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江暮云在被窝里打了个滚, 正好1503的信息发过来了,江暮云踢着拖鞋去给他们开门。

把水交给隔壁两人后,江暮云才知道, 现在已经停水有一会了。

赵家昊双手合十郑重地对她拜了拜:“姐,你就是我唯一的姐 。”

江暮云一阵恶寒, 觉得自己有被恩将仇报到。

1503的两人回来之后没多久, 秦时文也回来了。

秦时文接过水桶道了声谢, 又问道:“你那有电暖没?我家好几个呢, 全是之前单位发的,我给你拿俩过来?”

空调在低于零下十五度的环境里运行,是有很大概率会出故障的。

现在外面这个温度, 家里还是多备几个电暖比较保险。

江暮云打了个哈欠:“有俩小太阳, 够用了。”

秦时文点点头:“那就好。你先休息,有事就过来叫我,我们队里训练暂停了, 这几天我在家的时间多。”

江暮云听到这话就笑了, 这感情好。

江暮云:“没问题。”

送走了秦时文, 江暮云的困意就上来了。

冬天,再没有比钻进暖暖的被窝里睡一觉更舒服的了。

如果有, 那就是在睡觉之前还泡了一个热水澡。

一觉睡到自然醒, 江暮云满足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下意识地摸出手机看时间。

手机一打开,就看见秦时武给她发的消息跳了出来。

【大斌:吃饭了没?】

【大斌:给你带了医院二食堂的叉烧饭和甜酒酿。】

【大斌:醒了给我回个消息,提前给你热上。】

【大斌:算了你还是给秦时文发吧,我估计能睡到明天。】

芜湖, 一睁眼就有食物!

江暮云噌一下坐直了, 握着手机啪啪打字。

【小白明天考西大:文!姐!你的宝贝醒啦!】

【小白明天考西大:二食堂叉烧饭和甜酒还等着我吗?】

秦时文那边回得很快。

【小斌:你醒的是真及时。】

【小斌:你直接过来吧, 赵家昊跟李安轩也在这,他俩也刚醒,正好一起吃。】

【小白明天考西大:好嘞!等我!】

江暮云回完消息之后飞快地下床洗漱,一手拿着牙刷一手点开微博。

江暮云一看就乐了。

#你把雪给我交咯#这个话题还挂在热搜上,并且话题下延伸出了无数沙雕视频和段子。

要说这年头谁对热点的把控最精准迅速,那必然是自媒体博主们了。

只一天的功夫,在各大平台上,与降温相关的视频就已经到处都是了。

有南方的博主们吐槽在低温下出现的小意外,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小事故引来了许多哈哈哈,末了还不忘抱怨几句,都冷成这样了怎么还不下雪。

但是今年没下雪的可不止南方,北方也同样没有。

像华国极北地区,从前气候正常的时候,十月都已经开始飘雪了,而今年冷得出奇得早,却依旧不见半片雪花。

渐渐的,各类求雪的内容里,也多出了不少北方网友的身影。

许多人晒出自己往年经历的零下三十度,滑雪的、打雪仗的,还有一只哈士奇拉着三个小孩到处跑的。

今年却是光秃秃一片什么都没有。

想玩狗拉雪橇,就只能去冰面上玩,结果狗和人一起滑倒摔成一团。

江暮云为沙雕网友们产出段子的速度而叹服,顺势就带起了另一个话题。

#零下三十度生存指南#

全华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没有经历过现在的温度的,这个话题原本也有不少人在讨论,只是一直没成规模。

江暮云稍微整合了一下,往几个大博主那儿投个段子带一带,甚至只需要在热门微博底下的评论区提两句,话题热度就自然而然起来了。

渐渐的,南方网友发各种事故视频,北方网友在底下给出各种或有用、或离谱的生活小妙招,也玩出了不少“神回复”,导致这个话题越传越广。

中间还夹杂着中部地区的博主,辛酸又无奈地加以补充,如果家里没暖气又没炕的话,面对冰点以下的低温可能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着话题讨论热度节节攀升,江暮云愉悦地退出微博。

保持这个趋势,再发酵两天。等到第二次降温到来的时候,就是这些话题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江暮云穿上厚厚的家居服,给小白倒上狗粮换上温水,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冲到隔壁1502,边跺脚边敲门。

秦时文这边门刚一打开,江暮云就动作熟练地飞速窜了进去。

“冻死我了冻死我了!”

两家门对门,就几步的距离,而且家里都开着空调,江暮云实在懒得再换衣服了。

冬季特供珊瑚绒布料家居厚棉服,穿着舒服又方便,保暖效果一流,冬季快乐宅家保命神器。

江暮云显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她前世的冬天在家里都是这么过的。

看着江暮云鼓鼓囊囊地冲进来,秦时文半点意外都没有,笑骂一句:“懒死你得了。”

赵家昊和李安轩已经吃完了,这会儿正抱着热乎乎的甜酒酿喝,见江暮云过来了,俩人打了个招呼,又谢了一遍她送衣服和帮着储水的事。

江暮云之前睡着了不知道,南市不少供水管道都出了问题,他们小区所在的片区也同样受到了停水波及,到现在都还没来水。

要不是江暮云给提前接的那两桶,他俩今早回来连洗漱用的水都没有。

江暮云一大口甜酒酿下肚,摆摆手道:“小事,捎带手而已。”

说完她想了想,问道:“武哥呢?还没醒?”

秦时文给她递了双筷子:“睡着呢。今天中午才回来,我看他累得都恨不得飘着走。”

“醒了。”秦时文话还没说完,秦时武的房门就开了:“还有吃的没?我饿得要吐了。”

秦时武说话的调子都发飘,江暮云默默地把自己还没动过的叉烧饭推到他跟前。

秦时武扒了一口之后突然停下,又梦游似的起身去洗漱了。

秦时武拧开水龙头,站在洗漱台前盯着不出水的水龙头看了一会,才在秦时文的提醒下端着脸盆去倒开水。

江暮云看出来秦时武有多累了,这会儿还迷迷瞪瞪的呢。

等秦时武洗漱完了,他看着就稍微清醒点了,理智也回来了。

秦时武先扒了几口饭填肚子,等胃里那股火烧火燎的感觉下去之后,他才吐出一口气,脱力般端着碗靠在椅背上:“活过来了。”

秦时文又热了一份叉烧饭给江暮云,还给秦时武也端了碗甜酒,问道:“你中午不是去了食堂才回来的吗?怎么饿成这样?”

这会儿也就刚好是晚饭的点,只是睡了一觉而已,不至于饿昏了头吧?

秦时武一脸虚脱:“我上顿饭还是昨天晚上吃的。中午那会儿饿过劲了,暂时没胃口,我就准备打包回来吃,正好给你们也带点吃的。”

他缓过那口气之后,吃饭的速度也正常起来了。

江暮云回想起她看到的那几条消息:“然后你回来就睡了?”

秦时武点点头,一想起之前的经历,悲伤压都压不住:“中午我买完饭才想起来,我车给冻住了开不了。然后我就想着坐地铁回来,结果到了地铁站才看见通知,全市公交地铁暂停运营临时检修。”

对于这事,赵家昊和李安轩显然也深有体会:“这倒是,我俩今天早上就是从队里走回来的。”

现在外面这个温度,想掏手机扫辆小黄车都开不了机。

但是比起俩身强体健,昨晚也没怎么干体力活的实习消防员,东奔西跑一晚上的秦时武显然没那个轻松走回家的体力。

秦时武端起甜酒酿,愣是喝出了二锅头的气势:“我那会儿累得腿都抬不动,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

桌上几人端起甜酒酿敬了他一杯,赵家昊深情款款:“哥,都到这份上了你还没把饭扔了减负,你今后就是我唯一的哥。”

江暮云觉得这话有点耳熟。

但是她没空计较,因为话题聊到这里就刚刚好。

江暮云一口饭送进嘴里,顺着话头就问道:“那你们明天还上班吗?”

秦时武摇摇头:“我报了明天轮休,大概要等公交地铁恢复了再正常上班。”

院里是能调车接送医护人员的,但现在运力奇缺,除非是刚好顺路,否则接送的名额还轮不上他们这些规培生。

医院方面也不是魔鬼,昨晚忙成那样是因为降温速度太快,现在缓下来了也就没那么缺人手了,不至于要求他们几个规培生天天步行几小时上下班。

赵家昊两人的情况也差不多:“明天公共交通能恢复的话,我俩就正常上班。”

李安轩点头:“今天队里特意统计了我们的住址和通勤方式,我俩刚被通知明天居家待命。”

三个同病相怜的“编外人员”对视一眼,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可有可无的地位。

江暮云发出邀请:“既然后面都要在家待着……那我们明天去趟超市?”

几人一时没反应过来:“去超市干嘛?”

江暮云笑道:“现在外面冷成这样,总不能还指望有人送外卖吧。不去超市买点吃的我们后面吃什么?”

现在不趁早去超市买点吃的喝的,我怕你们过几天抢不过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啊。

硬要说起来,几人家里也不是没吃的。

上次露营买的东西还有大半都没动呢。

但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逛逛超市就当消遣也行啊。

于是几人全票通过,约好明天中午一起出门吃饭,吃完饭再去超市。

第二天一早,当大家醒来后发现家里还是没有水的时候,这个逛超市的时间,就被提到了早上。

“早。”

“早。”

上午九点多,十五楼五人组在楼道里碰头。

“你手上拎的这是什么?”赵家昊好奇道。

江暮云把手上折叠起来的露营车展开一半给他看:“我们早上不是要去买水吗?带个露营车拖回来方便点。”

赵家昊双眼一亮,转头去看李安轩:“好主意啊!要不把我俩搬家用的那辆小推车也带上?”

李安轩整张脸都埋在围巾里看不出表情:“你是准备买多少水?一个露营车都不够装的?”

江暮云附和:“就是就是,你要是喜欢推车,回头这车就归你拉回来了。”

这时候在明面上买物资,最好的法子就是少量多次。

一次买太多过于显眼,哪怕只买那一次,后面都不出门,也会给人以你家物资充足,所以后续才不用继续抢购的印象。

在山雨欲来时给人留下这种印象,无异于是把肥羊两个字写在脑门上。等外头乱起来之后,你不倒霉谁倒霉。

只有频繁出门采购,但每次买到的数量都不显眼,才会给人一种你家里物资不够,时常短缺的错觉。

这都是江暮云从她前世见到的、听过的流血事件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五人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在小区外头逛了一圈,一家开门的早餐店都没有。

赵家昊有点郁闷:“不至于吧,北方年年冬天都这个温度,应该不至于早餐都卖不成了啊。”

江暮云也是服了他的粗神经:“我们家里停水,人家店家也停水啊。”

赵家昊叹气:“也是。希望超市里还有卖包子的吧,我现在真的好饿。”

超市就在小区附近,几人步行十多分钟就到。

本以为这个点还是工作日,超市应该没什么人,却没想到超市里的人比平时都要多几分,看着还都是来买水的。

江暮云前世这时候还在宿舍待着呢,对于居民区的情况认知,也不比其他几个人多多少。

她眨眨眼,看着超市里人手两桶水起步的架势,忍不住道:“我们这时候来……还有水卖吗?要不直接左转便利店?”

江暮云已经发现了,有不少人的推车里都是成箱的小瓶矿泉水。

比起5L装的水来说,这种小瓶装的当然要贵很多。

尤其这些水买回去之后,可能有大半都是要作为生活用水的。

他们这里又不是什么高档住宅区,居民也都是普通工薪阶层为主,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应该没什么人会买这种性价比奇低的瓶装水,除非大桶装的已经卖完了。

几人对视一眼,秦时武道:“我觉得直接去便利店看看吧,要是有大桶装的水就先买了送回家,回头再来超市买吃的。”

这提议靠谱。

要是便利店里也没有大桶水卖了,他们再买小瓶装也来得及。

出于人的惯性思维,去超市里买水的人不少,但便利店却是门庭冷落。

几人成功找到了角落里的5L装饮用水,因为店里只有这一个牌子,也没有挑选的余地,干脆就定了这个。

如果说原本几人都想的是买一桶备着,那在去过超市,见识过别人买水的数量之后,他们的想法就发生了改变。

大家都买那么多,那我也买个两桶回家存着吧?

毕竟官方发布的停水通知只说正在抢修,并没有明确说明通水的时间。

谁知道这水要停到什么时候呢?

江暮云盘算了一下露营车的容量,觉得一人两桶也差不多,于是道:“先看店里有多少吧,不够的话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再带几瓶。”

便利店里放在外面的只有两桶,他们想要更多的,就得等店员去仓库里找找。

最后店员找出了两箱,一共十二桶,加上外面放着的两桶水,就是十四桶。

江暮云把露营车拉开,几人排列组合了一会,发现能一车装下之后,就决定把这十四桶都给买了。

于是几人出门还不到半小时,就又拖着露营车回来了。

幸好早上物业贴了通知,说电梯经过检查可以正常使用,不然他们还得拎着这些水爬十五楼。

这水分配起来也挺简单的,江暮云说她昨天存的水还有,于是只要了两桶。其他人每人三桶拎回家,放下水就再次出门了。

要么说人都有从众心理呢,原本隔壁几位对于逛超市的态度都是随便买买,但早上看那么多人都在抢水、买食物之后,这几人居然也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种急迫感。

五个人推了三辆小推车,江暮云用自己丰富的采购经验,带着他们从主食开始买。

先是真空包装的米面,5KG一袋的小包装,每家都买了四五袋。

秦时文本来想直接买20KG装的,被江暮云给拦住了。

“你们又不是天天在家做饭,买个这么大包装的开封了放家里,回头别给放坏了。买小包装的吧,不拆封放几年也没事。”

比起大包装,这种真空小包装既不起眼,又能保存更长时间,哪怕是洪水来了在水里泡过一遭都没事。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多买一些存着,性价比奇高。

那种大包装的米面也要买,但不能是这个时候买。

等过几天大家都在抢着囤粮,不大量购买的人才是异类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时机。

江暮云给出的理由非常有说服力,而且整个十五楼所有人之中,看着也只有她是偶尔做饭的,索性大家就跟着江暮云的建议走。

蔬菜别买那些花里胡哨的,买回去也不会做。

要买就多买点大白菜和卷心菜这类的,耐放还好吃。实在不会做就买点火锅料,一锅炖了味道也不错。

北方都说白菜炖粉条,超市里各种粗细的红薯粉也可以买一点。红薯粉隔壁还有龙口粉丝,这个味道也不错,江暮云大力推荐。

还有耐放又顶饱的根茎类食物也可以多买一点。

觉得只吃大白菜枯燥?那多买点洋葱土豆南瓜胡萝卜,再不行冷冻杂菜和半成品也可以。

会做的就研究着炒一炒,不会做的用微波炉、烤箱热一热也能吃。

圆筒装的挂面也可以买几包,早上起来懒得做饭,把面煮熟之后加点香油酱油醋,就是一碗经典阳春面。

味道可能比不上泡面,但好在不容易吃腻,还比泡面健康些。

都想到下面吃了,不配个蛋怎么行?买几盒鸡蛋回去,鸡蛋旁边的松花蛋和咸鸭蛋也可以带一点。

多买一点处理好的肉沫和肉丝,回去和大米一起下锅煮一煮,就是一顿皮蛋瘦肉粥。

要是实在懒得做,还可以直接买包装好的卤蛋,同样耐放又方便。

赵家昊把卤蛋放进购物车里,秦时文偏爱喝粥,还买了不少配粥的小菜。

几人买完这些,都不用江暮云提醒,就自动想到了另一位面条好伴侣——火腿肠。

不止是火腿肠,腊肠、纯肉肠、烤肠也都是个顶个的香。

能配面条能做菜,再不济买俩大馒头,搭着吃也是不错的选择。

赵家昊如愿以偿地在超市买到了包子,不止是他买到了,其他人也跟着买了几个。

包子旁边就是十块钱一大袋的大白馒头,在听完江暮云给出的各种懒人用餐法之后,几人直接人手一袋拎走大半。

横竖都逛到熟食区了,或烤或卤好的牛羊鸡鸭刚出锅,闻着香气就诱人,多买一点带回去,懒得做菜就热一热。

这个温度,他们家里的冰箱都变暖箱了,东西买得再多也不怕坏,实在不行就放阳台,比冰箱冷冻层都管用。

当代青年在准备宅家之前来了超市,零食肯定是必买选项。好不容易有宅家当咸鱼的机会,不配点零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原本几人都只是想着随便买点,却没想到最后装满了三辆小推车。

江暮云看似一直都在往购物车里丢东西,其实把数量拿捏得死死的。

最招人眼的米面,他们全都买的真空小包装,立起来都是方方正正的一块,全部都能放进露营车里码好。

露营车又不是透明的,到时候把那几袋零食往上面一搭,别人看了最多说他们爱吃垃圾食品呗。

等东西买得差不多了,几人又不死心地去卖水的区域看了一眼。

矿泉水货架那块挤满了人,超市售货员刚开着推车过来补货,东西还没摆上货架呢,就已经被人拿空了。

几人都买过水了,也懒得再凑这个热闹,拎了几瓶饮料就走了。

只有江暮云在结账的时候,看着别人的小推车里成箱成箱的水,有点忧愁似的说:“也不知道停水要停几天,要是明天还不来,我们今天买的水估计也不够用,还是得过来排队抢水。”

秦时武皱眉:“这确实是个问题。今天早上我问过同事,说医院那边也没来水,现在用水都是水站供应的水。”

官方出的停水通告上是全城停水,需要抢修的管道自然不少。

只是人手一共就那么多,抢修自然也要分先后。在这种特殊时期,当然要以医院这样的地方为先。

医院都还没水,他们这里自然要更靠后一点。

赵家昊倒是挺乐观的:“大不了明天多跑几趟呗。南市就在长江边上,总不至于缺水用。”

江暮云耸耸肩:“明天再看吧。要是明天还没来水,我们就直接去水站订水吧。我上次在网上看到过桶装水的价格,对比这种5L装的价格,我觉得我今天就像个大冤种。”

结完账,几人拎着东西往回走。

多亏了李安轩的环保意识,几人回去的时候拎的都是帆布购物袋,从外面完全看不出购物袋里装的是什么。

能看见的那几袋,就是江暮云特意放在露营车上面的。

打眼一看全是包装花花绿绿的膨化食品,一副完全不会居家过日子的模样。

拎着东西往回走的时候,江暮云突然道:“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这天气,外头也就自行车能动了。”

这话可半点都不假,他们刚才去超市的那一路,路上除了少数电瓶车外,就剩自行车了。还能跑的私家车就没见几辆。

这也不奇怪。

现在的温度已经奔着零下三十度去了。而在九月底十月初这个时间的南市,连一桶-10#号的柴油都难找。想开柴油车上路,那纯属做梦。

而对于汽油车或新能源车来说,油箱的问题往往不大,水箱却免不了遭灾。

能在刚开始降温的时候就反应过来清空车子水箱,或是手边有防冻液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现在都在打汽修厂的电话呢。

至于纯电力驱动的车,别想了,这个温度电池都充不进去电。

算来算去还是人力驱动车最好用。

秦时文笑道:“地铁只是在检修,又不是被拆了。你现在买辆自行车,后面是要带着它去学校吗?”

倒是秦时武听了之后眼睛都亮了。

秦时武道:“是个好主意啊。我车这段时间是开不成了,骑车上班总好过挤地铁。”

每天挤地铁的赵家昊和李安轩觉得自己有被内涵到。

挤地铁怎么啦,限量版沙丁鱼招你惹你了?

秦时武也是了解过天气预报的人,知道这个温度会持续上好一段时间,他想了想说道:“回头等地铁通了我就去买一辆,以后上下班都方便,还不怕地铁再停了。”

只怕热不畏寒的人此刻已经有了羽绒服,顶着零下二三十度天天骑车上班也不带怕的,说起话来都格外嚣张。

江暮云表示赞同:“确实。我们学校教授说之后温度可能还会降,南市这边的基础建设不知道能不能挺住。”

李安轩倒是对这方面有点了解,听了江暮云的话之后也变得若有所思起来:“现在的地铁都是电网供电,如果温度过低的话,确实可能会对接触网甚至道岔产生影响。”

赵家昊皱眉:“那就是说,如果后面再降温的话,地铁可能还是会停?”

几人走进楼道,江暮云按下电梯:“可能吧。毕竟南市很多设施在防寒防冻方面都比不上北方城市,温度太低就容易出问题,就像这次停水一样。”

李安轩找出了一则新闻通报给大家看:“不止是地铁,飞机也停了,说是磁场紊乱。”

李安轩的手往下划屏幕:“还有不少列车也停运了。”

李安轩退出新闻页面,翻了翻别的消息,转头对赵家昊道:“要不我们回头也去买一辆自行车?要是未来继续降温,地铁说不定还会停。我俩总不能地铁一停就不上班了吧。”

赵家昊茫然地问了一句:“我俩就买一辆吗?”

李安轩哽了半天都没接上话。

秦时武笑得喘不上气:“那回头地铁通了咱仨一起去吧。”

江暮云申请加入:“带我一个,我也买一辆。就网上看的那种山地车,我想买很久了,看着贼帅。”

秦时文眨眨眼,得意道:“等什么回头啊,想去的话找我啊,姐姐这儿可是有能动的车的。”

秦时文的车是汽油车,前天晚上温度还没降到零度的时候,秦时文就被江暮云叫醒了,然后从开车回来接她,到送衣服,再到回省队,她的车就没怎么熄过火。

秦时文宁愿白烧油也不停,直到等到白天商店开门,买到了防冻液,才把车熄火停去了车库。

她要不说,这几人一时还真没想起来这事。

江暮云反应神速,立刻就扒到秦时文身上一口一个姐叫开了。

剩下三人干不出撒娇的事,只能一脸期待地看着秦时文。

秦时文笑眯眯:“说吧,什么时候出发?”

江暮云立刻接话:“一会儿回去放完东西,再热俩包子垫垫就走?”

江暮云早上是吃过早餐再出来的,但眼前这几位估计还饿着呢。

赵家昊已经眼馋包子很久了:“热了包子路上吃吧,微波炉转两分钟就行,快得很。”

大冬天的,大家回家都要开空调电暖,身上的围巾帽子也得卸下来,不然裹得难受。

要是在家吃完了再出发,那还得重新穿脱一次装备。

比起这来回折腾的,不如趁现在直接放了东西就走,还方便点。

秦时文也没意见:“成,那一会儿电梯口见。”

几人把购物袋和露营车里的东西分一分,其他四人回去热包子,江暮云在家抱着小白好一阵安抚。

小白就是普通的本地小土狗,不像雪橇犬那样抗冻,江暮云怕等温度彻底降下来之后,它一下扛不住直接被冻死,索性试着让它慢慢适应现在的温度。

所以今天早上江暮云出门的时候,就把家里的空调关了,只在小白窝里留了几个厚垫子,要是小白实在冷得受不了,还有个窝可以回。

现在家里还有一点空调的余温,比外面暖一点,但温度也到了零下。

小白在这个温度里过了一上午,但看着倒是没有被冻到。

刚刚江暮云进门的时候,还扑在她身上蹭了一会,完全没有之前缩在窝里不想动的样子。

江暮云稍微放心了一点。

如果今天白天她都不开空调,而小白也完全扛得住的话,那等今天晚上,她就把小白的窝挪到客厅去。

江暮云摸着小白的脑袋说道:“小白你努努力,加速一下基因变异过程,姐姐还想多养你几年呢。”

小白也不知道听懂了没,贴着江暮云好一阵腻歪。

小土狗也挺好,至少在适应能力这块的得分,少说得是西大级别的。

江暮云抱着小白揉搓了一会儿,听到外面就动静了,就放下小白出门了。

要买自行车的几人商量了一下,都决定买山地车之后,秦时文就直接把他们拉去了一家知名品牌的专卖店。

好巧不巧的,江暮云空间里放的那几辆山地车,也是这个品牌的。

只不过不是在这家门店买的。

江暮云直接买了当初那几辆的同款。

以后万一车坏了,她把空间里的掏出来做旧一点,还能糊弄过去。

江暮云配的越野轮胎,理由是看着帅。

而剩下三个口是心非的男人,嘴上说着:“在城市路买什么越野胎。”但手上还是很诚实地按着越野胎的价格付款了。

原因无他,这看着是真的很帅啊。

江暮云还试图怂恿秦时文:“文姐,你要不也买一辆?不然咱们五个画风都不一致了。”

秦时文摆摆手:“得了吧,我不凑这个热闹,我年纪大了造不起。”

江暮云转头去看同样年纪的秦时武。

秦时武正在跟店员讨论越野胎的适用路况,完全没注意他们这边在说什么。

难怪他没反应呢。

秦时文把人送过来了,很显然是没法再把人拉回去的。

光这四辆车就不可能塞得进她车的后备箱里。

而且看江暮云他们四个的样子,估计也是不想坐车回去了。

江暮云搓搓手,这可是她前世的梦中情车啊。

现在光明正大地把它握在手里了,当然要先享受一下了。

四个得了新玩具的人一拍即合,挥手就和秦时文道了别。

秦时文的车刚发动,就看见那四个人并成一排,唰一下窜到了前面去,她坐在车里都能听到他们的欢呼声。

四人都挺兴奋,到家居然也没比秦时文慢多少。

江暮云家这个小区,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有专门的地下车库停放。

机动车库有电梯,可以直接从地下回家,但非机动车库是没通电梯的,停完车后只能绕出车库从楼道坐电梯上楼,非常麻烦。

电瓶车不能进电梯,所以必须放进车库,但是自行车没有这个限制。

几人都懒得费事去办停车手续,后面还得绕路拿取,干脆就直接把车搬回家去。

这个小区入住率不低,但有一多半都是回迁的退休职工,就算是早晚高峰,也很少有挤电梯的情况出现,所以不用担心推车进电梯占位置,像他们一样把自行车带回家的人不少。

和保安打过招呼之后,电梯里“禁止电瓶车入内”的智能警报也只响了两声,就被保安手动关停了。

江暮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小白的状态。

小白已经习惯了冷趴趴的环境,瞧着比之前更精神了一点,围着江暮云兴奋地直蹿腾。

江暮云欣喜地抱起小白猛亲一口,奖励了他一顿牛肉罐头。

检查完小白之后,江暮云把江爷爷的房间收拾干净,在房间里放了几个大号储水箱,然后开始往里放水。

冬季储存足够多的冰,到了夏天日子才能好过一点。

放完水,江暮云又开始打包米饭。

刚开始降温后的这段时间,江暮云几乎每天都要出门,她就没有忙着做菜,而是一个劲儿地焖米饭。

头一天晚上把米淘洗好,第二天出门前放进电饭煲里,回家后把电饭煲里的米饭打包好放进空间,再蒸下一批。方便又快捷,工作量也不大。

江暮云把今天第二批米饭打包好之后,群聊里的消息也开始跳个不停,是上班三人组在问明天的出门时间。

秦时武和1503的两位邻居,在有了自行车后的第一件事,都是去和单位报备恢复正常工作。

两边的单位不一样,但得到的回复都挺一致的。

全都是说让他们先不着急,单位目前不算缺人手,可以在家待几天,等公共交通恢复再正常上班。

单位的回复通情达理又温柔,放在私企可以说是神仙公司了。但实际上给三人的打击力度一点也不小。

赵家昊两人刚开始实习一个月,离独立出警还有一大截路要走。秦时武就更不用说了,规培生,连正式的行医资格都没有。

在目前还能忙得过来的时候,他们这些半编外人士是多一个还是少一个,影响真不大。

但人要是在通勤路上出了什么事,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么一比较,还不如让人在家安稳待着呢。

两边单位的回复速度都挺快,三人收到消息之后没一会,他们明天出门的时间就被敲定了下来。

可有可无三人组这个夜晚过得有点丧气,江暮云和秦时文倒是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江暮云就发现小白已经恢复了活蹦乱跳的状态,和降温前在家里的状态差不多,好像这次急速降温对它的影响已经完全消失了一样。

江暮云兴奋地给小白又开了一个罐头,姐妹俩甜甜蜜蜜地在一起蹭了好一会。直到和邻居约定好一起出门的时间,江暮云才放下小白开始穿戴外出装备。

今天是降温的第三天,几人家里都囤了足够他们吃一个多月的食物,且每个人都有了出行的代步工具。

只是南市依旧没有恢复供水,交通也只有零星几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官方没有发布降温预警,也没有恢复供水的通知,只是发了几条鼓励居民自行储水的通告。

这几乎就是在暗示,这水一时半会是来不了了。

经过这两天停水的日子,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平时的用水量有多大了。

洗菜做饭、早晚洗漱、卫生清洁,甚至是冲厕所,全部都离不开水。

5L装的饮用水买回去,也就够一家人晨起洗漱的。而用过之后的水,除了冲厕所,也找不到别的用处。

有家里人多的,这两天光是买水就花了近百元。

在意识到水可能还要再停几天之后,多数人就不再把目光放在超市售卖的饮用水上了。

家附近有江河湖的,直接砸碎冰层取水做生活用水,净水片和净水器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居住的居民区连个人工湖都没有的,也纷纷带着手推车等运输工具,前往水站购买桶装水。

江暮云一行五人到了水站的时候,水站里排队买水的人,已经从门口往外排了得有一百米再拐弯了。

“嚯,这么恐怖?”秦时武惊讶道。

秦时文:“不然呢?咱家就我们俩,昨天买的水也用了一多半。要是家里四五口人的,那小桶两三桶水够干嘛的。”

江暮云下了车,打开后备箱看了一眼:“文姐,你这车大概能装多少桶啊?”

秦时文比划了一下道:“后备箱的话,我估计能装七八桶就不错了。要是把前面也算上,挤挤也能十多桶吧?”

说着,秦时文就看向了另外三位男士。

他们五个坐秦时文的车,一直都是江暮云坐副驾驶,三位男士挤后座的。

李安轩在心里估量了一下:“真要挤挤的话,脚边放一桶,手上抱一桶,后座放六桶没问题。”

江暮云也点点头:“副驾底下能放两桶,我手上也能抱一桶。这么算起来,一人买三桶完全运得回去。”

秦时武皱眉:“要买这么多吗?这种大桶装的饮用水一桶得有三四十升吧?南市停水也不至于停那么久吧?”

赵家昊倒是觉得多买点挺好的:“主要是这天气太冷了,我俩喝水多,这次跑一趟多买点,省的回头用完了又要来抢水。”

最关键的是,他和李安轩俩人没车,如果这次没买够回头又要买,还是只能蹭邻居的车。

虽说他们关系挺好,但也不能总麻烦人家不是。

几人站在长队后面老实排好,江暮云道:“反正桶装水没开封的可以退,水用完了桶也能退,一次多买点省得麻烦。”

江暮云指了指他们身后的车,又示意秦时武去看推着一推车的水往外走的人:“况且,又不是所有人手上都有能开的车。那徒步几公里来买水的人,不得一次买齐全了?”

秦时武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要不是秦时文的车还能开,他们这会儿估计也得是带着推车过来,恨不得一次买个百八十桶的,省得后面再来回跑。

尤其是像江暮云说的那样,桶装水确实便宜。

只是在这个便宜的范围内,价格也还是有波动的。

等排到江暮云他们的时候,价格较低的品牌早就卖完了。现在最便宜的也要十五一桶。

最夸张的是,他们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到水站门口的时候回头一看,这条买水的队伍不仅没有变短,反而比他们来的时候更长了。

出于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几人直接要了二十桶,水站还贴心地赠送了几个按压式取水器。

水站的工作人员帮他们把水桶用塑料绳两两捆在一起,赵家昊和李安轩想说要不要帮江暮云和秦时文提两桶,话还没出口,她俩就拎起水带头走了。

五个人,一人四桶水提在手上就走,一路上赚足了眼球。

倒不是因为他们买的水多,毕竟直接带着推车过来一人买个十多桶的也不少。

主要是江暮云和秦时文穿的衣服都是女款,蒙着脸也能看出是女孩。

那三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也就算了,俩姑娘也能徒手提起百来斤,这事真让人觉得挺稀罕。

江暮云都听到有人在讨论他们这一群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了。

江暮云把水放在车边,甩了甩手。

她现在的身体到底不是十年后的那个身体,一次提四桶水确实能提得动,就是胳膊被坠得生疼。

秦时武把水放下后长舒了一口气:“就这么百来米的距离,我感觉我被压矮了起码三公分。”

有些人,表面上单手提水百来斤帅气自如,实际上埋在围巾里的脸都被憋得通红。

其他几人放下水之后也开始不露声色地甩手,对秦时武的话一脸认同。

哗啦啦二十桶水放在车边上,瞧着还挺壮观。就是怎么把它们运回去,成了一个大难题。

秦时文打开后备箱,横排竖排硬塞了八桶水进去。

接着三个大男生在后座排排坐,秦时文在车里翻了一会,翻出一把瑞士军刀,把绑在一起的水桶分开成了四个,后座三个大男生一人脚下放一桶。

两桶两桶地捆在一起的水,每人怀里抱一捆。

由于空间不够大,三人只能错开坐。

坐在中间,整个人佝偻着前倾的赵家昊喃喃道:“我以后肯定买他百八十个大水桶,每天都存满水,我再也不要来买水了。”

剩下的三桶水,有两桶在江暮云脚下,另一桶归江暮云抱着。

秦时文把人和水都安排妥当,一身清爽地坐上驾驶座,一脚油门踩下去:“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咱要不今天就去把水桶买了?”

副驾驶的位置挺宽敞的,江暮云坐得挺舒服,还有空闲地给她换个姿势。

她挪挪腰靠在车门上,慢悠悠道:“水桶我买几个大的备用就行,我家小水桶挺多,存不了多少水还占地方。等买完桶我再去买件羽绒服,以前冬天都是穿校服的,羽绒服没几件,得买件新的了。”

李安轩想了想:“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也准备买几件冬衣。”

说完又艰难地去戳戳赵家昊:“你要一起去吗?”

他和赵家昊搬来的时候是夏天,冬衣带的不多。

而且一个正值壮年火气旺盛的南方大小伙,指望他的衣柜里能有多少厚衣服,那是不现实的。

连仅有的几件秋衣秋裤,都是被妈妈按着脑袋才勉强塞进衣柜的。

要是以前冬天最冷不过零下六七度的时候,他们这么穿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现在可是零下二三十度,这就不是能靠硬抗扛过去的了,这是可是物理意义上能冻死人的温度。

李安轩和赵家昊这几天出门,别说秋衣秋裤了,身上毛衣都要穿三件,裹得都快喘不过气了。

急缺一件厚羽绒服解放自己。

赵家昊疯狂点头:“去去去。我一直琢磨这事呢,原来想着上网买那种北方穿的,结果现在好多地方的快递都不发货。”

秦时文送佛送到西:“那成,一会儿我带你们去一家店,我之前跟我哥去极市旅游的时候就是在那买的衣服,绝对够厚实。”

去买衣服之前,他们还得先把水弄回家。

车开进车库停下之后,几人把散开的几桶水重新捆了起来,五个人二十桶水,挤挤挨挨地叠放在电梯一角,尽量不占用过多空间。

李安轩为了防止水桶倒下伤人,干脆整个人拦在水桶前边挡着。

就算这样,他们也不是最夸张的。

他们这栋的六楼有一户人家,家里三代同堂,老两口跟儿子儿媳一起住,带着俩孙子,一共六口人,家里女儿女婿就住对门。

这家人直接弄了四辆运货的小推车去买水。

江暮云他们的电梯在一层被按停的时候,这家爷爷正好带着他女婿上隔壁电梯。

他们这里五个人加二十桶水,还能再上三个人,到第四个人时电梯才发出超重警报。

而隔壁则是两个人加两辆小推车就直接满员,卸了两桶水之后超重警报才停下。

这么一看,他们几个买的水,实在算不上多。

电梯到了十五楼,几人把水拎到走廊里。

他们车里开着空调,所以这些水下车时还是常温状态。

就从电梯上到十五楼这么一会的功夫,水桶内壁上就已经凝出了一层冰。

江暮云捏捏水桶,把里面的薄冰捏碎:“总觉得今天温度更低了。”

秦时武把水放下:“你别吓人,再冷下去那还得了。”

江暮云掏出钥匙开门:“又不是我说的,我们学校教授说的,说后面可能还会降温。”

江暮云顿了顿:“这事不是都在热搜上挂好几天了?你们天翼3G还没连上呢?”

秦时武皱眉:“这件事官方目前也没有给出确切解释,可能就是学生自己理解错了吧?”

江暮云不置可否:“也不止是我们西大的老师,其他高校也有类似讨论。这话题都在热搜上挂了两三天了……”

说着,她顿了顿,笑道:“你们见官方出来辟谣了吗?”

在这种可能引起民众恐慌的话题面前,华国官方可不会因为顾及什么自由人权就放纵不管。

相反,在之前出现过的所有类似事件中,官方都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清网辟谣的。

只是这次却不见官方行动。

不仅没有任何明确的公开声明,还默认了部分地方政府鼓励民众积极储水、储粮的行为。

这个时候的沉默,其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由江暮云一手主导的,西大学子们对于这次异常气候的讨论,在经由微博传播发酵之后,已经蔓延到了各大高校。

与之前的每一次舆论风波都不同的是,这次各大高校的舅舅党们,透露出的消息都出奇的一致。

温度可能还会继续降低,未来的极端天气会增多,甚至可能成为常态,极寒之后很可能会迎来极热。

偶有两个唱反调的,被其他同学三两句话一追问教授是谁哪个学院,也就没了声音。

官方的沉默、各方舆论的一致,让原本只将这次降温当做偶发事件的人,也变得将信将疑起来。

江暮云说完之后,也没等几人回复,就先把水拎回家了。

而听了她这句话的四人,都不自觉地蹙起了眉。

李安轩掏出手机,给家里发了条消息,并决定一会儿的冬衣要多买几件、越厚越好。

江暮云的余光看到几人的表情,在关上门之后,她露出了一个计划得逞的笑容。

这几天网上的热门话题是她起头的,她也一直都有关注。

有了西大这个金字招牌带头,人们对于低温的警惕性也提起来了不少。

“学校的教授”这五个字,可比“网上的专家”这个名头可信多了。

前世这个话题,是由网上各种来路不明的舅舅党,以及一些大v公知们带起来的。

在这个前提下,哪怕前世官方也一样放纵了这些话题的蔓延,但相信它们的人依旧不多。

毕竟零下二十多度而已,地球上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的地方多了去了,人家不也照样过吗?

而这一次,随着消息源的不同,人们对于这次灾难的态度,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江暮云的几个舍友们,现在都已经在各自家里了。

前世她们可是在第三次异常降温初现端倪的时候,才被家里人想办法接回去的。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许多人在面对前两次异常降温时,都抱着或新奇或警惕的态度。

至少在官方明确表态之前,对这样的异常气候感到恐惧的人并不占多数。

一直到无数人在第三次大降温中骤然失去生命,官方紧急组建救助点,国外多地□□的消息传入国内,大家才反应过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气候异常或是低温灾害,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大灾难。

江暮云提醒几位邻居的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买储水容器时,几人思虑再三,没有选择容易损坏的普通塑料水桶,而是和江暮云一样,选择了韧性较强的软桶,就是那种网上很常见的折叠浴桶。

这个是江暮云一早就打算好了的。

虽然说不知道今后南市能不能等到恢复供水的那一天,但多备一点储水容器总是不会错的。最好还是方便携带的那种,万一以后要迁徙,也能带着家当走。

在旱几年涝几年的环境下,储水容器的珍贵可想而知。又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挖坑储水的。

而且这里是南市,建筑物的墙体很薄,保暖防寒的效果远不如北方城市的建筑。

如果温度真的还会继续降低的话,哪怕屋里空调还能用,也没法保证家里各个角落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上。

他们总不能一直都把水桶放在卧室里,房间里也没那么多地方给他们放。

这种浴桶的材质足够柔韧,就算里面的水结冰了,也不会直接把桶冻裂。

也多亏他们不走寻常路,才没和抢购塑料水桶的人撞上。

几人顺顺利利买了桶,又跟着秦时文去了服装城。

这家服装城全名是服装批发商城,里头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门口的衣架上挂得都是鼓鼓囊囊的棉服,原本就不宽敞的过道,直接成了一条狭窄的单人走廊。

人在中间几乎是贴着衣架上的衣服走,时刻都要担心自己会不会把两边的衣架带倒。

秦时文一下车就和秦时武一起在前面带路。

温度骤降,找到这家服装城买衣服或进货的人很多,里头本就不宽敞的地界,现在更是有种寸步难行的感觉。

几人在秦家兄妹的带领下,一路像钻地鼠似的在里头蹿腾,好不容易才等到那兄妹两人在一家店门口停住。

那家店的店门半开,在挤挤挨挨的衣服的遮挡下,站在店外都看不清店里究竟有没有人。

秦时文给几人介绍:“这家店是我爸一战友家亲戚开的,南市旅行社带团往北要统一订棉服的,基本都是从这家订,老板专门做旅游团生意。我跟我哥去极市就是在这买的衣服,零下四五十度完全扛得住。”

要不是有这段经历在,想在南市找到能抗零下几十度的冬衣,难度其实挺大的,他们估计得在各大商场转悠好一段时间,甚至只能去登山用品店里碰运气。

秦时武拨开挡在门口的衣服,冲里面叫了声:“婶,我小武,你这会儿有空吗?”

店里传来一个女声:“我点个货,你们先看。”

秦时武低下头,艰难地挤进店铺里,余下几人也跟着他努力往店里挤。

没办法,地方实在不大,就他们站在门口叫人的这一会儿功夫,后头就有不少人在催他们让道了。

店铺里的面积也不大,五人进来之后,店里就已经是满满当当的了。

几人都没自己选过厚棉服,在店里摸摸这件再看看那件,只觉得每一件都差不多。

好在老板动作很快,没一会就从一堆衣服后面出来了。

“你俩带朋友来照顾我生意,我今天可必须得给你们打个折了。跟婶说说准备买什么样的?”中年女老板脸上带着爽利的笑,出来后跟秦家兄妹打了个招呼。

江暮云目标明确:“就买最保暖的那种,最好比较方便行动,衣服裤子都要。”

赵家昊和李安轩也连连点头。

保暖,且方便行动,这就是冬天最实用的了。款式好不好看那都无所谓,他们人都快冻成狗了,哪有心思计较这些。

老板伸手就从衣服堆里拎出来两件:“那就得是这款了,之前小文小武买的也是这款。正好男款女款都有,衣服裤子一整套的,你们看看怎么样?”

江暮云上手捏了一下,厚但不重,里头的羽绒也被压得服帖,没有蓬成一个大圆球。

再上身一试,行动起来也挺方便,保暖效果更是一流。

在开着空调的服装城内,江暮云脱了身上原本的羽绒服和薄棉袄,只穿这一件,都觉得比之前热一点。

再对比着空间里那几套极地防寒服,江暮云觉得,这保暖程度,也就比极地防寒服差一筹了。

江暮云这次只准备买一套,和她囤的极地防寒服换着穿。

倒是李安轩一次买了三套,还特意买了套大一码的,说是方便以后在里面加衣服。

赵家昊买了两套,秦时文和秦时武也多买了一套做换洗。

老板很爽快地给打了八折,江暮云估计老板是看着秦家兄妹的面子,直接给了他们进货价。

江暮云买完衣服之后,手头上该过明路的物资就过得差不多了。她现在心情颇好,掏钥匙开门的时候都哼着歌。

门一打开,江暮云就被小白扑了个猝不及防。

小白今天热情得不正常,一直在挠江暮云的衣角,嘴里哼哼个没完。

江暮云不明所以:“干嘛呢今天?窝被你挠坏了?”

小白试图去咬江暮云的裤脚,可江暮云穿着登山靴和厚棉裤,裤脚直接塞进了靴筒里,小白咬半天都没咬动,最后急得拿脑袋把江暮云往前顶。

江暮云无奈,只能把手上提着的东西先放下,顺着小白的力道走。

小白一直把江暮云推到了博物架边上。

只见博物架略靠上方的台子上,放着一个和整个客厅画风格格不入的塑料球,球上还伸出了两个小鸡翅膀模样的东西。

正是江暮云之前在养殖场带回来的孵蛋器。

而此刻,孵蛋器里的那两个鸡蛋已经不见了,两只嫩黄色的毛绒团子正窝在剩下的半块蛋壳里,好奇又胆怯地打量着四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