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佟妃养老日常 > 第51章 余波

第51章 余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殉节一说, 前朝时是有的,无子的妃嫔, 等皇帝去了, 大多都要殉节,可是慢慢到了后头,这个规矩也就被废了, 毕竟这规矩实在是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也有伤天和。

而本朝,在关外的时候,也有殉节的规矩,只是也是偶有发生, 并不常见,而且大多数时候, 都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如今小董鄂氏突然殉节,没人会觉得她是真的对顺治帝情根深种, 这才做出这个决定,大多数人心里估摸着, 还是觉得这多半是太皇太后的逼迫。

甚至连毓敏都这么想。

因为这段时间, 太皇太后对小董鄂氏实在是有些过于苛刻了。

简直就是动辄得咎, 做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要受到责骂。

在这种高压环境中生活,不说小董鄂氏了,毓敏这个局外人都觉得有些难以忍受。

现在人算是死了, 毓敏心里情绪莫名,一时在永和宫也待不住了, 和董鄂福晋说了两句话, 便匆匆离开了。

等回了景仁宫, 毓敏这才将香萍叫上来仔细问话。

香萍一五一十的说了。

“说是昨晚上回去人就病了, 今儿一大早也没能起来,她宫里的宫女前去慈宁宫里禀报,又被太后给训斥了一顿,结果领了训回去,就看见董鄂格格吊死在屋里了,还留了信,说是舍不得大行皇帝,悲痛难以自抑,因而殉节。”

香萍这会儿已经冷静多了,说话也十分有条理。

毓敏听着这些,面沉如水,但是心里却是一点都不信。

小董鄂氏入宫才多久?

她能对顺治有多少感情?

这个时候殉节,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可能是见着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生怕日后连累了家族,这才以死来平息太皇太后的怒火吧。

毓敏闭了闭眼,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感觉,最后只能抬了抬手:“不必多言了,给我更衣,我过去看看。”

香萍张了张口,仿佛是想要拦着她,但是到底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默默上前来给毓敏更衣。

毓敏换上丧服,又简单整理了一下,就往小董鄂氏的宫里去了。

到的时候,太皇太后已经在了,她半阖着眼睛,坐在上位,手里捻动着一串佛珠,面上无悲无喜,乍一看,竟有几分宝相庄严之感。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刹,等下一刻她睁开眼,又恢复了往日那副端肃郑重的模样。

“你来了啊,坐吧。”她抬了抬手。

毓敏屈膝行了一礼,这才坐下。

太后一边捻动着佛珠一边道:“小董鄂氏待皇帝情深义重,本宫听闻之后,心中也十分触动,只是殉节之事日后再不可取。”

毓敏垂着眸,轻轻嗯了一声。

正在此时,皇后也来了,哦不,现在该说是仁宪皇太后了,玄烨登基之后,就给毓敏和皇后都上了徽号,毓敏是慈和皇太后,皇后是仁宪皇太后。

仁宪皇太后此时看着有些慌张,衣着打扮看着都有些凌乱,仿佛是匆忙之间收拾了就出来的。

一进门先给太皇太后行了一礼,然后就忍不住问:“怎会如此啊?”

太皇太后看了她一眼,眼中生出几分感叹,哪怕这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侄孙女的城府比起佟氏来,真的是太浅了。

“坐吧,待会儿再说。”太皇太后冷冷应了一句。

仁宪太后许是看出了太皇太后的不满,便也不敢多言,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毓敏对面。

没一会儿,屋里便有人走了出来。

来的正是在小董鄂氏跟前伺候的宫女,她眼眶泛红,一出来就跪在地上给毓敏三人行了大礼。

“主子的遗体已经收拾妥当了。”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淡淡道:“小董鄂氏殉节,乃是忠贞之举,本宫和皇帝都不会慢待她的身后事的。”

宫女哭的泣不成声,但是此时却也只能压抑着悲痛谢恩。

毓敏有些看不过眼,干脆垂下眼眸,只当自己没看见。

太皇太后之后又吩咐了一系列的事情,明确叮嘱了十三衙门来操持的人,按着妃的礼节来操办丧事,等说完之后,便领着毓敏几人离开了。

毓敏走出承乾宫时,只觉得这原本的繁华之所,此时却显得越发凋敝萧索了。

她心里隐隐有些发毛,也不敢多想,闷头跟着太皇太后一起离开了。

**

之后几日,玄烨果然下旨,册封殉节的小董鄂氏为贞妃,极近哀荣,但是与此同时,也颁布了顺治帝的罪己诏,一共十四条,条条都是对顺治帝自己政治举措的否定。

毓敏知道,这个罪己诏肯定不是顺治帝自己写的,可是是与不是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人死如灯灭,人都没了,这些身后名,也只能任由旁人给他书写了。

玄烨虽然还是个孩子,这皇帝当得也不见得有多少权利,但是即便是个吉祥物,这段时间以来,还是忙的团团转,几乎没有一刻空闲的时候,毓敏也因此已经好几日没有见着他了。

这天终于忙的差不多了,玄烨这才觑了空来景仁宫探望毓敏。

毓敏想儿子也想的什么似得,一听说玄烨要来,急忙让人准备了他爱吃的点心茶水,一心一意的盼着儿子过来。

玄烨是中午的时候过来的,小小一点孩子,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之下,倒也有了几分九五之尊的尊贵。

毓敏坐在屋里,看着他走了进来,然后给自己行礼:“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毓敏脸上的笑早就抑制不住了,急忙对他招了招手,免了礼数:“别多礼了,快过来额娘这里坐。”

玄烨此时也不端着了,抬头对着毓敏一笑,终于露出了几分孩子气的模样来。

他两三步走到毓敏跟前,坐到了她身边的榻上。

毓敏将早就备好的点心往他这一边推了推,柔声道:“你这几日累坏了吧,额娘备了你爱吃的点心,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顺治驾崩,玄烨作为新皇,虽然不像民间似得得守孝三年,但是天子以日代月,也得茹素守孝二十七天。

因此这段时间玄烨是一点荤腥都没见,毓敏虽然心疼儿子,也不敢在太皇太后的眼皮子底下给儿子开小灶,只能让人做点心时,好歹加了些荤油。

玄烨果然是饿了,就着茶水,连吃了三块点心。

他长出一口气,面上露出一丝松缓:“额娘这儿的点心,还是和往常一样好吃。”

毓敏忍不住一笑,摸了摸儿子的脑门,柔声道:“你日后若是想吃,那就多来。”

玄烨重重的点头。

之后母子俩又说了些家常,无非就是一些宫廷琐事,说起小董鄂氏殉节,玄烨也有些感慨。

“真是没想到,她竟会做出如此刚烈之事。”

毓敏沉默片刻,这才道:“她如今这个处境,不这么做,只怕也没什么活路。”

玄烨一听这话,有些不安的看向自己额娘,他伸出小手,握住了毓敏的手:“额娘别怕,儿臣会护着您的。”

毓敏却只是苦笑:“你放心,我如今的处境还算安全,当是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说到这儿,毓敏又顿了顿,许久才道:“哪怕是真出了什么事儿,你也记着,在你没有自保之力之前,千万莫要深究。”

玄烨一听这话,眼眶立刻红了,一把抱住了毓敏,哑着嗓子道:“额娘,你别怕,汗阿玛没了,我护着您。”

毓敏只是苦笑,一边扶着儿子毛刺刺的脑门,一边轻声道:“也不会真到如此地步,我也只是和你说说最坏的结果罢了,我在这宫里,不争不抢的,也没人会和我为难。”

玄烨紧了紧抱着毓敏的手,眼底涌出些许深沉。

毓敏见他不吭气,也不为难,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安抚着儿子。

过了许久,玄烨终于缓过劲来,有些不好意思的从毓敏怀里退出来。

毓敏看着儿子有些脸红的样子,心里只觉得可爱,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柔声道:“好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该用午膳了,今儿知道你来,我特意让膳房做了你爱吃的菜。”

玄烨笑着点了点头,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此时看着却是亮晶晶的。

母子俩吃了顿安生的午饭,吃完之后,原本玄烨就要走了,毓敏有些舍不得,又留玄烨说了会儿话。

玄烨告诉毓敏,礼部已经拟定了新的年号,最后他选择了康熙,康乃安宁之意,熙乃是兴盛之意,这个年号意味着万民康宁,天下兴盛,他觉得意头很好。

毓敏虽然早有所料,但是此时听着这话,心中还是忍不住生出感慨,她生出来的儿子,还真成了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啊,命运真是奇妙。

不过母子俩也没能说多久的话,外头的人很快就催促皇帝离开了,玄烨只能依依不舍的和毓敏作别,然后又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离开了。

毓敏看着儿子离开,一直等他的身影消失再也看不见,这才回转。

一边的香草劝慰她道:“娘娘别难受,皇上日后还有的是时间过来探望您。”

毓敏看了香草一眼,淡淡一笑:“他是皇帝,日后自该以国事为重。”

香草一听这话不由一愣,许久又笑笑:“是奴才眼皮子浅了。”

毓敏没有多言,转头回了内殿。

**

顺治的梓宫是在二月份的时候被移入景山寿皇殿的。

也是以此,标志着顺治的丧事彻底结束了。

宫里渐渐恢复了往日里的规矩行事,毓敏终于能吃上肉菜了。

不过原本一些暗潮涌动的东西,也终于在此时翻涌到了明面上。

顺治的梓宫前脚才刚移出去,后脚等着清算顺治帝政治遗产的人就坐不住了。

二月中下旬,根据底下人奏报,皇帝裁撤了十三衙门,恢复了内务府,又有人请命诛杀吴良辅。

玄烨本就对吴良辅没什么好感,再说他如今还是个任事都管不了的孩子,这件事自然也轻而易举的达成了。

吴良辅哪怕是出了家,成了方外之人,到底也没能躲过这死劫,很快就追随顺治帝而去。

之后又是设立武备院,又是将三大织造都拢归在内务府麾下,毓敏都能清楚的看出,这是为了加强皇权所做的努力。

也不用猜测,肯定是太皇太后以及这四位上三旗辅政大臣的意思。

朝政的格局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毓敏的生活却并没有改变很多,她每日依旧吃吃喝喝,日子过得还算自在,只除了见着玄烨的机会越来越少,她好像再没有旁的忧愁。

毓敏能猜出,减少他们母子相见,肯定是太皇太后的意思,不过面对如此境况,她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默默忍受,不过毓敏也不是真的就啥也不干了,到底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她还是会时不时的给玄烨送些吃的喝的。

她知道这孩子格外要强,如今当了皇帝,他的功课强度比以往更甚,因此毓敏也怕他为了这些课业,耽误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总是给他稍些滋补的汤水和吃食。

太皇太后对她这个行为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过问,毕竟给儿子送些吃的,这从哪方面都挑不出错来。

**

三月,礼部终于给大行皇帝定下了谥号和庙号,世祖章皇帝。

也算是终于盖棺定论了吧,毓敏心里无悲无喜,只在忌日那天,在佛前上了一炷香,他既然去了,那也请他保佑玄烨,一生能平平顺顺。

四月中,寿安宫终于修整好了。

内务府这回算是费了大心思整修,将这个三进的宫室打理的清清爽爽,花草树木都很有格调,毓敏去看了一回,只觉得这院子,除了离太皇太后有点近,再没别的毛病。

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指点了几个地方再增添或减少些什么,便再没有别的需求了。

没几日,毓敏就搬进了寿安宫,而仁宪皇太后此时也已经搬进了慈仁宫,慈仁宫在东面,距离这边有点远。

其实毓敏也有些纳闷,按理来说,仁宪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关系最近,住的近岂不是更好,为啥非得把自己凑到太皇太后跟前来。

左思右想,或许也只有太皇太后想盯着自己这一点可以解释了。

不过毓敏也不大在意,爱盯着盯着吧,反正她也不打算作什么幺蛾子,宫门一关,只管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了,太皇太后难道还能盯到她脸上来不成?

随着毓敏的搬宫,其他太妃们也都陆陆续续的搬了宫,东西六宫,顿时空了下来。

毓敏在离开之前,站在景仁宫的院子里,看着这屋里的一草一木,心中忍不住感叹,住了这几年了,倒也有感情了,想来下次这里再住人,就是玄烨结婚的时候了吧。

想到这儿,毓敏心里只觉得有些古怪,玄烨现在虚岁才八岁,要等他结婚,只怕还得等几年。

不过历史上康熙皇帝结婚很早,这里头倒不止是因为古人都结婚早的缘故,还有他自己想要赶紧大婚然后赶紧亲政的政治色彩在里头。

因此虽然毓敏心里清楚早结婚有一些列的害处,也不敢真的确定自己能不能拦得住这事儿。

想着康熙初年死的那一溜孩子,毓敏心里就有些发毛,这可都是自己的亲孙子啊。

想到这儿,毓敏不敢往下再想了,算了算了,先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想再多也是无用。

**

毓敏搬宫这天晚上,总算是见着了儿子。

许久未见,毓敏总觉得这孩子比以往稳重了许多,也很少再露出孩子气的神态。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自己的崽儿,见着他时,毓敏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母子俩好好的用了顿饭,玄烨这才说起最近的事儿。

他的功课很重,祖母也罢,师傅也罢,都对他要求很严格,每日的作息起居都有严格要求,毓敏光是听着都觉得有些窒息,忍不住有些心疼的摸了摸儿子略显削瘦的脸颊,柔声道:“让你受罪了。”

玄烨却只是笑着摇头:“儿臣如今都是皇帝了,自然要比旁人行事规矩更多,儿臣不累。”

毓敏看着儿子的笑脸,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这孩子,倒是和顺治的性格是两个极端。

母子俩说了会儿话,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毓敏正要送玄烨出去,突然外头有人传话,太皇太后宫里的苏麻喇姑来了,要见娘娘。

苏麻喇姑就是苏茉尔,她之前改名为苏麻喇,如今宫里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毓敏面对她可不敢怠慢,急忙让人将人请了进来。

苏麻喇姑面色看着不大好看,一进门先给毓敏和玄烨请了安,这才道:“刚刚慈仁宫太后那边传信过来,说是四公主没了。”

毓敏一下子愣住。

顺治末年是个多事之年,之前便有五公主和六公主接连夭折,恩绰福晋,笔什赫福晋,还有纳喇格格都在这一系列事情中深受打击,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四公主又没了。

四公主的生母是乌苏格格,但是却是养在仁宪太后膝下的,如今突然没了,只怕仁宪太后那边,不会太好受。

毓敏一时间沉默了,倒是玄烨反应的及时,立刻道:“怎么会突然没了,是病了吗?太医可去看过?”

苏麻喇姑叹了口气,一一道来:“是前几日着了风寒,初时看着也不甚严重,太医也去过几次,但是四公主身体太过虚弱,到底没能扛过去。”

玄烨一时皱起了眉,虽然两人没见过几次面,但是到底也是自己的亲妹妹,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他心里又怎么会不难过呢?

毓敏看着玄烨皱眉,柔声道:“不如先过去看看吧,出了这样的事儿,想来你皇额娘心里也难受。”

玄烨点了点头,一行人便又往慈仁宫去了。

到了地方,还没进去呢,就听到你屋里哀哀切切的哭声,毓敏能听出来正是仁宪太后的声音,伴随着哭声,还有太皇太后的劝慰。

毓敏定了定心神,和儿子一起走了进去。

一进去,果然看到仁宪太后悲痛不已的匍匐在榻上,泪流不止。

“怪我,怪我没照顾好她。”仁宪太后哭的撕心裂肺,毓敏只是看着,也觉得有些难受。

太皇太后此时也看见了毓敏和玄烨,神色一缓,淡淡道:“你们过来了。”

毓敏行了一礼:“嫔妾来迟了。”

太后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你能来送她一回,也是有心。”

毓敏看了眼榻上,只见一个小小的人儿窝在榻上,瘦瘦小小的,面色青白,透着死气。

玄烨紧皱眉头,上前劝慰了仁宪皇太后几句,可是此时仁宪太后已经难过的失了心智,什么劝慰之语都听不进去。

太皇太后看着情形,淡淡道:“玄烨,不必劝她,她心里难受,哭一哭也是好的。”

玄烨这才住了嘴。

毓敏扫了一圈屋里的人,却并没有看到四公主的生母乌苏氏,有心想要问一句,但是看着这情形还是闭了嘴。

屋里一时间只能听到仁宪太后哀哀切切的哭泣声,太皇太后手里捻动着佛珠,眼圈也有些泛红,毓敏一时间也被这情绪感染,面上露出几分哀伤的神色。

到底还是个孩子呢,没成想就这么一病去了。

许久,太皇太后见仁宪太后还止不住眼泪,只能开口道:“皇帝回去歇着吧,你明日事情繁杂,不要耽搁了歇息。”

玄烨推辞了几句,最后到底还是站起身来,给太皇太后和两位太后道别。

毓敏将人送了出去,看着儿子离开,仔细叮嘱他:“四公主这边,自有太皇太后操持,你莫要操心,还有,自己的身体你也要经心,不要熬夜损耗心神,你年纪还小,日后读书的时日还多着呢,不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玄烨听着这些话,只觉得心头一暖,皇玛嬷虽然对他十分看重,但是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这世上,也就只有额娘会关心他的身体好不好,而不是看重他到底优秀不优秀。

玄烨眼圈一酸,又急忙移开视线,强行按捺住了内心波动,勉强露出个笑来,柔声道:“额娘说的话,我都记住了。”

毓敏不知道他会不会听自己的话,因为这孩子自小主意就正,可是此时她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能满眼忧虑的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目送儿子离开。

**

四公主虽然是夭折,可是到底是仁宪太后抚养,身后事办的还算体面,最后和几个姐妹葬到了一块。

出殡那天,仁宪太后病倒了,没能出席,乌苏格格却出现了。

她看起来瘦的厉害,气色也很难看,几乎要被宫女扶着才能站稳,可是即便如此,她还是来了。

从头到尾,她的眼泪就没断过,却也不是那种悲痛不已的哀嚎,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流泪,如此模样,却反而更显她的哀伤,让人只是单单看着,就心存不忍。

等到四公主的丧事结束,宫里又恢复了宁静,只是仁宪太后因为此事打击太大,好几天都没在宫里露面。

一直等到入了六月,这才勉强出来走动。

毓敏看她那样子,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心里感叹几句。

不过玄烨最近却有些烦心,六月里,顺治时期设立的内阁被罢免,复立了内三院。

人都说三年不改父道,顺治帝这死了才几个月,之前的政治遗产就被霍霍的不剩什么了。

玄烨虽然也对汗阿玛的许多行为不理解,但是随着读书越来越多,对于汗阿玛的思想却是支持的,如今这些人大肆将汗阿玛设立的制度裁撤,玄烨心里说没有疙瘩那是假的。

只可惜他现在这个皇帝,压根没有实权,也只能心里郁闷。

不过幸好还有毓敏在,他时不时的还能与毓敏说说心中苦闷。

毓敏当然不会放过这儿绝佳的机会,耐心安慰的同时,也会不动声色的输出一些自己的观念,潜移默化的去改变玄烨的思维。

日子就这么一日日过去,转眼到了年底,玄烨亲自前往天坛祭祀先祖,同时,顺治帝也升祔太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