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 第34章 第 34 章

第34章 第 3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五月中旬, 一些气候比较温暖地区的大棚中,秋葵已经结果了,这个时候秋葵出棚价差不多是五、六块,要是卖到附近地区, 市场价少的也要八、九块。要是像淮市这种稍微远点儿的地方, 超市基本都是十块往上了。

淮市这边四季分明, 第一批最贵的菜肯定是赶不上了, 胡大海他们基本上都是赶第二茬,差不多市场价在八.九块时卖出,一斤净利润至少也在两块五往上。

要知道, 等时间进入六月,那时候秋葵可是一天一个价了, 一些小规模大棚菜也陆续成熟, 到时秋葵可能市场价每斤从五块, 渐渐跌到三块……等到了盛夏,每斤甚至就只剩下一两块钱。

市场价一两块,那对于大棚来说, 出棚价毛毛钱, 连成本都够不着啊!

眼下,最快出棚的一批秋葵差不多是两天后,这品种产量还挺高。对于胡大海一家来说, 价钱贵不贵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把自家的菜卖去市里最大的那家超市里头去。

自家秋葵能赶在南方运过来的秋葵之前送到,代表着他们胡家种植园的实力。

而现在,胡大海面临的问题是速度与品质该如何取舍。要是撤下塑料布露天种植, 秋葵结果时间肯定会大幅增加, 但相对来说露天种植的味道肯定会更好。

王珍珍看丈夫还在犹豫呢, 她恨铁不成钢拍着丈夫膝盖:“你怎么就还拎不清呢?人家大超市最缺的不是低价商品,缺的是口碑货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胡大海立马起来:“我这就去把那棚拆了去。”

同样的情景,还在黄三娘和她弟弟两家大棚种植区发生着,不过他们选择的却是加大对大棚温湿度的控制,尽量让秋葵青甜椒这三个品种能最快登陆市场。

黄三婶的电话只比胡大海快了一分钟,她在电话里提前把林斐家所有的种苗全部预定了,急得她连价钱都没问。

“一共4000株苗,你确定接下来全部收走?”林斐重复问了声。

黄三婶忙不迭:“确定确定!现在能出手吗,我随时都可以自己找车过去拉的,还是全款,钱都给你留着呢。”

林斐笑笑:“现在天气热,下一批苗约莫等下周就能长满150的双色盆了,到时每株苗售价要14元的,4000株苗一共就是56000元,三婶您确定全都要买?”

黄三婶已经忘记这会她是在打电话了,竟然连连点头:“买的,多少钱都买的。”

就在跟林斐通话的这功夫,丈夫樊昭也做好了打算:“等这一批早熟的过去,夏季蔬果大量上市,咱们就做生态种植,到时肯定味道更好,价钱估摸着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黄三婶一巴掌拍去打乱她跟林斐通话思路的丈夫,她又嘿嘿笑了声,再三强调亲戚关系,一定一定要林斐把种苗都卖给她。

直到听林斐表示会把种苗卖给她,挂了电话,黄三娘却仍旧感觉心里不踏实。

林斐这边,刚跟黄三婶电话时,胡大海的电话就一个劲儿打,等电话刚结束,胡大海的电话再次响起。

接了电话,胡大海就立马问他手里现在还剩多少种苗。

林斐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已经全都卖出去了。”

“全都?”胡大海瞪大双眼,他再次追问:“不能匀出一份留给大哥一部分吗?或者你们农学院的学生不是会用打下来的侧枝扦插育苗么,能给我育上五六千的菜苗不?”

林斐笑笑:“确实抱歉,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根据学校规定,学生一旦毕业就不能再购买学校里的种子了。所以我手上这批种苗出手后,就不会再出售学校特供的种苗品种。”

胡大海闻言,愣了半晌,冷不丁挂断电话。

“什么人呐!”程帅忍不住翻白眼。

林斐摇摇头,却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程帅把洗了的番茄扔给林斐一个,他大口大口啃着,吃得他满嘴都沾着番茄汁,都那副熊样儿了仍旧没顾及吃相。

“你这番茄可真不赖!”程帅直到把两个番茄啃个精光,还有些不舍地拍拍吃撑了的肚皮,要不是实在吃不下,他还能再战斗一个呢。

张儒赫也道:“你这番茄确实好吃,品种粉的种出来就粉,品种汁水多的种出来就汁水多,完全就是标准的试验品果。”

张儒赫的话渐渐在林斐耳边淡开,林斐望着手里的番茄竟一时间出了神。

当初育番茄苗时,一共是有两个品种,都是程帅寄过来只剩一半的种子。

番茄其实是个特别不好种的蔬菜,病害多,也特别容易招引虫菌,对光热水肥土的要求还都很高,稍微哪里做的不好,番茄果就种不出实验效果。

番茄结果期,要求日照条件一定要特别好,降水也不能太多,否则糖分积累不够,吃起来就不那么甜。但实际上,前天夜里下了一场中雨,而且种在院子东侧的番茄是在两棵洋槐树下,日照条件也没那么好。

为什么种出来的番茄味道却这么出彩?

林斐决定接下来仔细研究研究,看空间水究竟对植株的影响是在哪方面。

一高三年级的学生五一劳动节放了一天半的假期,但作为高三教师的林爸林妈他们并没有假期,反倒是借着学生不在校的这一天半里,学校组织了个外出集训。

五一回来后,又是紧赶慢赶上课,林斐父母俩愣是在5月18日这天,终于迎来一天完整的假期。

惦记着家里的甜椒都吃完了,接下来上班没得甜椒带,林妈提前一天晚上给儿子打电话,说是要回老家给儿子暖灶。

第二天一早,林斐就开车回市里去接老爸老妈。

路上,林妈就兴致勃勃说起前段日子跟林斐外婆视频通话的事儿,一个劲儿问林斐的种苗生意,“好像你从你外婆那儿搬出去时,就赚了不少钱?”

林斐相当自豪,显摆他的成绩:“你儿子现在可是手里握着好几万的大款呢,还不止,我现在还有两个员工。”

“这都当上老板了啊。”林爸笑话儿子,这买卖还没开始多久呢,竟就翘着尾巴招了两工?也不知道赚那点钱,够不够给人家发工资的。

林斐看老爸那样儿,不服气道:“你没干过农活,不知道农活多辛苦,所以你刚那些话我不跟你计较。”

“切!”坐在后排的林爸不以为然,直道他之前对林斐要求太宽松,养出来个娇气儿子。

林妈向儿子,冲林致远同志吼道:“不服气等会你去耕三亩地去,说得你好像多能干似的。”

林斐还在一旁添油加火:“不用三亩地,我就一亩多的菜地,等会让我爸给菜都添上饼肥就成。”说完,林斐还挑衅地冲后排坐着的老爸扬眉毛:“您一定可以的,是吧?”

林致远同志哪儿能听不出儿子话里意思?

那分明就是把他当冤大头、免费劳动力来着!林致远那叫一个后悔不迭啊,谁知道儿子这才创业多久,竟然这么有当黑心老板的前置。

在路上想了半个多小时,林致远也想不出来老林家跟老冯家怎么会有这种隐藏基因?

回村路上,从书记家门口路过,正巧书记吃了饭正在给门前菜园地除草,见是林斐的车子他笑吟吟打招呼。

林斐把车速放缓,车后排的林爸也跟书记招招手。

“呦!你们这来得正好,你们儿子种的菜都能收成了,这次来正好赶着吃最新鲜的。”党书记笑呵呵给林爸递烟。

“不会这个,”林爸笑着推拒,指着前面开车的儿子:“养出来个坑爹娃,叫我过来给他种地呢。”

书记哈哈大笑,随即又摆出一副认真模样:“不过说真的,他那菜地确实需要赶紧上肥,要不然赶不上今春最早一批菜,卖不上个好价钱。”

说完,书记又伸着脖子问林斐:“要不,等会我跟你王姨也过去帮你上肥?”

瞧书记对儿子这么热络,林爸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村书记瞧着怎么对儿子这么热情?

林斐笑着婉拒书记,一脚油门往老宅踩,林妈眨眨眼,问:“书记挺照顾你呢。”

林斐叹口气,把村里发展遇到的困境讲了出来,林爸沉默半晌,往前坐了点,拍拍正在开车的儿子肩膀:“你要是想回老家创业,接下来就好好干!”

要不程帅怎么就那么招长辈喜欢呢,林爸林妈还没下车呢,他就笑吟吟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啊,晾了点茶,你们一路上坐车辛苦,进来坐着喝口水。”

林爸林妈笑着点点头,却没跟着他的话进院,而是在院东边那两畦菜地绕着看。

“我们吃的甜椒,是这结的呗?”林妈看着那一树一米多高的甜椒植株,瞧上面挂着满满当当的果子嘴里就开始分泌口水了。

想想,他们已经三天没吃上甜椒了,想想,办公室里那一群年轻娃娃们一个劲儿吵吵也要吃……

林斐邀功:“上次为了给你们攒那么一大袋的甜椒,我辛苦去党书记家挑了好多农家肥,又辛苦侍弄好几天。”

却不料林爸嗤笑:“还那么一大袋?我们连一周都没吃到,就没了!”

在一旁看林家内部吵嘴的张儒赫,又是羡慕又是觉得好笑,他忙劝道:“这只能说明林斐同学种植技术高嘛,种出来的甜椒味道好。”

别说,林斐这次种出来的甜椒,还真是他们当初在实验室里模拟最佳种植环境才能种出来的效果。

但偏偏这不过就是很普通的农场,连个控温湿的设备都没有,那次浇农家肥还浓度高得离谱,就那都没能烧苗?张儒赫跟程帅私下里观察半晌,也想了半晌,彻底搞不懂了。

林爸不懂什么最佳效果,但他知道儿子种出来的菜确实好吃,不光是甜椒,仅送三个的番茄做成的那顿家常番茄炒蛋盖饭,足足让林爸林妈想了七天!

七天啊!

林爸急吼吼又问:“怎么没见有番茄熟?”

程帅:“我刚摘了几个洗干净了放在桌子上,打算等您们来了当水果吃了解渴。”

“走走,咱们进屋聊。”林爸一马当先。

进了院子,林爸看见老宅的改变才知道儿子之前下了多大的气力。

整个老宅的大致格局没变,风格也维持之前那样,除了墙面瓦片和门窗翻新,其余看起来简直就是林爸小时候的样子。

“挺好的。”林爸半晌,哽出来这么仨字儿。

倒是林妈,拍着林斐肩膀,笑道:“家里跟你爸当初娶我时候差不多,没少花钱吧?”

林斐知道,家里相册就有当时林爸林妈在老宅进行婚礼的照片,其中一张正好就在林爸现在站的位置。

看老爸对自己劳动成果表示满意,对林斐来说那就是最大的肯定了,他笑笑:“也没花多少,多的就当是我这个当儿子的孝顺你们的吧!”

瞧那他一副乐颠颠样儿,林爸就忍不住笑骂:“臭小子,还嘚瑟起来了是吧?”

屋檐下面足足有一米多宽的空儿,人完全可以搬桌椅坐在屋檐下打牌唠嗑,甚至支两三桌麻将都不成问题。

五个人坐在屋檐下面喝水,林爸率先拿个最大的番茄给老婆:“捏着已经很软了,肯定好吃。”

说完,他自己也捡一个张口就照着啃。

“嚯!”没想到这个番茄水头那么足,啃下去第一口就爆汁,番茄汁直接喷到林致远同志衣领上。

林致远同志只能狼狈地接了纸巾擦擦干,随后又小心翼翼捧着啃。

程帅从林爸啃番茄那样儿,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忙解释:“种的一共就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比较粉,汁水少,啃着吃一般不容易溅到身上,另外这个颜色更深点儿的水头足,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林致远同志一边大口大口啃番茄,一边抽出间隙时间“嗯嗯”两声,证明他有在认真听。不吃这么着急不行啊,这番茄水头实在太足,留下去每一滴酸甜都是对这个美味的极大浪费!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珍惜粮食的林爸,自然要以身作则,给儿子树立起一个良好伟岸的父亲形象。

一阵狼吞虎咽,林爸终于吃完一个番茄,他长长舒出一口气。

歇了两秒,他眼睛又盯上那个颜色粉点儿的番茄,瞧着应该是不会喷水的品种。

知子莫若父,林斐只见捡了个最小的,他还一掰两瓣,另外一半给老妈送去,他冲林爸道:“少吃点,等会儿我们还靠你做饭呢,吃多了干活不方便。”

林斐好像确实没遗传到老爸做菜的天赋,要不是靠着菜本身好吃,就林斐那糟烂手艺……程帅肯定老早就考虑准备跑路了。

林爸吃着那半拉粉番茄,没错,是童年的味道,但一想起接下来儿子接他过来好像是喊他种地,也好像是拉他当厨子的,林爸就顿时心情不美丽了。

当然,一切的不美丽,在林爸吃到自己亲手炒的一桌菜后,就顿时变成了自恋。

“唉,你说你,怎么就没遗传到我这么好的厨艺呢?”林爸恨铁不成钢。

林斐也无奈:“从来只听说儿子随妈,没听过几句儿子随爸的啊。”

至于另外三人,他们早就抱着碗筷大口大口夹菜呢,哪儿有工夫参与这对父子关于基因遗传的话题?

林爸那手艺还真不是盖的。

豆角炒肉,肉酱香十足,豆角火候刚刚好,既吸满了肉的汤汁,又保留了豆浆的清香,丝瓜鸡蛋汤也丝滑绵柔,教人喝得直接停不下来。

一顿饱餐,程帅到了也没忘记林爸刚说的话,瞧着林斐就直摇头:“你说你,怎么就没遗传到林叔叔那么好的厨艺呢?”

这叫什么?这叫首尾呼应!

一顿饭下来,开吃时林斐被林爸嘲厨艺不好,吃完了还要再挨程帅这一句。

林斐倒也看得开,他大咧咧张着腿,抱着也同样吃撑了的肚皮,表示:“人嘛,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种田天赋都这么高了,炒菜手艺差点有问题吗?”

没问题啊!

要不是林斐种出来的菜这么好吃,完全跟实验效果一致,林爸就算手艺再好,又怎么能做出这样一餐美味?

至于林妈,她则是想得更加深远,她拍拍丈夫肩膀:“以后每周不管大小假,咱们都来儿子这儿?”

“好!”林爸根本就没过问儿子的意见。

林斐也举双手表示欢迎:“过来可以帮我干活。”

下午,林爸就被林斐拉着去菜地给菜秧上肥了。

林致远同志一看见那成小山似的饼肥,就头疼。

这些都是菜籽饼,林斐在镇榨油坊买到的,一斤要两块三,已经提前处理腐熟过的,直接挖沟埋进去就可以。

“老爸你这样用锄头,这样轻轻一扒拉耙出来个15公分左右的小沟,然后把饼肥均匀放进去,再用锄背这样一倒就能抹平……”林斐特贴心,先给林致远同志进行教学工作。

林致远同志在小时候是下过地的,但他已经三十年没碰过这玩意了啊!林斐把锄头往他怀里一塞,林致远同志顿时感觉锄头怎么这么重?

“老爸,你说你帮我来种地的啊。”

被儿子这般目光炯炯有神盯着,林致远同志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谁料小崽子要求还挺高,一会儿嫌弃他挖的沟不标准,一会儿又嫌他埋肥不仔细。

总之,就俩字儿——返工!

好在小崽子倒也没跟来时路上说的那样,要求一亩多的菜地全让他这个老父亲施肥,旁边那俩年轻小工也在帮着一起干,要不林致远非揪着儿子耳朵把他教训一顿才是。

虽说林致远同志干活不利索,返工率也高,但好在多少也有点作用。

从下午四点半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几人才总算是把这一亩多菜地全都埋上饼肥,林致远同志已经累得呼哧呼哧瘫坐在田埂大喘气了。

林斐三人虽说累的,但平日里在学校也没少干农活,多少比林致远同志要体面些。

林斐施施然坐在老爸旁边,笑嘻嘻问他:“下周您继续来帮儿子种地啊。”

“不了不了。”林爸在大喘息当中,很努力插上这么几个字,他这会儿胳膊直发酸,连挥手的动作都不想做。

林妈的电话打过来,说是稀饭已经煮好,还有村书记家送来的红糖开花大馒头,她又凉拌了个黄瓜,叫林爸回去再炒个菜。

林爸听说后脸拉得差点下巴落地,对儿子不满极了:“古时候佃农给地主种了田,地主还都管饭呢,我给你帮一下午忙,怎么还叫我去炒菜?”

林斐耸耸肩:“您要是不想炒,我去呗。”

说完,林斐率先走在前面,程帅其实也累得够呛,他瞧着前面林斐匀称的身材特羡慕:“还是瘦子体力好啊。”

张儒赫扶了下程帅,拉他起来回去,笑道:“那你也赶紧减肥。”

程帅摇头:“我打小体内湿气就重,湿气重的人不好减的。”

林爸累得浑身无力,就连脖子都好像不听使唤了似的,低头丧气的,可就在他垂脖子时意外看见张儒赫脚上那双名牌运动鞋。

他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俩年轻小伙都是儿子的大学同学,关键还都是无偿给儿子种地来的!

“我们老林家怎么会有这样的黑心老板?”林致远同志深刻进行自我反思,以及基因检索。

不过说实话,要不是问了才知道,林致远是怎么看这俩累到歪歪斜斜的小伙子竟然是儿子的大学同专业同学。

不都学农的吗,不都经常下地干活吗,胖一点的自身负重大也就不说了,怎么那个瘦一点的名牌运动鞋也累成这样?

说起这个,张儒赫就又开始抒发他的独到见解了,他把命理说跟林爸这么一讲,盯着林爸完全不相信的眼神,笃定道:“林斐同学命理肯定利木,所以他种的菜都能那么好吃,而且他干起农活来也不觉得累……”

本来程帅是不信这个的,但亲自住进来,跟林斐同吃同喝干同样的活儿,眼睁睁瞅着林斐那么粗狂乱种的菜秧都能长得跟实验室里种的状态那么好,程帅也不由得开始动摇了。

这会儿再结合张儒赫口中所说的命理利木,所以干农活不觉累这种根本就没牵连的关系程帅愣是也觉得好像很有道理哦!

林爸眨眨眼,看着儿子这两个封建迷信的同学,不禁觉得头疼,他开始怀疑儿子交往的这些都是什么朋友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