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 第47章 第 47 章

第47章 第 47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楚不闻船技不靠谱, 他根本不敢突然转向,生怕自己手一抖,他们一群人都得水里见, 只能尽力往旁边稍微偏一点,试图和对面错开。

对面的李安轩就要熟练多了, 缓速转向再绕个圈, 李安轩两人的船就靠到了江暮云边上。

赵家昊见着熟人很是激动:“你们怎么到西郊了?南安社区那边地势挺高的啊,被淹了?”

江暮云一路胆战心惊, 这会儿说话都有气无力:“先……先上岸, 你知道官方的驻地办公点之类的地方在哪吗?出事了, 大事!”

如果说他们从小区里出发的时候,对于海啸这件事还是半信半疑, 那么现在随着水流方向转变得越来越明显,江暮云心里的把握就已经升到八成了。

“出什么事了?小区那儿房子真塌了?”李安轩抬手看看表:“算了你们先跟我走,官方现在办公点在南山,正好带你们去登记,官方会给分配住所。”

南山是整个西郊最高的一座山,而且位置就处在西郊群山的正中间, 去哪儿都不远。

西郊这里的水淹得不深, 但也把山脚淹完了, 他们开着冲锋舟从水上直线走,十多分钟就能到南山。

经历过之前的极寒、干旱、高温,西郊群山早就秃得差不多了。有不少地方都在暴雨的冲刷下露出了斑斑点点的岩层, 四周随处可见泥石流和塌方的痕迹。

他们一路过来,还能看到不断有救援人员开着船进进出出, 把各地的幸存者带回来。

南山景区的大型停车场上现在一辆车也没有, 全部换成了各种船。

停车场外的水大约淹到江暮云大腿。这里水浅路窄, 冲锋舟已经不适合在这跑了,所有人都得在半路下船拖着船走。

小白站在这个深度的水里过于勉强,只能发挥种族天分一路狗刨。大白倒是窝在鸡笼子里被楚不闻拎在手上,半点水都没沾到。

江暮云的双脚踩上陆地的时候,她甚至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到底出什么事了?”李安轩问道。

刚刚在路上说话不方便,想听清就得扯嗓子吼,他就一直没有问。但看江暮云他们急成这样,李安轩觉得这事儿恐怕不简单。

江暮云四人下船之后多少带点生理性腿软,楚不闻勉强站住之后道:“我们怀疑有海啸。”

“海啸?”赵家昊茫然:“南市上哪儿来的海啸?”

李安轩却是直接变了脸色:“你们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只凭水流?还是发现别的什么了?”

江暮云并不意外李安轩发现了水流流向的异常。

如果说谁最有可能率先发现水流流向不对,那一定是这些在外救人的士兵。

江暮云缓了口气,对李安轩道:“下午3点10分左右,南市这边有微弱震感,我感觉到了,大白和小白它们也有反应。震感都能传到南市来,这次地震的震级相当可怕。再联系一下水流的流向问题,这事儿挺好猜的。”

“就现在这个水淹陈塘关的架势,海啸从海市登陆一路冲到南市完全是没问题的,说不准河市那边都要遭殃。”

这次不止是李安轩,赵家昊也的脸色也变了。

江暮云的判断没有出错,他们这边确实有人上报了水流异常的情况,所有近期有外出任务的士兵,也都被告知过在外救援时要尽量查探异常原因。

除此之外,江暮云说的感受到震感时间,也和这边对上了。

下午三点出头,西郊这边有不少山体同时发生了轻微的落石、滑坡等事故。

但因为近期的暴雨,这类意外事故实在太多,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所以即使有民众上报了,他们也只是依照惯例派人去搜救,完全没跟地震联系到一起去。

如果不是江暮云正好准备喝水,她现在说不定还在家研究怎么让鸡下蛋呢。那一阵震感很微小,江暮云他们住在十五楼的人都没感觉到,住山里就更难发现了。

而现在,江暮云的到来把最后一块拼图补齐了。

李安轩抿抿唇,他相信江暮云等人不会在这种事上胡说八道。

李安轩和赵家昊对视了一眼,转头对江暮云道:“登记先让赵家昊带你们去吧,我得去见我们队长,把这件事报上去。如果一会上面的喇叭叫人,就让赵家昊带你们过去。”

原本李安轩和赵家昊今天出去是有任务的。

救援六队有一支船被冲散了,到现在人还没回来。他和赵家昊被调过去顶位置,原定五点报到。

他俩出去得早,所以在路上碰到江暮云等人的时候才有空带他们回来。

但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什么报到都得往后稍一稍,弄不好救援队的任务就得集体取消重新安排。

赵家昊只是对事不敏感外加脑子不转弯,又不是真的蠢,这时候自然能分清轻重缓急,当即严肃面色保证不会出差错。

李安轩一路跑着离开,赵家昊则是带着江暮云几人去政府临时设立的办事大厅登记。

等李安轩跑没影了,赵家昊不知道是在安慰他们还是在安慰自己:“现在救援事宜都是由军方直接管辖的,程序走得很快,如果真的是海啸,肯定能来得及安排群众撤离的。”

四人都没敢接这话。

和他们四个的孑然一身不同,赵家昊和李安轩都是有家人的,且家人还都不在南市本地。

他们救了许多人,却没法在灾难到来时保护自己的家人,这种无力感不是外人的安慰可以起到作用的。

江暮云移开了话头:“我听李安轩说这边还有喇叭叫人?南山的广播还能用吗?没被水泡坏?我之前听人说有线电话都没信号了,官方这么快就架好线了?南山这边还有网吗?”

目前大家普遍知道的是手机信号没了,普通群众还不知道磁场紊乱的事。

赵家昊有点失落:“哪是什么广播。我听我们队长说,下雨之后所有的信号都断了,别管长波短波有线无线都不能用,队里通讯兵也去查过,说是一时半会修不好。”

赵家昊双手比划了一个圈:“李安轩刚刚说的喇叭是我们转移之后在山顶上架起来的,纯纯的物理扩音大喇叭,用那个喊话周围几个山头都能听见,效果相当震撼。”

喇叭架在南山山顶,也就是西郊最高点,政府和军方的总部都设在哪儿,有什么事就直接用喇叭广播,非保密级别的一切指令和决策都能用最快时间传达到周围。

而周围群山的山顶位置上也有专门的人负责听消息,以及通过信号灯给出简单的信息反馈。

方法相当原始,但总好过靠人力跑来跑去传口信。

说话间几人刚好把船拖到浅水处,赵家昊和一个肩上绑着迷彩布的青年说了两句,就找了个空位,招呼他们把船停在这儿。

“行李也先放着,我们先去登记。这边停船的地方实行‘包产到户’制度,每个志愿者负责一块区域,丢东西要负责的,东西放这没问题。”赵家昊被江暮云转移了注意力,说话的语气都轻松了一点。

几人把船和行李放着,江暮云把大白从鸡笼子里捞出来揣兜里,再用膜布把那两只一脸鹌鹑样的鸡盖住。

鸡丢了她可以接受,大不了偷摸再孵,反正这两只也不知道到底往哪个方向变异了。大白丢了可找不到第二只。

南市这么大的地方,很多老城区还没改造,住的都是步梯房,地势稍微矮一点的,根本挺不过暴雨第五天。

江暮云他们在小区里的时候很少见到救援队的身影,是因为他们那里前几年刚进行过城改,不代表暴雨到来时无人救援。

此刻几人背着包带着大白和小白,来到由景区售票大厅改成的临时办事大厅外,还没进门就被那人山人海的架势镇住了。

江暮云:“这是什么春运抢票现场吗……”

江暮云他们有船,所以行李可以和船一起放在外面。

但很多人都是被救援队带过来的,他们自己没有船,外面的停车场里又有积水,行李完全没法放外面,就只能随身带着。

这会儿一群人大包小包地在大厅里排队等登记,大厅外的台阶上还有席地而坐正在休息的人,这画面和春运时的火车站查重率99%。

一群人直接笑开了,笑完秦时文又叹了口气:“说起来,今年春节是几号啊?我感觉我们完全忘了这茬。”

当时他们应该还在救助点,那时候气氛太紧张,谁都没能想起这事。

秦时武耸肩:“不知道,反正现在肯定过了。”

江暮云振振有词:“没过春节多好啊,只要没过年,那就还是同一年。今年闹了一年的灾情,说起来怎么都比这两年都在闹天灾来得好听吧。”

楚不闻严肃道:“不愧是本届诺贝尔哲学奖得主,说得有道理。”

诺贝尔哲学奖创始人楚不闻和首届获奖者江暮云达成共识,但颁奖仪式却被大喇叭里传出的动静打断了。

他们人在办事大厅里,其实是听不清外面究竟在说什么的。

但之前几人就有过心理准备,所以喇叭声一响,他们就直接放弃排队出去听声了。

出乎预料的,这道声音并不是希望江暮云等人前去说明具体情况,而是直接下达转移命令,赵家昊当即表示他要归队了。

军方的人在这件事上异常果决。

之前李安轩去找吴队长上报地震的事,在吴队长带着李安轩找到指挥部的时候,恰好碰上后勤部的人来报告动物异常。

两边一碰头,再结合下午三点多那个时间段里异常密集的山体事故,地震这事儿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尤其在李安轩和吴队长上报之前,另一只救援队的队长也带来了和李安轩差不多的消息。

据那位队长所说,有一群住在景区酒店的居民紧急转移到了南山这边。

他们那儿楼房高,有五十层,下午的时候高层住户明显感觉到楼体在摇晃。他们害怕是楼要塌了,所以直接放弃了原本的高床软枕,跑到了山区来。

这位队长上报这事,本来只是想着如果楼房真的有坍塌风险,那么他们暂时放弃对高楼层小区住户实时救援转移的计划可能就需要改动了。

但没想到歪打正着,江暮云和那群居民的时间点完全对上了,恰好证实了江暮云这边说有震感不是错觉。

紧接着,又有人上报他们有队员在救援路上碰到四位自行向西郊转移的民众。

据这四位所说,她们在下午的时候同样感受到了微弱的震感,所以才会在一道不知名广播的提醒下选择自行转移到西郊,以躲避可能发生的海啸。

巧合的是,因为那道广播而选择转移的,并不止这一批人。而他们选择相信那道广播的原因,基本都是自己在差不多的时间点,感受到了那一丝微弱的震感。

有些是正在烧水时发现水面晃动,有些是家里的宠物还活着,突然在那个时间点发生躁动。

最离奇的是救援二队带来的消息,他们的队员救回来的是一家四口,父母加上双胞胎。

下午震感出现的时候,那双胞胎正在家一起搭积木玩。积木刚搭好,就在谁都没碰的情况下突然塌了一地。俩孩子哭得震天响,非要揪出是谁弄塌了积木。

这头家里正闹着呢,孩子的父母头昏脑涨的时候听到了窗外的动静,还以为是官方通知,于是忙不迭地就带着孩子往西郊这边跑,路上还差点把不知道海啸这件事的救援队员当骗子。

一件事可能是巧合,但这么多人同时发觉不对,这就不可能是巧合了。

军方这边也很果断,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总不可能这么多消息都是误报,抓紧时间救援比什么都要紧。

最差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他们判断失误,大家白跑一趟而已。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还真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

因为万一真的是海啸,南市这么大的地方,上千万的人口,他们能转移百分之一就不错了。

剩下的人只能听天由命。

一条条指令由南山山顶上的大喇叭播出去,四周有几座山的山顶绿光闪烁,示意消息已接收。

把群众转移到西郊来,这件事情官方一直都在做。

只是碍于物资和人手不足,只能先从地势较低的高风险地区开始。

目前驻扎在南山的这个师原本应该有一万余人,六个团的编制,除开非战斗单位,能够调用的武装士兵在九千人上下。

在经历过通讯断联、指挥部紧急撤离、紧急驰援南市周边地区等等一系列意外事件之后,目前聚集到南山的人数只有不到六千。

这六千人在搜救高危地区受难群众的同时,还要分出人手安置已经转移到西郊的群众,维护西郊的治安状况,以及搬运各项重要战略物资。

人手上只有捉襟见肘四个字可以形容。

以南市的人口规模和战略地位,本地的驻军确实不止他们这一个师。可耐不住南市太大,驻军地也不止一处,紧急搬迁的更不止他们。

信号一断,他哪怕知道其他几个驻军地原本在哪儿,这会儿也天南海北的根本联系不上。

之前倒是有士兵在救援过程中碰到友军,也有友军找到他们这来了,但现在据他们所知,临时驻扎点离西郊这边最近的一处友军在南市北郊,开快艇过去都得一小时。

万一真是海啸,等他们找到友军就不是求援而是报丧了。

现在只能祈祷散落在各地的友军也能及时发现异常,最好能主动往西郊这边转移,再不然如果周边有海拔较高的山也能避一避。

西郊这边几个景区里的物资早被搜了个遍,数百个塑料喇叭和扩音器被分配下去,组织出了几队专门四处散播消息的急行军。

他们负责把海啸的消息尽可能快地传播出去,让有能力自救的群众做好自救准备,有条件就近避难的人就近避难。

实在没条件就收拾好家当带好漂浮物,等着官方救援人员一到就跟着跑路。

这种时候,官方绝不会为个人多耽误时间,掉队了就生死有命。

不然海啸来两轮了,他们都未必能把南市一个区跑完,救援转移更是笑话。

“……各救援队,优先救援附近群众,由近及远转移……一小时……立即回撤……”

这时候也有人在外面听到了喇叭里的内容,有些亲朋还在市区的人当即就坐不住了。

有人拽住路过的士兵,表示自己想要作为志愿者参与救援行动,自然是被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大规模转移群众需要用到应急动力舟桥等专业救灾物品,对于参与组织救援的人也有一定要求,未经训练的业余人士贸然凑过去很可能会帮倒忙。

况且他们谁也不知道海啸到底什么时候会抵达南市,现在出去救人都是豁出命去的,谁也不敢答应让普通群众来冒险。

那头士兵们拒绝得毫不犹豫,这边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拿着喇叭开始劝说。

有性格冲动的见实在没戏,干脆直接找到自己的船只就要往外跑。

这种行为放在平时官方肯定是要拦一拦,但现在人手和时间都吃紧,自己都不愿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其他人就更没空管了。

只要别碍着军方行动,想往外跑也随你,反正劝不住。

与其把人力花费在拦着西郊这边的幸存者别往外跑这件事上,不如出去多救几个。

随着又一队工作人员的到来,办事大厅里里外外也忙碌了起来。

没多久就有人找上了江暮云他们,表明了官方希望暂时征用他们的冲锋舟的意思。

“您放心,我们属于有偿征用,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这边马上给您开辟绿色通道登记安排入住,临时征用的补偿也会在之后送到您手上。”

来人穿着雨衣也但还是浑身湿透,手上举着一个塑封证件,表明自己归属于军方后勤部的身份。

大厅里还有不少和他打扮类似的人正在和居民沟通,看情况都是有船的居民。

虽然很多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华国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很高,在工作人员表明身份之后,大家都点头同意了。

登记完入住信息后,他们就跟着工作人员去取放在船上的行李,顺便给各家船只打上标记。有些船只有钥匙的就在这时候把钥匙也交接一下。

江暮云等人拿着行李站在大厅门口有些茫然。

刚刚那个工作人员和他们交接完船只之后就走了,临走前只说让他们在这儿等一会,一会儿会有人来统一安排他们的去处。

江暮云忽然想到一件事:“官方把船只全部调走了,我们就算安排好了住处也没法去吧?”

刚刚登记的时候他们问了,南山是军队和政府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一些重要物资也都存放在南山,这里不会安排居民入住,居民都住在周边的山上。

西郊这片的小山们一个比一个性子独,很少有几座山头连在一起的。

这边山脚都被水淹没了,想要从一座山头到另一座山头,基本都得靠船。

正经船都被调用了,他们总不能全靠自制求生船走。

况且还有那么多没船的人呢。

全部留在这里也不现实。

办事大厅这边在山的东侧,一旦海啸真的来了,这里就是直面海啸冲击的地方。居民留在这里的话,那避难就避了个寂寞。

不管怎么说,总得先把他们转移到山体西侧才行吧。

江暮云是这么想的,官方也是这么想的。

等大厅里的避难者都登记完了,原本负责登记的几个工作人员就开始带着他们转移。

南山景区在南市很有代表性,江暮云他们多少都来过几次,对这里还算了解。

江暮云想了半天南山西侧有什么,最后生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种不详的预感,随着工作人员着他们这百来号人往山上爬的时候愈演愈烈。

南山的著名景点挺多的,其中有两处洞穴。

一处是位于山顶的状元洞,江暮云盲猜那里已经被官方作为存储物资的地方了。

另一处恰好位于山体西侧,叫仙人洞。

那是一个洞口小/洞内面积巨大的洞穴,里面的石头有些像大号桌子,就生出了曾经有仙人在这里居住的传说,最后再用各种小彩灯装饰一下,这里就成了著名景点。

通常来说,有山洞可以待着总比在外头站着好。

问题是南山景区的建设很好,具体就体现在它公厕够多,装修豪华,旅游旺季也没有为上厕所而排队半小时的烦恼。

这个巨大的仙人洞里,就有一内一外两个厕所。

在暴雨降临之前,景区已经荒了很久,自然没人来管这边的厕所。

在暴雨降临之后,由于这里听不清外面的喇叭声,所以也没有被安排为军队的驻扎地。

简而言之,这边的厕所没被堵上,下水道被倒灌的可能性很大。

江暮云甚至怀疑里面会不会已经沤成了沼气池。

看得出来官方也是临时想到这里的。

给他们带路的工作人员谨慎地让大家站在原地稍等片刻,他自己则是在洞口嗅了半天,又拿着个不知名的仪器进去待了几分钟,出来后才表示大家可以进去了。

江暮云和楚不闻对视一眼,两人同时伸手在身后的双肩包里摸索起来,最后掏出了几包单独包装的口罩,几人分别戴上。

江暮云甚至还拿着口罩对着小白比划了半天。

狗的嗅觉可比人灵敏多了,小白进去不会被直接熏晕吧?

事实证明江暮云多虑了,小白根本不愿意进去。

不止是小白,大白也不愿意。

这俩小家伙硬是喊出了一种肝肠寸断的架势,就连怕水的大白也一副宁愿留在外面淋雨也不肯进洞穴待着的模样。

倒是那两只鸡,由于嗅觉不如哺乳动物灵敏,从始至终都像两只小鹌鹑一样蹲在笼子里,用布一盖谁也不知道里头是什么。

在它俩没给自己添麻烦的时候,江暮云还是愿意一直养着它们的。毕竟这鸡还没下蛋呢,现在就吃了江暮云总觉得自己血亏。

看小白死活不肯进,江暮云也没辙,只能留在外面陪它。

工作人员劝了两句,见江暮云他们打定了注意,也就没再管了。

进来只是为了避雨和防落石,外加躲避外面越来越高的温度。

有人不怕淋雨不怕热,那愿意待哪儿就待哪儿呗。

反正海啸还没动静,等有动静了再进来也来得及。

空气实在太湿热,光站在外面就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是人,实在没力气再劝什么了。

起先有人受不了洞内的气味,见江暮云他们在洞外待着也想出去。

可渐渐的,外界的温度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高。

又热又潮,有人实在受不住了,就随便扯块布条捂着鼻子回到山洞里。

秦时文和秦时武被热得满脸通红,秦时文皱着眉道:“不行了,外面热得有点奇怪。”

江暮云也觉得这个温度不对:“要不你俩先进去,正好带着行李和这俩鸡,我跟楚不闻在外面陪大白和小白就行。”

秦时文和秦时武都有口罩,洞穴内的气味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那么难以忍受,相比之下,外面的湿热才是更让他们难受的。

两人也没在这时候矫情,只说让他们受不了就进来,把大白和小白的鼻子捂上试试。

秦时文的话提醒了江暮云,这会儿的温度确实热得不正常。

这段时间一直都是高温,大多数人已经被迫习惯了这种湿热的环境。

刚刚他们一路跟着工作人员走到山上,觉得热还以为是自己爬山爬累了,一时没缓过来。

但秦时文先是运动员后是教练,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了解。

即使她刚刚爬山会因为运动发热,也不应该到现在都缓不过来。

地震前倒是会升温,但没听说过地震都过去了才开始升温的啊。

难道还有别的事情是他们没注意到的?

江暮云揉捏着指节:“超强地震引发海啸,海啸到来之前异常升温,还有什么是被忽略的呢?难道是山火?”

江暮云自己否决了这个猜测:“这边山都秃光了,又下了这么多天的雨,哪儿来的山火。”

加油站泄漏就更不可能了。现在燃油这种资源都被官方把控起来了,没有野生加油站可以泄漏的。况且他们这儿热成这样都不见火苗,加油站那点儿油可不够烧。

江暮云骤然顿住。

楚不闻转过头去看她,重复道:“超强地震引发海啸?”

江暮云轻嘶了一声:“准确地说,是海底地震引发海啸。”

楚不闻抬手看了眼时间,又探头去看山下的水流情况:“要去那边的观景台看看吗?”

来仙人洞的路上有个观景台,距离仙人洞的位置不近,但它在南山北侧,可以看到一部分东侧的城景。

现在离开西侧受山体庇护的地方去北侧,是需要冒一定风险的。

江暮云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在南山的半山腰往上,视野范围挺广的。

如果在他们抵达观景台的时候海啸来了,他们可以提前看到动静,有一定回撤时间。

江暮云打定主意:“走,我们去看看。”

他俩经历过的生死一瞬间多了去了,比起一无所知被动等死,他们更愿意主动了解情况,以便及时自救。

等江暮云站到观景台上,看到水天相接处出现的那一线橘红时,她就知道自己的猜想没错了。

海底地震带来的不止是海啸。

还可能是海底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泄漏事故。

华国官方有这个魄力和掌控力可以在灾难到来时把所有资源捏在手里,其他国家可未必有。

而现在,成百上千吨正在燃烧的原油,正随着海浪一起朝他们席卷而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