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 第53章 第 53 章

第53章 第 5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空气能是个相当有意思的科技技术, 原理差不多就是冬天制热的空调,利用压缩机把温暖气体搬运进来进行工作。

林斐安装空气能热水器的原因也很简单——合适。

空气能要不怎么不适合绝大多数家庭呢,首先它需要安装在相对来说温暖的地方, 这样它才能从外界空气中搬运进热空气, 但同时,这玩意在工作时噪音也不小,占地也挺大。

这样的话, 一般家庭买房寸土寸金, 就算这玩意一年四季能用至少三季,还非常省电节能环保,但还是不能进入普通家庭普及使用。

林斐也不是冤大头, 纯粹就是这设备放在他大棚里头, 简直太合适了!

大棚里面气温较高,特别是冬季的白天, 空气能热水器利用大棚白天的温度进行工作非常之轻松。

至于为什么要在大棚里安装空气能热水器,纯粹是林斐担心冬季大棚夜晚气温骤降, 特别是在凌晨四五点钟时, 气温是全天最低, 为了保证棚内充足的气温, 林斐打算给大棚加装水暖。

白天,空气能热水器利用大棚多余的热进行工作,把空气里的热转变为水的热, 晚上林斐就打开水循环泵头,使热水在大棚预先铺设的水管管道里流动,利用水暖来维持棚内温度不至于降到太低。

空气能热水器比起电热式热水器省电得多, 就是购买单价也挺贵, 一台400L的机子就要万把块。

一共五台机子, 足足花去林斐兜里6万块呢。

空气能热水器一装上,林斐就惦记上沼气池了。

这两年农村地区的沼气池渐渐销声匿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小沼气池使用时不稳定因素太多,需要一直添加粪便和秸秆等原材料,清理起来也麻烦,再加上各种电能厨具发展得越来越人性化,农村小规模的沼气池便渐渐被取代。

到现在,使用沼气池制造能源的基本都是中大型养殖场,养殖场有相对充足的沼气原材料,而且商用沼气池容量大,提供的能源多,清理一次也就比较划算。

可这一切当林斐看到中大型沼气池设备的价钱后,便决定还是等等再说吧。

林斐农场的大棚里安装上了现代化的高科技——空气能热水器,还做了水暖设备,这件事很快就跟张了翅膀似的飞到全镇各个大棚种植户耳朵里。

党书记也多次带着村干部过来拍照,问林斐相关专业问题,很快黄三婶也耐不住性子,跑来问林斐空气能热水器。

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大棚种植户们最头疼的就是夏季蔬果过冬的问题,使用保温性更强的多层塑料布吧,透光性不好,使用广谱灯吧,这种灯泡的制造技术被老外掌控,灯泡价钱贼高,整个大棚都整上广谱电灯泡,而且全天无休开着,灯泡成本也大。

偏偏林斐使用空气能热水器,把白天大棚里多余的温度转变成水的温度,等夜里再放出来维持大棚内温度这种手段还挺合适。

在打听到林斐试运行两天,一台400L的空气能热水器运行下来每天耗电量也就12°上下时,就更对这热水器上心了。

但最后听到这玩意一台就一万多,黄三婶又蔫了半天。

林斐笑道:“三婶你也先别着急,等我攒攒钱买个中大号沼气设备实验实验,看哪个用起来更划算到时你再跟着买也不迟。”

黄三娘到底是个女强人性子,回家她就拍板做决定:“先买两台空气能试试,要是好用了明年再多买几台。”

丈夫樊昭嘴巴张了又张,最终只是叹气。

黄三娘眼神飞过去:“你叹什么气?空气能也就买着贵,用起来电费也不算太多,咱们只要好好儿种出一棚子漂漂亮亮的菜,能赚不回来机器本钱?”

冬天的番茄卖得贵,关键是番茄它还压秤,一般商业化品种产量都还挺高,就算亩产低点儿,能产五千斤吧,冬天温室有机番茄出棚价基本都能卖到三、四块,但还要考虑到林斐家番茄种苗优质,出棚价至少也能翻倍赚。

这样一算,除去其他成本,他们一个大棚冬天至少也能赚五万多。

“要是能成,咱们一个大棚到时就能赚回本四台空气能!”黄三娘斗志满满。

媳妇用数据说话,就算樊昭性子再保守,此刻他也说不出太多反对的话来。

就在青山镇大棚种植户们对林斐家农场花大价钱买空气能热水器议论纷纷,连连背地里骂他嘴皮眉毛办事不牢、小伙子年纪轻轻就是个败家子儿,以及人傻钱多骚得慌时,作为青山镇最早一批办大棚种植的樊昭家里也花大价钱买了两台空气能热水器。

而曲英,早在林斐家农场安装五台空气能热水器后,她也早早在网上下单,也购买五台机器。

镇上的种植户们都吵吵直说这三家肯定是脑子不好使,人傻了,才这样浪费钱呢。

不过外界的声音跟林斐无关,他最近忙着呢!

在得知黄三婶和曲姐家都买了空气能热水器,林斐就知道他们两家肯定会找自个儿要求想买他的夏季蔬果种苗。

不浪费彼此时间,林斐干脆就打了两个电话直接问,曲英要种丝瓜和香瓜,黄三婶是打算种番茄与秋葵。

林斐找到秋播时没用完的种子,用空间水浸泡,尽量能让小苗快速生长,让曲英他们的农产能赶在年前登陆市场,赚到一大笔过年钱。

-

要不怎么说林斐这小子鸡贼呢,姜铁龙是在他农场做了一整天的掌勺大厨,足足在那儿做了四顿饭!

晚上到家时林斐才打电话通知他,叫他明日找人去农场摘菜。

“呵,意思就是我今天不给他做饭,就还一直不能在他那儿摘菜了吧。”姜铁龙冷笑。

大孙姜清泽张张嘴,他其实是觉得自个儿爷爷脾气太拧巴。

姜清泽白天也看到林斐对那个“白骨精”姑娘的关注了,那姑娘身材一看就是个病秧子,偏偏林斐还允许她过来散心,也没给她布置太多工作不说,还总关注那姑娘。光是凭这一点,姜清泽就觉得林斐肯定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种黑心老板。

“林斐可能就是打电话提醒咱们一声。”姜清泽劝道。

“哼!”姜铁龙冷哼,过了好一会儿他还觉得不解气,只会大孙:“明天你去菜园摘菜,一定要挑最最好的那一部分。”

姜清泽忙道:“这是自然。”开玩笑,他姜清泽今天也没闲着,就算是为了抚慰自己今天浑身酸痛的肌肉。

答应得好好儿的,结果第二天姜清泽差点起不来床!

要知道昨天那一整天里,姜清泽要么是在灶上忙碌,要么就是被林斐打发去铲土装土,一整天重体力劳动下来,今儿个他能好受才怪。

姜清泽是被爷爷揪起床的,并且他一边起床一边听爷爷对林斐嘟嘟囔囔骂人声。

挣扎起来,姜清泽连洗脸刷牙的力气都没有,他只想赶紧把今天菜馆里的菜弄回来就赶紧继续躺床上休息。

披星戴月前往青山镇洋景村,时间是早晨五点十五分,没想到林斐竟然也起来了,正在地里忙碌什么。

姜清泽随便跟他打声招呼,就自顾自去他菜园地里摘菜。

其实姜清泽觉得爷爷也是个心机boy,昨天他们来摘菜时,爷爷特意交代把最鲜嫩最好吃的部分留着今儿个摘……

姜清泽一边漫不经心摘菜,一边心里还在想着:不过林斐确实在种地上是一把好手,其实每种蔬菜每株都长势挺旺,不同种类蔬菜对于水肥要求不同,林斐也能兼顾,种出来的菜或是柔嫩多汁,或是鲜嫩脆爽,特性突出,味道清冽带着微微回甘。

最让姜清泽佩服林斐的地方,还是他种的每一种蔬菜味道都很浓郁,萝卜就是萝卜味,苦菊就是苦菊味,小茴香就是小茴香的味道,让人闻就能闻到不同蔬菜独特的方向。

姜清泽打小就跟爷爷学厨艺,他刀工入门后爷爷并没有急着教他掌勺,而是又手把手教怎么挑选品质优秀的原材料,光是学这个就又花去他两年时间。

现在姜氏私房菜馆的进货都是由姜清泽一手承包,他见多的菜肉不计其数,林斐家的蔬菜质量至少能排在他这些年见过的前十,不对,前五!

“唉!”姜清泽看了眼这一排小茴香每株都长得极漂亮,他根本就选不出哪些品相更好。

姜清泽在掐小茴香时,心思又飞远了。

姜清泽想想他自个儿要是处在爷爷这个位置上,他自己肯定也会做出跟爷爷一样的选择。

有句古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套在厨子上也一样,要是原材料本身质量就不好,就算再牛的厨子做出来饭菜味道也一般。

反过来,若是原材料本身质量OK,随便一个家庭主妇随便式炒炒煮煮,就能做出不亚于一般厨师的手艺……

姜清泽就是凭借着这种乱七八糟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才能努力不让自己注意力放在他浑身都在叫嚣着痛的肌肉上。

好容易摘足量的菜,姜清泽立即坐上车打道回家。

从菜园地出来,姜清泽远远瞧见林斐,他是个良善和气的性子,没办法做出不告而别的行径,便开车去给林斐道别。

没成想到了林斐附近,姜清泽见到了一个奇观——

敢问,谁见过二三十只大鹅“呱呱呱”张开双翅挺着翅膀大迈步赶鸡赶鸭的场景?

偏偏姜清泽在林斐这儿看到了。

不光是看到大鹅赶鸡赶鸭,姜清泽还看到了林斐在指挥着狗赶羊。

不是,这个世界这么魔幻的吗?鹅赶鸡鸭,狗赶羊?

狗赶羊姜清泽能理解,毕竟赶羊的带头犬是个品相十分突出的牧羊犬,牧羊犬会放羊这事儿不奇怪……其他五六只赶羊的是农村土狗吧?

姜清泽努力瞪大双眼,他仔细地瞧,可以确定那五六只赶羊赶得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牧羊犬的土狗,然后劝慰自己:咱们田园犬也是个非常优秀的品种狗,它们听话、健康、敏捷、执行力高。

但眼看着把羊群赶来赶去且轻松自在的田园犬们,姜清泽还是觉得这事儿就很离谱。

林斐扭头看到姜清泽,冲他笑笑打招呼:“菜都摘完了吧?”

姜清泽僵硬点头,随即便把自己的疑惑问出来:“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这儿是狗放羊,鹅放鸡鸭吧?”

林斐笑道:“是啊,挺好使的。”

姜清泽:“……”好使?是狗放羊好使,还是鹅放鸡鸭好使?

实在耐不住好奇,姜清泽又问:“我能多嘴问一下,这鹅是怎么训练出来可以赶鸡鸭的吗?”

林斐摇摇头:“没训。”

姜清泽:“……”

看他好像还不信,林斐详细解释:“鹅其实是由大雁驯化来的,大雁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凶的鸟禽,鹅虽已被驯化家养,但脾气依然保留有大雁的凶性和野性,它们领地意识非常强,被闯入它们的领地它们就会主动进行攻击。”

姜清泽昨天就已经听说林斐是淮大农学院的种植专业毕业生,之前他就觉得林斐专业知识特别扎实,没想到动物学专业的知识也这么专业。

姜清泽默默听讲堂。

林斐:“最主要的是鹅的眼镜构造比较特殊,它们看什么东西都觉得这些东西很小,两个原因相加,也就导致鹅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性子,鹅甚至看到大公牛都敢斗上一斗。”

这么一说,姜清泽就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短视频,确实是鹅在主动挑衅老实巴交的牛,当时姜清泽还不理解。

林斐:“之前农村里有蛇黄鼠狼这些野物,不少人家都会养上几只鹅看家护院,在看门这方面来说几只鹅比起一两只狗来说,战斗力大得多。只不过鹅这种动物实在不聪明,现在农村没什么黄鼠狼的困扰,很多人家也就不愿意养这玩意了,毕竟老咬自家大孙子,老人家心疼呦。”

“哈哈!”姜清泽一个没忍住。

笑过,姜清泽又问起林斐是怎么训这些鹅放鸡鸭的。

林斐摆摆手,脸上真诚:“真没训过,鸡鸭个头小,打不过鹅就只能乖乖被鹅赶来赶去。”

“那你又是怎么控制鹅的呢?”这才是最叫姜清泽好奇的。

林斐脸上浮出一丝丝不好意思:“不听话的都进肚子了,铁锅炖大鹅,特别好吃。”

姜清泽:“……”

回到家,姜清泽顾不上休息,就给爷爷讲了鹅放鸡鸭这个趣事。

姜铁龙别的没放在心上,只是兴致勃勃且非常肯定道:“他家鹅肯定好吃。”

姜清泽紧跟着也吞口口水,杨关这边不怎么吃鹅,但其实在南越那边人特别能吃鹅,有统计数据显示,南越人每年能吃掉1.7亿只鹅。

想想之前在南越吃到的烧鹅、腊鹅、白切鹅,甚至于清早林斐提到的铁锅炖大鹅,姜清泽也悄然摸起了肚子。

这一天,来姜氏私房菜馆吃饭的食客,惊愕发现姜大厨手艺又进步了!

几个不远千里从南越赶来的老饕对这一餐赞不绝口。

“之前还觉得姜大厨回老家是个错误决策,就算不在香江了,咱们南越美食向来是举国闻名,在南越见识更丰富的美食也有利于姜老厨艺的进一步精进……没想到啊,没想到!”

“没想到厨艺这门学问还真有点玄学在身上,回到老家的姜老还真有点顿悟了的感觉,这一餐明明就是非常平常的菜,却每一道都各有玄机。”

“……”

坐在桌上的姜铁龙面对这些老食客的赞誉,他几次张口却又被他们的赞美声压下。

什么厨艺玄学,明明就是林斐家的菜品质好。可被老食客们夸厨艺精进夸得多了,姜铁龙就更不知要从何开口了,只能笑笑赶紧开溜。

老食客看他走得急,不禁奇怪:“姜老不是一向喜欢别人称赞他的厨艺吗,怎么现在回了老家不光厨艺进步了,人也变得更谦逊了?”

-

林斐前脚刚把丝瓜番茄这些种子移栽到育苗穴盘里进行控根养殖,后脚差不多又要到今冬的第二轮播种工作的时间了。

这一次,都用不着林斐多话,他电话刚打过去,姜铁龙就知道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一接电话就道:“知道了知道了,材料还按上次的备,其余多的材料我发你V信上,另外具体时间你也发我V信。”

说完,姜大厨就很有气势地把林斐的电话挂断。

林斐被挂了电话也丝毫不恼,反倒还为姜大厨能这么自觉而高兴。

只是打开手机看到姜大厨发来要求准备的材料时,眉头一皱。

姜铁龙要他买牛乳,一定是新鲜挤出来的牛乳,不要被处理过的。就这一样,林斐就顿时觉得大事不妙。

但现在正是他跟姜大厨合作的蜜月期,林斐最终还是严格按照姜大厨所需材料进行准备。

为了最大程度省钱,林斐是去镇上一家小奶牛场买的新鲜牛乳,提前预定明早五点来取。

其余的材料采买也花进去小两千,为了大伙儿的口腹之欲,林斐甚至斥巨资又跑去学校买了一千五百块钱肉,再加上二百多的各种果汁饮料,这一项项钱花出去直让林斐后悔还不如去请日结工呢。

赵晓凡早起翻开手机,发现又到了要去林斐家农场当白工的日子,他长长叹口气,原本已经坐直了的身体再次跌倒在床上。

实在不想起,更不想去啊!

想想那一次从农场回来,他堂堂19岁风华正茂年轻力盛的精神小伙,愣是第二天周末在床上躺平了一整天,就知道在他那儿干活有多熬人。

身体里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劝赵晓凡不要去,爽约就爽约,可贪嘴的舌尖又一个劲儿地分泌口水,告诉赵晓凡——你丫可千万不能迟到啊,迟到了万一那黑心肝的老板扣他东西怎么办?

赵晓凡又想想他家里空荡荡的冰箱,再想想前天去超市买菜时,超市哪样菜他都下不去手,就算勉强买回来了,菜的味道又是那么寡淡无味……

“唉!”为了自己的舌尖和胃,赵晓凡也只能挣扎着起来。

一旦脱离了温暖的被窝,赵晓凡的动作就跟*N倍速一样,麻利洗漱背上背包就往约定的路口赶。

其他人的情况跟赵晓凡差不多,只有笑笑是早晨四点五十就醒了,起床主动去叫外婆洗漱出门。

潘荭看着外孙女少有这么精神奕奕模样,心里甭提多感激林斐了,现在,就算林斐要她再多干一倍的活儿,潘荭都心甘情愿!

快速洗漱出门,潘荭就看见一脸纠结,满脸都写着“不情愿但不去不成的”的好姐妹何瑞莲,还有跟她表情完全一样的赵英林。

潘荭再看看浑身都是积极劲儿的外孙女,突然就有一种感觉:莫不是笑笑去农场干活,还能治疗她的心理病?

深秋入冬的清晨五点十分,小区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警亭的保安还在打着哈欠站岗。

保安也是在小区里住的,跟潘荭家在一栋楼,他跟潘荭何瑞莲打声招呼,奇怪问他们这么早出门要去干什么。

结果保安大叔并没得到答案,而且看眼睁睁看着潘荭他们神色匆匆乘车离开。

清早六点半,小区里的退休阿姨们出来跳迪斯科,保安大叔也是其中一员,他一边跳跟女伴跳,一边把今早潘荭一行人的异常说出来。

这舞一下就跳不下去了!

阿姨大妈们纷纷讨论起潘荭何瑞莲的异常行径,有人觉得她们俩肯定是去找那小伙子进菜去了,毕竟之前小区分销菜苗和小伙家有机蔬菜就是她们进行统计的。

立马就有人反驳:“都罢园了,他们进什么?”

也有人条条道道分析:“夏季蔬果罢园了是不假,但秋冬季的绿叶菜现在也陆续上市……或者,你们说她们俩是不是偷偷摸摸又去买走地鸡走地鸭了?”

一说起林斐家的走地鸡鸭,这群阿姨大妈们就更坐不住了,有相熟的立刻给潘荭打电话询问。

潘荭整个人都莫名其妙,她认真多次辩解自己不是来买走地鸡鸭,在挂了电话后就正好瞧见林斐在她身旁,突然眉毛一跳,上前问林斐:“你家小公鸡小公鸭还卖不?”

这话一出,何瑞莲几人也立刻围了过来,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盯着林斐。

林斐就纳了闷儿了,怎么人人都盯着他家那丁点的鸡鸭鹅啊?

不是姜厨子舍了老脸吵吵着非要买,就是潘荭何瑞莲笑笑赵英林几人目光步步紧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