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483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483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阳又升起来了。

刘备打着哈欠从内室里出来, 揉揉眼睛。

他起得是略晚了一点,但这主要是因为昨天晚上宴请宾客,多喝了几盏酒, 睡得也有点晚, 在他自己心里, 肯定算不上什么放浪形骸的行为。

在他揉完眼睛前,他是想着朝食要喝一点汤, 最好是豆腐汤,里面加一点河贝,再洒一点茱萸,这样喝起来又鲜又辣,最主要是热气腾腾的, 在初冬的清晨既能驱寒,也能驱离睡意,还能将最后一点喝酒后的昏昏沉沉也驱散掉。

这样的盘算在揉过眼睛, 见到廊下站着的仆役后一瞬间就消失了。

陈群在等他, 而且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刘备就不太能理解。

他昨天白天在城里走了一圈, 探查各处流民的生活与居住环境这事, 刘备是知道的, 后来入夜时听说他又跟着云长去巡夜, 他也听说了。

似乎是因为当初袁谭攻青州时, 陈群曾经安置过流民, 因此有了一些经验和见解, 来许城也要多走一走, 了解情况后才能开始分配下面的官吏做事。

所以在刘备心里, 陈群这个时间肯定也该在临时下榻的小院子里睡觉。

但他不仅起得早, 而且还拿了一卷什么东西来, 似乎一夜都没睡。

“……长文?”

陈群躬身行了一礼,“主公。”

青年穿着灰蓝色的直裾,腰间有两三点玉石配饰,与头冠上的玉蝉泛着同样淡淡的光,整个人看起来清冷又端肃。

但刘备第一个感觉是有点儿不自在,作为无论面对朝廷官员、世家豪强、军中将士、贩夫走卒都能很亲切自然地进行人际互动的一位诸侯,他很少有这种感觉。

但他毕竟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大的人,只是片刻的时间,他已经将很多下意识的小动作都压下去了——比如说摸摸自己的发冠,整整自己的腰带,再将后背挺直一些。

毕竟陈群就是一个一板一眼,并且时时刻刻都仿佛在暗示别人,要他们跟自己一起一板一眼,无论衣冠还是举止都不能有半点错处的这么一个人。

刘备还是笑呵呵地伸手出去,请他坐下,又问他要不要一起用些朝食。

这个答案一般是“不”。

但今天的陈群很不一样,他迟疑了一会儿就谢过了他,并且表示同意。

……这也很不寻常。

跑来刘备府上蹭朝食的人其实挺多,二弟三弟是最常见的,简雍和徐庶次数也不少,陆悬鱼大半时间要不在青州,要不在外出打仗,但只要来下邳,她总是不带客气的,还会一边吃一边和他交流美食心得。

但陈群一次都没有过,于是刘备又狐疑地上下打量他,打量得清冷端肃的青年文官脸上有些不自在。

仆役们去后厨吩咐时,正好可以讲讲话。

“长文昨夜巡城辛苦,如何不多休息片刻?”

陈群将那卷东西递了过来,“为流民之故,忧不能眠。”

刘备翻开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策略,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看。

内容其实并不新鲜,就是建议在制订战时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屯田。

豫州已经被打烂了,好田剩的不多,因此会被世家豪强争抢,但不代表这里没有田地,只是那些荒芜的,甚至重新覆盖上荆棘与树木的土地想要重新开垦是需要花费力气的,身家大些的豪强不屑去开垦,出身寒微些的士人不乐意去开垦,而流民没有足够的农具、耕牛、种子去开垦。

在人口急剧减少,村落废弃的地方,生长起来的不止是荆棘,还有野兽与盗匪,这些同样也不是流民靠自己能对抗得了的。

所以陈群建议刘备,将流民大规模地组织起来,为他们安排农具、耕牛、种子,帮助他们开荒,重新建立起村落,所得对半分,既能充实军粮,又能帮助流民重新安顿下来。

如果有人有自己的私牛,可以官四民六,如果私牛可以出借给官府,还可以另赚一份补贴。

牛是最重要的,因为黄牛从配种到生育,再到成熟可以下田,至少是需要两年的时间,而青徐两地的耕牛也是一样捉襟见肘,没办法大规模调配过来。

农具和种子倒是可以调拨,尤其是青州有位叫诸葛亮的贤士,将犁改短改弯,轻便耐用了许多,青州的农人已经渐渐地用了起来,效果很好——陈群这样写到,如今正可以苦一苦田豫和诸葛亮,让他们安排工匠,多做些农具送过来。

刘备心里暗暗记下了诸葛亮这个名字。

之前只知道他擅长制造机扩,为小陆改良过一些弩机。哦对了!他叔父还是小陆特别看重,千辛万苦请回来的一位高士,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很聪明的侄子!

算算也到了及冠之年,刘备想,哪天也请来见一见,要是真如传言中那样出众,就出同舆食同席寝同榻一下,怎么也能拉来一起为大汉打工。

“不过,若强要流民屯田,所得半分,”刘备重新将注意力放在这份策论上,“恐怕一二载安定之后,便将有百姓或逃散,或入豪强家为隐户。”

“在下考虑过这一点,”陈群说道,“每户只要耕种官田满五年,官田便录为该户的私田,如何?”

刘备看着陈群发了一会儿呆,不明白他怎么会出这种对世家很不友好的主意。

在这个时期,土地兼并问题并不要紧,因为百姓已经死了十之七八,士族也跟着死个七七八八,所以空出了许多荒地和山林。

但如果一切都按照老路子来,世家的抗风险能力和恢复能力都是远高于百姓的,他们可以从投靠刘备开始很快地重新买房买地买奴婢,而走投无路的百姓为了活命也只能去卖身为奴,给世家当田客甚至是隐户,然后滚雪球一样,世家的田越买越多,买完田买山买林买湖泊,买到那些自由民也没地可种,要么饿死要么也去当奴隶为止。

然后新的起义开始,天街踏尽公卿骨,世家惊呆了。

但其实这些累世阀阅的士人们很难看到自己身上的错,他们会承认他们剥削了农人一点点,但也只有一点点而已,如果朝廷不剥削,外戚不剥削,宦官不剥削,如果一层层的地方官也不剥削,怎么会逼反了农人呢?

……但这是他们的想法,因为其他人会想,凭什么只有士人吃肉,皇帝外戚宦官就只能喝汤呢?

陈群的想法并不高明,他甚至也想不出该怎么样一劳永逸地干掉每一个王朝必然衰败,必然土地兼并引发动乱的轮回。

但他还是尽力地用这种“贷款买田”的方式,尽力延缓了士族恢复元气的脚步。

只要百姓不依靠世家也能活下去,只要世家必须为他们的土地和奴仆缴纳高额的赋税,在整个大汉的土地都被开垦完,在人口多得没有立锥之地之前,他们总还有时间慢慢想办法吧?

何况青州的剧城学宫印起书籍来渐渐熟练,出身寒微的女吏也越来越多,是不是将来有一天,那些泥巴里挣命的黔首也有资格做官了呢?

士族总会有激烈抗议的那一天,但那时是不是还来得及呢?

刘备很是感慨,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拍拍大腿,笑了。

“若如君言所行,那班士人虽不能弃我而往冀州,但心中必有所怨。”

他虽然这样说,但脸上并没有迟疑和为难,于是陈群的心放下了。

“袁本初为河北世家所累,虽兵多将广,亦不能胜主公,”他说道,“若真有人目光短浅,将来必也将悔之莫及。”

“我若真胜了袁本初,也不是因他不能节制世家。”主公道。

陈群微微睁大眼睛。

“那是为何?”

“那当然是因为我的将军们天下无敌啊!”

主公哈哈大笑,下首处的谋士默然不语。

朝食就是这时候上来的。

有刘备想吃的豆腐汤,河贝熬的汤,加了很嫩的豆腐,洒了些茱萸,装在陶碗里热气腾腾地端上来,配了一碟腌过的藕,吃着脆脆的,很有滋味,也是刘备很喜欢的解酒类早餐。

除了一小碗粟米饭之外,旁边还放了一个蜜饼,可以当餐后甜点,也可以当主食吃。

刘备舀了一勺豆腐汤尝了尝,然后开始往米饭上浇,他一早上又动脑又动嘴,很需要补充体力,正准备拌一拌开吃时,发现陈群整个人都很不对劲。

这个直到朝食上来之前,都保持着清冷端肃范儿的年轻文官拿着蜜饼在那里看,也不知道是看个啥,似乎想咬一口,但又舍不得。

……陈群家确实是有些清素名声的,可能吃饭方面也很简朴克制,但以前从没见过他连个蜜饼都不舍得吃啊。

……那个蜜饼特别好吃?

刘备就很诧异地看向一旁侍立的仆役。

仆役接收到了他的目光,立刻开口了,“这是今晨新做的点心……”

陈群将那个蜜饼放下了。

……一点都没有留恋。

……他又看向了那碟藕。

就在刘备忍不住快要开口询问的时候,他终于又讲话了。

“主公,”他有点艰难地问道,“有腌萝卜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