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380章 第六十二章

第380章 第六十二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夏天的清晨, 天总是亮得很早。

河面似乎还有些若有若无的薄雾,将晨光隔绝在河滩以外,但巡逻的士兵听到的总不是潺潺的流水声。

黄河并不温柔, 哪怕这是个旱季, 水位也浅了不少,但依旧是宽阔而有威慑力的。

这样一个宁静而凉爽的清晨很适合多睡一会儿, 无论营中士兵, 还是范城中的百姓, 大半都是如此。

但有些人是起得早的,他们不仅起得了早,还吃得了苦, 夜里分辨不清方向,不敢走路, 此时天蒙蒙亮,四野寂静, 正适合赶路。

范城县府的牢狱里就关着这样的人,他们是并州溃兵,路上小心翼翼, 避开濮阳,一路向着东面而去,想要在仓亭津渡河, 逃去兖州。

然后就被仓亭津的守军捉住,送进了范城。

“天子到了濮阳。”荀谌在问完这些溃兵之后, 如此与陶升说道。

后者愣了一会儿, 大吃一惊, “那须得将天子拦下!”

他这样说时, 荀谌沉沉地看了他一眼。

陶升是个忠厚老实的人, 当初黑山贼攻破邺城,想用袁绍军中眷属为质时,这人也是黑山贼中的一员,却心生恻隐,将这些家眷们送去斥丘保护起来,因此得了袁绍的青眼,被封为建义中郎将。

但他毕竟是黄巾军出身,受朝廷的欺压剥削狠了,对汉室的好感就很有限。

“渡口尚在我处,天子如何渡河?”荀谌微笑着说道,“稚伯欲阻天子,须得看好仓亭津才是。”

天色未亮,岸边营寨的火把未熄。

于是透过雾气去看,只看到影影绰绰的火光。

黄河水在白日里浑浊而蒸腾,到了此时便冰冷刺骨,仿佛随时将要结冰,又或者那并非是水太冷的缘故,而是泥沙所带来的阻力。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寅时鼓刚敲过时饱餐了一顿,因而现下肚子里暖洋洋的,将刚刚吃下去的肉汤和面饼化为了四肢的力量。

他们就这样弯着腰,弓着身,只将头颅露出来,小心地走在河中。

营地越来越近了,他们的心也渐渐悬了起来。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拔.出了环首刀,有人则将轻弩举了起来,选中了那个火光旁边,站在箭塔里的人影。

——直至有人一脚踩空,发出一声来不及的惨叫!

仓亭津的河边也被荀谌下令挖走了许多沙子,修出了一条长长的沟壑。

这道沟壑其实坚持不了多久,毕竟黄河水本身便带了许多泥沙,挖沙治河这种事年年都有人做,但黄河依旧能用泥沙将自己堆成地上河,尤其是汛期一至,流速增加,这道水下的沟壑立刻就会垮了。

但荀谌本来也不需要它坚持多久。

接二连三的士兵在靠近岸边时踩空,有人水性好,吃了一口河水立刻浮了上来,有人水性不好,挣扎着就下去了,还有人略会那么一点,于是扑腾起了水面,高声求救!

金柝声立刻响彻河岸!

有弓箭手匆匆忙忙地跑了出来,在河边一字排开,站定之后弯弓搭箭,这边一声令下,那边无数箭矢便如雨一般,倾盆而下!

有人越过沟壑,冲上岸,想要孤军作战,却立刻被守军围杀;

有人也游过了沟壑,爬上岸想要投降,也被守军一刀变作了战绩。

但怯懦者不必担心自己死后的名声,因为他们被割了表记之后,又很快就被踢进了河中的雾气里。

薄雾里慢慢带上了血腥气,直至太阳升起,雾气消散时,那股血腥气仍然不散。

河南岸的泰山军退了回去。

这次试探性攻击没能撼动仓亭津守军分毫,只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在黄河中沉浮,渐渐被鱼儿拖到河底。

在这次之后,臧霸又试探性地发动了几次进攻。

然后他病倒了。

陆白去见臧霸的时候,吓了一跳。

阿姊曾私下里给这个泰山寇的老大起了个非常奇怪的外号,叫他“病诸葛”……陆白能明白那个“病”字是从臧霸很爱装病来的,每次一装病,就是头上裹一块白头巾,出门就躺在素舆里,天冷捧着个手炉,天热握着个羽扇。

……但是“诸葛”是怎么来的?

据她所知,青州与阿姊熟识的也就东莱郡守诸葛玄,可那个人既没有装病的爱好,也没有整天躺素舆里的爱好。

……而且也没有臧霸这个诡计多端的脑子。

总之,她现下去见臧霸时,这位大汉又将白头巾裹上了。

“臧将军……”

“什么臧将军,”臧霸两眼无神地说道,“唤我宣高便是。”

“宣高将军,”陆白小心地打量了一下他的气色,又注意到他时时在捂着嘴,心下便了然了,“我那里带了些药材,有一种含在口中,最治牙疼的。”

“我的病不在牙上,”臧霸皱眉说道,“在——哎呦!”

“在仓亭津。”

她很客气地替他把话说完了。

臧霸怅然地点点头。

非要死磕仓亭津的原因很简单。

从这里往上游走,需要在曹操的领地里搭浮桥,往下游走,需要在袁谭的领地里搭浮桥,当然也可以不走那么远,挑个近些的,河道窄的地方搭浮桥——但你不能当仓亭津的守军是死的,人家也会四处派斥候出去巡逻,见到你要过河,人家肯定也要跑过来。

陆白想了一会儿,“守军多半是在仓亭津,还是在范城?”

“原是在范城的,”臧悦看看自家兄长捂着腮帮,连忙说道,“这几日我观他营中旌旗齐整,想来是我军打草惊蛇,引他们出城的多了。”

“陆校尉莫不是想攻范城?”臧霸捂着腮,含含糊糊地说道,“范城城虽不高,却早被荀谌坚壁清野,如何能攻下?”

“我若能拿下范城,宣高将军再攻仓亭津时,他便首尾不能相顾,”陆白说道,“我如何不能试一试?”

阿姊不会写信反复来催,但若是再攻不下仓亭津,她必亲自来取。

天子在濮阳,危如累卵,这是片刻也等不得,拖不得的。

天子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危如累卵,他在濮阳待得气定神闲。

每天会在行宫里见一见能走动的公卿,再乘车去看一看那些卧病在床,走不动的公卿。

他还数次登过吕布的门,尽管吕布的五千精兵损伤大半,那个寂静的小院子再也没有温侯府的威风,甚至两人之间连最后一点联系也未曾剩下,但天子还是登门拜访了。

据天子身边的某个小黄门说,温侯十分恭谦,也十分平静,看不出什么,倒是严夫人见到天子亲至,忍不住哭了一场呢!

咱们这位天子原本就是个持身清正的人,宫中自皇后以下,妃嫔们几乎都是贵女出身,现遭此罹难,身边竟然连一个侍奉的人都没有了,唉唉唉,若是吕氏女仍在,那是何等的尊贵……

……这个就是当皇帝的好处,吕布的女儿尸骨未寒,周围的人遗憾的是她不能陪在天子身边,独得专宠,担心的是天子没有了妃嫔伺候,长夜漫漫,孤枕难眠。

小皇帝这一路上都有后妃相伴,现下暂时失了这些后妃,濮阳城中稍微平头正脸吃得起饭的人家就想把自己的闺女送上去,丝毫没考虑过年抛的风险,好在这位天子一个也没收。

但他还在坚持不懈地寻陆悬鱼说话。

……时不时还能帮她一个大忙。

她最近其实挺焦头烂额的,比如说,她需要想方设法劝说百姓们撤出濮阳,只留粮草和必要的民夫。

在小皇帝来之前,这个提议她三番五次地提,臧洪三番五次地否——东郡是大汉的东郡,百姓是大汉的百姓。

然后小皇帝来了。

这位年轻人根本没劝,他只是走下玉座,轻轻地握住了这位死倔死倔的壮士的手,然后用那双清澈又深邃的眼睛望了望他。

“卿之忠义,可垂竹帛,但朕实不忍城中生民因朕之故,陷于险地,朕乃天子,却不能庇佑万民……”

天子这样说着的时候,眼眶似乎红了。

“陛下——”

“此事,非为卿,”天子露出了一个略带悲伤的苦笑,“实为朕啊。”

……接下来臧洪的态度就变得丝一般顺滑了。

臧洪告退时,陆悬鱼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陛下真会劝人。”

天子沉默了一会儿,“陆卿以为,此非肺腑之言?”

“……臣没那么说,”她尴尬地摆摆手,“陛下心怀万民,自然有此悲悯之心。”

他抬起眼帘,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

“陆卿为天下人所知之役,是在长安城破时。”

“是,”她有点迷惑,“陛下竟然知道这样微不足道的事。”

“卿以一柄惊雷之剑,孤身守城数日,击退无数西凉军。”

她有点尴尬,悄悄用手抠抠席子,“臣没那么厉害,再说这事过去太久了,臣也快不记得了。”

“朕却记得。”

她有些发愣地望着他。

天子坐在上首处不说不动时,像是玉雕出来的一尊像,皎洁无暇,尊贵美丽,但没什么烟火气,也没什么人情味儿。

现下他定定地看着她,眼中翻涌起痛苦的雾气,玉像便活了。

“长安城破时,朕也在。”

天子现下也就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七年之前,他多大?

他没有父亲,没有母亲,身旁可以依靠的人也都不见了。

吕布逃了,王允死了,公卿们要么讨好李傕郭汜,要么被拉出去身首异处。

甚至连那个苍老而肥胖,凶暴而蛮横的董卓都不见了——是他将这个孩子推上了玉座啊!

年轻的天子也被留在了火光冲天的长安城中,不知道能不能活,能活几天,若是一定要死,又该是怎么样的死法。

“朕只能等,”他轻轻地笑了一下,“等李郭二贼分出一个胜负,决定朕的生死。”

“陛下……”

“但朕身边终究还有许多贞良死节之士,他们一路护朕回到雒阳,”天子的声音平静极了,“关中几十万生民却无人庇护,数载之间,相食殆尽。”

她说不下去了。

“这是朕的错。”天子说道。

“陛下那时才十一岁,”她干巴巴地说道,“没有人会因此怨恨陛下的,陛下不必将长安之事记在心上。”

天子似乎笑了一下,但也许是她看错了。

“卿会忘吗?”

陆悬鱼愣了一会儿。

“不会。”

“朕也不会,”他说道,“朕因此待陆卿与别人不同。”

“……陛下?”

这位少年望着她,露出了一个真诚的,推心置腹的笑容,“袁绍势大,卿守东郡不易,若有什么难处,朕或可帮上一二者,务必告知朕。”

他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奇异的光,不需要多说什么,她忽然就理解了他的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