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第76章 76

第76章 7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叫门??

听到此处, 李渊再说不出一句话来,孽障,真是孽障…

“即便如此, 四弟乃是手足。”李建成只顿了一下, 继续道。

李世民直接打断, “如何,若是换了大哥, 可会以一城换取不知廉耻不配为人的畜生?”

“若我当时在场,定会手刃了那个畜生,也算他为大唐基业做了贡献。”李世民道。

“弟弟还真是无情。”李建成满眼悲痛的看向李世民, “若叫城的是父皇, 弟弟岂不是也要杀了父皇?”

李渊……

“父皇不会干出此事。”李世民道。

李渊抬眼看向李建成。

李建成方才觉出自己说错了话,“儿臣不是那个意思, 爹爹自然不会干出此等下作之事, 儿臣只是悲痛元吉之死, 才口不择言。”

李建成立马解释, 他觉的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圈套。

“此等畜生, 何来悲痛,他死了乃是对唐朝的贡献。”李渊冷了脸,大唐基业和儿子哪个为重,李渊还是拎得清的。

那个畜生哪来的自信,觉的自己值一座城?还是大唐的大本营,晋阳,他也配!

死,死的好。

如今正是开国之初, 李渊最在意的是大唐的地盘, 只要能开拓国土, 死个儿子死个女儿又算什么。

方才之所以激动,只因为是李秀宁杀了李元吉,在李渊心里,儿子总是比女儿重要的多,更何况还是对自己有用的嫡子。

虽然李渊罢免了李元吉所有职位,但对李元吉这个儿子,李渊终究还是带着期待。

天生神力,虽无谋略,但是配上好的军师,也能为大唐成就一番大业。

唉…死了还是有些可惜。

李渊的心里反复横跳中,一会觉的李元吉该死,一会又觉的李元吉死了可惜。

但当下用人之际,李元吉不能死而复生,李渊也不敢对李秀宁如何。

想到此处,李渊心里有些憋屈,他竟然还得对女儿妥协。

自己让李秀宁征战沙场已然破例,她竟然还敢杀手足,这狠毒之心,让李渊忌惮。

等着大唐稳定之后,再秋后算账。

女子就该待在女子该待的地方。

李渊不敢对李秀宁有什么惩罚,只是追封李元吉为齐王,也令史臣不得记录李元吉叫门之事以及李秀宁杀手足之举。

李元吉是为大唐牺牲,值得赞扬。

大唐基业,绝不能有污点。

李渊可当做什么没有发生,但是李建成却不能,李元吉之死让他感受到了重重危机。

李世民和李秀宁的“姐弟情深”,李建成可是看在眼里,若两人联手起来对付自己…

李建成越想越担心,自己身边竟然连可帮扶之人都没有。

他得先下手为强,绝不能养虎为患。

李建成把目光放在李秀宁身上,先从弱的下手,除掉一个是一个。

但又不能太明显,因此李建成准备给李秀宁慢慢下.毒,也让她为大唐牺牲牺牲。

李建成安插奸细在李秀宁身边,把药下在李秀宁的熏香里。

*

晋阳

李秀宁灭了熏香,满眼的失望,她的好大哥,自己何德何能能被她大哥如此忌惮。

“将军,饭食没有问题。”李秀宁身边的侍女道。

这个侍女是李世民送来的,自打知道自家阿姐会在623年毙,李世民就开始寻懂医术的女子,如此安插在李秀宁面前不会惹人注意。

自家阿姐向来身体安康,短短几年如何就香消玉殒,李世民不信其中没有猫腻。

李秀宁握紧筷子,随即又放下,一个想法萌生在她心中,如此度量的李建成当真能为君么?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咱们继续昨天的话题!叛逆的太宗们,不知道大家猜没猜出这次唠嗑的主角是哪两位,嘿嘿】

到了晚上八点,乐瑶又准时和大家见面,继续昨天的话题了!

【朱元璋进入直播间】

【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朝君臣进入直播间】

这次进直播间的人不怎么多,看到最后一个网友的名字,乐瑶笑了笑,她家粉丝是觉得自己直播间太冷清了,于是改了个唐朝君臣么!

真的是太太太暖心了!

虽然直播间的人数不多,但是丝毫没有降低乐瑶的兴趣,本来她开直播就是为了跟大家唠嗑,只要有一个粉丝在,她都能兴致勃勃的唠下去~

直播间的那头还真的是唐朝君臣,不过是一个天幕算一个人头,就像之前给秦朝所有子民放天幕的时候,也不会增加人数。

*

秦始皇嬴政这照样只过了几天,秦朝的时好似和直播间那头的时间最相似,只延迟几天罢了,但是其他朝代就不一样了,几天到几年不等。

终于又等到了天幕出现,秦始皇嬴政放下手上的奏章。

自上次让李斯统一文字后,秦始皇又开始统一货币,货币的统一是商贸基础,有利于商户买卖。

不若货币的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就会混乱,你说我一个钱顶你两个,但是对方又不认,说一个钱顶一个…

这次统一货币的思路,秦始皇嬴政吸取了宋朝教训,之前蔡京不是弄出个十大钱么,最后造成了大宋的通货膨胀,因此,所有的货币都是统一重量,且还加了特殊的防伪标识,民间难仿。

嬴政让交代各官员考察百姓的购买力,如此来制定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初成模型。

嬴政开始专心的看神迹,他想知道神迹之前说的叛逆是不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

*

神迹再次出现在朱元璋面前,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没有任何精力看神迹。

他悲痛欲绝,两天不眠不休,他的太子,他的嫡子,如何就死了!如何!!

他一心培养的儿子呀!怎么就死了!如何就死了!

朱元璋又开始痛哭起来,随着朱元璋的哭声,他面前的神迹也跟着起伏跌宕。

朱棣眼睛亦然红肿,显然也是哭过的,朱标是他最敬重的大哥,如今忽然离世…

*

唐,621年。

王世充、窦建德二人被押入大殿。

“朕绍膺骏命,逆贼王世充全族流放,逆贼窦建德午时赐死。”

圣旨下。

王世充听自己没被赐死,心底的石头放下了,他投降之时李世民便保证过。

如今看李世民还是讲信用的。

王世充看向身边的窦建德,只见他面不改色,王世充心道“都这时候了,你还装什么英雄?”

王世充对窦建德充满怨念,十万大军呀,竟然打不过李世民三千多人,窦建德是什么绝世大废物。

死,赶紧死,把自己连累成这样,王世充可恨死窦建德了。

“父皇,窦建德罪不至死。”李世民上前一步,在大殿之上亲自为窦建德求情。

窦建德看向李世民,没想到他会为自己求情,窦建德并不怕死,成王败寇。

不过,李世民果真是真英雄,败在他手下,他窦建德服气!

想着虎牢关之战,自己输的不冤枉!

“秦王李世民!”李渊阴沉脸色,这小子胆子大了,自己都下圣旨了,他敢反抗?当自己是什么东西!

“父皇,窦建德罪不至死。”李世民仍旧坚持。

李世民没想到自家父皇在知神迹后,还会处死窦建德,他难道不知处死窦建德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李世民不怕打仗,但是若能避免为何不避。

于大唐,窦建德的确是反贼,但是于整个河北窦建德却是明君,若就此斩杀,民怨必定沸腾,为何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能一呼百应,并不是刘黑闼有多大能耐,而是窦建德对河北的影响力。

如今的窦建德已经四十九岁,不会对大唐产生什么威胁,这样的人,该招降才对。

如此还显出大唐风范,也好招降更多人。

看李世民再三为自己求情,窦建德感动了,“在下窦建德感谢秦王李世民,你乃真英雄!”

这样的人,才该为君王!

窦建德着实惋惜,要说李渊命是真好,有秦王李世民这样的儿子,若他有如此子嗣,定马上禅让皇位,为了天下百姓。

“父皇,窦建德罪不至死。”李秀宁也站在李世民,一同求情。

反了,反了,这是要反啊,李渊面上挂不住了。

这不孝儿女,以为自己立了军功就可以对自己发号施令?!

果真太子说的对,他早该提防这姐弟二人!

“如何罪不至死?叛贼都应该死。”李建成站出来,支持李渊,“逆贼不死,何以平天下!”

李建成非要和李世民对着干,李世民战功累累,对李建成遭成了莫大的威胁。

如今李建成最大的靠山便是李渊。

众臣不敢言,若是言,那就是赤果果的站队。

但偏偏就有硬骨头,“臣以为,窦建德不该杀。”

众人的目光都定在大臣魏征身上。

李建成看站出来的是魏征,神情变换,而窦建德见到站出来的是魏征,神情也跟着变了。

李渊皱起眉头,他记得魏征,开始投奔大唐,后来又投奔了窦建德,如今竟又回来了!看来他心中还有旧主,也该杀!

李渊眼中带着杀意,但魏征仍旧面不改色,不该杀,就是不该杀。

李渊之所以还想杀窦建德,和三年前的神迹有分不开的关系。

不过,此时的大唐已经不是三年前的大唐。

三年前晋阳起兵,胜负未知,虽然神迹所示唐朝有天策神将李世民在,定会胜利。

但李渊仍旧不放心,他怕有变数,晋阳起兵后,李渊输不起。

但是三年过去,唯一有的变数只是李秀宁和李元吉,晋阳之战,李秀宁手刃了李元吉,提前活捉了刘武周,虽然李渊极力的抹去这段历史,但仍被民间传颂。

如今李秀宁的威望在军中很高,士兵们都认准了这位女将军,为了大义,可以手刃亲弟弟的将军。

李秀宁现在的身体无恙,有李世民派来的侍女在身边,给李秀宁挡了无数的灾。

能看的出来,李建成是真的想让她死。

这个斥责自己手刃手足的大哥,时时刻刻想要了自己的命。

越是如此,李秀宁越是要逆天改命,她绝对不能死在李建成的前面,留在她二弟一人。

李秀宁心里的那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太子之位,不对,确切的说帝王之位该是她二弟李世民的。

除了李秀宁,其他还是如神迹所述的一模一样,晋阳起兵,西河郡之战,李世民虎牢关擒拿双王,随后被李渊册封了天策将军。

此刻,朝堂上的氛围十分紧张,李渊和李世民都没有让步的意思。

李渊自有他的考量,窦建德一介平民出身还敢造反,李渊自然要杀鸡儆猴。

且,窦建德深得民心,若是放过他,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变数,李渊可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至于他的旧部造反就造反吧,反正他的儿子可击败。

还有一点,李渊要给李建成留有功绩,前面几场战役都由李世民出征,李建成一无建树,太子之位怎么能坐的稳当。

此时的李建成真的除了占了个嫡长子之位外,一无是处。

李渊不是没想过让李建成也参与其中,但又怕一旦换成李建成又再生变数,李渊可不敢冒此风险,在把好好的大唐基业给作没了。

别的都如神迹所述,这个也不例外,窦建德必须得死!谁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

突然间!神音响彻整个大殿。

天幕铺展在唐朝的整个大殿之上,众臣只要抬头就能看见。

李渊见到神迹忽然出现,心里咯噔一下,上次神迹出现时,看见神迹的只有寥寥几人,如今神迹竟在大殿出现,怕是再也瞒不住了。

【有叛逆的儿子,自然有逼着他们叛逆的人,今个咱先说说李世民为何叛逆了,一切要从李渊说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