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 > 第89章 男频文主角是我哥(五)

第89章 男频文主角是我哥(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日后, 赵士铭提前给谢府递了帖子,然后正式登门拜访,顺便将那翡翠玉镯还有其他珍贵礼物都还回去。

原本待他亲热不已, 连下人都恭恭敬敬将他当成了未来姑爷的谢家, 见状脸色立马就变了, 哪怕是心里头恨不得将自家姑奶奶赶紧嫁出去的谢家女眷也难以高兴起来了,更别说她们的夫君了。

说到底这赵士铭不过是个略有才学的秀才, 谢家嫡出的大小姐看上他, 不在意他丧妻又有儿女而愿意嫁给他,谢家成为他的岳家,甚至肯帮扶他的仕途,这是他的福气。

赵士铭竟还这般不给面子上门拒婚。

哪怕赵士铭言辞多委婉体面, 并多有感谢谢家长辈对他幼子幼女的照拂, 也掩盖不了他此次登门的目的, 就是拒绝与谢家结亲。

堂上气氛立刻冷了下来,谢家人看赵士铭的目光都有些不善, 最后还是谢老夫人压了下来发话道,“唉,都是我那不争气的女儿, 仰慕赵先生的人品才华,犯了倔脾气,除了赵先生,再不肯挑别人, 真是教老身头疼。”

赵士铭闻言连连谦卑道了几句,表示是自己家卑人微, 配不上谢小姐。

谢老夫人含笑道, “事已至此, 还望赵先生给老身一份薄面,见见玉华,也好叫她死心吧。”

赵士铭微微蹙眉,毕竟谢小姐还未出阁,若是与外男见面只怕损了名声。高坐在堂上的谢老夫人却是分外坚持,一副拿女儿没办法唯有赵士铭亲自说她才肯死心的态度,加上这又是在谢府内,自家人不会随便说什么。

赵士铭只好应了下来。

经过九曲回廊,赵士铭被谢府仆人领到一处荷花盛开的湖边,远远便瞧见了有婢女在旁的谢家小姐,像是精心装扮过,不过赵士铭走到了离她们身前十五步之地就停了下来,再不肯往前靠近。

见他这样子,谢玉华面上神情不免.流露出几分哀怨来,她难道是什么妖魔鬼怪,会吃了他不成。但看着眼前人不过是一件简单蓝衫,却也难掩长相俊美相貌潇洒,风仪清雅,谢玉华心里又是一软。

想起母亲先前暗示她的话,谢玉华眼底眸光微闪,她身边的婢女也适时地退了下去。

见到只留下他们两人相处,赵士铭心里一个咯噔,难不成真被大郎给说中了,这退也不能,进也不能,赵士铭狠了狠心,决定照着大郎说的办。

谢玉华还没来得及说几句拉近关系话,赵士铭已然先一步出言道,“在下不敢应下这婚事,只因……只因我身子有疾,实在不好耽误了谢小姐。”

听闻此言,谢玉华如遭晴天霹雳一般。

初听长子出的主意时,赵士铭文质彬彬的脸有些没绷住。这话既已说出了口,后面的他也没什么好顾不得面子了,“所幸亡妻已为我留下了几个儿女,赵家也不至于无人承继香火……”

之后的话基本上是夸他原配妻子是如何的贤良淑德温柔善良,子女也个个聪慧灵秀,样样都好。

谢玉华脑子完全是懵的,几乎听不清他说的任何话。她到底是个未婚姑娘,哪里禁受得如此打击,等到事后赵士铭离开,她再见到母亲谢老夫人,就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谢老夫人本来还想问女儿怎么没依她的话行事,随便一两个小计策让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坐实了名分,那他赵士铭不愿娶也得娶了。

日后有了子嗣,又知晓了玉华和谢家的好处,这也不算什么了。但现在见谢玉华这样子还以为她,受了欺负委屈,这可得了,老夫人忍不住面上浮现怒色来。

谢玉华抽抽噎噎地将赵士铭的话都说了出来。

谢老夫人还有其他人听了之后,不禁面面相觑,“这不会真的吧。”谢大老爷摸了摸胡子忍不住道。

谢家二老爷也嘀咕着,“那赵士铭自来了江州后,的确不曾听说过有什么流连风月的传闻。”

原以为是此人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现在想想男人哪有不沾腥的,只怕是那方面不行,才行不了事的。

若是于房事上有碍,请大夫大夫也没法给个准数,也许吃药的时候好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又虚了下来。说不定问题还不是房事,而是子嗣。

谢家这么一思量来,肯定是不能让谢玉华嫁给他了,哪怕是最支持此事的谢老夫人也估摸不准赵士铭这话是真的,还是推脱之言,到底不敢拿亲生女儿的幸福去赌。

谢老夫人长叹一声,“罢了,玉华你还是歇了这心思。”

谢玉华这会是真委屈,前一刻还是爱慕的如玉君子,后一刻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自己为了能嫁给他,连名声都赔上了,这江州本来就有不少笑话她还未嫁出去的,这事后更是羞死人了。

哪怕此事是假的,谢老夫人也不好将女儿嫁过去了,这未来官家太太的富贵荣华虽好,总也要能知冷暖有子嗣傍身。她教育谢玉华道,“这男人啊要是狠下心来,连个孩子都不会愿意给你,你难道还想嫁过去当个摆设?”

到底是接触不多,没发现赵士铭是这个性子,端以为人品不错,没想到还可能是个情深的。

看来她的玉华到底是没这个福分。

谢老夫人又柔声劝慰女儿,“过段时日,我带你去栎阳见见我的几位好姐妹,再相看几个青年才俊。”她嫡亲的女儿不止谢府公中出的嫁妆,连她的全部私房将来也是给她的,哪里会愁嫁。

她的几位兄长也不是很乐意,到底是谢家丢了面子,于是扬言道,“不如我们给姓赵的一个教训。”

谢老夫人淡淡瞥了长子一眼,“教训?你打算教训什么。”

她摩挲着手中的紫檀木佛珠,语气平淡道,“咱又不是什么争强斗狠的人家,也没有那个本事去斗。”

“人家又不是什么白身,有秀才功名,日后还有乡试应试,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青云直上了。”除非是一招致命,否则便是结下了大仇,赵士铭又不是无亲无故,陆家不还是他的至交么。

谢二老爷讷讷道,“大伯父不还在京中么?”

谢老夫人被次子这蠢话气笑了,“你大伯又凭什么为这点事帮忙对付一个要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这当朝为官都谨慎的不得了,他要是做下什么,岂不是给人落了把柄,到时候阖族都要受到牵累。”

谢老夫人心里头虽也不高兴,但脑子还是清醒的,从始至终虽使过一些手段,但都不会轻易越界。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赵士铭回来后没多久,谢府又派人送来些礼物,说是听闻赵先生要携带儿女归乡,老夫人命人备了些送行礼,言语间一点也没提起过之前的婚嫁事,仿佛不曾发生过。

就是赵瑾也觉得谢老夫人这事做的大气,先前他还担心着谢家万一使出什么下三滥的手段来了,比如来个落水救人,不小心滑倒在他爹怀里等等,赵瑾一点也不怀疑古人的真实节操。

这几日全江州的风言风语,肯定不止是谢小姐想嫁给他爹,而是谢家想要赵士铭这个女婿了。赵瑾也是弄清楚他爹没想攀附谢家的富贵当个吃软饭的,才出这样的歪主意。

其实赵瑾是不在乎他爹续娶的,以后后娘和谢家就是想做什么,也有他这个大哥护着弟弟妹妹,不让他们受委屈。

谁能想到他爹真是个古代绝世好男人,准备后半生都为原配守身如玉了。

——————

阿洛估摸着在江州也待不久了,也就依着陆小姐姐陪她玩。陆幼宁开始是喜欢给容妹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后面就变成了教她读书识字。

阿洛待过的古代世界文化传承大体相同,哪怕隔了一两个世界,曾经的那些记忆倒也没有消退。想扮起真三岁小孩来磕磕绊绊的背诗念书有些难,试过一两次后,阿洛索性也不装了。

在陆幼宁看来便是,“容妹妹好聪明啊。”然后好为人师教她的兴致越发起劲了。

阿洛:“……”

陆幼宁作为陆云朝膝下独女,论重视教养的程度不下于其他同等大户人家的嫡子,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便酷爱读书,连四书五经也是看过的。

陆家只有她一个女孩,平日跟随母亲出去交际,认识的同龄女孩却不如她这般得天独厚,谈论得也多是些绣花编络子的事。

难得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哪怕赵容年纪小,却与她很合得来。

陆幼宁打心底是觉得容妹妹天资聪慧更甚过她,越发欢喜。听闻她要随赵世叔回乡后,小姑娘还很是不舍了一番,回头还将自己珍爱的许多书籍整理出来送给阿洛。

等上了船,阿洛翻看着那些被文人大家批注过的书籍时,后知后觉想起主角赵瑾和陆幼宁的青梅之情不会也要被她蝴蝶了吧。阿洛思考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这种事不知好坏,她还是不要多管了。

赵士铭注意到女儿对着书微拧着眉头,在他带着慈父滤镜下看来,自然是无处不可爱的。他也没觉得才三岁多的小女儿能看得懂这些书,许是被这书上的一些图画吸引了吧。

和阿洛他们来时相比这旅程简直天差地别,赵父为儿女考虑,花钱定的是上好的船舱,里面也够宽敞通风,不仅供应简单的三餐,还能熬药。

这江船一坐便要十几天,未免无趣,赵父闲来无事便将女儿抱到膝盖上给她念书,并非照本宣科地读,而是化成了简单诙谐的故事。这本就是教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的书籍,从赵父口中娓娓道来更添趣味。

不止是阿洛,二郎三郎也被拘着听父亲念书。

唯有赵瑾在船上到处转悠与三教九流各地人士打交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大熙朝的事情。

赵父说了他两回被他诡辩后也不再管束他。经历这诸多事后,赵父可不会随便小瞧自家长子,许是经历坎坷众多,大郎较之同辈人心性成熟且多智,常有惊人跳脱之举。

等回了老家临州,他也多的是时间教养长子,将其培养成才。

大郎先放一边不管,从二郎三郎还有容容之间,赵父倒是有些惊异。起初几日他并没有惊异,但随后的几句简单考问之下,便显现出了差距。

二郎三郎在陆家时还被好友带着读书,倒是有板有眼。而容容的天分却好的出奇,不过听一遍便可复述出来,而且许多地方一点就通。

听好友陆云朝也说过,只是同他家女儿一起玩耍学些字罢了。

阿洛想着她终究不可能一直扮演普通小姑娘,甚至她还打算在这个世界继续修道,也许表现出她的‘早慧’会是个不错选择。

江船抵达后,阿洛见赵父并没有带他们回乡里,而是来到了临州城中的一处两进宅院,既不偏僻,也不靠近喧闹的市集。赵父抱着小女儿,又摸了摸其他孩子,温和含笑道,“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赵父带着赵瑾处理了恶嫂一事后,就将老家的良田产业都变卖了,听从儿子的意见在城中挑了一处合适的小宅买下来,还找牙行买了几个下人,包括厨娘和仆人。

倒不是赵父好享受,只是他一人带着几个孩子,总是不好照看过来的。

他是不打算再回乡里了。对于村长里正还有其他一干人等,赵士铭心里也是有恨的。这一年来但凡是有人肯给他托个信,他的儿女也不用受这么久的磋磨。

买了宅院和仆婢后,赵父手里还有些余财,加上与城中书斋约定的一些润笔费,偶尔给人题诗作画,暂时也够用了。

安顿下来之后,赵父第一件事就是教孩子们读书。

赵瑾还以为自己作为穿越者还能扮个神童什么的,奈何他在现代是理科出身,这种咬文嚼字的古文章实在难为他,尤其是他居然被自己才三岁多的小妹给狠狠打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