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佟妃养老日常 > 第119章 悲喜

第119章 悲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过完年之后, 宫里热烈的氛围总算是消散了一些。

不过朝廷之中却渐渐紧张了起来。

皇帝想要彻底将准噶尔部铲除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是各怀心思。

不过宫里的人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还是各过各的日子, 一派安逸平静之色。

对于胤禔求回来的这个符, 惠妃感到很满意, 不过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 鬼使神差的,胤禔并没有将那大和尚说的批文告诉惠妃,只说的确是有些冲撞,这符就能够化解。

惠妃心满意足的赶紧催促胤禔将符拿回去给伊尔根觉罗氏戴上, 同时也叮嘱胤禔,明年又是选秀的时节了,估计到时候皇帝可能会给他院里指人, 让他心里有个数。

其实这话的意思, 也是在提点胤禔, 不要指望着伊尔根觉罗氏一个人生孩子,好歹也要雨露均沾, 不是嫡子, 有个庶子也成。

可是胤禔却半点不把这话放在心上, 他对于嫡出是有执念的, 在他看来, 太子之所以那么小就能被册封为太子, 就是因为他是嫡出, 所以汗阿玛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们其他这些儿子。

汗阿玛他老人家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里却还是很重视嫡庶的, 如今他成了婚, 自然也得生出个嫡子来更好, 或许汗阿玛也会因为这个,高看他儿子一眼。

可是这样的心思,胤禔却不敢在惠妃面前提,只是哼哼哈哈的糊弄了过去,然后离开了延禧宫。

**

二月份的时候,宫里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有太监领用月钱之后,就当即花用干净,以至于衣衫褴褛,结果正好被皇帝给撞上了。

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玄烨心里倒是难免起了一丝慈悲心,便想着按着八旗的例子也给这些人借些官银。

不过这事儿最后却没成,被毓敏给拦住了。

“借银之事,虽是心善之举,可是如今朝廷内帑丰盈还可支撑,若是日后朝廷银子不趁手,难道要去找这些奴才太监们追讨欠银吗?”

玄烨语气一滞,一时间倒是有些无话可说。

毓敏这会儿却没什么顾忌了,直接道:“不止是给宫人太监借银我觉得不妥,便是给八旗旗丁和文武大臣们借银,我觉得也不大妥当,要知道钱好借,却难收,到时候你又要找谁去做这个恶人收银子呢?”

玄烨一时间面色越发难堪,这事儿他其实一开始想着的,只是朝廷的脸面,而且厚待八旗子弟也是朝廷旧例,可是没想到皇额娘对这事儿倒是有这样的见解,也是实在让他感到惊讶。

可是不得不说,皇额娘这话说的不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朝廷的银子还算凑手,借个千八百两的还能支撑,可是积少成多,迟早有支撑不了的时候,若是万一日后朝廷银子不够用了呢?

这些人难道就会乖乖的将银子双手奉还吗?

玄烨并不敢下这样的定论。

沉默良久之后,他终于叹了口气:“皇额娘忧虑的很是,是儿臣欠考虑了,此事儿臣会仔细思索,另想办法解决的。”

毓敏看着他点了点头:“我如今也是一只脚踏进棺材板的人了,操心你的事儿只怕也操心不了多久,只盼着你日后都能顺顺利利的,莫要为了一时的好处,忘了更长远的打算才好。”

玄烨听着这话,只觉得皇额娘仿佛是话里有话,可是一时之间也辨不真切,.52GGd.只能低低的嗯了一声,心里略显得有些酸楚。

“额娘说这些做什么,您如今身体康健,自当长命百岁才是。”

毓敏听了洒然一笑:“傻孩子,这世上又有几个人真能长命百岁的。”

说完摆了摆手:“行了,不必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了,你是皇帝,考虑事情总比我这个后宫妇人周全些,这事儿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具体如何,还得你来操心。”

见着额娘松了语气,玄烨面上也有了笑意,他摇了摇头道:“此时还是多亏了额娘,若非额娘提醒,只怕儿臣要犯下大错。”

俩母子之间的氛围恢复了和缓,又细细说了些旁的闲事儿,玄烨这才离开,而毓敏也开始望着窗外陷入沉思,也不知她今日这番说辞,到底是对是错。

**

端静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五月份,是钦天监算好了的良辰吉日。

成婚当日,紫禁城里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不过即便是这样热闹的日子,宫里的人却不齐,主要是四福晋瓜尔佳氏眼看就要生产了,只怕受不得喧嚷,因此只是早早过来给端静公主道了声喜之后,便回去了。

至于二福晋,她的产期和四福晋也就是一前一后,因此也没能多坐一会儿,最后陪着端静公主的,就只剩下太子妃、三福晋和五福晋三个嫂嫂。

五福晋钮祜禄氏不爱说话,坐在那儿也是安安静静,最后便也只有太子妃和三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两人一言一语的和端静公主说些婚后应当注意的事项。

端静公主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调养,气色已经好多了,听着这些话,小脸.52GGd.微红,看着有些羞涩,但是也听得很认真,她知道,自己嫁到了蒙古,那日后便只能靠自己了,嫂嫂们这些话也都是为了她好,她可决不能辜负了。

几人说了好一会儿,眼看到了吉时,两人才意犹未尽的住了口,然后让人给端静公主装扮上,将人从屋里簇拥着送了出来。

出来时咸福宫妃和布常在已经等在外头了,两人眼圈泛红,看着都像是哭过。

端静公主虽然看不到人,但是一听到两位额娘的声音,也忍不住红了眼,她忍着泪道:“女儿不孝,日后不能在两位额娘跟前侍奉了。”

咸福宫妃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好孩子,莫说这样的话,你只要好好的,我和你额娘就放心了。”

布常在更是哭的都说不出话来,拉着端静公主的手不松开。

一边的太子妃和伊尔根觉罗氏几人也被这几人的情绪所影响,不由红了眼圈。

不过眼看着吉时快过了,太子妃还是忍不住劝了两句:“娘娘别难受,公主虽然嫁了,但是咱们日后也有相见的时候呢。”

虽然这话说的在理,可是在场人都知道,不过是安慰罢了。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只能选择相信这话,依依不舍的放开了手。

端静公主在额娘手松开的一刹那,也是泪流满面,可是她却连声都不敢出,只能默默流泪。

就这样,将端静公主送出了门,看着她上了公主的仪仗,又在十里红妆的簇拥下和驸马一起离开了紫禁城,在场的所有人心情都十分复杂。

伊尔根觉罗氏和太子妃,都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皇家的女儿抚蒙是常例,那自己的女儿呢,日后等长大了,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番骨肉离别之痛?

一想起这个,两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毓敏此时却是来不及操心这些了,只是看着孙女远离的背影,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感伤。

人这辈子,从出生到死亡,好像都在经历分别,而每一次分别又都会带给一个人更加新奇的感受。

她在这个世界已经活过了这么多年,也见证了无数的离别,及至现在,再去面对这些,她却觉得自己的心态仿佛已经平和了许多,那些激烈的,复杂的情绪,她已经很久都没有体会过,或许也会残余淡淡的伤感,可是除了这些,却再没有多得了。

毓敏忍不住深思自己如今的心态,许久又是浅浅一笑。

何必多想呢,人生也不过是难得糊涂罢了。

**

六月初的时候,瓜尔佳氏诞下一子,皇帝十分高兴,赏下了许多东西。

毓敏也去看了一回,这孩子生的极为白胖,一看就是胎里养得好的。

胤礽更是抱着儿子乐的找不到北,一副傻爸爸的模样,看着毓敏直想笑。

一同来探望的还有伊尔根觉罗氏,她的神色有些不大自然,手上一直不停的捏着腰间的一个荷包。

毓敏看了一眼,是个小小的绣了万字纹的荷包,有浅浅的檀香味,当是个在佛前供奉过的,毓敏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什么时候伊尔根觉罗氏这么信佛了,她记得这段时间,一直看她挂着这个荷包,也没换过。

不过这念头不过一闪而过,毕竟在这宫里的女人,大部分都是信佛的,伊尔根觉罗氏不能免俗也是正常,所以毓敏又很快压下了这个心思。

等看完了孩子出来,一边的太子妃搀扶着毓敏往寿安宫去,笑着道:“再过几日,二弟妹那边,只怕也到时候了,今年咱们宫里,倒真真是个添丁进口的好年份呢。”

毓敏笑着点头:“谁说不是呢。”

她没有多言,也是怕刺激了一边的伊尔根觉罗氏。

不过很快的,这份刺激还是来了,那拉氏在七月份顺利生产,也诞下了一个阿哥。

荣妃高兴的几乎就要敲锣打鼓昭告天下了,毓敏那几天看着伊尔根觉罗氏的神情,只觉得她的面色越发苍白了,几乎都有些维持不住脸上的笑意。

看着这情形,毓敏心中也忍不住叹息一声,人在这世上的一些痛苦,也不过是自己不愿意放过自己罢了。

很快的,毓敏就听说,三福晋宫里请了一座观音像进去,听说是惠妃送过去的,还是让庙里大师开过光的观音像,三福晋十分重视,甚至还让人特意收拾出了一间房子来供奉。

宫里的人私底下都传那只怕是送子观音,毓敏听了也只是蹙了蹙眉,没有多管这事儿。

不管是不是吧,她现在都不愿意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

不过这个异常的举动,却是引起了住在隔壁的胤祉的主意,他观察了几日三阿哥一家子,找了个空档和太子说了这事儿。

“太子殿下,臣弟总觉得三哥这段时间好像有些不大对头,他仿佛是信了佛,自打过年以来,往庙里跑的越发勤了。”

太子听这话的时候,正在书桌前写字,听到这儿,笔下顿了顿,这一副字便立时毁了,可是他也不见心疼,转手将笔放在一边,抬起头看向胤祉。

“具体什么情况,仔细说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