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古代奋斗生活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万安县算是比较富裕的县城, 经济发展得蓬勃茂盛,是因为临着西京大运河, 水运发达, 交通便利。

相对于其他内陆偏远地区,这儿的百姓日子过得不错,至少没得说有饿死人的。

姜彤之前就知道这边有运河,出行能坐船,不过她一次也没往码头去过。

这天来书肆买书, 因为老板熟眼熟了她, 见她最近经常过来,买的都是一些正统正史又或者大家名著, 正好,他这里刚过来一套新当世大儒编撰的丛书, 就顺势给姜彤推荐了。

“贺姑娘,这套书是前些日子才从京城过来的,可不少人买。京城那边出了大半年,只咱们这离得远, 最近才到货,不过好书多早买都是不晚的。”老板笑呵呵,说话间手下已是拿了一套出来, 递给姜彤看。

姜彤顺手接过。

一套书共有三册,蓝皮黑字, 装订精致整齐, 相较一般的书籍来说要略厚上一点。

姜彤到来一两页, 看看是谁编著的,自己目录的简概。

她最近补了不少当朝资料,名人官员都研究了一遍,再去看作者落款,还真是个名人,是真大儒。

书肆老板暗暗观察姜彤的面色,觉得她应该是满意的。

心中在一次啧啧称奇

道是为何?因为这个姓贺的姑娘实有些独特,就某方面来说。

一般来讲,时下女子,甚少或者说几乎不会去看这些个正统书籍,像是史书,四书之类的。

京城这种地方情况不同先不提,只说万安县,就是个小地方,本身女子读了书识字的寥寥无几,就算有那个把识字的,多半也是从小看女则女戒这些,这在正常不过,许多古板刻板的家族,通常令女孩从小熟知背诵这些的,用以规范自身行为。

就算不说女戒女训这些,诗经诗词这类书总要好上一些,也是女子大多选择的一类。

书肆老板消息来源多,长期于书籍打交道,知道得多。

所以他才会认为姜彤独特,第一类不用说了那些教导女性的书,贺姑娘自来他这书肆就从没瞟过哪怕一眼。诗词看过,那也是堪堪扫阅一眼,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贺姑娘买书看书确是和其他女人不同,甚至比大部分男子能广泛开阔一些。至少老板他这里的情况,男子买的都是科考有关书籍,四书五经这些。

贺姑娘刨除不喜欢的某类,完全就是五花八门。

不过最近倒是偏向历史书籍。

大家闺秀和普通人家的女儿受的教育其实是天差地别。

就拿读书识字这一块来说,社会上,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最普遍人数最多的那一类,不说女子,男子也一样,少。

所以能表社会状况永远是最底层,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大多数,百分之九十。

最顶端的永远是最少数。

在京城,最上层的一个圈子,女子接受的知识其实很广泛,并不像社会底层,对女子束缚很重,或压根没有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名门世族,煊赫之家,高位之官,哪一个不注重后代子孙的培养。

女孩也一样受教育,只除了她们与男子学习方向不同。

男子自然学的是正统知识,习的是经世治世之道。

女子则是琴棋书画,多半还会有诗词歌赋,所以女子看书,阅诗经声律音律的也常见。

对于社会地位最少最高的那一挂,他们早已经不存在为生活基本需求而努力,而是看向更高的常人所无法想不能及的方向。

所以上下两层的观念地位天差地别,一点不夸张。

姜彤现在生活状况不说多差,但她就是普通人的一员,若去了京中,恐怕不够人看上一眼的。

从她第一次来这家书肆买书,老板已经有些纳罕。

实是因为姜彤和老板以往所见之女子、富家贵女特别不同,甚至可以说相去甚远。

一开始买书,挑的就多是地理地质丛书、水经注、人物小传,各类杂记等,偶尔难得夹杂着一两本诗经。

这可不是一般闺中女子爱看的书,老板心中啧啧称奇,头一次便对姜彤留了些印象。

这之后,姜彤更是三五不时地来了看,淘上一两本。

脸熟了后,书肆老板知道了这姑娘姓贺。

近来几日,姜痛看书越发偏向正经书籍,甚至前几天,还买了一套四书。

对此,老板已经逐渐淡定了,所以这次来了新书,他还向姜彤推荐起来。

严格来说这套是根据以往的一些书籍加以整理整合的汇总书。

是关于时下科考方面的一些内容的。

姜彤就是看到这书,又听到老板的一些介绍,脑子里才突然闪过一些什么。

忽然发现了自己之前一直忽略想不起来,违和的地方在哪里了。

这是一家书店,还不算小。

上辈子,姜彤也是从十几二十年的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对于书店一点不陌生,还经常光顾。

那时候她去书店买的最多的书是什么?

是的,复习资料,各种试卷,预测题,分析题。也是书店里最多的书。

还摆在最显眼地方的东西。

现在再看这家书肆,关于考科举要用到的最基本的四书五经最多,也不会缺货,但是试题试卷之类的通通没有啊,连一本都没有。

姜彤就捉住了点什么,心中一动。

不过这也就是脑子里瞬间闪过的一个念头,只能等回去再细细琢磨。

再看老板手中推荐的这套书,姜彤觉得正好拿来一看,用作参考。

于是连犹豫都没有便让老板包了起来。

掌柜见姜彤这么爽快,自然高兴,又想到这次从京城里一起过来的的另一套也卖的很好的书,心中犹豫了几秒钟,还是笑着道:“贺姑娘,我这里还有一本琼花诗集,乃是今天琼花诗社今年五月份新出的精本,姑娘要不要也买一本看看?”

姜彤一愣,视线从书架中收回,好奇道:“琼花诗社?琼花诗集?”

老板观其言色,知姜彤大概是没听过琼花诗社的大名,越发肯定贺姑娘诗词方面没有多大兴趣,但嘴中还是笑眯眯跟她解释,“姑娘想来是更爱好别的书籍所以才不知,这琼花诗社开在京城,名气甚大,对这方面比较喜爱的人大都知道,咱们这地方小,离得远,兴许还有人不知道,青阳郡里就不同,大概没有没听过琼花诗社的人。”

姜彤一听,乍然起了兴趣,眨了眨眼,道:“琼花诗社在各地都有名声?”

传的这么广就有点让人吃惊了,须知这里可不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消息四通八达,瞬息万变,还都能立刻知道。所以一个诗社能在全国范围内有名就真的不太容易的。

老板见姜彤有兴致,也乐得解释:“琼花诗社到今年有十年历史了,当初是谁最先建起来的咱们外人是不知道,人家无意透露。只现在,每年五月份的时候,琼花诗社就会发行几本诗集,除却这个,一年十二个月,琼花月刊都会出八首诗或词,这八首诗词自然是由琼花八仙所作,其无一不是精品,连当今圣上都是亲口夸赞过的,五年前,因为一首‘咏梅赋’,先帝金笔一挥,赐下‘不栉进士’四个字,琼花诗社自此声名大噪。”

“原来如此……”姜彤了然点点头,一叹,她就说啊,一家诗社影响力就算再大也不能流传这么远,原来是帝王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姜彤摇头失笑,皇上倒比她前世世界那些鲜肉明星宣传效果更好些。

而更让姜彤愣住的是,这个诗社不止一年发一本诗集,竟然还有月刊。

“那琼花八仙又是指什么?”姜彤问。

老板一笑:“贺姑娘不知,这琼花八仙就是琼花诗社的招牌,说的乃是八位姑娘,因为琼花的形状是由有八多大花环绕中间一点花蕊组成,别名也被叫做聚八仙花,八仙子就是取自其意。”

姜彤点头,大体听明白了,琼花诗社里有八位才女,大约是诗社中明星般的人物,有名声有地位,所以有她们的出版书籍。

姜彤起了心思,还待继续问下去,却这时候书肆里来了人。

来人叫了一声“掌柜的”。

老板也愣了愣,堪堪回神,旁的伙计机灵已经迎了上去招呼。

老板心中纳罕,他们南边人自来喜欢称商人做生意之人为“老板”,“掌柜”却是北边的叫法。

所以方才他才顿了几秒。

既来了客人,姜彤就不好再缠着老板多问。

老板人不错,见姜彤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蹲下身从柜台低下翻出一本旧书来递过去,道:“贺姑娘,这本册子里是写的一些关于琼花诗社的事,你若感兴趣拿去看便是。”

姜彤已是这里的熟客,她也的确有些兴趣,特别是这刚听老板说到一半,心痒痒的很,所以也没推脱,直接接了过来。

然后,拿起老板给她推荐的那套丛书资料和那本琼花诗集,一齐结了账,才带着喜儿回了家。

她现下住的宅子是在平安街,出了书肆再过一条马路就到了,不很远。

出来时经过一家布庄,姜彤看了看自微微凸起的肚子,觉得是不是要买些锦缎回家做些宽松的衣裙?毕竟她肚子会越来越大。

想罢便提脚走了进去,反正早晚得备着,既路过便顺道买了,后面她大概会有的忙。

又看着天越来越热,夏季到了,姜彤选的。全是些浅色的布料,深颜色看着有些沉闷。

宅子里除了姜彤和喜儿,又添加了三个人。

喜儿就专心服侍姜彤就成,之前就是因为喜儿能干性格好刘太太才让她陪嫁的,在卢家的时候喜儿还要帮着干卢家的事,煮饭洗衣服。

这丫头挺能吃苦,贺云珍没出嫁是,她都是在小姐身边做些细致活,后来家务活样样拿起来的时候她也没有埋怨。

不过现在就好多了,姜彤住在自己的宅子里,上面有没人压着管着,厨房洒扫洗衣的人都有了,也不用事事都要喜儿。

厨娘的手艺很不错,特别会熬汤炖汤,是刘太太特地找的,想给女儿好好补补身子。

已到了六月份,天热,不过这时节瓜果蔬菜多种类齐全,姜彤还是食素比较多,没听她娘的日日炖汤大补。

她告诉厨娘最多五天一次炖回汤。

姜彤早晨吃的不多也不算少。

多是各种粥轮流来,加个白水煮的鸡蛋,再搭配小笼包或者煎饺,她也不贪嘴,每次都是两个,不会多吃。当然不会让自己饿着,会备着各种瓜果,削好了皮切小块,放在白瓷大碗里,得空就吃上一些,或真饿了,再捻一块小碟子放着的玫瑰如意糕饱腹。

午食会丰富些,肉蛋蔬菜汤品俱全,配以花瓷小碗盛好的半碗米饭,吃个八分饱。

到了夕食,大概就只会吃着蔬菜或者菌菇汤,主食不沾口。

姜彤是人,自然也有口腹之欲,但她自控能力极强,给自己定了计划,就会一丝不苟完成。在保证身体可以摄入足够的营养后,就不过多进食,所以他的的体重控制得很好。

四个月的肚子,身材并不臃肿,胎儿也没有很大,姜彤私心里,在胎儿健康正常的情况下,她是希望胎儿越小些越好的,这样到生产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艰难,毕竟这里没有剖腹产,还是以防在意做最好的准备比较安心。

自己能控制的,能减小点风险的,就尽量去做。

其实那些有经验的妇人,或者经常接生的接生婆也都是懂这些道理的,毕竟经常接触,哪里会不知道女人生产凶险。

但是知道知道,富裕人家的太太奶奶怀了身子,照样还是可了劲儿的补,只是因为怕肚子里的孩子长得不好。

这点来说反倒是穷人平民家的女人要好些,其一普通人家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好吃好喝是要花钱的,显少有婆婆会那么大方,可着劲儿弄好东西哄着儿媳妇的嘴,顶了天就是几枚鸡蛋,说不准还要暗地埋怨你金贵,道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第二个,普通人家的女人身体素质大概普遍比富贵人家的娇小姐要好,毕竟从小干活长大的,就算家嫁人怀孕了也不会就就此养着不动了,该干活还得干活。所以她们生孩子可能也容易些。

一开始,姜彤家这个厨娘还会说两句,说她这样不好,亏了胎儿。

到底亏不亏姜彤自己知道,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这时候人的思想,孩子比大人重要,管你是谁先看中是孩子。且觉得,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为了孩子当然是补得越多越好。

姜彤不会去辩驳跟人解释,却也不会被人怎么说她就去怎么做。她虽然看着好说话,但主意极正,瞧着年岁小脸皮嫩,却通身的气势。

厨娘心中呐呐不已,自觉这主家不是能随意左右的,便也再不多话,只听吩咐闷头做事,在主子要求的食谱之内,变着法子弄些新花样,争取不每天重样。

听话做事不多嘴,厨艺不错,姜彤对这个厨娘大体满意了。

吃过中饭,姜彤在庭院里散了半个时辰的步,等食物全部消化了才去了书房。

这房屋朝向很好,坐北朝南的格局,其中一间用作起居的厢房,另外一间大、采光好的,她布置成了书房。

把窗户全部支起来,明亮宽敞,光线十分充足,又通风。

大书柜来不及订做,是量好尺寸直接买的,摆着还算合适。

姜彤习惯用那种非常大非常宽的长形办工桌,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自习室,就觉得那种大桌子非常代方便,因为她学习的时候,查资料会用到多本书籍,翻来翻去,散乱铺横在桌上,如果位置小的话就会很为难,各种不顺手。

所以在有了自己的书房后,姜彤特地让人订做了这么一张大桌子,因为这种四方长形桌做工非常简单,花不了多少功夫,所以几天后就送过来了。

之前在书肆里的想法,虽然只是个念头,但姜彤还是拿出装订好的白纸本记录下来。

她从来不排斥大胆或异想天开的想法。不止是对自己对别人更是。

有许多外人只听听就要否定或根本觉得不可能的事,其实不一定就不会成功,但大部分人就是不敢想不去做,从心里一开始就否认,认为这事不可能,那无形中失去很多机会。

需知许多不可能都能变为可能,其中需要的只是你的小心求证大胆尝试而已,如此就算最后真的没有成功,你也绝对不会没一点收获。

姜彤就是有一点好,不怕想不怕做,更不怕人朝笑。

她觉得自己往这个方向来思考四个对的,这事完全是可行的。

不过目前需要时间和下功夫。

第一,她还有很多东西没弄清楚,市场需要调查。第二,要清楚地了解科举考试制度内容那些,得自己完全了解,还要阅读大量的卷宗,等等,各类。涉及得太多先不细提,姜彤现在瞄准的是,能进入科考的门槛,最低级的考,童生试,也就是俗称的考秀才。

姜彤脑中一边思考,手下一边把记录着要点细节,整理好了寻着时间收集信息,这肯定需要一些时间,一时半会儿完不成。

这还是准备工作,等真确认了可行,接下来更是会有庞大的工作量。

能想到的先记下来,记录完了,把纸本收好。

姜彤才有功夫看书肆老板借给她看的那本关于琼花诗社的小册。

册子比一般书本要薄上一些,已经有些旧了,书角有些卷了起来,老板那里应该是没有这种册子卖,所以才会借给自己阅读。

花了大概一炷香时间,把这本小册看完,姜彤总算对这个琼花诗社有了一个具体概念和初步了解。

其实最开始,诗社规模还不大的时候,是由几个高门闺女聚会弄出来的,后面经历了些什么,才逐渐发展扩大起来,这书中没详细些,都是一笔带过的。

琼花诗社在京城有自己的大本营,名字就叫做‘琼花苑舍’,非常有名气,俨然成了才女的聚集地和象征。

琼花诗社其实并不是只有八个人,她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姜彤最开始以为的那样。

琼花八仙说的是琼花诗社的核心,最上面,最招牌的八个人物。

但琼花诗社在京城的社员就有千百余人,其中包括有名字却没露过面的外地女子。

提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下琼花诗社的制度了。显而易见地,它并不是姜彤一开始以为的小打小闹,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相当成熟并且运营量好的商业集团。

有没有大老板或者幕后大老板是谁姜彤不知道,但明面上,琼花诗社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就是琼花八仙。

而能成为琼花八仙,依靠的并不是家世,而是才华。

对的,就是才华。

姜彤通篇看下来,发现了一个琼花诗社能广泛宣扬的其中一个魅力点。

就是它不看身世门第,只注重人本身的才华和修养。

例子都是现成的,现今琼花社八仙其中一位就是出自平民,据闻其父只个秀才,某家学堂的坐馆先生,这跟其他大家女子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再说回上面的,除却八仙,琼花社还有许多社员,社员有等级,分别分为初等,低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八仙预备,和八仙。

其中只有初社员不限名额,其他一概有人数限制。想成为初等琼花社员不难,难得是一级一级往上爬,成为上等乃至八仙的位置。

那成为八仙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最浅显的一点,可以出书了。

是的,各种诗集,像八仙子,她们有个人专门的诗集本,也有合集,各类的都有,八仙之下不能出单人本,但是能出合本,就算你只有一首代表作,只要写得好,被选中认可,就能收纳,刊印出版售卖。

别怀疑。琼花诗社名气大,背景有,更得过皇帝夸赞和赐字。

它的书,真的不愁售卖,并且销量很好。

所以上面姜彤说,诗社已经形成了个盈利集团,依靠这个,他们能操作赚钱获取利益的方面太多,并不止拘泥于一条。

这个并不是坏事,甚至,因为涉及到商业利益,琼花诗社发展得更好。

当然关于这方面小册子里并没有写出来,但姜彤也能猜想到。

成为初等社员以上的人,你的作品都能得到认可,有几乎发表,发表售卖就有钱可以拿,具体怎么分钱这要等你成为社员才知道,并且没一个等级的社员都是天差地别。

还有一点,社员等级是有评判标准的,会上升也能降级,还有淘汰,但不能越级,想要成为八仙子,就要一级一级往上爬。

而琼花诗社最最叫人注目的一点是,她们的社员真是信息是非公开式的,就是说,你可以选择匿名。

现下,琼花八仙都是公开身份,因为她们有地位和名气,自身有实打实的才学,所以受人尊敬和追捧。

不公开也没什么稀奇,因为大家只要进了琼花诗社,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号,但是现今琼花诗社中地等级的社员太多,压根没名气,所以你的个人真是信息其实公开与不公开没有多大关系。

但这是京城里的人的看法。

实则各地方都有琼花社的社员,并且以有这个身份为荣,特别是在小地方,你就算有有一个低等的社员身份,说出去,都会被同龄人羡慕,外人高看一眼。

姜彤看到这里,已经有些惊喜了!

为什么?因为她从中看到了许多可取的方面。

最让人心动的,有了名气后,你的社会地位就随之拔高,可能有些夸大,但是是真的能从中得力。

这个时候,女子的社会地位是远远低于男子的。

而琼花诗社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突破,一个对于女人来说,先进的代表。

因为女子在其中受到的社会态度,是良性的,这证明它已经获得了认同感。

这是一个特别好且难能可贵的地方,这可能是经过多年潜移默化发展而形成的,如今,在社会中,它就是一个女子才学的象征。

且人们对它是鼓励性质的。

不可否认如今是男权社会,父权社会。

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一样东西被男性认同和追捧,就是成功了一大半。

事实就是这样。

所以,在姜彤的分析里,琼花诗社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且有了稳定的社会地位。

黏现在姜彤对这个琼花诗社特别有兴趣,不为别的,第一能挣钱,第二,加入琼花诗社是除了家庭因素之外,第二条可以争取社会地位的路子。嫁人除外。

不说姜彤现在已经是嫁过人了的,就算没有,你让她把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想都不可能。

琼花诗社,或者现在可以叫做琼花社,它起源于诗社,但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早就不再拘于诗词这一方面,但它的形式还是这个,名气也最大,所以大家还是称它为此。

姜彤是个上进的人,以前她读书学习刻苦努力,工作时的用心认真,都是因为她想获得最好的,在她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现在她成了一个古人,没有给她机会她都想奋斗一下,现在有了一个能提升社地位的良好渠道,你让她不去争取一下?也是不可能的。

人都是聪明的,其实看的很现实。

有一定的名气和地位,在古代对一个女子来说有多大的好处?

稍稍想想,就知道,好处多了去了。

特别是人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能做什么,努力奋斗,上进,等你有了能力有了地位有了钱财,自然而然就有了安全感。

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别人。

姜彤自从知道这个世界是一本书一本小说,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担心。

忧心的事情很多。

后来她才渐渐想明白了,小说中别人是主角,写的都是别人的的事。

但是现在,她已经不适应原著的那个炮灰了。

她的人生是她的,别人的是别人的。

没有主角配角炮灰一说,个人就是过个人自己的生活,这就像,那本小说里,从头至尾就没有提及这个琼花诗社。

但事实它却存在。

有机会提好像自己不是姜彤的性格,她已经有加入琼花诗社成为社员的想法。

好在这个和事业并冲突。

姜彤就记下两个目标,也是她准备要做的事。

一,弄出童生试的复习资料,练习试卷。

二,成为琼花诗社社员。

关于,琼花社的具体事宜,一本小册子了解还是粗略了些,里面有些具体的东西都写,这个姜彤还要去问问书肆老板。

姜彤在书房里呆了将近两个时辰,考虑的自己肚里还揣着个小的,才没当拼命三郎。

放下书本纸笔,走出房门,活动四肢。

其实喜儿中途已经叫她她一次了,只是姜彤正在看兴头上只让她添了一壶茶,就打发出去了。

“小姐最近都埋头在书房里,什么书竟这么好看。”喜儿一边给姜彤捏肩,一边抱怨。

姜彤心想,我在什么都不做,大家一起坐吃山空,就真饿死了。

用了贺云珍的嫁妆钱买了宅子,还让刘太太私下贴补,下人和各类家具都是刘太□□排的,绕是如此,姜彤也没剩下几个钱。

最近用在买书方面的钱也不少,花得快,没有收入,是一件可怕的事。

所以姜彤才这么急。

***

另一边,陈桂香自把信件寄给卢景程之后,心中就要安定不少。

她甚至想,自己吃了这么大的亏,贺云珍明白着不敬婆母,儿子兴许会休了贺云珍。

这样一想,陈桂香心中就满意不少,不过眼里流露出些许遗憾之色,可惜了贺云珍的那些嫁妆,她在卢家住了那么久的日子,竟一点也没贡献出来。

这让陈桂香想想都不得劲。

不过好在她那拔步床还在,怎么着也能买几个钱吧,陈桂香琢磨着。

儿子学里忙,或许不会亲自回来一趟,但不回来也能有一封书信,说不准就会附带一封休妻书,陈桂香这样想,便也让阿贵留意着,如果罗家的小子送信来了,赶紧拿给她。

阿贵这些日子很忐忑,安静得很,闻言还是忍不住小声说了一句:“奶奶不会来了么……”阿贵觉得奶奶很好,之前经常让喜儿拿零嘴给他吃,出门买了东西还会给自己买一份。

就是那天自己挨了巴掌,后来奶奶还来给他道歉,说牵连了他,然后给他一盒药膏让他涂脸,还赏了个银角子,让他买些吃的。

所以,他不是很想贺云珍离开卢家。

谁知陈桂香听了这话,却是大大呸了一声,尖声厉气道:“不许叫奶奶,她算你哪门子的奶奶!不走还留在这里把我气死不成?!”

阿贵被训得垂头丧脑,他嘴笨口拙,呐呐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吃里扒外的东西!吃了她点零嘴儿倒把养活你的人忘了!想来以后就是个白眼狼的料,我看干脆趁早走了干净!”

陈桂香插着腰,在院子里恨恨大声骂。

阿贵缩着不敢做声了。

躲在门廊后头的顺儿暗暗撇嘴,心中嘲笑阿贵就是个愚蠢的。

眼色都不会看,活该挨打挨骂。

只等陈桂香骂舒坦了,才挥手赶阿贵:“傻站着干嘛,当太爷等我伺候呢,前头不要做生意了!”

阿贵一溜跑走了。

陈桂香正算着那封信什么时候能到儿子手上,她什么时候能收到回信。

却不料,第二日,卢景程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