直很多啊!

绯玉也会成为正经“嫡女”。

她再代表林家和人交际时,也不会面对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非善意了。

林家也更不会有人敢不尊重桃嬷嬷了!

桃嬷嬷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老爷会怎么想,她们是还不知道。可若老爷有这个想法,姑娘却不愿意,那不真成了傻子了吗?

“不过……”姜宁看了下自己的肚子。

桃嬷嬷的心又提起来了!

“我不想再生了。”时隔四年多,她再一次对别人坦白她这个想法。

绯玉还在她肚子里的那个元宵节,她对谢寒说过一样的话,不知道谢寒有没有对桃嬷嬷提起过。

桃嬷嬷愣了。

看来谢寒确实没提过。

姜宁便不提四年前:“嬷嬷是看见的,太太为什么这个年岁就没了?是她先落胎伤身,后来又怀着孩子,领着孩子和老爷四处奔波,结果操劳过度,孩子没了,她也没了。”

“嬷嬷再想想,太太没的三个都是男孩,或许就有什么说法在呢?”姜宁真的在想,是不是“命运”非要黛玉去荣国府走一趟,所以一定要让林如海“断子绝孙”?

首先,她真的很珍惜自己这条命。

“我能平安生下绯玉一个,已经不容易了,到现在还在后怕。”她真心不想再经历一遍了,“刘师父上回不是说,她姐姐也从小习武,功夫比她还好,结果也没熬过生孩子,年纪轻轻就没了。”

其次——

“太太没了,我能拍着良心说,对黛玉绝对会和从前一样,可我若没了,还有人能像我养黛玉一样,养我的绯玉吗?”姜宁不相信林如海的其他妻妾会对绯玉视如己出。

——所以贾敏不信任她,她都理解。

她对绯玉和黛玉,在心里当然也有差别。

桃嬷嬷听完,想了半日,叹道:“姑娘想得倒也没错……”

她担忧:“可姑娘不生,就得安排别人了——”

“我可能也做不来给老爷安排人的事。”这就是姜宁担心的问题了。

桃嬷嬷又愣了!

“难道我错看了?”她有点不敢相信,“姑娘不是一向不在意老爷去哪儿,从不吃醋吗?”

姑娘不是心里没老爷吗?

姜宁也很无奈啊:“嬷嬷倒没错看。”她对林如海的感情离有排他性的“爱情”确实还有十万八千里。

“可一想到我要安排别人上老爷的床——”姜宁忍不住露出嫌弃的神色。

好怪啊!真的好怪!

就好像她是老·鸨,林如海是嫖·客,她要安排手下的漂亮姑娘让客户满意——

啊啊啊啊啊啊!

不行,姜宁真的不行。

这种拉·皮·条的事她哪辈子都没干过!

林如海自己找人,可以。

她来安排,不行啊啊啊!

而且这时代给丈夫塞妾塞丫头,很多女人会选自己最喜欢的,和自己感情最好的丫头……

——真是更想吐了呢。

她可能还是不够适应时代。

她也完全不想适应这一点!

姜宁不断摇头:“别想了,别想了,这事还早着呢,老爷说不定早就想好了再娶或不娶,咱们这都是自作多情,自寻烦恼。”

她立刻开始想午饭的菜单:“要一个清炒莴笋,再要……”

“姨娘?”白棠在找人。

姜宁马上站了起来:“什么事?”

不管什么事都好,能让她把未来可能会给林如海拉·皮·条这事忘了就行!

“姨娘,荣国府一等将军之子贾琏——琏二爷到了,已在门前下了马,林二叔请在书房喝茶了,让来通禀姨娘知道。”白棠面上隐隐有些担忧,“老爷还没到家,您看?”

姜宁:“……”

还不如让她继续想刚才那件事呢。

这事好像更恶·心。

贾赦是个贱·畜,他儿子再好能好到哪去。

何况原著里贾琏就是个在老婆生日偷·情还咒怀孕的老婆死,在外室怀里咒累到小产的老婆早死,自己不作为害死爱妾,还把爱妾的死栽赃在老婆头上给自己开脱的王·八·蛋。

他还在女儿病着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找女人!

明明要忌·房·事,他还和下人老婆偷·情!

这种人也配当爹?

他憋几天能死啊?

这不是人,是**上长了个人吧?

但心里骂归骂,家里只有她半个主子,姜宁还是得拿主意:“我不便出面,快去派人请老爷回来。他带了多少人?请下去吃饭——素饭,不许上酒。他么,就让林安继续陪着,别的都等老爷回来再说。”

白棠忙去传话。

桃嬷嬷问:“那是姐儿们的表哥,是不是让姐儿们见见?”

太阳一升高,天热起来了,姜宁出了薄薄一层汗,挽着桃嬷嬷回屋换衣裳:“是该见,让她们回来换身衣裳,预备见人吧。看老爷回来怎么说。”

现在是上午九点。林如海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出门,早则午饭前回来,晚则直到她和绯玉黛玉都睡了还不见影子。

贾琏这时候到,林如海应该会放下工作来见亡妻的侄子。毕竟贾琏是代表贾家来吊唁的。

可惜他来得晚了几天,贾敏和林青玉的棺木才送走。他想一表哀思,只能对着牌位哭了。

——姜宁知道自己在想的有些刻薄。

但没办法,谁让她才来到这个世界时,贾赦就是悬在她头顶的“大危机制造者”?原身的大伯和堂哥当然也是“反派”,但他们被林家警告后,又被贾赦派人打了一顿,快十年没在她面前蹦跶过了。

贾赦不一样啊,和蟑螂一样生命力极强,隔三差五就坑林家一次。他坑林如海坑贾敏就算了,还差点坑到她和绯玉!

怎么能不让她更恨他,恨不得他早日去死?

她还记得,原著里贾敏去世后,贾家似乎并没有派贾琏这个爵位继承人来吊唁,只有些“仆妇”来接黛玉。

后来,林如海病重要死了,贾母才让贾琏送黛玉回去,还“仍叫带回来”。

贾琏这次来,代表贾家一定有什么重要目的。

荣国公府是黛玉的亲外祖家,现在也还是绯玉名义上的外祖家。

这时代更重父系血缘没错,但并不是完全忽视母系血缘。出嫁的女儿去世,留下年幼的子女,“娘家”父母兄弟去把孩子接到自家来养到大是很常见的事。

贾母肯定想把黛玉接去养。

姜宁不想让黛玉去贾家,更希望贾母的主意最好没有打到绯玉身上。

她死都不可能让绯玉去贾家长住!!!

等黛玉绯玉回来,姜宁已经调整好心情了。

她现在格外注意,不让孩子们感受到她太多负面情绪。

绯玉习武出了一身汗,要先洗澡。

黛玉先换衣服,隔着门和绯玉说:“太太和我说的,琏二哥从小不爱读书,人倒很机灵,脾气也不错。”

绯玉在里面大声说:“就算他脾气不好,在爹面前对咱们也得脾气好呀!”

黛玉抿嘴笑。

绯玉洗完澡出来,和黛玉穿一样的月白袄,白绫儿裙子,都梳小双丫髻,一边戴一朵银珠花和一朵浅碧色堆纱花。

绯玉习武不到一个月,体态舒展了许多,更显得挺拔,和黛玉站在一起,更像她才是姐姐了。

她现在就比黛玉高两寸多一点儿了,姜宁真想知道她将来会长多高?

林如海大约在一米八四到一米八五?这时代不管男女,平均身高都比现代低一点,他这身高已经很不错了。

姜宁才穿过来时这副身体还不到一米六,又瘦又弱——夸张点说,睡觉不铺厚点,都硌自己咯得慌!她在林家养了几年,怀绯玉前停止长个,现在大约一□□吧。

如果她从小习武,锻炼身体,蹦蹦跳跳,肯定不止一□□。

她对自己的身高不算完全满意——她想长到一米七以上!但贾敏那般金尊玉贵地养大,好像也只比她高两厘米?

是能平衡点了。

刘师父一米七以上,感觉有一七五了,白师父稍矮一寸,也超过了一米七。俩人的肌肉线条都可漂亮了!

咳,她脸皮厚,摸过,好摸的……

姜宁也有一点点腹肌。

她对她目前的身体满意程度挺高的。感觉用十成力可以一拳放倒普通一个成年男子。

来济南之前,她认认真真习武,只要有时间,每天至少俩小时,还是颇有进步滴。

和林如海那么说,是想抱怨,也是她真的才学到两位师父的十分之一吧。

从明天起她就有时间恢复一小时晨练了,而不是只能活动十五分钟就赶去干活。

等过半个月忙完,她一定要恢复每天俩小时习武!

她是长不高了,可绯玉很有潜力!

姜宁感觉绯玉至少可以长到一米七——她爹妈的基因在呢,她身体又好——一米七五、一米八也不是没希望!

俩孩子打扮完,姜宁带她们看了一会书。

有林如海这些年给她打的底子,她感觉她也能考个秀才了?给黛玉绯玉讲讲《论语》《孟子》还是可以的。

九点四十,碧薇来报,林如海回来了。

没别的话,姜宁继续领俩娃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简单解释:“这句是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注]一面又忍不住说:“咱们不做圣人,不用达到这种境界!”

绯玉黛玉嘻嘻地笑,一起说:“知道了!我们一定好好的,一直都陪着娘!”

十点半,碧薇又来报:“老爷让姐儿们过去见见琏二爷,说……琏二爷午饭后就走了。”

姜宁:“……?”

贾琏八百多里从京中过来,当天到当天就被撵……呃,送走了?

看来,她白担心黛玉和绯玉会去荣国府了?

林如海直接就挡完了嘛。

*

书房。

贾琏垂头丧气地坐在林如海下首。

“姑父不再想想?真让侄儿今日就走?好歹让侄儿多留一两日,多送送姑姑罢!”他还试图挣扎。

就这么回去见老太太?老太太再疼他,也少不了要骂他!

……他还以为能见着姜姨娘呢。没想到姑父把人藏这么紧。

不是说那姜姨娘在姑苏还出门骑马逛街吗?应该也不怕见人啊?

不过,几年不见,林姑父真是……越发有威势了。

他以前还敢和姑父耍赖撒泼,装病告假,现在是绝对不敢了。

林如海手边,贾母的信被折得整整齐齐放在几上,他手里拿着两份共四本册子。

“孝心原不在这些虚礼上。你早日回去,让老太太安心,才是对你姑姑的孝顺。”他把册子递给贾琏。

“这是你姑姑留给黛玉的东西,我亲手抄的。你比对看看,有无遗漏。”他声音平静。

贾琏只得翻开账册对比,忽心生一计,张口便说:“姑父,这两本这么厚,一时看不完,让我多留几日,看完再走?”

他说完就后悔了。

这是什么屁话!

这不是在明着说他不信任林姑父吗?

林如海面色一点没变,看着贾琏:“最多一日。再多,我就要请大夫来给你诊一诊,你什么时候受伤磕到头了,将养几日倒好。”

贾琏满面通红,只能说:“是。”

林如海便让林平去安排:“开东边第一所院子给你琏二爷住。”

他站起来,去柜中又拿出一匣纸:“这是你姑姑三年内的脉案,也是我亲手抄的,带回去给老太太看罢。”

这时候再说“姑父这是什么话,家里怎么会疑心这个”已经来不及了。

贾琏只能接下:“……是。”

门外报:“姐儿们到了。”

林如海:“看看你妹妹们罢,都还小呢。”

“你姑姑在林家二十年,只下黛玉一个,还从小不在生母身边。”他话里的意思越发淡下来,“别再折腾她了。”

贾琏向外一看,眼泪忍不住了。

——那个矮些的妹妹就是黛玉罢?和四姑姑可真像!

——他再也见不到四姑姑了!

*

下午一点半,王嬷嬷和李岫云把女孩儿们带回来了。

黛玉的眼圈红红的,绯玉好像也哭过。

绯玉告状:“那琏二哥看着姐姐就哭,把姐姐也给惹哭了!后来去拜太太,他又哭!姐姐哭了好久!”

姜宁:“太太是他的亲姑姑,一旦走了,他怎么不伤心呢。”

绯玉叫人:“快给姐姐洗脸!我……我也要洗脸!”

姜宁忍着笑,问:“你爹爹和琏二哥还说什么了没有?”

比如问你们想不想去京城玩啊,或外祖母想见你们这种?

绯玉向上抬手,抱住姜宁的腰,“嘿嘿”笑道:“没有!琏二哥好几次想说话,都被爹瞪回去了!”

姜宁心里大赞林如海靠谱!

听到贾琏不今天就走了,明天再走,只要人烦不到她眼前,她当他不存在就好了嘛!

从贾琏住的客院到明光院来,一定会经过林如海的书房,他不可能骚扰到她的。

姜宁和孩子们睡午觉起来,继续干活。

半天假期结束嘞!

绯玉还是去立身院,黛玉不去了,在一旁练大字,练一会歇一会,歇的时候会认真看姜宁如何办事。

下午四点半,绯玉回来了。

她累得路都要走不动了,倒头先睡了一小觉,起来才洗澡换衣服。

绯玉接受的是两位师父最严格的教导,师父们比姜宁学时严厉很多,近几天她日日都是这样回来的。

以后认真学起拳脚刀剑,受伤更是难免。

姜宁心疼死了!

可绯玉都在坚持,她当娘的不能拖后腿呀。

她和黛玉对视一眼,两人都更坚定了要支持绯玉的心!

傍晚,林如海来吃晚饭。

又大又红的樱桃在井里湃了大半日,这时拿出来又甜又凉。

晚饭后,孩子们早早睡了。

看林如海有几分等着她问的意思,姜宁便试探问:“是不是贾家老太太有什么话?”

她还是想彻底确认一下孩子们不会走才放心。

林如海想到那封被他放在书房案上的信。

他想娶谁,扶谁,当然全凭他自己。

贾家便有什么话,也不会动摇他的心意。

但他只说:“老太太想接黛玉过去,我说黛玉体弱,又才丧母,不好舟车劳顿,让孩子安生将养几年罢。”

至于别的,他心中已有想法,但还是想先专心给敏儿守过这一年再提。

*

时光匆匆,转眼将要夏末。

这日,姜宁正算下一季该给全家人发多少布匹棉花做衣服,白师父来说,可以试着让绯玉学骑马了,拉弓也可以练起来了,但立身院有点小,跑马射箭都有点腾挪不开,青石地砖也不好学骑马的,能不能腾个大院子?这样丫头们还能排演一二阵型。

姜宁让她安心等几天,趁林如海中午来明光院吃饭,笑把这事说了:“老爷说怎么办?”

贾敏走了三个月,除了守孝不好出门逛街,日常的事也多了两三倍(……)外,她的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在姑苏的时候,没有一起床就扑面来的沉闷感了。

很轻松。

如今不用再给谁请安了,她还是四点十五起床。十五分钟简单洗漱换上练功服晨练一小时,再换衣服重新梳头等黛玉绯玉过来,六点吃早饭。绯玉两个是五点起来,绯玉会在立身院和师父们晨练半小时。

吃完早饭,非休沐日,黛玉和绯玉就要去上学了。

教书先生是林如海五月请来的,姓虞,三十六岁,正是济南本地人士,是永嘉二十五年的进士,曾任浙江衢州下属一县的县令,后升了知州,去被人参了一本,革职了。

自家俩五岁小孩,还是不能去考科举的女孩,启蒙先生是一地前任市长,姜宁已经觉得很平常了。

她每天处理的不正是山东省长的家事?和她走礼的不是副省长的太太,就是军区司令的儿媳妇。还有一大堆县处甚至厅局级的官员夫人,或省市首富商人的太太变着法想巴结她。

当然,应酬很累,她也没有正经名分(有名分她觉得她应该也懒得见人),都没接受。

——她现在看似手中权力无限接近正房太太,其实仍然只是妾。林如海只要想,她就得老老实实交回所有权力。

她只是有点诧异,这位虞先生虞方——字子方的履历和贾化贾雨村还真有点像啊!

连被革职的原因都很像,都是得罪了上司……

但这是林如海亲自定下的先生,术业有专攻,姜宁没多话。

贾雨村不算好人,大约也能称得上是“奸雄”?起码原著里黛玉的才华有他的功劳。

虞先生正经是三十岁就考出来的两榜进士,才学必然没得说。

至于他的人品,好当然最好,有所瑕疵是人之常情,若是“奸诈小人”,姜宁正希望两个女孩儿可以学到几分。

黛玉体弱,绯玉下午定时习武,所以俩人都只上上午半天课。

姜宁也每天都争取上午把事都办完,下午固定一小时习武,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了。

林如海只要在家,就会到明光院与她和孩子们一起吃饭,还会检查孩子们的功课。也会检查她的。

时隔近四年,姜宁的“省长家庭教师”又回来了。

省长工作很忙,平均下来一天也就给她上半个小时课,但姜宁已经非常知足了!

因为还有另外平均每天半小时,她在和他进行平等的关于书法和绘画技巧的探讨。

练字快十年,加上上辈子的底子,她的字已经能达到“当世一流水准”了.

在林如海亲口说出这个评价时,她真的非常高兴!

另外还有些零碎时间,都用在和林如海商议家事上。

比如现在。

而且他这个爹直到孩子们五岁才出现。在这个男女分工明确,儿子都由父亲教导,女儿都由母亲教导的时代,为避免林家“父亲”一角成为甩手掌柜,事关黛玉绯玉,她都要事事都和他说,让他有参与感,能好好做爹,爱上做爹,做爹做出成就感,更努力做一个完美的爹。

有一个规律是怎么说的来着:当你为一个人付出越多,她就对你越重要。

林如海不缺钱,不缺权,不管金珠玉石还是字画古玩对他几乎都唾手可得,他最稀缺的是时间和精力。

他本来就对绯玉和黛玉充满愧疚和迟来的疼爱。

当他习惯了孩子们的每件事都和他相关时,不必姜宁再说,他也会主动关心她们的方方面面的。

他也会愿意为女儿们付出更多。

——三天后,林如海直接把这处林第从原房主手里买下来了。

他拿堪舆图给姜宁看:“将这边两处院子连起来,改成一处校场用?妹妹和师父们商议罢。”

姜宁心里一算,这处宅子买进来快三千两,林如海不可能一直在山东,一定还会调动,这宅子几年后还会卖,改了校场再卖估计会折价。就按亏了五百两算,改校场的花费估计也要千两左右,为了方便女儿习武,他一出手就是一千五百两。

全家一年总花费的三分之一。

姜宁嘴上好话没停,心中也真心实意说了一声“大人大气”。

*

校场开始动工,建成的预计日期在八月下旬。

中秋前,黛玉和绯玉搬出了明光院,搬到了后面被姜宁取名为“晴霄院”的院子里。

这个这个简单粗暴、寓意直白、没啥内涵的院名代表了姜宁对她们的美好期盼。

林如海也说好。

姜宁就当他是真心的了。

孩子们一搬走,本来热闹拥挤的明光院夜里竟然显出了冷清。

姜宁和孩子们挤着睡了三四年,乍然自己睡,还真有点不习惯了。

但这份不习惯第二个晚上就适应了!

自己睡大床还是爽的!

可以随便滚来滚去不用担心压到哪个宝贝哎!

也不会被做噩梦或美梦的绯玉拍到脸上了!

绯玉的睡姿和黛玉简直是两个极端,一个老老实实一夜不变姿势,一个做起梦来一个人就能演群魔乱舞。

宝贝们你们自己好好睡吧,嘻嘻。

两个小女孩,就算一起睡,床上空间足够大,绯玉应当也打不到黛玉。

但姜宁还是叮嘱了奶娘丫头们,夜里警醒些,别叫二姐儿伤着大姐儿。

按原来计划好的,黛玉住东厢房,绯玉住西厢房,正房当两人共同使用的书房和客厅。

姜宁本来还担心她们才开始自己住会害怕,会有分离焦虑。但两个宝贝会今天一起住东厢房,明天一起住西厢房,干什么都是两个人一起,还有那么多熟悉的奶娘丫鬟陪着,吃饭还是在明光院吃,放学了也是到明光院玩,几乎只有睡觉才回碧霄院……

姜宁很快就觉得自己是白担心了。

黛玉绯玉搬走了,也没影响到林如海每日过来用饭和看作业。

但他仍然没有一次流露过“我想留下”的意思,吃了晚饭坐到八·九点,黛玉绯玉回去了,他也一定会走。

他要尽心守孝,严格要求自己,没那个意思,姜宁当然也不会留他。

贾敏离世几个月,悲伤的气氛已经淡了不少,好像全家都已经适应了她的离开。

开始有下人议论,明年三月老爷出孝,会不会扶正姜姨娘?还是会在外面另娶一房太太进来?

姜宁知道这些议论,也察觉到了几乎全林家的下人都在试图向她靠拢,向她表忠心。

但她暂时把这些“忠心”都搁置了。

被利益吸引来的“忠心”,也会被更大的利益吸引走。

如果林如海另娶新人,这些“忠心”说不定会变成刺向她的刀。

至于下人们私下的议论,当然不敢说到林如海面前。只要姜宁没听见,也没耽误她的差事,她也当不知道。

她只是严肃叮嘱晴霄院的人,不许把这些没根据的混账话说给姐儿们听见。

校场建成了。

大半年没骑马的姜宁忍不住心痒,当着许多人的面就上了马,绕场一周后,抽·出箭搭上弓,对准箭靶松手——

十环!

十环???

她从前的水平是平地六到八环,马上纯看运气啊!

姜宁险些在满场喝彩声中迷失了自己!

天呐,这就是久不上手的超常发挥吗?

姜宁下马,跑到喝彩最认真的黛玉和绯玉身边,一手抱住一个,“啵”“啵”亲了两口,忍不住显摆:“娘厉不厉害?”

“厉害!”这是黛玉绯玉异口同声。

“厉害。”

——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校场门口,正向她们走过来,眼神复杂的林如海。 .w.com 请牢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