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 第165章 七零之龙凤呈祥(43)

第165章 七零之龙凤呈祥(4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恢复高考了?

这个消息听上去那么地不真实。

有的知青突然放声大笑, 笑着笑着,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虽然沈家村很好, 可是,这种能到城里的感觉,对他们而言, 是不一样的。

一些年纪大的村民齐刷刷看向这些激动的知青们, 也有一些老人家想起了自己家里的知青, 有些知青是嫁给了沈家村的村民, 或者是沈家村的一些村民嫁给了知青。

个别老人家心中有些复杂,传统的思想让他们的思想受到束缚, 觉得不能让结婚的知青离开这里。

可是不等他们做选择, 沈青松坚定的声音从喇叭里传来。

“村里所有符合要求的人都去报名, 必须报名,这是你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谁阻止你, 来找我, 我帮你解决!”

“你不想考?来找我, 我帮你清醒一下!”

村里一直给大家灌输,学习很好,学历对人生有帮助等等观念。

可在此刻, 村民们终于知道大队长和顾主任的决心有多大。

许多已经结婚的知青心里瞬间一松, 有沈青松这句话在, 他们可以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

“接下来一个月的安排细则,将在中午公布,我和顾主任就在空仓库里面, 有什么问题, 尽量来问我们。”

广播室里, 沈青松关上喇叭。

沈追凤在一旁,一动不动,望着说出如此霸气之话的沈青松。

爸爸刚才的样子,真是太有气势了!可惜这样有气势的爸爸,只能她和妈妈看到。

“爸爸,村里真的所有能考的人都去考吗?”

沈追凤亲耳听到了这句话,可还是忍不住想要确认一下。

沈青松没有任何犹豫:“对,都去。”

很快,好奇心十足的沈追凤,第一时间看到了爸妈的安排细则。

她眼前一黑,捂着心口:“这……这么拼吗?”

顾细收起毛笔,“现在不拼,考完了再拼吗?”

沈追凤揉揉太阳穴:“我要缓缓。”

的确,她知道这次机会很难得,可这,可这……

每天早上六点起来,锻炼,模拟考,然后晚上就是评讲试卷和自由复习的时间,一天都在学习!

中午,不光要考试的人来了,很多村民也来了,他们发现,空仓库里贴上了许多红纸,上面全是口号。

比如“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十年坚守,让青春无悔,让人生无怨”等等,看上去十分热血澎湃。

很多知青这才有了实感。

卫则默默看着这一切,他的岳父岳母,又对了。

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觉得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他和追凤结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追凤好好学习。

可以参加高考的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下。很多人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喜极而泣,直到现在,也还是十分激动。

而在沈家村的青年们则颇为新鲜地感受这种氛围。

他们在以前,可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仗。

顾细说了一下考试范围和需要的资料,有意高考的人发现,很多知识,他们早就在课堂上学过了,而这些资料,都在阅览室放着,一直都有。

之前有努力学习、争取不让自己忘记知识的知青们十分开心,他们从没觉得来到沈家村是如此的好!大队长和顾主任是严格,可严格也有严格的好,他们默默地准备了那么多,现在全用上了。

而知青中,也不乏某些一直觉得高考无望,对待学习十分懈怠的知青。这些人很慌,他们已经错过了太多时间,错过了太多知识,还能来得及吗?

很多人还没考,就已经丧气。

沈青松和顾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顾细指着贴在墙上的细则,“这些安排,只是我和大队长的建议,只要是针对一些不知道在考前要做什么的考生,能充分利用考前冲刺的时间。”

“如果有些考生对自己比较有信心,完全可以按照你们的节奏来。”

“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家都考出好成绩!”

上面说了,考前这段时间,想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人可以递交申请,大队会批准,还会提供考前基础粮食。

这么多年,大部分人都有点积蓄,大队完全可以不用出这一批粮食,可大队还是出了,可以说,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有意高考的人一下子放学了。

沈青松道:“你们这段时间,最主要的任务是,努力学习,全力以赴,考上你们理想的大学!”

这些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执行。

顾细和沈青松撤出空仓库,以后空仓库将作为高考生专用自习室。

他们一走,考生们相互看看,那还等什么,搬东西,拿纸那笔,踏踏实实复习吧,毕竟明天就是第一次模拟考了。

顾细和沈青松走出去,看到的是一下忧心忡忡的中年人。

这些人都是家中有孩子和知青结婚了。

“大队长,顾主任……”

沈青松点头:“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去办公室,咱们慢慢说。”

张兰芳凑热闹地也跟进去了。

几个婶子看到张兰芳乐呵呵的,羡慕道:“你怎么还笑得出来?”

张兰芳拿着一把瓜子:“干嘛笑不出来,笑是一天,哭也是也是,那我当然选择笑啦。”

婶子们有点郁闷,涉及到孩子,心里有点不平衡:“你就不担心你那个儿媳妇考出去了,和你儿子离婚?”

张兰芳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她从没这样想过,瞪大眼睛:“我的老天爷哦,我干嘛盼着我儿子儿媳妇离婚?”

几个婶子你一眼我一语的,说道:“那你儿媳妇考出去了,这外面的诱惑那么多,咱们又是农村的人,人家看上了城里人怎么办?”

张兰芳看向顾细,顾细朝她点点头。

张兰芳可就不客气了:“依我看,你们这样想就是寿星公上吊,人家小辈夫妻本来没问题,都被你们给影响出了问题。”

“你们可真是,这句成语叫什么来着,什么人什么天?”她看向顾细。

顾细道:“杞人忧天。”

“对对对,就是杞人忧天,”张兰芳火力全开,“人家夫妻俩说不定一起努力呢,你们不支持,还偏偏拖后腿,什么心态?”

其他婶子抿抿唇,不说话了。

顾细拉人坐下来,和其他人道:“大家都坐吧?我们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她道:“正如兰芳所说,你们担心的实在有点太早了。就算大家都很争气,考出去了,那一定会分开吗?”

“不一样的吧?”顾细说,“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而且是最坏的结果。”

“那我们为什么不往好处想,然后使劲儿把结果往好的方向推呢?”

婶子们叹了口气:“我们是怕。”

“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怕?”顾细看着她们,“我问你们,如果你们可以重新出生,是想选择没什么文化的父母,生在农村,还是想选择有文化、努力学习积极往上走、甚至还可以留在城里过上更好日子的父母?”

“那还用问!肯定是后者!”婶子们毫不犹豫回答。

顾细摊手:“就是咯,这是很实际的问题,我们沈家村的确在一步步变好,但是这个社会大环境下,有些差距,我们还是得要承认。你们都这样想,那你们为什么不为你们的孙辈想一想呢?这可是关乎你们的子孙后代啊。”

“要是你们家的小辈一起努力,考上大学,那就是有可能改换门庭了,以后说不定不用在地里刨食,结果,你们却为了那一点点离婚的可能,断送掉后背的前程,你们说,你们做得对吗?”

张兰芳小声道:“就是,不要这么自私嘛,况且,把知青栓在这儿,他们就甘心了?我看不见得,要真是这样,后面指不定发生什么事儿呢。”

沈青松看向跟来的男人们,冷声道:“听到了吗?都给我放开心胸,语气在这儿担忧,还不如全力支持孩子们,让他们安安心心考试,考出个好成绩。都把大路放在你们面前了,你们却不向前走。”

几个来讨要说法的人讪讪走了。

顾细问张兰芳:“你真没问题吧?”

张兰芳不在意挥挥手:“我有什么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大儿媳真的要走,我留住她的人,也留不住她的心。他们夫妻间的事情,该广庆自己去考虑嘛。”

“广莲和广年也要去考试,我希望他们考得好,以己度人,林妙家里的是父母也担心林妙呢。”

顾细竖起大拇指:“敞亮。”

“那是。”张兰芳骄傲道。

他们家前年建好新房子,她和沈蓝棕又有工资,他们两个老的待在村里养老,年轻人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顾细和沈青松想了想,还是召开了一次家长大会,让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外面,切不可只看沈家村一个地方。

“我们客养吃拍着胸脯保证,沈家村比县里还,但是市里呢?省里呢?那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沈青松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常态,我们放宽心,衷心祝福孩子们,不好吗?他们真在城里扎根了,那你们说不定也能去城里享福生活。”

有人道:“我都没想过这一辈子还有这个可能。”

沈青松道:“所以,要试试嘛,咱们一起用力,把孩子们抬上去。”

这是最好的机会了,大家几乎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于他们沈家村的考生还领先了点,沈青松和顾细实在不想看到这么多人白白浪费这个机遇。

以后的事情,怎么发展,他们不知道,但是,这件事,他们可以打包票,有益无害。

顾细道:“接下来,我们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考生们劳逸结合,既要支持他们,也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那就和平常一样。”

“况且,”顾细转移注意力,道,“村里忙着呢,他们认真复习,你们也要认真工作,人手肯定不够的,咱们得从外村暂时招临时工,你们会比以前更忙。”

说到这儿,还真是。

大家发现,这很多人去复习了,要是真能考上,那以后肯定不在厂里了,这可不行,什么都不能耽误他们挣钱!

接下来,就是关于工作的一系列安排了。

顾细和沈青松接着又给考生们做了思想工作:“我已经和你们的家长沟通过了,你们放心复习。现在什么都别想,先别想你们的婚姻,也先别想你们的孩子,更别想能不能考上这件事,你们现在就心无旁骛地学习。”

很多年轻人都很感谢当初顾细和沈青松推出的知青夫妻学习计划。

他们不用眼睁睁看着另一半考试,不用眼睁睁看着他们考上了走了,他们也可以跟上另一半的步伐。

傍晚,考生们三三两两回家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事情再大,也要吃饭。

沈桃花和孟小亮走在路上,谁也没说话。

结婚这么多年,这是他们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氛围。

孟小亮觑了一下沈桃花的神色,道:“桃花,我从来没想过抛下你。”

沈桃花点头,嘴角绽放出一抹笑:“我知道。”

“我当然知道,”她看向远方的天空,“我知道,可是那样的话,我就处于被动位置,我只能等着你不抛下我。”

沈桃花现在终于明白顾主任当初说的话,最理想的婚姻应该共同进退。

特别是女生。

因为她努力考到了高中,她现在也可以追上他。

不,她不是在追上他,她是在追上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她能考上大学就好了,就算是孟小亮回到城里,他的父母嫌弃她,她也不会多么伤心,因为她的人生不只有和孟小亮的这一段婚姻。

“小亮,顾主任说了,这段时间不要被任何事情影响心态,我们先不说这些事情,我要好好努力,争取考个好成绩。”听说毕业了可以分配工作,她也想过一下这样的人生。

孟小亮的成绩比沈桃花要好,他以为沈桃花是在追赶他,点头笑道:“好。”

晚上,顾细和沈青松请胡教授几人吃饭。

沈青松举起茶杯:“胡教授,江老师,戴老师,孙老师,这些年谢谢你们。”

顾细也举起茶杯:“去年,你们已经平反,本来可以回到城里,回到你们原来的岗位,你们也没走,这对沈家村的学生来说,他们现在就多了一份希望。”

胡教授几人也举起茶杯。

“大队长,顾主任,不用这么说,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你们给了我们那么多帮助,我们都记在心里呢。”胡教授道。

孙文情感比较细腻,道:“当初那样,我……我也不想再回去了,我喜欢沈家村,这里的环境比较简单,孩子们也很单纯,和他们相处,不用勾心斗角,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我感觉我比起以前更加年轻。”

江景志和戴思弦也是这样想的。

当初受到平反的消息,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要回去。

回去之后,肯定可以大展拳脚,可却未必有在沈家村这样自由舒心。

沈家村研究的东西,恰好他们也很感兴趣,跟着顾细做,特别有成就感。而且顾细还说,他们平常做完了基本的工作后,也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需要什么说就行,能弄来的就给他们弄来,等以后有钱了,就给他们建一个研究所。

虽然这个研究所不知能不能实现,可光是这一份心意,他们就感受到了。

他们经历了太多,还是更喜欢现在这种慢节奏的日子。

顾细尊敬道:“接下来,还请各位老师多多鞭策一下他们。”

孙文搓搓手:“放心吧,肯定让他们对这段时间记忆深刻。”

大家统一了接下来这段日子的步调,早早散了,学生们要早起,他们也要跟着才行。

沈青松亲自盯着他们锻炼:“没有一个好身体,什么都是白说,你们也不想在这么重要的考试当天出现一些身体上的小状况吧?”

对啊,等了这么多年,就差这一哆嗦了,要是那个时候来个感冒发烧,的悔死。

大家挥动手臂挥得更加起劲儿了。

今天有一次模拟考,按时发下去,为了方便批试卷,可以提前交卷。

“全凭自觉啊,不要作弊,这个时候作弊,是最没必要的,高考能作弊吗?你们要做的是,通过这次考试,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再针对性复习,才是你们应该做的。”胡教授站在讲台,沉声道。

不知为何,沈家村的考生们看到白发苍苍的胡教授,心中特别踏实。

胡教授曾经是高校老师,有他带着,大家一定没问题的。

而另一边,沈青松也在担忧作弊问题。

他直接找了镇长,说清楚情况:“镇长,我们一起去找袁县长吧。”

原先,袁镇长只是代县长,但在前两年,这个代字就去掉了。

现在这个镇长一直在袁县长手下工作,和沈青松的相处也比较愉快。

镇长知道沈青松和袁县长的关系,再加上沈家票的大队长,份量说不定比他这个镇长的份量还要重,毕竟,周边的村子都是依靠沈家村才能发展起来。

两人一起出去袁县长那里,袁县长听到沈青松的担忧,“好像也不无道理。”

沈青松点头:“这些事真的有可能发生,利益动人心,更何况是时隔十年的高考,这要是能考上大学,说是天之骄子也不为过。”

“万一有人特地该成和别人一样的名字,又把户口迁过来,特地截住邮递员,或者买通邮递员,拿走了那封原本属于另一个人的录取通知书,那另外一个人何其无辜,可能人生的轨迹都不一样了!”

袁县长面色凝重,直接打了电话。

市长听说后,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道:“我会和省长汇报的。”

沈青松听到这样的结果,也不算失望,毕竟这也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

高考是全国范围的,而且还是近十年的第一次高考,必须慎重。

顾细听完沈青松的讲述,道:“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要拿出举措,那必须要赶紧了。”

沈青松:“希望来得及。”

他早有这个想法,可是高考一出来,就和上面反映,那也太奇怪了。

现在这个时机也还行,他当时和袁镇长说的时候,被问及这样想的原因。他就说,十里八乡都知道他们村最喜欢考试,那万一到时有人有歪心思,那他们村的人岂不是很吃亏?

他还说了,等考完试,他就请村里的老人去邮政局坐镇,决不能让别人冒领属于他们村的通知书。

至于为什么请老人,很简单,在沈家村,老人们早就不干重活儿了,这样轻轻闲闲的工作,正好让老人打发时间,也能让老人们产生成就感,他们都不喜欢闲坐在家里。

顾细和沈青松关心了一下第一次模拟考的考试结果。

“这次试题偏难,整体上还是不错的,”胡教授小声道,“但是和学生们肯定不能这么说。”

翌日,胡教授站在讲台上,面无表情:“你们看看你们的成绩,到时候高考,你们要和全国的考生一起竞争,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都不为过。剩下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你们自己想想,接下该怎么努力。”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不约而同低头看试卷。

村里的气氛不一样了。

考生们明显比一起更加认真。

就连沈追龙都不再吊儿郎当,徐小甜的成绩可比他好太多了,那到时他要是考得不好,不得和小甜分开?

沈追龙想想都觉得难受,他不想和小甜分开,也不想拖累小甜。

顾细看了沈追龙的成绩,道:“追龙,你可别想小甜迁就你,报个不好的大学,我告诉你,这不可能。”

“你们都是,”她看向几个小辈,“该去哪儿上,就去哪儿上。”

以前恋爱脑,她不管,毕竟在可控范围内。现在可是关乎人生的大事,必须严令禁止。

沈追凤自然道:“谁那么傻?”

顾细:“我明天再和大家说一下吧。”她是不放心的,毕竟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这脑子进水了,也挡不住。

沈追凤十分怀疑他们吗是瞎操心,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人是这样想的。

她亲眼看到好几个人露出被说中心思的神色。

沈追凤:……十分不理解!

虽然爸妈常说,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但也不是这种自损式创造法的吧?

顾细厉声道:“为其他人赌上自己的人生,这是最愚蠢的做法!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你为什么要委屈求全,迁就别人?”

“都给我清醒点!”

顾细这次的“发威”,让不少人清醒过来,这也算是一个好结果了。

备考工作有序进行,高考考生们比较重要,包括原先胶孩子们的老师也要高考,所以初中和小学、幼儿园孩子们暂时处于放养状态。

但是放假是不可能放假的,顾细就把所有孩子都弄去了幼儿园那边,让初中的孩子教小学的孩子,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教低年级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教幼儿园的孩子,也让他们体验一下当小老师的感觉,知道老师们的难处,以后也能更好地配合老师。

随着高考日子的一步步临近,沈家村考生们愈发认真。

其余不考试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对考生们来说很重要,平时几乎都不怎么经过阅览室那边,就为了让考生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高考前一天,几个老师统一给大家检查第二天的装备,“冬天很冷,一定要穿多点,知道吗?别让脑子冻僵了,手也冻僵了。”

顾细和沈青松一起来到阅览室,给大家加油打气,听到这话,笑道:“那多搓搓手,顺便也搓搓脑袋,让自己热起来。”

大家都笑了。

顾细看向台下的人,道:“拼搏一个月,就为了明天,好好考,别给自己留遗憾。”

大家噼里啪啦地鼓掌,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希望。

沈青松都安排好了,租了一辆大车来接送考生们。

考生们看到这个大家伙,都震惊了。

而当大卡车架势到考点的时候,周围的人也震惊了,这是哪个村?这么豪横?

一看挂在车边的横幅,沈家村,哦,那不奇怪了。谁让沈家村是全县最有钱的村子,听说村里的路都是水泥的,里面一片小楼房。

老师们不厌其烦地给大家检查准考证和文具,生怕有粗心鬼忘了东西。

沈追凤精神十足走进考场,她觉得自己今天运气特别好,一定没问题的。

监考老师走进教室,没第一时间发试卷,而是先发了一个准考证号,道:“这个准考证号,大家一定要带好,到时拿录取通知书,要凭借准考证号才能成功拿到,而是为了有人同名同姓冒领你的准考证书。”

“每一个人的准考证号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们的试卷也要写上。”

沈追凤没考过高考,自然不知道以前没有这个程序,她听话照做。

而后,才是发试卷。

拿到试卷,她先按照老师说的,粗粗浏览一遍,看完后,内心窃喜,这比她们的模拟考要简单,她以为村里最后一次模拟考已经很简单了,没想到这次还要简单。

她缓缓呼出口气,沉下心来。

爸妈和老师都说了,越到这个时候,就越要静心。这样的试题,对于卫则那样的学生没有太多优势,反而是她们这种中等成绩的考生,可能会超常发挥。

她的脑子前所未有的清醒。

沈追凤拿起笔,刷刷刷地写,写完后,她又十分小心地检查了好几遍,找出了两个小错误。

她不由庆幸,看吧,今天果然运气超好的!

交完卷走出考场,沈家村的人默契十足,没对答案,考完最后一科慢慢对不迟,现在不讨论任何关于考试的事情,以免影响心情。

沈家村包了个大卡车,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吃完饭后,大家可以在后车厢休息一下。

车厢内被婶子大叔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各人带上自己的旧衣服,往地上一铺,愿意谁就睡,不愿意睡就坐着复习,大家安安静静的。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沈追凤风似的跑出考场,小声对顾细说:“妈,我考得非常非常好!”

她在考试的时候,一点都不浮躁。

顾细竖起大拇指:“很有信心?”

沈追凤连连点头。

“那你可能是考试型选手,”顾细鼓励她,“等你的好消息。”

沈追凤:“没问题!”

等沈家村的所有人都出来了,大家一起回去,这次车厢上就热闹多了。

孙文直接在车上就收集题目和大家的答案,下车后,一群人跑去教室继续搞。

沈追凤坐在后面,心里默默盘算自己的分数,嘴角不由翘起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可是这考完试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先好好工作,多挣点钱,以应对生活的变化。

第一节高考的录取率很低,就连顾细和沈青松都为村里的考生们捏了把汗。

村里的老人听了沈青松的讲述后,十分认真地保证,他们一定盯紧邮递员,绝不能让小人趁虚而入。

当然,顾细也和康红打了招呼,她送了一大包卫生巾过去,姐妹卫生巾上过报纸,被全国妇联点名表扬,可谓是明星产品,要买这么一大包,要费不少钱。

康红笑眯眯保证,“一定给你看好人和通知书。”

沈青松此举,只要是做出个态度让其他人知道,他们沈家村可不是谁都能骑到头上来的。

而好消息来得很快。

县里工作人员一路敲锣打鼓地到了沈家村,把大红花挂到了卫则的胸前,又把另外一朵大红包挂到周盼盼胸前。

袁县长笑眯眯地把沈广莲叫到跟前,“你这次有点可惜,只考到了文科的全省前三,和第一名只差一点点,县长伯伯私人给你奖励一朵小红花。”

袁县长知道沈家村重视教育,可也没想到沈家村的考生这么给力!

这里面有省理科状元,而且还是并列两名!

文科差了一点点,最高分只是第三名,可是录取人数上,文科比立刻要多一名。

沈家村的绝大部分考生都考上了大学,就算很多是吊车尾,但那样怎么样,考上了就行。

袁县长哈哈大笑道:“青松,恭喜恭喜啊,你这个大队长看录取通知书都看到手软吧?”

沈青松也难得开起了玩笑:“袁县长,您接报喜电话是不是也接到手软?”

两人眼里都盛满了笑意。

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羡慕地看向这几人。

卫则扭头,在人群中找到沈追凤的身影。

沈追凤以为卫则是在讨要恭喜,连忙说了好多句吉祥话,开心笑道:“卫则,我真的为你开心。”

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真好。

卫则抿唇一笑:“谢谢。”

周盼盼这个成绩,沈红飞激动得喜极而泣。这么多年的相处,师徒俩的感情早已如同母女那般深厚。

周盼盼抱住沈红飞,又抱着莫雯,哽咽道:“老师,雯雯也能考得很好的,等去了首都,我一定好好照顾雯雯。”

“都好都好,”沈红飞笑道,“咱们村里人,都要相互照顾。”

张兰芳似觉得自己在梦里,她生了一个差点考到状元的女儿?

只差两名嘛,没关系,在她心中,广莲就是第一名!

她激动万分,一会儿说要摆酒,一会儿说要祭拜,还是沈广莲喊住了她:“娘,我要小时候的压岁钱,你说帮我保管的。”

张兰芳:……

她好气又好笑:“给你给你都给你,行了吧?”

省里的记者看到理科状元来子同一个地方,闻风而动,抱着好奇的心来到沈家村。

她以为这一篇报道的基调应该是寒门出贵子,贫苦人家孩子艰苦学习之类的,可是没想到,来了沈家村之后才发现,这儿的环境,比她经过的县里还要好。

房子是统一的红墙绿瓦,路上是水泥地面,旁边还有花圃,小广场里还有许多给孩子玩的设备,甚至还有木头做的健身器材。

这还是村里的老人给她介绍的,要不然她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

比起村里人,她更像是从乡下来的土包子。

她对这个沈家村的兴趣,和对两个理科状元的兴趣一样大。

采访两人的时候,记者和摄影师就发现,这两人提起最多的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和大队长。

包括她问其他考生也是,问村里人也是。

之后,她在村里参观,发现了更多的事情。

这夫妻俩居然懂那么多,是他们开了这么多的厂子!

这布告栏上的照片,也真实记录了村里的发展,记者迫不及待要给两人做专访。

顾细面对采访自然不陌生,她游刃有余地和对方交流,沈青松在一旁做补充。

记者充分感受到了顾细和沈青松的魅力,她昨晚采访,喃喃道:“有实力的人,在哪儿都能发光啊。”

记者迅速写好采访稿,她都想好了,先把沈家村状元和高考的报道发出去,吸引人看,然后再把对顾细和沈青松的专访发出去,肯定会有更多对的人看。

沈家村收到了那么多录取通知书,本来就引起了周围乡镇和上面的注意,随着报道的发出,更加引起了轰动。

这里不仅有被顶尖大学录取了的人,还有很多上了大学的人,既有质量,也有数量。

一时间,沈家村的风头大盛,就连沈家村系列产品都买得特别好。

村里人真是痛并快乐着。

快乐是因为最近有那么多喜事,痛是,居然要加班,不过有钱喔,那还是很开心的。

沈青松顾细和考上大学的考生家长们商量一起摆流水席。

这是沈家村的大喜事儿,值得庆贺一番。

“大队出一部分钱,我出一部分钱,剩下的大家都随意,不拘多少,”顾细笑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重要的是一个热闹。”

村里人知道顾细和沈青松的爽快为人,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能让顾细和沈青松吃亏。

大家打算既出钱又出力,一定要把这场喜事办得热热闹闹。

七大爷几个老人走进来,递出几个红包:“这是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

其他人:“这……”

顾细和沈青松对视一眼,笑着道:“长者赐,不可辞,这是您几位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我们代表小辈们收下了。”

七大爷几人开心了,脸上笑成花:“这就对了嘛,还是小顾懂我们。”

等几位老人离开,顾细笑道:“咱们把这笔钱拆开,给出门的小辈们包红包,图个吉祥。至于几个老人拿出来的钱,以后我们另外找个由头发回去就好了。”

其他村民笑了,都道:“这个办法好!”

顾细还邀请记者一行人留下来吃席,顺便给他们村里拍张大合影。

办流水席那天,沈家村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无论是谁过来吃一顿都行,沈家村就是这么大方。

当然了,菜主要还是以素菜为主,反正绝对能填饱肚子。

沈盈竹和沈远梅也回来了,她们俩在文工团没有懈怠,也考上了大学,这次回来,和大家一起庆祝。

“啊啊啊!”沈广莲看到沈盈竹和沈远梅,立马扑过去。

村民们看到几个姑娘这么激动,都笑了。

今天是特别特别好的日子,就连小孩儿都知道,调皮了起来,因为今天调皮一点,爸妈不会说他们。

顾细招呼:“来来来,我们拍全村大合影了!”

村里人今天都穿上了最新的衣服,力图在照片留下最好看的样子。

“椅子搬过来!”

“木箱子摆好了,年轻人站上面,小心啊。”

第一排,自然是老人,顾细和沈青松被人推着坐下。

大家笑闹到:“大队长,顾主任,你们都不坐,我们哪里还敢做哦。”

盛情难却,两人就在边上坐了下来。

第二排是站着的中年人,大家侧着肩膀,挤一挤,总能挤下来。

后面就是青壮年人。

小孩子盘腿靠在第一排坐着的人前面。

摄影师也不知道一张照片怎么可以装得下那么多人,但事实上,就是装下了拥拥挤挤,热闹无比。

记者和摄影师被面前的气氛感染,笑意盈盈。

“来,拍了,”摄影师大喊,“一,二,三!茄子!”

“茄子!”

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欢乐飘荡在沈家村上空,久久不散。

晚上,只剩下自己村里人。

“来,”沈青松举起杯子,“让我们祝小辈出门顺顺利利,前程似锦!”

大家高声齐喊:“前程似锦!”

笑声一阵接一阵,直到很晚才散去。

顾细特地留了今年没考上大学的人下来,她柔声道:“结果已出,现在多说无益,但是我们可以吸取经验,下一次再加油。”

“你们已经参加过一次,比别人有经验,这就是你们的优势,咱们好好努力,下一次一定能考上,对不对?”

落榜的人听到这些话,都快要流泪了,说不伤心是假的,同时也对未来很迷茫。

看着那么多同龄人奔向大学,他们却只能干看着,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再说了,无论如何,都有我们沈家村在,这儿永远是你们港湾。”

顾细回到家,和沈青松一起,给孩子们送礼物。

“这是什么?”沈追凤好奇问。

手里捏着的东西薄薄的,不会是钱吧?

她这么想,拆开包装的动作更快了些。

一看,比钱更刺激,是存折!

几人瞪大眼睛。

顾细看到几人好玩的反应,粲然一笑。

卫则不用说,他是省状元,专业随便挑,他以后决定专心搞科研。

追风这次果真成了村里的一匹黑马,最后被B大的新闻专业录取。

徐小甜喜欢当老师,所以肯定是上首都师范大学。

沈追龙不挑学校挑专业,他在首都的一所大学念土木工程。

这几个孩子都在首都,但不在同一个地方。

再浓的感情,不相处也会变得陌生。

所以,顾细和沈青松就送了这个礼物出去。

她道:“这两个存折,分别给你们俩的,一边一个,我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你们去首都,两人买一个四合院吧。”

“如果你们姐弟俩愿意做邻居,那就看看有没有邻近四合院,如果不愿意,那就分开买,想在哪儿买就在哪儿买。”

徐小甜被顾细和沈青松的大手笔给惊到了,“咱们,真买啊?”

“那当然,”顾细安抚道,“没事,买吧。”

“我十分鼓励你们在大学里不断深进,读硕士博士,我们都支持,以后你们在哪儿发展,我们也都支持。”

徐小甜立即道:“我以后想回沈家村教书。”

她从这里走出去,理应要回馈这里。

沈追龙紧跟妻子步伐:“我也是,我要回这里建房子。”

顾细摇头笑道:“真不是让你们表忠心,以后的发展,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

“就像是追凤,”顾细分析道,“她以后如果当记者,肯定到处跑,我十分鼓励她趁年轻多出去看看走走。那待在首都,肯定机会比较多。”

沈追凤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她太想知道八卦了。这个行业正好符合她心中的理想职业。

“妈,你放心,我会好好读书工作的,也会好好选房子。”沈追凤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十分向往。

话题扯远了。

“总之,”顾细一句话道,“买就对了。”

孩子们胳膊拗不过大腿,还是收下了存折。

很快到了大家需要去上学的日子,这些天陆陆续续有人离开。

最大的一波是去首都的,有沈青松亲自带队过去。

虽然顾细也很想一起去,但是村里肯定要有人留下来坐镇。之前都是顾细去首都,这次也该轮到沈青松了。

顾细把红包拿出来,慈祥笑道:“每人两个红包,一个是村里的长辈给你们的吉祥红包,希望你们一路平平安安。另一个红包是大队给你们的奖励红包,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这是大队给你们的小小心意。”

她看了一圈围着的准大学生们,“前路充满未知,我们沈家村永远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手里的红包,格外沉甸,像是把他们的对家的思念都装了进去。

顾细最后道:“你们有的人选了科研,有的人选择当老师,有的人选择建房子,还有很多很多的专业,无论在哪里,都要好好学习,为社会做贡献,不要辜负了你们曾经的努力,也不要辜负你们的人生。”

离家的孩子背影渐渐变小,送别的人这才发出呜咽声。

顾细安慰道:“就算分别了,也可以写信,可以打电话。”

张兰芳吸了吸鼻子,“那几个猴子肯定像脱缰的野马,哪里还会想起我们这些老东西哦。”

顾细开玩笑道:“那你生的是猴子还是马?”

不少人被逗笑了,张兰芳破涕为笑:“那还是做个人吧。”

另一边,小辈们有离别的伤心,但坐上火车后,更多的是对大学的向往。

沈追凤也是如此,她在卫则的帮助下,找到了宿舍。

她摆摆手道:“行了,你也去你学校吧,我有事会去找你的。”

卫则不放心地叮嘱:“那你记得我的宿舍号。”

沈追凤提起行李:“知道啦知道啦,我都记着呢。”

卫则:“那你记得,我们周末和追龙他们一起去看房。”

沈追凤:“记得啦。你快点走吧,我的手提着行李也很累的。”

卫则无奈,他感觉自己像个送女儿上学的老父亲,被女儿嫌弃。

沈追凤转身走上楼梯。她的性格本来就好,很快和宿舍打成一片,宿舍里都是年轻的女孩子,看上去不像是结了婚的样子。

沈追凤不想被别人一直追问,所以就没主动说起结婚的事情。而别人看她总是没心没肺的,看不出她像是结婚的,也就没说起过结婚这类的话题。

大家开开心心地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沈追凤十分享受这样的生活。

好不容易充到了周末,沈追凤终于想起卫则,还想起要一起去看房子的事情,在约定的时间紧赶慢赶,终于成功和弟弟弟媳还有卫则汇合。

卫则显然是比较有经验的那个,大家在他的带领下,成功找到了两个合适的四合院。

“除了破一点,其他都很好。”沈追凤转了一圈,道。

卫则:“这个价位,能有这样的院子已经很不错了。”

徐小甜点头:“我们勤一点,多过来打扫,慢慢收拾就好,反正我们又不急着住。”

沈追龙:“对,小甜说得对。”

沈追凤翻了个白眼:“小甜说什么你都说对。”

沈追龙牵起徐小甜的手,嘚瑟道:“怎么,你不爽啊?”

徐小甜轻轻打了一下沈追龙,嘴角却溢满甜蜜的笑。

沈追凤搓搓手臂,到一边去了。

卫则默默听着他们的打闹,心中无奈,难道追凤就没发现,他们两个的相处方式和追龙小甜两人完全不一样?

沈追凤还真没那么多想法,她只是觉得和卫则的相处很舒服,这样就够了,不用再往前一步,也不用再往后一步。她以为卫则也是同样的感受。

只不过,上天很快告诉她一些事情。

这一天,她收拾好东西,往四合院那边赶。

当初,他们几人说好了,谁有空就过来打扫卫生,本来她今天没空的,但是老师突然请假,她一下午的时间空了过来,所以就临时起意,过来这边看看。

她自诩勤奋,谁知走到院门口,却发现门口居然有自行车,看上去像是卫则的那一辆。

“他居然那么有空,不是说搞科研的人最忙吗?”沈追凤嘀咕一句。

她摸了摸自行车,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而后蹑手蹑脚走过去。

“看看卫则有没有认真工作。”沈追偷笑道。

她靠近门口,悄咪咪往里面一看。

院子里不止有卫则,还有另外一个穿得潦草的中年男人。

“卫则,我都打听到了,你去了当地大队长的女儿,呵呵,怎么,想和你老子我一样,靠岳父起家?”中年男人道。

沈追凤本不想听,就算她再八卦,也有职业操守的。

可是,他们在说自己家的事情喔,她实在不能装作听不到。

沈追凤纠结,最后告诉自己,只听三句,听完三句,她就离开。

她靠在门边,小心听着里面的话。

“我和你不一样。”卫则冷声道。

领一个声音发出嘲讽的笑声:“哈哈哈,所以你不就是嫌弃我,憎恶我,为了证明你自己和我不一样,才和大队长的姑娘结婚吗?人家姑娘真是造了孽啊……”

她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卫则的否认。

那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后面的话,沈追凤没再听。

她说好了,只听三句,那就听三句。

说实话,沈追凤既惊讶,又不惊讶。

卫则当年和她结婚,她当年和卫则结婚,都是各怀目的。

她喜欢卫则的容貌,至于卫则,算了,不重要。

不过,她对卫则家里的情况真的不太清楚,除了卫则的外公胡教授之外,其他人她真不太清楚。

沈追凤想了想,找了个电话,打电话回去。

“喂,我是追凤。”她道。

顾细惊喜:“追凤啊,你今天这么有空?”

“对啊,”沈追凤和顾细聊了会儿,才说要找胡教授,“我问问胡教授,需不需要去拜访卫则那边的亲戚。但和卫则直接说,又怕触碰到他不开心的地方。”

胡教授听说这事儿,这才和沈追凤简单说了下卫则父母当年发生的事情。

沈追凤挂了电话。

原来如此。

她在校园的小路上慢慢走着,终于下定决心。

沈追凤第一次去了卫则的学校找卫则。

“什么事?”卫则今天见到了生父。

自从运动结束后,生父受到了该有的惩罚,现在混得一点都不好,也算是罪有应得。

见沈追凤不说话,卫则关切看过去。

沈追凤也扭头看卫则,“卫则,你喜欢我吗?”

卫则一愣,勉强维持着面上的镇定:“怎么突然问这个?”

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答案。

沈追凤突然很轻松,看吧,这样的反应,卫则应该是不喜欢她的。

她虽然心有一点点痛,但还是笑道:“我觉得,我们来到了大学,来到了首都,见到了那么多人,或许,我们之间应该不再耽误彼此。”

卫则很好,她也不错,以前的沈家村太小,她只能看到他,可是来到外面才发现,世界很大,情情爱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体验,世界上还有其他长得好看的男子,如果每一个都要拥有,那她岂不是要犯重婚罪?

美男很多,不一定要给每个美男一个家,看看就好了,世界上还有更精彩的事情在等着她。

沈追凤释然了。

她的眸子映着卫则的脸,声音坚定:“卫则,我们离婚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