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们来的时候水面上苍茫一片, 除了知道自己在南山西边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幸亏江暮云买了地形图,而且对于各个山峰的高度都有详细标注,不然他们这会儿还真是抓瞎。

几人以南山为定位点, 根据南山的高度判断水面高度。

然后再以这个数据为基准, 给他们视线范围内能看到的山, 以及他们路上路过的山头划定一个大概的高度范围。

一群人像高中生写作业一样围在一起做数学题。

江暮云拿着铅笔在地图上画线:“我记得当时我们是有向左偏的, 具体偏了多少不清楚, 但楚不闻记得,我们有路过一个被淹了大半的山丘群。”

江暮云在地图上的那片区域找了半天,圈出来两块高度符合的地方。

秦时文看着五颜六色的地形图,太阳穴突突跳得疼。她揉揉太阳穴道:“偏移之后有座高山, 看着不比南山矮多少,我当时还说可能是艺市的迩山, 你记得吗?”

江暮云擦掉另一块被圈出来的地方:“那我们就是往这边走的。另一边没有高山。”

“然后是一路直线——应该是直线, 路上碰到一座完全被淹没的小土丘。”

一群人又开始瞪着眼睛在地图上找小土丘,最后因为没能看见那座小土丘的形状, 足足圈了四块高度差不多的地儿,只能再把后面碰到的地形数据拿出来核对。

就这么一路半猜半推,最后根据他们附近那几座山的海拔范围,几人大致确定了自己所处的位置。

江暮云又翻出一本旅游地图,对照着地形图把他们的位置标出来。

要是他们没推错的话, 这会儿他们出门再往北去几里地, 就是南市附近最大的一家度假园区,主打亲子休闲。

重点标注, 没有动物园, 只有供小朋友钓鱼喂鱼的金鱼池。

不过又是极寒又是干旱的, 那金鱼池里的鱼估计早就成鱼干了。

楚不闻看着地图道:“这附近物资肯定不会太丰富,但是相对的人也很少,我们躲过瘟疫的可能性会增大。”

这个地方的位置刚好在南市和艺市中间,边上还有山区,以后不管是交通恢复回城市生活,还是灾难继续被迫进山里避难都方便。

江暮云在旅游地图上把艺市的几个连锁商超全部圈了出来。

“附近没物资不要紧,我们可以去市区找。趁着这两天瘟疫还没爆发,外面人也不会很多,我们分批去。”江暮云道。

原本他们是准备把身上的伤养好了再去捞物资的,但现在他们手上不仅有了干式潜水服,还有了防水敷料贴,只要动作幅度别太大,或者天天泡水里,下水捞东西对伤口的影响有限。

有瘟疫这么一根红线在那儿拴着,谁也不想在瘟疫爆发之后再冒险下水找东西。

而且谁也不知道这场灾难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更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日子,能不能再回归正常生活,手上的东西自然越多越好。

李安轩把之前用来记药品信息时没用完的□□纸掏出来:“留在山上的人可以少一点,毕竟这边人少。去市区找东西可能会和人发生冲突,我们最好别分太远,每次划定一个区域就只在那片区域搜。”

秦时文赞同道:“每次出门谁留守、谁负责看船、谁下水,都得提前规划好,我们排个表出来。”

在场所有人中,如果要说交情,只有秦时文秦时武两兄妹是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信彼此的。

再往下论就是从小和他们一起长大的江暮云。

江暮云和楚不闻倒是有过命的交情,但现在大家看来他俩只是比较合拍,并不觉得感情有多好。

至于其他人,大家都是半路结识。

他们一路到现在都没有过冲突和争执,主要就是分寸感把握得足够好。

包括在仓库里拿物资的时候,也是别人帮忙弄一堆放在旁边,要多少自己拿自己搬,而不是选择把东西弄回去大家一起用。

平均主义要不得,都混在一起用虽然看着够亲密了,但时间一长必定会有矛盾。

不如现在分清楚点,大家自己顾自己,有困难就开口能帮的一定帮,但那是帮忙的情分,而不是理所应当,这样关系反而更长久。

听了秦时文的话,最高兴的是王清清四人。

王清清她们四个一看武力值就不行,她们自己也知道。

所以她们生怕江暮云等人会安排她们以后就负责留在山上看家。

王清清觉得,哪怕她们四个去市区和人起了冲突,没能等到其他人的援手就死了,她们也不会有怨怼。

她们宁愿每天带着一身伤在泥巴地里打滚,也不愿意待在山上等着同伴带东西回来分给她们。

身手不好可以练,要是习惯了事事倚靠同伴,那她们就离死不远了。总不能一辈子扒着江暮云他们吧。

郑湘最先表态:“我们可以申请结两人一组一起行动吗?”

其他三人纷纷点头同意,还自觉划分好周影和吴星月一队,郑湘和王清清绑定。

她们对自己的武力值也很有自知之明,真要分散行动,碰到点什么事肯定要倒霉,说不准还要连累同伴。

始终绑定两人一队收集物资,效率虽然低了一点,但是安全啊。

李安轩把她们四个先记上,再问其他人有没有什么要求的。

几人摇摇头,都说随他排。

李安轩算算他们这的人数:“那就第一天赵家昊、吴星月、周影留守,然后楚不闻和江暮云留守,接我和王清清、郑湘,第四天秦时文和秦时武。这样可以吗?”

李安轩不说,但这样的安排是有在照顾王清清她们四个,没放她们落单。

既是担心她们出事,也是担心物资出事。

找东西重要,守住东西也很重要。

他们如果想多带点东西回来,出去肯定要划两艘船。留守的人和看船的人身上担负的,都是他们所有人的身家。

要是大家一窝蜂都下水了,回来一看家被抄了,那不成冤种了。

“没问题。保险起见,我们后天出发下水,明天再养一天伤。”江暮云放下笔直起身揉揉太阳穴,刚刚一直看地图看得她有点眼花。

江暮云起身活动两下:“正好白天在山上看看,再在周围山上弄点报警系统,每两个山洞之间最好也弄点简单的联络装置。”

这里说是一个小山头,但人在山里走和在山外看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几个找到的是山洞,又不是自建房,位置完全随机。

江暮云和楚不闻住的地方最近,但走山路也得快十分钟。

要是有人真从哪个角落摸上来了,仅凭留守的三个人未必能发现。

这里最擅长弄陷阱的,除了野外生存经验最丰富的江暮云和楚不闻,就是从小摸鱼抓虾的周影了。

赵家昊和李安轩也知道一点,但都是道听途说,义务兵可不教这些。

第二天早上,几人把他们觉得能用上的材料都找出来了,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五个人凑在一起群策群力。

最容易做的就是通讯装置,借用老祖宗的智慧就可以解决。

两个山洞间拴上绳子,绳子另一头再绑点铁片之类的金属,一拉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

反正现在山上光秃秃,也不用担心中间有树枝阻隔,要联系谁的时候拉绳子就行。

再设定一些简单的信号,比如拉一下是去客厅集合,拉两下是来我这儿找我,拉三下是有陌生人,一通乱响就是刚刚拉错了之类的。

陷阱倒是有点麻烦,因为现在可用的材料不多,而且隐蔽性也不足。

江暮云试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弹力陷阱,就是用皮筋连接钉子的底部,把钉子埋在土里,皮筋缠上石块绷紧。

这样只要碰到石块,钉子就会被弹射出去。

一群人在山上转了一上午,因为没有植物,所以能做的陷阱不多,除了坑洞之外,就只有这种弹力陷阱还算实用。

江暮云用皮筋和钉子埋了不少小陷阱,但是杀伤力有限,对方运气好的话,也就破块皮。

预警系统就更难弄了。

响靶这一类的陷阱对动物比较有用,人只要不瞎就很难触发。

最后还是用的土办法,把棉线的一头拴上石头,再把线埋在比较松软的土层里,中间绕几块石块。

只要有人踩到了其中一环,山上其他碎石就会一起落下来。

但是这种陷阱很脆弱,但凡碰到点刮风下雨的就全毁了。

他们用一整天的时间,把除了他们几人的活动区之外的地方都设上了小陷阱,只留了一条安全通道,作为他们上下山的路。

今天一天大白和小白都跟着他们在山上跑,这两只小的都快成精了,跟着走了一遍就知道哪些地方以后不能来,乖觉得很。

楚不闻绕着那摇摇欲坠的石块比划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道:“还是得去市区的时候捞点材料回来,哪怕弄个铃铛都比这强。”

江暮云无奈:“先凑合用吧。这两天我们留守的时候可以轮流去山上放哨,唯一麻烦的就是晚上需要轮流守夜。你们有拿望远镜吗?”

几人点点头。

江暮云找到望远镜之后特意提醒过他们,大家都知道那是好东西,没理由错过。

“那就好。”江暮云想了想:“在我们的警报系统做好之前,就由第二天留守的人负责晚上轮流守夜,怎么样?”

“没问题。”明天被安排留守的吴星月和周影道。

明天同样要留守的赵家昊也觉得合理。

出去搜物资的人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体力,晚上需要好好休息。

而留守的人白天可以轮换休息,晚上守夜也不耽误事。

“对了。”江暮云拎着工兵铲,走到半路突然想起来:“我们最好尽快在洞里挖个蓄水池。趁现在外面水还能用存点水。”

太阳出来了,如果再来一次大旱,那恐怕比之前更严重,也来得更快。

而且不提旱灾,要是这几天不多存点水,以后水里万一全是被泡到液化的尸体,那不管过滤多少遍,心里都挺难接受的。

江暮云和楚不闻倒是不讲究这些,他俩啥水都喝过,而且现在的水里也不是没尸体。但既然有的选,干嘛不存点干净的,至少是自己看着不膈应的水呢,又不是有特殊癖好。

只是这段时间他们会过得比较累而已。

几人都被先前的旱灾搞怕了,尤其是王清清她们几个,宁愿累死也不想再过一次没水的日子了,当即就表示回去就挖,挖个大的,能挖多大就挖多大。

“而且还得挖在山洞最里面,温度低又避免日照。如果过几天温度又升高了,山洞里的蓄水池还能帮忙降温。”周影道:“底下铺上碎石和防水膜布或者塑料布,上面用东西盖着,阴凉避光,水可以保存很久。”

她们四个对缺水的心理阴影是真的深。

“这就看个人需要了。”江暮云道:“看自己山洞大小挖吧,不行就重新找个山洞住,我们把联络用的绳子重新连一下就好。”

像她这种的挖蓄水池肯定就是做做样子,王清清她们四个人用水,必然要挖个大的。

江暮云边说边往纸上记东西:“明天出去除了找常规必需品之外,还得留意能做预警陷阱的东西,还有储水容器最好也带一点。”

“我们总不能拿那个烧水壶打水吧。”江暮云调侃了一句。

他们昨天早上就是用户外烧水壶打水的,一壶水放在停水前也就够洗个脸。用它运水上山,运到水退完了也装不满一个蓄水池。

楚不闻拍拍身上的土:“那明天我注意找找,看能不能弄个扁担样式的替代品挑水。”

“那行。”秦时文伸个懒腰:“我们明天就按计划,先去超市附近找食物,有看见杂七杂八的也顺手带一下。”

其实他们现在最缺的并不是食水,而是其他生活用品。

比如正经吃饭的锅碗瓢盆,装水的水桶,做预警系统的铃铛,睡觉用的铺盖,甚至是支起晾衣绳的棍子、支架等等。

他们总不能一直睡在地垫上,然后盖那一床从南山顺来的薄被吧。

几人身上还带着伤呢,天天睡在地垫上硬蹭,别说愈合了,多来几次恐怕要伤势加重。

而且他们现在可是住在山上。白天再热,晚上太阳下山之后温度也是会降的,万一起风下雨就更麻烦了。

这几天勉强糊弄一下还能顶一顶,长期下去身体肯定遭不住。

现在水里能捞到几床密封好的干被子不好说,如果捞不到的话,他们就只能捞湿的回来晒。

想晒被子总不能直接扔地上,多少得支个支架出来。而且他们有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的打算,衣服也得洗,洗完都得晾。

这么一算,想徒手安家,需要的零碎简直太多了。要是山上有木材倒还好说,可现在山都秃了,所有零碎物件都得他们去外面找回来。

然而哪怕他们现在最缺的不是食物,现实也要求他们必须要把食物放在首位,先抓紧时间尽可能搜集更多食物。

因为他们不缺别人缺啊。

食物一定是绝大多数人在搜寻物资的时候排在首位的东西,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防水敷料贴和干式潜水服的。

有了之前的教训在,没有足够的防水装备,谁敢轻易下水。

趁现在大家都在养伤,外面人不多,他们找到食物后带回来被人盯上的可能性就低。

等人多了以后,他们再运少量食物,和一些不会被打劫的杂物回来。

时间完美错开,安全又高效。

江暮云从刚才开始就在唰唰记,记完之后把杂物清单撕下来:“上面这栏是急缺的杂物,我们这几天出去主要目标是食物,但看见这些也能捎带手捞回来。其他的就以后再说?”

其他几人掏出纸笔开始抄作业。

楚不闻问:“我准备编个网兜,以后带去装东西方便点,你们要吗?”

王清清兴奋道:“我也想要一个,我可以和你学吗?”

楚不闻表示不介意:“那我就在客厅弄,你们需要的话就过来一起?也不用编太大,就是下水的时候装东西,外带把东西背上山的时候用。”

哪怕有潜水装备,未经专业练习的普通人初次下水能潜个十多米,在水下待两三分钟就不错了。就这么点时间,一次捞不了多少东西。

用网兜背东西上山,也得考虑体力问题。这座山头没有人为开发的痕迹,路都是山路,爬起来肯定不如搭好的台阶轻松。编太大最后自己背不动或者爬不了山,那都是白瞎。

楚不闻愿意教大家当然愿意学。

江暮云自己也会编,三两下弄好之后就这逛逛那儿看看。江暮云觉得自己是在给楚不闻的教学工作查缺补漏,秦时文说她是考试的时候在考场里乱窜的教导主任。

等他们把网兜编好了,江暮云算算时间:“明天早上我们早点出发。今晚有人要挖蓄水池的话,注意控制时间,早点睡。赵家昊你们守夜早上记得叫我们一声。”

他们还得划船去市区,在路上就要耽误很长时间,不早去早回的话,家里的蓄水池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挖完。

而且万一晚上回来的时候天黑了,他们在水面上没法辨别方向,那麻烦就大了。

赵家昊应了声:“行,我看天亮了就叫你们。”

赵家昊果然说话算话,第二天早上江暮云被叮铃哐啷的声音叫醒时,时间还不到五点,外面的天色刚刚见明。

江暮云痛苦地坐起身。

有小白看家,她自己也一向睡得不深,所以江暮云晚上有偷偷从空间里把床搬出来睡。

但她肩背上有伤,晚上都是趴着睡的,一夜过来两条胳膊都快没知觉了。

她觉得自己不像是睡了一觉,更像是划了一夜的船。

江暮云简单洗漱一番,把山洞里不该出现的东西都收进空间,去找秦时文换好药再换上潜水服。

众人为了方便,都是直接穿的潜水服出门。

听来过艺市的王清清等人说,他们要去的超市附近有一个高层小区,按照电梯房标准层高2.8m计算,现在的水应该没有把那个小区全部淹没。

在周围一片汪洋的情况下,没有专业工具,想要辨认方位是很困难的。

他们怕把地图弄湿,只能带着自己画的简易地图,一路摸索着往目的地去。再根据附近可能存在的、没有被淹没的建筑物来判断自己的位置是否有偏移。

今天第一天出发,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成功抵达目的地。

原本按照计划,他们应该不用花这么长时间。但几人自觉位置差不多的时候,在周围怎么都没能找到被他们当做标志物的小区。

在水面上的视野很开阔,方圆千米都看不见任何露出水面的建筑物。

这边地势高,据他们的判断,水深应该不会超过二十米才对,没理由附近一个超过二十米的建筑物都没有。

江暮云从水面上捞起一个破损的矿泉水瓶,若有所思道:“有没有可能,这里不是没有建筑物,是建筑物都塌了?”

“我们那边因为是被淹得深,所以海啸过境就和从海里过境的差别不大。但这边的地势升高,积水变浅,等于变相让海啸完成了一次真正的登陆过程。”

江暮云两手叠放,模仿水面和陆地地势:“正常情况下的海啸就是这样。海啸波抵岸,水面陡然升高,冲击力变大,建筑物扛不住也正常。”

就像海啸在海上被酝酿出来时,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下还是一片平静一样。

水的破坏性和保护性同样惊人。

相比起来,那些本身就被水淹了的建筑物,反而更容易在海啸中被保存下来。

艺市都被冲成这样了,也不知道这波海啸到了真正无积水的地方,又该是什么样的破坏力。

楚不闻无奈:“也只有这种可能了。再不然就是艺市全是豆腐渣工程,水一冲就垮。”

艺市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找东西就更麻烦了。

在这种平坦一片的水面上,连个标志物都没有,他们拿头去确定位置。

“那以后只能看运气了,反正去哪儿搜都是搜。我们来得早,不怕找不到东西。”江暮云在这种事上总是异常乐观。

江暮云看了眼时间,现在是上午八点,周围看不见半个人影。

“我和楚不闻,还有王清清郑湘第一批下水,文姐和武哥还有李安轩你们第二批,我们每两个小时换一次班,到下午四点返程,可以吗?”江暮云问道。

这些流程都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只是出于时间上的不确定,所以得等到了目的地再敲定详细时间。

出来的七个人分两批下水,捞半天歇半天,保存体力,也省得在水下泡太久的人失温,在水面上晒太久的人中暑。

船上的三人一摆手:“放心去吧,在水下当心点。”

他们倒是没往手上拴安全绳之类的东西,现在水下杂物太多,万一原本没事,安全绳却被杂物缠上出了事,那真是冤得合不上眼。

江暮云带上面罩,一翻身就下了水。

感谢华国人口密集,别管他们现在位置偏没偏,只要是在市区,附近就总能找到居民区。

江暮云一眼就看中了一群还没塌完的低矮民房。

她双腿摆动朝水下建筑群的方向游去,目的地不是这群民房,而是民房外围。

这种老小区外围一定会有小超市或便利店,一般看着最花花绿绿的地方就是。

店里有没有米面卖她不在意,她想找的是别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