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 第66章 第 66 章

第66章 第 6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周影的强烈谴责下, 几人诚恳地对救命粮表达了歉意,并端正态度开始对救命粮嘘寒问暖。

比如:“这一窝能产多少啊?”

王清清蹲在盆子边上托着脸问道。

“我们种得不算密,浇水晒太阳也尽力了, 就是土质不大对,结出来的土豆不会太大。”周影在心里估量了一下:“一般一窝土豆有五六个就算丰收,我们这边可能……一窝三四个?”

赵家昊愁眉苦脸:“那也不够吃的啊。”

他们的土豆平均每人两窝, 按这个算法,大概收成一次只有不到十个,个头还不大。

周影掐指一算:“咱们现在手上的粮食不少,暂时不需要用土豆充饥。这一波成熟的土豆可以全部用来栽种,种两轮都挺得住。”

他们在座所有人都或自愿或被迫干过黑吃黑的事,只求维持生命不求其他的话,手上的食物再吃个两三年都没问题。

麻烦的是两三年之后,如果农业还没有恢复,外面的食物都过期了之后, 他们又要怎么办。

江暮云拨弄两下土豆叶子:“那我们后面出去再多找找容器。要是碰到小轮子也能带回来,往种菜盆子底下装,盆子就能拖着走了。不然以后盆子多了天天搬来搬去能累死。”

楚不闻看着那个巨大的电饭煲内胆改造成的种菜盆问道:“咱们的土还够吗?”

提到这个, 周影也犯愁:“这波土豆和菜籽种下去肯定是够的, 但是下一波就不好说了。”

外面倒是哪哪都是土, 但大家又不是没出过门的人, 现在外面的地里长出来的植物都是什么情况, 大家都见过。

周影皱眉道:“被酸雨和大霾污染过的土不适合种植作物。”就算种出来了他们也不敢吃啊。这些可都是要入口的,而且还很可能是要长期入口的东西,当然得尽量小心。

江暮云想起了前世许多基地的操作:“那我们出去的时候顺便铲点土回来, 就室内的那种土, 被水冲完以后留下的淤泥。”

这些土的受污染情况确实不重, 但数量太稀少了,一般只有建筑物一层刮到的土会多一些,大多数地方都是灰比土多。

想靠这些土成规模地种植什么作物纯属做梦,但他们几个人种口粮还是够了的。

秦时武想起了之前的那场大水,以及大水里泡过的东西:“那把找土的优先级放到和木材砖头一起吧,土弄回来也得晒一晒。”

江暮云保证没问题,她那儿还有几个之前扒拉来的蛇皮袋,这几天其他人去搜集木材和砖头,她来负责铲土。

顺便把她末世前刮来的土也掺一点进去浑水摸鱼。

第二天要出门干活的人早早休息,秦时武不用起那么早,他当晚就带着大白出去巡山了。

赵家昊和李安轩伤势恢复得很快,几人处理木材和砖块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江暮云等人把东西运回来的速度。

空下来的时候,秦时文就带着这俩打下手的,去各家把炕盘一盘。而秦时武就开始捣弄他那堆颜色诡异的植物粘液。

具体有什么效果不好说,反正家里几只动物是说什么都不肯靠近他那盆东西的。

秦时武把钉子全部倒进去泡着之后,还盘算着要时不时借大白来用一下。

他说有些毒的毒性是有时效性的,他怕时间久了会失效,听得众人肃然起敬。

等赵家昊和李安轩恢复得差不多了,他们的炕也快盘完了,只剩大山洞里的还没动工,但砖块已经存够了。

不再需要敲砖块,留在山上的人手就可以少一点。

周影主动申请换班。

土豆已经到了成熟期,刚好其他几种菜的成熟期也撞上了,她得留在山上处理这些东西。

秦时文是个削木板的老手,在处理菜干上也有经验,就和周影一起留在山上,继续处理其他人带回来的东西。

第一窝土豆收获的时候,周影特意选了个大家都回得很早的时候。

十个人围着一盆土,盆底下还垫着一张布,生怕挖土豆的时候把土带出来掉到地上浪费了。

一个盆里只种了一窝土豆,周影拿着小铲子,铲土的动作比发掘文物都轻柔,就差拿着刷子慢慢扫了。

周影边铲土边念叨:“我活了二十多年,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拿一窝土豆当宝贝。”

王清清看着干着急,又不敢自己动手影响周影的动作:“你不是说了吗,这可是咱以后的救命粮。别说拿它当宝贝,让我每天给它三炷香都可以。”

江暮云冷静道:“那还是不可以的。”

王清清不服:“这有什么不可以,我不仅能给它上香,我甚至可以给它立碑。”

楚不闻:“问题是你找不着香啊。”

王清清哽住。

“来了来了来了!”周影打断了几人不着调的胡侃。

赵家昊的手扒在盆子边上,嘴里喃喃道:“出了出了出了!”

周影已经摸清楚了土豆的范围,一铲子斜插-进土里,完整地撬出了一整窝。

众人看见那灰不溜秋的土疙瘩被掀出来之后,憋了许久的欢呼声终于喊了出来!

“几个几个几个!”

一片吱哇乱叫中,不知道是谁扯着嗓子在问。

周影兴奋地直拍郑湘的大腿:“四个四个四个!”

这一窝出了四个,其他几窝的产量也很争气,虽然个头不大,但都长了三四个。

王清清抱着吴星月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一批都挖出来,我们能种多少窝啊!粮食自由了!”

周影被郑湘赏了一掌之后恢复神志:“可能是土不够松原因,这些土豆个头都不大,可能种不了太多。”

想看一块土豆能种几次,还得看一个土豆上能长出几个芽点。保险起见,最好还是把土豆放到芽点里已经长芽了再切块下地。

为了存活率考虑,切的块还不能太小,更不可能把芽点单挖出来其他部分吃掉。

就他们第一批收获的这几块小家伙,也就周影小半个巴掌大,一个土豆能切三块就挺不错了。

秦时文算算数量:“那也不错了!我们慢慢来,种个两三轮以后就不怕被饿死了!”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想达到那种种植规模,种植面积、天气都是问题。

他们先得在山上找到能把种土豆的盆子都安置下去的空地。而且现在天气正常还都好说,他们直接把农作物放在室外养就行,一旦再来一场烈日或者暴雨,这些作物还得搬回山洞里。

之前东西少,大家搬回各自的山洞还能放得下。

现在土豆眼看着就要扩大种植了,周影留下的菜籽也开始育苗了,往他们自己的山洞放肯定是放不下的,山上其他空着的山洞也得利用起来。

眼下他们蓄的水还够养活几颗菜,但如果再旱上个一年半载的,或是种植规模扩大了,那水也还是不够用。

从大丰收的喜悦中回过神,众人兴致勃勃地开始规划起了山上的装修。

气候正常的时候用来安置农作物的空地他们找到了一片足够大的,气候异常的时候用来摆放农作物的山洞则需要准备两个。

一个是靠近空地的,方便碰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紧急转移。

一个是靠近他们的居住地的,万一又遇到长时间的异常气候,他们可以就近照顾。

山上最大的两个山洞已经被他们征用了,其他山洞肯定是不够把农作物铺一地的,那样铺着也不方便他们浇水施肥,所以他们准备在挑选好的山洞里搭上架子。

秦时文还准备在靠近他们居住地的山洞里砌个带火墙的炕,防止一个冬天过去他们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当然,如果还有余力,其他山洞最好也扩一扩,在地上搭一层架子。

他们外面还放了那么多木材呢,现在大晴天还好,万一后头有个阴天下雨的,难道都这么堆着吗。

现在让他们化学灭虫是没条件了,只能通过在地上搭架子,把木材和地面隔开的办法,来降低木材被蚊虫侵蚀的可能。

秦时武不知道打哪儿受了启发,他准备在搜集物资的过程中多研究研究从被污染的土地里长出来的植物,看能不能找到有驱蚊虫效果的。

还有水源的问题。

之前他们对于水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蓄水只用自己家挖的蓄水池和不锈钢桶,一是觉得把蓄水池挖在山洞里减少高温蒸发,二也是考虑到防水材料不够用。

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次会旱多久,留下的水都是按着饮用水标准来的,防护当然得做到位。

可以后种植规模扩大,只靠他们现有的蓄水量肯定不够。

所以挖一个大号的蓄水池,专门储备农业用水也很有必要。

这么一算,他们这几天需要找的东西还不少。

首先是用来搭建放置农作物的架子的板材和金属杆,这些东西弄回来之后他们还得找个时间搭好。

要把这些架子固定在山洞里是个力气活,只靠几个人动手得花不少时间。

原本没有开始这么紧锣密鼓地筹备过冬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开始动工了,就总是有种莫名的紧迫感。

实在是被早先那次急速降温吓得不轻。

所以为了保住他们未来的口粮,这些架子得尽快搭好。

架子要搭,炕也要砌。

他们原本准备的砖不够用了,还得再找一些回来。

这些砖不仅要砌放在农作物山洞里的火炕,还要负责砌蓄水池的防水层。

他们手上的防水膜布肯定不够铺满一个大号蓄水池,其他的防水层他们也不会做,目前的计划就是先用塑料布垫一层,再用砖块砌一层,最后多挖点黏土封一层。

不过这些等到有水的时候再做也来得及,毕竟现在砌好了也没水给他们蓄。

而且,只是盘现有的几个炕用的水,就已经足够他们心疼的了。

再要匀出一部分水去和黏土封蓄水池,那他们就真的要陷入缺水恐慌里了。

谁知道下次正常降水会在什么时候来呢?

还有一些厚衣服厚被子,之前无人问津,现在碰到了也要带回来。

一些密封好的羽绒被他们之前倒是下水捞了不少,脏兮兮的厚衣服却没人关注过。

这些衣服被子从废墟泥地里扒出来,都已经脏得看不清颜色了。现在也没法洗,只能先把上面的灰土清理干净晒一晒,等降水的那一天再清洗。

毕竟现在用水紧张,他们连洗贴身衣物的水,都是一遍一遍反复过滤了用的,晾晒之前更是拼了命地拧出每一滴水,哪还能奢侈地匀出水去洗别的东西。

周影在山上清理衣服被子上的泥灰时被呛了一嗓子,她忧愁道:“希望降水来得比冬天快一点,不然咱就只能凑合盖这个了。”

除了这些,路上碰到的各种大号容器大家也不能放过。

原本以为家里几个大桶外加一个蓄水池,至少不会有缺水渴死的烦恼,结果种植业的未来规划往面前一摆,缺水危机再次摆到了众人眼前。

能多存点水还是多存点吧。

深度足够的容器用来储水,深度不够的拿去种菜,总之现在他们什么都缺,看什么都觉得有用。

要搜集的东西多,他们的人手也挺多。

赵家昊和李安轩身上的伤好了之后就加入了物资搜集大军。

现在温度降下来了,一天来回运几趟物资不成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搬运东西不方便。

原本大家负重走山路,每天最多也就跑一趟。

山下的物资用滑轮运上山,然后再从大山洞弄回自己家就行了。

现在要搭架子需要的东西多,有些板材钢管之类的还不方便用滑轮运,大家只能手动抬,有时候一趟还运不完。

这么反复几趟带着东西来回跑,几人多少都摔过几跤。

山再矮也是山啊,而且还是个半秃的山啊!

这要是一个运气不好直接滚下去了,那不是在跟阎王爷拍桌子,问他够不够胆收自己吗?

“不行,不能总这么玩命。现在没个雨雪还好说,要是碰上雨雪天或者是刮大风,我们连门都出不了。”江暮云把手上的钢管往大山洞前面的平台上一放,坐下喘了口气道。

闹虫灾的时候他们就吃过亏,白天太阳大不能出门,晚上不敢开灯照路也不能出门,一天天地不见天日,过得比坐牢都不如。

要不是他们运气好弄到了太阳能板,那段时间能直接把他们憋出病来。

还有之前的大霾,也多亏了王清清他们在山上的人给做了路标,不然江暮云和楚不闻上山都费劲。

“正好我们要留时间搭架子,干脆连路一起修整吧!”江暮云提议道。

他们需要的材料已经找得差不多了,正准备抽几天出来搞装修呢。

赵家昊探头看了一眼他们上山时经常走的一条路:“我觉得可行。不止是上山的路,其他常走的路也能稍微修整一下,以后行动起来方便。”

现在他们常走的几条路已经被踩得挺平了,只要把这些路上的石块清一清,在陡峭的地方扩出台阶的形状减缓坡度就可以,工程量不算很大。

这段时间大家都没怎么休息,每天都在路上来回奔波,留在山上的周影和秦时文也是半分钟都闲不下来,处理完物资还要盘炕,一天天累得够呛。

刚好趁着在山上弄装修的这段时间,大家稍微休息一下。

说是休息,每天要干的活也不少。

要修路要搭架子还要把蓄水池的形挖出来,十个人一起动手,没个五六天也下不来。

好在他们人手多,分工合作干活效率够高,一群人聚在一起还能谈天说地舒缓心情,和疯狂收集物资的那段时间比起来,这几天确实轻松。

“总算是折腾出个雏形了。”最后一天挖完蓄水池,江暮云一抹脑门上的汗珠,站在坑里靠着蓄水池的池壁喝了口水。

秦时文靠在江暮云边上给自己扇风:“忙起来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活都干完了,我突然就开始想着,这天气还这么热呢,我们这么着急干嘛啊?”

他们现在的木材收集了几大山洞的,炕也盘好了,衣服棉被都找回来不少,就等着有水的时候清洗晾晒。

连大山洞的门都给装上了。

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结果一看温度,大家还穿着短袖干活头上冒汗呢。

江暮云空间里有温度计,她一直都有测温的习惯。

这段时间是大家一直在忙,出门还要把自己给捂得严严实实,天天都是一身汗,所以感觉不明显。

但实时上温度一直都是有在下降的。

大霾刚过的那会儿,温度还在三十上下徘徊,中午外面晒久了,最热那会儿也能达到三十四五度。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最近几天最高温都没靠近过三十。

秦时文话刚说完,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吹过来,江暮云打了个寒颤。

太阳逐渐西沉,温度渐渐回落,她现在一身的汗,被风一吹还怪冷的。

感觉到冷的不止江暮云一个。

大家都是穿着短袖一身是汗的状态,风冷不丁地这么一吹,立刻就勾起了不少人的心理阴影。

王清清搓搓胳膊,把外套披上了:“我怎么感觉温度突然就降下来了?”

楚不闻把江暮云的外套递给她:“不是突然,这段时间晚上都挺凉快。”

晚上偶尔会跟着大白出去巡山的秦时武也作证:“我这两天晚上出门都得穿外套,绝对不是突然变冷的。”

一年多以前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降温,直接拉开了蓝星末日的序幕。从那天之后,众人就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

在场所有人听到“突然降温”这四个字都有点怵得慌。

江暮云算算时间,如果从她和楚不闻回南市开始算起,新春季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

他们的第二波土豆已经开始长苗,韭菜割了好几茬,其他菜干也都有储备。

山上到处都有植物冒头,连石头缝里都隐隐能看见绿色。

几人不大常去的地方除了矮草之外,还长出了不少的灌木和树苗,江暮云偷摸去往里头插树枝的时候,还觉察到了有动物活动的痕迹。

在大白的带领下,他们家里的几只崽都养成了有空的时候就出去巡查领地,清楚一些毒性较强的植物的习惯。

秦时武和周影有时候也会跟着研究研究。

据他俩判定,山上长出来的植物基本都不能吃,少量能吃的野菜全被阿崽们扒光了。

小部分残留下来的,秦时武和周影仔细辨认它们的各项特征,在结合了理论派与实践派两方的认知,并参考了大白的建议之后,给出了毒性不强,但长期食用可能有害的结论。

结果和江暮云前世差不多,土质半点都没改变,想种植农作物,还是得去扒那点少得可怜的污染程度不深的土。

江暮云拍拍身上的土,从边上堆出来的台阶走出蓄水池:“反正温度都开始下降了,冬天迟早会来。不管今年冬天到底什么情况,我们按最差的那种做准备总不会出错。”

按最差的情况做准备,最要紧的就是燃料了。

他们现在的燃料以木材为主,还有少量散碎煤炭。

几人着意收集木材的时间也不短了,收集来的木材不仅把几个山洞塞得满满当当,外面也堆了不少,看着是挺唬人的,但它们不经烧啊。

江暮云他们搜集回来的木材基本是实木和合成木各一半,现在这些都未必够烧俩月的。

楚不闻和江暮云都有过自己烧木炭的经验,他俩盘算了一下烧柴和烧炭的效率以及成本,觉得还是得烧一些木炭才保险。

把山上的基础设施都搭出了雏形之后,几人再一次换班。

这次是江暮云和楚不闻留下处理物资,顺便烧一些木炭出来备用。

烧炭就得挑有一定厚度的实木出来,他俩和正好趁这个机会,把实木和合成木分开存放。

合成木就留着没那么冷、还能顶一顶的时候大家各自在家用。

如果合成木用完了冬天还没过去,那大家就搬到大山洞里,开始烧实木和木炭取暖。

谁也不敢拍胸脯打包票说今年冬天什么时候来,冬天又会持续多久,所以现在能储存物资的时候还是存得越多越好,以后用起来也能省则省。

从上次大家聊到温度的事,后面再出门时众人也特意留意过。

越是留意,就发现温度降得越快,像极了蓝星准备再闹个大新闻出来的样子。

末世之后的第一个新春季,几个人一半开心一半焦虑。

楚不闻是家当都在西郊,现在住在山上,该准备的东西都得准备。

江暮云倒是没这个烦恼,她所有家当随身携带,现在跟着一起摸爬滚打的原因,除了不想暴露空间之外,也是想保住自己拿命换来的宝贵财富不贬值。

对于江暮云来说,她重生之后扬言要珍爱生命长命百岁的底气,不是空间也不是空间里的物资,而是过去那十年的生存经验。

这才是她真正值钱的东西。

江暮云悄悄给自己分了类,前世就是动态生存的经验,是她已经拥有的财富。这辈子就属于静态生存的经验,对她前世的经验进行补充完善,属于理财增值。靠物资窝着就是坐等生存能力退化财富贬值。

要是还有下辈子……算了,这个就别想了。江暮云默默念了几句童言无忌。她觉得自己作为重生者,在玄学方面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她囤积的物资更像是她洗澡用的那些水。

有了这些她会过得舒服很多,可是没有这些她也不会活不下去——八字硬度余额耗尽的情况除外。真霉到走路上被石头砸死的程度那江暮云就认了。

能在末世活到第十年,在这一点上江暮云和楚不闻都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果他们在经历过一遭末世之后,依然脆弱到只能依靠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物资生存的话,才是真的离死不远了。

所以江暮云和楚不闻天天烧炭弄得满身狼狈,也没提过再回一趟南市西郊搬点东西回来。

真活不下去了江暮云和楚不闻跑出去弄点物资回来救命倒是没问题,现在为了图省事就没必要了。

趁着现在遭点罪,抓紧把自己锻炼得皮实一点,总好过余生都必须缩在安乐窝里,只能每天提心吊胆地躲着人生活吧。

江暮云和楚不闻的烧炭大业每天都在艰难推进,下山搜物资的人日子也不好过。

现在天气渐冷,几人甚至被迫穿上了脏兮兮的棉衣,回想起被极寒支配的恐惧的人不止他们几个。

从前大家为食物大打出手,现在艺市这片的食物都被搜得差不多了,下一个紧俏物资就成了木材。

收集木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是每个人都像江暮云他们那样有船,一次能捞十几罐液化气回家存着的,大家平时做饭都要燃料。只是这东西遍地都能捡,没什么人会特意大量搜集。

之前江暮云等人下山搜集木材,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省得他们总在一块地方搜刮,降温之后被人惦记上。

现在大家都在抢木材,他们也就不需要再费那事了,直接盯准了一片家具城拼命搬。

在山上的基础建设没弄好以前,他们还需要其他材料,经常分头行动。

现在砖土都暂时够用了,下山的八个人就开始同进同出,消防斧就握在手里,没人找事就用来砍木头,有人找事就用来砍骨头。

不过外面已经乱了有一阵了,大家也都学会了看清形势。

什么时候搜东西的危险性比打劫小,什么时候适合践行“杀人放火金腰带”这句话,多数人心里都有点数。

秦时文他们八个人齐刷刷地往那儿一站,看着没一个好惹的,跑来挑事的自然就少了,搜集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且运回来的木材还是以实木为主,合成木都是随手捡的添头。

山上江暮云和楚不闻的烧炭大业也发展起来了。

烧一窑的木炭大概需要1-2天的时间,江暮云和楚不闻为了提高效率,就在山坡上找了块地,大大小小挖了六个炭窑,让它们错开时间工作。

江暮云和楚不闻刚收拾好一批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家具,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跑到炭窑这边准备开窑。

在楚不闻挥锤子之前,江暮云忍不住感叹了一句:“也不知道外面的树什么时候才能长起来。”

他们现在开窑就和开盲盒一样,有些家具也不知道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特殊处理,即使削掉了外面那层漆,烧起来也还是一股怪味。

要是山上能多长点没毒的树,他们下次贮备燃料也不用这么费劲。

“等树长起来那不得下个新春季。其实算起来,我们也就只有今年冬天需要用这种木头,凑合过吧。”楚不闻把口罩拉上来戴好,一锤子挥了下去。

今天这个窑里烧的,是这群穷人没听过的品牌的红木桌拆出来的昂贵木材。

打开炭窑之后江暮云绝望地后退了几步:“到底是我没见识还是怎么说?红木不是紫檀吗?烧起来为什么是这个味儿?物理超度我是吧?”

就从里头窜出来的那股味儿,江暮云闻着多少带点普度众生的倾向。

楚不闻用铁棍把里头的碳扒拉出来:“你说它这样的烧成碳能用吗?不会碳点着了也这味儿吧?”

江暮云戳了两下,让它们摊开在地上:“我觉得要是现在钱还能用,我把它的原身蹭掉一块儿漆,都得被人扣下刷三年盘子。我哪来的狗胆了解把它烧成炭以后要怎么用啊?”

楚不闻沉思片刻:“那要不咱试试?这烧起来的格调不比用叨乐点烟差吧?”

想想还有点小兴奋。

两人说干就干,当即就揪了一块碎碳下来准备体验一下有钱人的快乐。

两人头对头蹲在一起,楚不闻举着一片被刮出木屑的合成木,上头放着那一块碎碳。江暮云擦动镁棒点燃木屑,火苗刚窜上来的时候她眼前一花,有什么东西悄无声息地没进了火苗里。

江暮云眨眨眼,抬起头向上看去,漫天飞雪翩然而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