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 第28章 第 28 章

第28章 第 28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秦时文给江暮云回消息, 问她在哪里的时候,江暮云人已经在外面了。

江暮云今天起得很早,明知道那个点不可能有人醒, 也还是在十五楼群聊里问了一句要不要出门。

发完消息之后,江暮云就混进了第一波出门采购的大爷大娘们中间,那时候天都还没亮。

现在温度太低,所有人都裹得严严实实, 充其量只剩个眼睛露在外面,脸是一点都看不清楚。

江暮云穿着一身不起眼的黑色羽绒服,身上的围巾帽子也都是大街上最常见的款式。

她的身高在掩饰身份方面天然带有优势, 一米七这个身高范围内是男是女都很常见,再加上江暮云有意遮掩,只要她自己不出声, 秦时文也未必能认得出来她。

早晨的温度比昨天下午更冷了。

但这样的低温没能把南市封存起来,今天早晨的南市格外热闹。

江暮云下楼的时间已经很早了,但她还没出小区,就已经到处都能看见包裹严实、手上拎着米面粮油回来的老人了。

昨天的降温和断电, 就像是把人叫醒了一样。

许多人骤然反应过来, 对于南市这样一个最低温往往只到零下七八度的地区而言,低温会来带的麻烦,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多。

在面对这种情况, 许多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储存食物。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对食物的渴望, 是刻在这些经历过饥荒和战乱的老人骨子的东西。

他们不顾家中晚辈的劝说, 赶着最早的时候出门, 所有农贸市场、批发市场, 现在都已经挤满了爷爷奶奶们的身影。

超市还没开门没关系,先去开门早的批发市场买大米白菜。

粮油店米面不多了也没关系,买完能买的之后,再早早去超市门口排上队。

这场面,往常也只有买年货的时候才能见到了。

有的地方人山人海,自然也有地方门庭冷落。

比如各大写字楼,再比如江暮云现在所处的四通街。

江暮云仗着手上有空间,一路换了几次打扮,最后出现在大街上的人,已经成了一个用围巾裹着脸的矮胖男人。

现在的四通街,称得上一句荒无人烟,只有XX电动车国庆大促的横幅还挂在路边。

从第一次降温以后,四通街这条电动车专卖街,就成了一片萧索无人问津的地方。

电动车在这个温度下,连充电都是问题,完完全全的一块废铁,车行自然门庭冷落。

按照打水那天碰到的那位修车师傅的说法,打从降温之后,这里的生意一落千丈,连公司管理人员都懒得计较员工的疏懒,早上十点多才开门也是常事。

这个点没有客人,也没有员工,现在的四通街上,估计就只剩江暮云一个会喘气的活物了。

清晨的天还没亮,一身深色羽绒服的江暮云拐进后巷,整个人都隐在墙里了一样,像个悄无声息的幽灵。

她几次三番打听踩点,把四通街的情况摸得透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电动车用的蓄电池。

柴油发电机的噪音不小,只适合之后避开人群的时候用。

想要在前期人群聚集的时候自由用电,还是太阳能发电更加安全。

可太阳能供电效率的不稳定性,就是它最致命的缺点。

末世里不是每一天都有太阳的。

几乎只有旱季和高温季同时降临的时候,人们才能过上每天都有太阳的日子。

虽然在那个时候见到太阳也未必是好事。

这也是为什么,在末世后最常见的食物里,除了虫子还有蘑菇。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暮云不仅需要能发电的东西,她更需要能储电的东西。

这种电动车用的蓄电池就很合适。

一个100AH、12V的蓄电池,体积不过几盒牛奶大小,可以储存一度多的电量。

没有噪音,不占位置,哪怕是在人群里,也能很好地掩藏起来,堪称末世必备佳品。

连续两次骤然降温,现在室外还能正常运转的摄像头寥寥无几。

就算还有幸存的,镜头上也糊着一层冰壳,能拍出个人形来就不错了。

今天外面都是急着抢购物资的人,江暮云跟着人群出门再正常不过。

错过这两天,人们就会迎来大面积停工放假,街道上近乎空无一人的日子。

那时候她再走出家门往四通街走的动作,将会无比显眼。

江暮云按照之前就摸索好的路线,从后巷一排上着锁的大铁门里挨个数过去,分辨出了她想找的地方——车行仓库。

得益于前世丰富的零元购经验,再借助空间的方便,江暮云顺利地把几家目标仓库的门开了个遍。

在几家仓库里转了一圈之后,她的空间里多出了数百块蓄电池。

江暮云只挑大车行的仓库进。

这些大车行都是品牌连锁店,里面的东西不归属私人所有。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没有公司会花力气把它们回收。

她每家只搜罗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的缺口仅凭肉眼很难被发现。

就江暮云打听到的店员的工作情况来看,近期应该也不会有管理层跑来核对库存。

也就是说,在严冬结束之前,是不会有人发现江暮云做了什么的。

而严冬结束之后,就是社会秩序彻底崩塌的时候。

那个时候还管什么库存丢没丢,打开仓库的是店主还是贼都不一定呢。

等江暮云结束零元购,天边也有了点光亮。

江暮云干完坏事之后脸不红心不跳,换了身衣服从巷子的另一个出口逛了出去,来到街尽头的一家房车改装厂。

江暮云倒不是想现在就弄辆房车进空间,她只是过来提前踩个点。

丢几箱电池人家不一定能发现,但要是丢了辆车还发现不了,那就是傻子了。

趁现在把地形摸熟,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趁洪水到来前弄辆房车进空间。

房车里的电力系统都是现成的,用电动静也不大,非常适合末世之后适合短期居住。

江暮云趁着摄像头集体罢工的间隙,把这附近的厂家摸了个七七八八,为之后收集物资提前做好准备,然后又换了身衣服才往家走。

她到了小区附近,先是去ATM取了五万块现金出来,完了又跟风排队拎了袋大米,然后才背着包拎着米回家。

江暮云费心费力爬回十五楼,就看见秦时文正在她家门口敲门。

“来了来了。”

秦时文听见动静停下手,随后又反应过来这声音传来的方向不对。

她顺着声音一回头,就看见江暮云正拎着袋米气喘吁吁地往家拖。

江暮云把米袋往地上一垛,掏出钥匙开铁门:“找我干嘛呢?”

秦时文拨弄两下地上的大米:“来问你要不要一起出去买点东西,没想到你速度够快的啊。”

江暮云为了合群,买的是粮油店里那种五十斤装的大米。

饶是她体力不错,这会也有点气喘吁吁:“现在才来问……你知道外面的队都排成什么样了吗?”

秦时文皱眉,看江暮云累得不轻,就顺手帮她把米提了进去。

江暮云早上出门的时候没关书房门,几个电暖器也都开着,这会儿家里还算暖和。

她抱住扑过来的小白揉了揉,把自己窝进沙发里,端着桌上的凉水灌了一口,才给秦时文说了说外面的情况。

“外头都已经排了几轮队了,农贸市场跟批发市场都快被他们给抢空了。超市还没开门呢,门口就等着一群人。”

江暮云暖了暖,把手机开机,看见秦时文早上给她发的消息,晃晃手机道:“就你给我发消息的那会儿,我应该正好被卡在几条队伍中间,想半路放弃都挤出不来。”

秦时文知道今天出门买东西的人会很多,但没想到夸张到这个程度。

秦时文皱着眉给大家发消息,边发边嘟哝:“不至于吧?怎么搞得像是世界末日了一样?”

江暮云也戳了几下手机,约大家来1501聊聊出门大采购的事。

她跟秦时文在这聊天,回头还得把内容往群里转述,不如大家直接当面聊,反正也就几步路。

李安轩是一个人来的,他边带鞋套边道:“现在队里缺人,召我们归队。我昨天忙得比较晚,今天先休息一天。赵家昊已经上班去了。”

秦时文顺口接了句:“我明天开始也得回队里轮值。温度太低了,怕队里小孩出事。”

这个时候还住在训练基地的运动员,基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还都是外地的,拿省队训练基地当寄宿学校一样住。

现在情况不大好,所有留着基地的队员不分项目,都由队里统一安排食宿。省队所有教练轮流值班,秦时文也不例外,大概每周都要轮一班。

江暮云给他们倒了杯热水,直接进入主题:“菜市场之类的地方我觉得就不用去了,你们是没看到那排队的人,乌央乌央的。我回来的时候农贸市场都被买空了。”

降温以来这么多天,除了饮用水供不应求断过货之外,其他时候最多就是蔬菜水果难买了一点。

哪怕有不少人在之前就有意识地开始囤粮了,但离“搬空”市场也还远得很。

秦时武对于局势一向是比较乐观的,他听了江暮云的话之后有些不可置信:“有这么夸张?”

江暮云点点头:“不止是买食物的,我还看见有骑着小三轮来卖蜂窝煤的。不过那个抢的人就更多了。人家车刚停下来,就有人花钱给全包了。动作慢点的连车长啥样都没见着。”

在座几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这件事实在有些超出他们的认知。

在他们看来,可能因为大家出门比较不方便,那一次多买一点东西,省得天天上下楼,这是很正常的。

但从江暮云所说的情况来看,大家显然不只是“多买一些”这么简单。

这简直就是玩命地往家里囤粮了啊。

江暮云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她可是一句假话都没说的。

就是利用信息差给人造成了一点错觉而已。

比如那么早开门的店其实并不算多,开门的几家被买空了也是很正常的。

再比如今天早上出门抢购的人,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

因为他们大多都曾经历过战乱和饥荒,江暮云这一代年轻人只在历史书上看过的混乱时代,都是他们记忆里消不掉的疤。

他们对于灾难的警惕和恐惧要多得多。

现在眼看着苗头不对,再想想那些来源于“教授们”的传言,他们自然是第一批行动起来的人。

江暮云看看时间,快到九点了。

“怎么说,我们要去超市吗?现在去农贸市场肯定什么都买不到的。”

超市物价相对来说会高一点,开门也晚,不会是爷爷奶奶们的主战场。

反倒是他们这种第二批出门囤货的年轻人会多一些。

秦时文有些烦恼地抓抓头发:“该买还是得买。今天多买点,也省得之后没完没了地上下楼。”

现在哪怕供电恢复,电梯也没人敢坐了,他们这种住在高楼层的,每一次上下楼都是对体力的巨大挑战。

赵家昊和李安轩因为单位缺人手而正常上班,秦时武那里也接到通知,让他去医院轮班。只有秦时文那边还算轻松。

按道理来说,隔壁两家都是囤不囤东西都得出门的,需要的时候再买也不算费事。

但只要一想到“买空了”这个词,大家就总觉得有点不安心。

秦时文叹气:“那要买什么我们先列个清单,然后就出发吧,超市应该快开门了,我们尽量早点去。”

他们这次去超市,不仅把江暮云的露营车带上了,还把李安轩家的小推车也带上了。

他们四个人分了两批走,李安轩和江暮云带着两辆推车去超市,秦时文则是和秦时武一起开车去了水站。

昨天那场降温之后,每天限时恢复的水又没了。

幸亏之前的大停水给了众人一个深刻教训,哪怕后期每天都有两个小时供水时间,也没人敢像以前一样用水,家里多少有存着一点。

但也正是因为之前的低温停水,让大家对这次的供水系统修复情况并不乐观。

食物可以少买一点,上班的几个人单位都有食堂,水却是必须要买够的。

生活用水可以过滤河水,饮用水还是买专业人士处理过的好。

而江暮云他们这边采购的也不止是食物,生活用品也连带着买了不少。

好在之前几位邻居工作忙,日用品大多都是网购。一些常用消耗品例如纸巾一类的,通常都是按箱买,存货充足得很,需要补充的不多。

江暮云和李安轩只需要按照他们之前列好的清单,补充一些洗衣粉之类的东西就好。

五十斤装的大米按照人头一人一袋,秦时文家食用油没了,也得买上两桶。

还有一上架就被众人哄抢的蔬菜,这个时候也顾不上挑食了,先看有什么就拿什么吧。

也是得亏江暮云先前在小区群里提的那一嘴,现在本小区不少住户家里都提前存了粮,大白菜更是囤得尤其多,对蔬菜的需求没那么大。

不然要是按着其他地区的超市那样,等到江暮云他们过来的时候,连抢菜的机会都不会有,蔬菜区早就连片菜叶子都不剩了。

但就算是这样,买菜也依旧艰难。

他们不仅得顾着拿,还得顾着看。

李安轩正仗着身高去捞卷心菜呢,结果一转头就发现自己购物车里的菜全没了。

江暮云比他好一点,至少是末世里混出来的,对护食这方面有点心得体会。

除了制止别人拿她的油麦菜的时候不方便掏刀子,以至于被人趁乱摸走两颗青椒之外,其他倒是没什么损失。

江暮云叹气,要不是因为她空间里囤了足够的物资,她这会儿估计是没法心平气和了。

除了蔬菜和饮用水遭到哄抢,各种保暖防寒的用品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超市里鲜少有人问津的贵价羽绒被,现在直接被清了库存。珊瑚绒制的床单被套也被抢购一空。

暖宝宝这些就更别说了,江暮云和李安轩到超市之后,连它的影子都没见过。

昨天的停电把众人吓得不轻。

停几天水还好说,要是电也连着停几天,那真是晚上睡觉都不敢闭眼,生怕第二天人就直接冻硬了。

出于这样的考虑,不止是棉服棉被,煤炭之类可以在断电时用来取暖的燃料,更是一露面就被人直接包圆。

这个时候李安轩反而庆幸自己曾经干过的傻事了。

他们几个家里都放着好几箱木炭呢,要是真断电了,生火取暖也勉强算是条路。

还有天然气也是,现在温度这么低,说不定哪天天然气也得断了。

但是很显然,在城市居民大多使用天然气的情况下,整个南市都找不出多少液化气罐。

江暮云他们这个小区周边,听都没听说过有卖液化气的地方。

就现在大家抢购一切物资的架势,其他地方就算有液化气出售,也等不到他们去买。

两人在人堆里挤进挤出,还要顾及车里的东西,一路挣扎着勉强买齐了东西。

但磨难显然没有到此为止。

他们还得把这些东西运上十五楼。

那可是十五楼啊!

他俩买的东西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不得有个数百斤?

整整五袋五十斤装的大米,两桶食用油,蔬菜水果不计数,家庭装的沐浴露洗发水也有好几瓶。

江暮云看着小推车上满满当当的物资,有那么一瞬间的怀疑人生。

出门买东西的不止他俩,买得最多的也不是他俩。

这栋楼的楼梯间里,现在全是背着物资吭哧吭哧爬楼梯的人。

江暮云和李安轩相视一叹,学着别人的样子,先把露营车往上抬半层,放下之后再回来把小推车也抬上去。

江暮云在前面拎,李安轩在后面抗,抬担架一样把小车往上挪。

就这么半层半层地抬,累了就原地歇一歇。有没有休息的地方还得看运气。

低矮楼层的人太多,许多人搬累了都是带着东西在楼梯转角处,或是边缘处喘口气。

可是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一不小心就能把楼道给堵个严严实实。

为了不妨碍其他人,大家也就是喘口气,然后起身搬着东西继续爬。

像江暮云他们这种每次都要搬两趟,留着东西占别人休息的位置的,也没少被抱怨。

好在他俩看着年轻,搬东西的时候也能看出来力气不小,哪怕东西多了占地方,也没人说什么难听话。

现在只是温度低,大家心里的火气都挺大,一言不合吵一架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江暮云和李安轩也不准备占人家休息的地儿,低矮楼层人多的时候,他俩就一鼓作气把东西往上抬,中途几乎没有休息。

等到高层人少一点了,才偶尔停下来喘口气。

就这么一路爬一路歇,他俩用了二十多分钟才到家。

江暮云的脚踩上十五楼的地面时,恨不得直接瘫在地上。

李安轩也没好到那里去,大冷天的愣是出了一脑门的汗,现在挂着一串小冰珠子。

“把……把东西先分分……帮忙开下门。”李安轩喘着粗气,扛起一袋大米。

江暮云点点头,她现在累得大脑缺氧,已经不想说话了。

等把他们各自的东西都弄回家,江暮云蹲在鸡窝边上连灌几大口水才缓过来。

现在家里的电暖器都放在鸡崽崽们的帐篷旁边。

江暮云是有意识地让自己现在的身体适应低温,小白则是已经适应过了完全没问题。

不仅没问题,小白看着还长大了不少。

不像这两只小鸡崽,在低温状态下一直蔫蔫巴巴,出生好几天了,也还是两个毛团子。

江暮云看着小白现在一尺有余的身材,挠着小白下巴道:“你该不会是个大型犬吧?这长大以后得吃多少东西才够啊?要不回头我带你出去,你闻闻哪里有狗粮厂?”

小白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江暮云,盯到江暮云都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不该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个。

好在秦时文邦邦邦的敲门声拯救了江暮云。

秦时文现在整个人趴在江暮云家的大铁门上,一副快要断气了的样子。

见江暮云开门了,她踢踢脚边的水桶,断断续续道:“下面、下面还有。我来、叫你们,下去搬水。”

那边的秦时武比秦时文还惨一点。

秦时文还有力气邦邦邦敲门,秦时武连敲门都费劲,喊了半天李安轩才听见。

江暮云给秦时文倒了杯水,劝她歇会再下去。

秦时文边灌水边摆手:“别了。我现在要是坐下了,天王老子也别想再把我拽起来。”

江暮云和李安轩去超市,挤归挤好歹还算暖和。

秦时文和秦时武那是实打实地在寒风里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就这还差点没买着。

别说脚站麻了,他们买到水的时候,浑身都快失去知觉了。

秦时文在原地做了好几组高抬腿才敢继续开车。

现在这个温度,车载空调早就罢工了。

秦时文手脚僵硬,一路小心翼翼地开回来,然后就是拎着四桶水爬了十五楼,再好的体力这会儿也撑不住了。

秦时文跟秦时武玩命一样,一次搬了十桶水上来,除了手上提的,他们还用绳子捆了一捆背着走。

几人下楼过程中,据秦时文表述,她能一次弄上来这么多,是因为她希望这次可以把剩下的水全部搬上楼。

如果还要她再跑第三趟的话,她是真的会原地去世的。

江暮云对此表示理解,并学着秦时文的样子,手上拎着外加背上背着。

一行四人用一种类似逃难一样的架势运水,宁愿走一步歇三下,也不愿意再多跑一趟。

几人狼狈归狼狈,好歹东西是买到了。

有去晚了的倒霉鬼,空排几小时队什么都没买到不说,想再去河边打水时又发现,原本的冰洞底下的水面也给冻住了。

有人脑子比较活,想直接把冰面砸开,取冰回去化水,结果砸了半天也没反应。

现在的冰面冻得比之前要结实多了,只在冰面上看,很难看见冰面下的水流。

想要打开这种厚度的冰面,没有专业的工具几乎不可能。

市区人工湖、喷泉池等地方的水早就被取干了,人们只能重新聚集到江河湖边,尝试把冰层凿开。

只是一天天下来,水位线的下降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

这个速度,谁都知道不可能是人为取水造成的。

几天后,当网上再一次出现求雪的话题时,就再也不是玩笑性质的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