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193章 第一百一十章

第193章 第一百一十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云会来厌次, 是他思考过后的决断。

他领着这数百人躲在厌次东北方的小邬堡里捱了一个冬天,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先是吃存粮,后来是吃些树皮草根, 好在他在平原待过许久, 悄悄带上几个人出城,也还能踅摸到附近村庄买些粮食,好歹没至于杀马吃肉。但他们一共三百余人, 却只剩下不足一百匹马,想要带着这几百人一路穿过袁谭的势力去到刘使君所在的徐州,是极难的一件事。

他需要耐心等待,等待一个契机, 或者是使君重新回到青州, 或者是他能够穿过青州, 奔赴徐州。

冬去春来,百姓便渐渐有了这样的声音, 说是袁谭攻打北海, 北海又请了刘备的援军过来,未知这一场大战鹿死谁手。赵云听了这样的传闻,心中便渐渐热了起来。

这个契机终于被他等到了。

当他见到厌次城方向遥遥升起浓烟时,便立刻点起骑兵,奔赴过去。

不管攻城的是北海的军队,还是使君的兵马,赵云都可以同他们汇合, 同回徐州——

万万没想到, 来的是太史慈的先登, 并且寡不敌众, 须臾间便有覆灭的危险。

他与这群先登死士不需要彼此相认, 这其中有不少是关羽张飞送给陆悬鱼的部曲,当初在平原时,与他极是相熟,因此赵云策马而至时,远远便有人高呼起来。

“子龙将军!”

赵云顷刻便明了了战局,也迅速判断出自己该做些什么。

城门处拥挤,若是派骑兵过来,一旦冲锋便要践踏到自己人,因而郭未下令骑兵队绕城而行,想要他们断绝了这支敌军的归路。

但郭未没有想到,这支敌军竟然还会有援军——而且还是一群骑兵!

太史慈是不怕践踏到自己人的,他带来的士兵就只有那数百人而已,一旦闪开,立刻给赵云这群曾经的“白马义从”留出了一条路。

赵云拎起马槊,一夹马腹,暴喝一声便冲了上去,他身后的那近百名骑士也跟着冲进了城中!

在这样一条土路上,聚集了千余冀州士兵,他们密密麻麻,将路堵得水泄不通,一心一意要耗死太史慈,因此身边的人是越多越好。

可是现在骑兵这样撞过来时,他们又立刻恨不得身边不要有一个人,只有他自己,迅速逃开才好,但这样密密麻麻无数士兵汹涌向前的阵势,怎么可能须臾间散开呢!

郭未怵然而惊。

“矛手——!”他歇斯底里地喊道,“矛手!”

第一波矛手已经将长.矛掷了出去,换上环首刀同敌人搅在一起厮杀,现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立刻摆出长.矛阵堵住冲锋了,郭未见状不对,立刻调转马头,躲到了另一条小路上去,然而那些挤挤挨挨的士兵却不似他这般躲在最后面,想逃便能逃,于是当马蹄重重踩下时,场面忽然变得非常混乱。

四散奔逃的,哭嚷求饶的,无数的士兵争先恐后地向着两边逃开,拼尽全力想要躲开马槊和长戟的攻击范围。

……或许实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阵型严密,并肩战斗,死战不退的话,他们是可以守住城门,不让这队骑兵冲散的。

但那样的百战精兵也许袁绍有,袁谭却未必会有。

就算有,又怎么会留下来守城呢?

有骑士将自己的马让给了太史慈,扶他上马后,追上了赵云。

赵云看着这个浑身是血,集矢如猬,已经看不出容貌的旧识,心情复杂极了。

“子义此来何为!”

太史慈抹了一把脸,坐在马上摇摇欲坠,却还撑着不肯趴下。

“子龙休作闲谈,快去烧了粮仓!”

“取一支火把来!”

“快取火把!”

“船中还装了些菜油!快快运过来!”

只有烧了粮仓。

只要烧了粮仓。

冀州兵的士气才会被大挫,当然,他们其中也许有人会想要背水一战,想要夺回厌次,但对于这么一座毫无战略价值的小城而言,它除了用作粮仓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军粮被烧,这才是对袁谭的一个重大打击。

赵云听说要烧粮仓时,心中闪过了一丝不舍,但他立刻清醒过来,他与太史慈这几百人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将粮食运去青州,他们甚至守不住这座厌次城。

只有趁着敌军被冲散的这一阵混乱,将粮仓点燃!

方平一辈子忘不了那一天。

他出门去喝酒时,遇到了一位难得一见的俊美青年,那位青年请他共享了一份佳肴,那是他那等出身寒微的士人一年也吃不上一次的珍馐美味,因而他满心满眼的欢喜,觉得自己交了好运,说不定近期还有些好事将会发生。比如说他也好,厌次城也好,可以从这份繁重的劳役下解脱——

红云烧尽了夜空。

滚滚浓烟带着火光,将半座厌次城点燃。为了修建粮仓,拆除了那么多的民宅,圈出了那样大的一块地,因而那的确是半座厌次城的面积。

一座接一座的粮仓在火光中熊熊燃烧,风一吹,于是粮草化成的灰便飘飘洒洒,四散着布满了整座小城。

他走出了家门,惊愕地望着大火的方向,他的妻子也走出了家门,还有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女。

几乎所有的厌次百姓都在这个晚上没怎么睡,他们先是走出家门看一看热闹,而后是被官吏催促着去灭火。

但连士兵都奔逃四散了,哪里会有人冒死上前呢?

甚至于那一支在城外驻扎,并且意外阻拦了太史慈那数千步卒脚步的冀州兵马,在见到厌次起火后都惊慌四散了。

……他们非惧怕敌人,而是惧怕袁谭的惩罚。

因此大火仍然烧了一夜,无情地烧尽了袁谭屯于厌次的所有粮草,但消息要传到前线去是不容易的。

因此袁谭还不知道这件事,陆悬鱼也不知道。

……臧霸与他那位堂弟也不知道。

车队在慢慢地走,田间已经郁郁葱葱,有农人见到这支车队路过,便停下忙碌的身姿,直起身来望一望。

这支辎重粮草车队走得并不快,但显得十分庞大,运粮的民夫与护送的士兵加起来,足有三四千人,因此走在土路上,遥遥望去的确十分壮观。

十余天前,陆悬鱼已经离开了剧城,一路向西,准备阻击袁谭的军队。她为了能尽快地赶到前线,并未带上许多辎重,因此这支车队是为她运送粮食的。

粮队的首领是郡从事陈衷,护送这支车队的武将就比较奇怪了一点。

……如果陆悬鱼看到,会说这不是那位小号臧霸,而是正品臧霸。

这位泰山寇的首领被自己的从弟写信央求一番之后,与几个幕僚通了气,便带了两千兵马,过来襄助陆悬鱼了。

此时他骑在马上,慢慢地走在队伍前方,身边跟着的便是他那位从弟。

队伍前方的灰土较少,也更方便人张嘴说话,有了这样的福利,臧霸自然不会放弃。

“你说,我为何要来?”

从弟想了一会儿,“阿兄心疼我。”

……臧霸瞥了一眼这个络腮胡子的小伙子,又将眼睛转回去了。

这样的沉默是带有不言而喻的意味的,因此从弟连忙又换了一种说法。

“阿兄看重刘使君,因此愿意襄助陆将军。”

臧霸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还是不吭声。

从弟惴惴不安地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小声开口:“阿兄,你不是想要北海吧?”

这位泰山寇首领冷冷地反问,“为何不能?”

于是他的弟弟便彻底不吭声了。

臧霸有自己的打算,虽然不能明言,但他觉得这也不是什么特别见利忘义的事,陆廉若是胜了,他跟着出兵也算有功;陆廉若是败了,东海便又回到他手上,额外还可以割一块北海的地回来。

至于袁谭,到时候就是刘备需要操心的事了。

他的确是带着这样一个见风使舵的主意来北海的,臧霸甚至认为陆廉心里也明白,并且默许他这个算盘。

时逢乱世,群雄四起,大家不都是能捞点好处就捞一点吗?

朝廷给你的,不是你的,主君给你的,也不是你的,祖祖辈辈都是你的,也不是你的;

只有你的刀剑能守住的,才是你的。

但他还是为自己从弟那句十分有倾向性的回答里看出了一些端倪。

“你如何看小陆将军?”

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回答,于是臧霸十分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

……这位老谋深算厚脸皮的泰山寇首领差点从马上栽下去。

“我问你话!”他骂道,“你脸红个什么!”

什么人会对陆廉动心啊?!臧霸不能理解啊!他虽说将自己弟弟送了过去,一则是为了表个态,二则是为了让这孩子在陆廉帐下赚一点功绩,三则才是看看能不能瞎猫撞死耗子,撞个大运,万一陆廉就喜欢这样的……伟丈夫呢!

但要从男人看女人的角度来看——这么个“一人一剑守一城”的东西,她哪里像男人,又哪里像女人了!

但是弟弟还是不吭声,红着脸低着头,不吭声。

臧霸气得刚想再接再厉再骂几句时,脸色忽然变了。

“什么声音?!”

从弟抬起头,错愕地反问,“什么?”

这个年轻人虽然没经历过许多战阵,但臧霸却是摸爬滚打从无数战场上活下来的老革,他听了一听,忽然大喝一声:

“敌袭!”

于是车队中接二连三响起了这样的喝令!

“敌袭!”

“敌袭!”

“将车放倒!放倒!”

“布拒马!布拒马!”

身旁的从弟紧张地咽了一口口水,刚想说自己什么都没听到,是不是兄长听错了时,他的脸色忽然也变了。

在田野尽头的另一侧,如同天边的乌云,正有大队骑兵向着这里席卷而来。

“匈奴人——匈奴人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