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继室千金 >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直到荔枝宴上瑶娘才看到时雨, 她仿佛和自己生分了不少,瑶娘内心明白,家中同父同母者尚且都会疏远, 更何况是异母姐妹。

秦姨娘是个不肯屈居人下的,她当年做了很多年的童养媳, 被男人功成名就之后抛弃, 从原本的进士夫人到偏房妾侍,她怎么忍得下这口气。因此, 一心想让儿子女儿力压别人,时雨和自己固然关系不错,但更多的还是受她生母影响。

而瑶娘也更亲近自己的娘和弟弟,渐行渐远也是正常了。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除非郁氏没有生育,否则很难会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她更偏爱的肯定也是自己的孩子。

郁氏也难得有意气风发的时候, 她端起杯子特地给窦老太君并蒋氏、任氏敬酒,窦老太君含笑喝了, 瑶娘笑着扶了母亲过来左手边坐下。

长条桌上全是用荔枝做的菜, 荔枝虾酿、荔枝咕噜肉、荔枝冰田, 还有荔枝味道的炸鱼丸,荔枝肥牛等等。瑶娘也非常克制的吃,因为荔枝容易上火。

郁老太太倒是没那么多讲究, 瑶娘看了这位外祖母一眼, 也是叹为观止。

这么多年这位老太太肯定手里攒了钱的, 但是郁嫣表姐的嫁妆她是一文钱也不出,看起来笑呵呵的,处处以卑弱示人, 实际上这种人比任氏更可怕,任氏是是什么**都写在脸上,郁老太太却是都藏着。

“表妹,真是羡慕你,选上伴读,又被封了女官,日后你呀肯定就青云直上了。”郁嫣直接就说出来了。

要说家里其她姐妹都是比较含蓄的祝贺,即便知道是如此,也不会说出来。郁嫣本就是个清凌凌的人,她实际上对郁氏为她找的人家不算满意。

她心目中想找的自然是那种清贵读书人家的才子,最好是官宦人家,家庭和睦,有些余财。也不要什么真的有钱人家,可惜姑母就是不肯,还为了表妹搭上自己的婚事,这些话她不止是听三姑娘提起过,更有秦姨娘,甚至满府都知晓。

若非是她嫁到林家,今日不知道这位表妹能不能入选呢?

瑶娘笑了一下:“不过侥幸中选,什么青云直上,表姐实在是想多了。”

“姑母向来什么事情都最先想到你的,最好的事情也总是想到你的。”郁嫣又吃了一杯青梅酒,脸上一片酡红。

什么意思?酒后吐真言。

瑶娘可不是那种喜欢惯着别人的人,有些人你客气点,她是当你好欺负。

“那是自然,我母亲不想着我,还能想着谁呢?郁表姐真是喜欢说笑。”瑶娘反唇相讥。

郁嫣顿时就不敢多言了。

郁氏也隐约听到,她在心中叹道女儿面容似自己般温柔恬美,十分可亲可爱,可性子却隐约更像丈夫,一样的桀骜不驯,无所畏惧,敢于抗争,根本不会忍。

其实郁氏还觉得有些痛快,她是没办法反抗,只能忍耐过活,忍着忍着也就过去了,可女儿这般直击,头一次让她觉得这是她的成就。

如果家里一直小心翼翼的,也养不出女儿这样的性子来。

小蒋氏一直在旁伺候,当然也听到瑶娘和郁嫣的嘴角,她虽然装作没听到,但心里有些怵这种人。

但凡一个八岁就能入选宫中伴读,见事明白,口齿伶俐,无所畏惧的人,绝不能等闲视之。可依小蒋氏本心想,这个姑娘须得是那种脾气软和,会哄人的男子才是一对,否则宫里那些王孙公子,有几个是会哄人的,饶是她们家大小姐罗时岚,每次回娘家都是直哭呢。

荔枝宴过后,瑶娘特地找董先生问自己学女红的事情。

“偏我进宫了,就不能再归家来学了,您能不能教我一种新的针法,我自己进宫练去。”瑶娘自己打算过了,进宫也有节礼要送,她们姑娘家多半就是针线活儿了。

董先生擅长双面绣,瑶娘就想把这个学会,看有没有什么诀窍。

“这有何难,本来姑娘你不说,我也要送一本图册给你的,将来姑娘出息了,可别忘了我们才是。”

“先生哪里话。”

进宫之前,瑶娘就一直在找董先生学针线,自己拿图册练,听到的人无不惊讶。

罗敬熙在她进宫前一日特地去领了宫牌,还有两套女官服饰,这是专门制作的火印腰牌,禁宫出入十分严格,上面用古纂写的官名。

一书为尚宫局司薄司女史,一书写皇城司允许放行,不能出京。

瑶娘贴身放好,又换上女官服饰,郁氏觉得女儿粉嘟嘟的小脸特别可爱,穿着这样的女官服饰,又亲了女儿一口。

怎么看女儿,都觉得好。

尽管自己已经做好打算进宫,但仍旧舍不得爹爹娘亲还有皓哥儿,还好他们三人一起送瑶娘到宫门口,皇长子府上已经派了内侍在宫门口接人。

瑶娘还从未与爹娘弟弟同乘一马车,敬皓不知道做伴读是什么,还以为瑶娘和二哥敬渊一样在书院读书,这孩子还道:“姐姐下次回来替我带泥人。”

“知道了。”

在临清门前,内侍还未出来,罗至正在一旁听着郁氏殷殷叮嘱,也难得没有不耐烦。

很快又来了几辆马车,郁氏望过去,见马车上有标记写的“徐”,她问瑶娘:“这是河南布政使右司徐家的女儿吗?”

瑶娘点头:“是,听说她的兄长在户部做主事,一门七进士,祖父还被赠予爵位呢。”

这徐家和罗家不同,徐家的下一代已经出仕了,罗至正的三个儿子,长子不顶事,两个儿子却还小。而徐青容的长兄是二甲第三名,分到户部观政,业已转正,成了户部主事,其父也是一省方伯。

现在看罗徐两家没什么区别,甚至罗家反而更胜一筹,这是顶顶重要的实权官员。但是从长远看,徐家已经先走一步了。

“她这样的身份不适合进宫啊。”郁氏感叹。

瑶娘知晓郁氏言下之意,上次通政使的孙女就说徐青容固然不错,但有个不好的地方。当时,她没有深究,实际上她很清楚,就是徐家的女子多妒妇。

以至于徐家固然门第高,但女儿几乎都是下嫁,从没有上嫁的。

传言就是徐青容的姑祖母当年嫁给兵部尚书王崇古做续弦,要求服侍的人男的必须是四十岁以上,女人六十岁以上,稍有不满就罚跪,无论酷暑严寒都是如此。后来,这位徐家姑祖母又让儿子娶了侄女,也就是徐青容的姑姑徐氏为妻。

这位徐氏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的表兄兼丈夫并不很聪明,因此平日她嫌弃丈夫也就罢了。有一次,她丈夫吃酒时嚷嚷着要娶小妾,徐氏一怒之下阉了丈夫。

也因为如此,徐家女名声在外,徐青容若是和她姑祖母和姑母一样的性子的话,进宫就受罪了,宫里的王孙公子哪个不是脾气极大,三妻四妾都属寻常,这般还不如不进宫呢。

此时,徐青容正从马车上下来,她是兄长送来的,徐大爷连忙给罗至正行礼:“下官参见铨曹。”

“此非公门,不必如此客气。”罗至正道。

徐青容又连忙给郁氏行礼,瑶娘笑着喊了一声徐姐姐,一时又有些奇怪,这徐青容是兴安公主的伴读,怎么嫁给洪侧妃的儿子周王呢?

此疑问按下后,另有一女子魏凤过来了,魏凤是吏部尚书的孙女,算是罗至正上峰的孙女,但瑶娘发现她爹的确很狂,对上峰的孙女也就泛泛。

魏凤面容平平,甚至比不上徐青容,但她难得的脾气温和,颇有气度。

徐、魏二人也见瑶娘年纪还小,也没有轻忽她。此时,有皇长子府上的内侍过来了,瑶娘没看到汤慧君,但也不好多问,遂拜别父母随着内侍一起去皇子所的头所了。

她们进宫都不能带下人,还得自己背包袱,瑶娘和徐、魏二人都不太熟悉,故而也只是跟着走。

而在宫门外的罗至正带着郁氏一起回去了,郁氏方才还没感觉,现下却是眼圈儿红了,罗至正却道:“放心,瑶娘那里我和宫中大珰打过招呼。”

郁氏这才放心,又忍不住道:“老爷瞒的我好苦。”其实她心里猜测大概知晓,罗至正早年就颇有手腕,只是他这个人软硬不吃,郁氏不敢过多要求,否则罗至正一下就逆反了。

“你放心,女儿我定然会护住。”罗至正看向远方,若有所思。

宫中很少听到喧哗声,宫女太监们即便行走,也各自有任务,都目不斜视。宫里是不允许随意串门的,腰牌也只允许在某处活动,不能随意去另外一处,这和在自己家里不同,她们想去园子里就去园子里,想如何就如何。

走了约莫两刻,瑶娘还算能撑住,魏凤却脸涨的通红,汗如雨下,徐青容虽然好一点,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可这宫里就是如此,能坐肩舆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如皇帝的妃嫔这些人,她们这些人是想也不敢想。

威风赫赫的锦衣卫把守各处要道,红墙绿瓦,只觉得宫墙深深。

在大家都走的撑不住的时候,终于到了皇子所头所,也称为武德宫的地方。

正好门口偶遇汤慧君,她笑道:“我正等着你们一处进去呢。”

比起她们大汗淋漓,鬓发松乱,这汤慧君却是头发一丝不苟,她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住在宫中,陪伴皇后姨母,自己一个人不敢进门去。

瑶娘此时却不好说什么,若是说没什么,显得自己为皇后侄女说话,巴结之心太重,若是讥讽汤慧君特权,那是活脱脱得罪皇后。

因此,她只道:“汤姑娘,不料此处遇见你,方才我们几人在宫外碰面,正好没见着你,还有些担心呢。”

“是我的不是了,昨儿娘娘接我进宫来,原本我是打算和你结伴过来的。”汤慧君致歉。

瑶娘真切道:“原来如此呀,走,我们一道进去吧。”

徐青容和魏凤都心道,这罗五娘真乃纯真之人,汤慧君分明是知道天气暑热,早就提前进宫躲懒,根本不屑于和她们一处。

不管四个姑娘怎样的心思,她们对于大皇子妃和洪侧妃都是有些忐忑的,甚至也担心兴安郡主和真阳郡主不好相处,这些担心都是一致的。

进了内室,只觉得凉爽宜人,再也没有燥热之色。

只见一位穿深色纱裙的妇人走过来道:“姑娘们先歇歇,整理一二,再去拜见大皇子妃和郡主们。”

瑶娘则拿出荷包里的靶镜,对着靶镜把汗擦干净,又重新把零乱的鬓发梳理的整整齐齐的,甚至脖颈上的汗滴都擦了又擦。

也有专门的宫女端了水来,重新洗脸在身上扑香粉,其余几人也是如此。

如此,方进去正殿见皇长子妃林氏。

瑶娘由彩女女官引进,同另外三位伴读一同跪下行礼,口呼:“臣女给皇子妃殿下,次妃殿下,兴安郡主、真阳郡主请安。”

林氏约莫三十来许人,头戴皆垂珠滴的燕居冠,霞帔深衣,显得宝相庄严,气势不减。她温和的和左下首的一年前妇人道:“洪妹妹,不如让她们上前来看。”

这洪妹妹应该就是洪侧妃,瑶娘往左边看去,这洪侧妃却保养的十分好,看起来仿佛比林氏小十几岁的样子,她头戴花树冠,云鬓花颜,不愧为当年最出挑的秀女。

洪侧妃笑道:“您说的是。”

瑶娘等人又规行矩步的走向前去,林正妃问:“谁是徐青容、魏凤?”

只见徐青容和魏凤出列,林正妃不禁认真端详她们:“嗯,不愧为名门淑女,果真不同,端庄持重。”

在皇家不出错就是好事儿,听林正妃和煦的问徐青容之后,又点了瑶娘和汤慧君的名字。

这个时候就显出汤慧君皇后姨侄女的身份了,林正妃十分看重,甚至还特地道:“你素来秉性弱弱,夏秋之季最容易犯咳疾,可一定要留心身子。”

汤慧君柔声道:“多谢大皇子妃提醒。”

轮到瑶娘时,瑶娘明显就察觉到洪侧妃的眼神看了过来,她是最后一个被问的,林正妃笑道:“我听说你是六岁时才被找回家的,如今也是否极泰来,如今还进宫了,日后要好生伴着真阳郡主读书。”

瑶娘赶紧道:“是。”

真假千金的事情,自从上京后,郁氏从未和别人提起,一来因为本来两个孩子换回来年纪就还小,别人也根本看不出来,二来则是她不想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的女儿。

不妨这位林正妃说出来了,仿佛自己来路不正一样,其她几位伴读也很是讶异。

瑶娘则淡然以对,并无半分怨怼不满之色。

洪侧妃却突然笑了:“姐姐何必这般严肃,还都是小姑娘呢。让大郡主和二郡主都和她们认识一下,再有几位姑娘的房间也要带她们去看看,吓坏她们可怎生是好。”

有意思,这个洪侧妃如果是替自己解围的话,那还真是个护犊子的人。

果然,林正妃也勉强维持住笑意。

反而是大郡主,也就是兴安郡主脸色很难看,正常而言,洪侧妃其实已经在打断正妃说话了,可林正妃却束手无策。

无疑可以看出,林正妃固然是正妃,看起来也体面,实际上洪侧妃的势力的确不容小觑。

接着,她和汤慧君又给真阳郡主请安,真阳郡主七岁多,还未满八岁。

……

宫里的屋子并不大,瑶娘和汤慧君同住一间房,洪侧妃从自己身边的丫鬟给她们各自拨了两个宫女过来服侍。

此时,宫女们正在收拾床铺行李,瑶娘则和汤慧君正在收拾箱笼,汤慧君对瑶娘道:“罗妹妹,我是先小人后君子,我本人爱洁,东西摆放都不喜错乱,你可千万别拿错了。”

“好,没问题。”瑶娘反而觉得汤慧君是个直爽人。

有什么说什么的人,总比那种蒙着面纱的人好,似徐青容和魏凤就看不出任何情绪来。

见瑶娘这般爽快的答应,汤慧君倒是不好意思了。

瑶娘倒是不介意,这个汤姑娘是个有背景的关系户,她们现在不是竞争关系,反而是合作关系。

床铺规整好后,汤慧君开始浅浅的咳嗽几声,瑶娘关心道:“汤姐姐你无事吧?”

“无事,我这是老毛病了。”汤慧君笑。

也许因为咳嗽,她苍白的脸色倒是多了一丝红晕。

瑶娘见她昏昏欲睡,也不欲打搅,她问极服侍自己的两位宫女的名号,高瘦的宫女说自己叫秀林,另一个脸上微微有些雀斑的叫秀娟。

“相逢即是缘份,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还要劳烦二位。”

两宫女连忙说不敢,瑶娘则一人给了一个荷包,一个精致的荷包里装的是二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个小银锭。

什么都能省,这赏钱可不能省。

果然这二人得了赏钱都欢欣异常,接着瑶娘小声和她们打听起真阳郡主的事情,这两人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秀娟望风,秀林则陪瑶娘一起睡,又小声道:“咱们这位郡主在府中排行第二,大家都喊她二郡主,是侧妃的掌上明珠,为人天真烂漫。”

“看的出来,那大郡主那里——”

“大郡主和二郡主年纪相差,平日也不怎么在一处。二郡主素日和洪姑娘很好,常常说,洪姑娘若是她亲姐姐就好了。”

“洪姑娘?听这个名字似乎和侧妃有亲。”

“罗姑娘说的没错,这位洪姑娘是我们侧妃的堂侄女,她曾祖曾经任过顺宁府的千户,到她祖父这一代就开始经商,这河运上的木材,有十船就有七八船是洪家的。她父亲也是个精明人,继承了生意后越做越大,只不过天不假年,早早的就去了。她家孤儿寡母的,就投奔了大兴府的洪家,这位洪姑娘原本也是这次选伴读的,侧妃还接她进宫,只是她初选就被刷了下来了。”

孤儿寡母,偌大家财,简直就是丫头抱着金元宝了。

瑶娘旋即问道:“那她现在住在宫里吗?”

秀林点头:“是啊,她现下是以侧妃身边的惠侍的身份留下的,是个极其周到的人,昨儿给大家送茶叶,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宫女也得了呢。”

这所谓的惠侍就是指庶妃或者侧妃身边的女史,洪侧妃用自己的侄女也无可厚非。

“原来如此啊,她好好的大家小姐不做,怎地进宫做起女官来?”这和瑶娘她们不同,她们的身份是伴读,可以镀金的,甚至也可以接受全国最好的先生教导学问。

大齐选女官一般有两种途经:一种是是从民间选取貌端品正、知书达理、富有才情的无夫女子充任;二是从宫女中选取精明强干者充任。

像林正妃的姐姐当年能够入宫做女官,原因就是她本人立志守节。

而这位洪姑娘年纪不大,又青春年少,却甘愿做宫中女官。

这个时候秀林就暧昧一笑:“那奴婢就不知道了。”

瑶娘听说了皇长子的四个儿子,长子是兴安公主的弟弟高玄湛,今年十二岁,次子为洪侧妃的长子高玄穆,今年也是十二岁,另有三子亦是洪侧妃所出,名叫高玄策,再有一个高玄度堪堪六岁。

这位洪淑怡姑娘,今年十三岁,正好和洪侧妃的长子高玄穆年龄相仿,可前世高玄穆娶的是徐青容啊?

洪淑怡连侧妃都不是,反正瑶娘跟着周王就藩都没见过姓洪的侧妃。

当然,今生不能事事以前世论之,时移世易。

她打算先给自己打造一个“爱读书”的名头,她进宫的目的是做伴读,伴读的根本在于学业,陪伴真阳郡主读书。

等这个名头生效了,站稳脚跟的她再图谋其她的事情。

而半躺在床上假寐的汤慧君见瑶娘如此钻营打听,心道此人定然是个冒失鬼,我等着看她出丑就是了。她本想清清静静的当个伴读,怎么才第一天就遇到这么不省心的人呢。

这真阳郡主明显更喜欢她那位洪表姐,看来这位罗姑娘会下手了,明日自己不如先坐山观虎斗。

熟料次日,瑶娘当场听真阳郡主提及自己表姐学识渊博时,立马表示:“郡主,我本才疏学浅,平日就是想多学些,不知道能不能向洪女官请教呢?”

真阳郡主见瑶娘对自己表姐不持门户之见,她本也是个天真之人,很是高兴:“好好好,今日我就跟你引荐。”

“那可就太好了,能聆听太傅们教导,又有洪姑娘这样的人才,都是托郡主的福。”瑶娘笑着,竟然在路上就翻看今日要读的书。

真阳郡主打趣道:“你呀,真是个书呆子。”

瑶娘憨厚一笑,跟着真阳郡主往前走,而汤慧君则仿佛在风中凌乱。

怎么今日,今日全变了呢?

她以为的坐山观虎斗,结果是人家巧言令色独占鳌头,自己这个皇后侄女反而不如她在真阳郡主这里受宠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