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世暴君 > 第52章 第 52 章

第52章 第 52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23  刘荨还想留下来, 看看传说中的医圣和得到有可以和他交流医术的同伴消息急忙赶来的原桦之间碰撞的火花。但成都已经三番五次来“请”皇帝陛下回去。

既然战斗已经结束, 皇帝陛下不需要再坐镇军中, 是时候该回去了。

刘荨抱怨,当个皇帝真是没有自由。现在就这样, 待天下统一,他回到京城之后, 不知道会被约束得多厉害。

刘荨想想自己在现代只要有钱, 就能自由自在,随时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的生活,憋屈道:“古代是人待的地方吗?为什么我要穿越到没有电灯电视电脑电话电热水器的古代?穿越到未来世界不行吗?凭什么萧小贱就能穿越到未来世界?连楚大橘都穿越的是平行时空的现代社会?我就只能苦哈哈的到这穷乡僻壤当皇帝?”

“实在不成, 像宿谊那样穿成皇子加神棍,每天混吃等死也成啊?为什么我要当劳心劳力天天被人管东管西的皇帝?!我不干了!我要当昏君!”

抱怨完之后, 刘荨就乖乖回成都了。

司俊哭笑不得。

不过刘荨说的很有道理,他有时候累狠了,也是这么想的。

司俊匆忙交代好事情之后,有很快回了成都。

虽然刘荨没有再提起他睡眠不好的事,司俊却一直记得。他担心刘荨还没缓过来, 自己长时间不在,刘荨又得失眠。

果不其然, 待司俊回到成都后,就看见黑眼圈就像萧小猫一样浓的刘荨。

不过五天时间,刘荨就变成了大熊猫。系统小屋中是精神或者灵魂的投射, 看不出本人真实的状态。司俊很难想象, 刘荨在京城那六年是怎么过的。

不过刘荨还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 若不是看见他眼下明显的青黑,只从刘荨言行,司俊完全发觉不了他的疲惫。

司俊知道刘荨不习惯示弱,不就他的精神状态反复唠叨,而是转移话题。

刘荨看着司俊带回来的小动物,整个人处于震惊状态:“你从哪抓来的?!”

司俊道:“汉中郡有人驯养奇兽,曾经向上林苑进贡。你不是说让我下旨带礼物吗?”

刘荨犹豫:“虽然我很喜欢,养国宝是每个华国人的梦,我现在也养得起。但它们还这么小,离开妈妈多可怜啊。”

司俊道:“我知道。这对幼崽的母亲在生下他们不久,就患病去世了。因为现在已经不需要进贡,那家人准备改行养其他牲畜,这对幼崽是我在市集买的。”

刘荨好奇:“你不是在南边?怎么跑到汉中郡市集买东西?”

司俊道:“我派人去汉中郡寻那家人,想给你买一对异兽,正好遇到了。”

在刘荨下旨要礼物之前,司俊就已经在准备给刘荨的新年礼物。

刘荨作为皇帝,将来不缺珍宝。司俊和系统里小伙伴们偷偷商量后,决定给刘荨找只宠物。听说养宠物能缓解刘荨的心理问题。

司俊本准备弄只小狗什么的,宿谊说古代有专门训练珍兽的家族,让他去找一找,好不容易来到了古代,总要养些在现代社会不能养的动物。比如老虎之类,就很威风。

不过萧悦拿出史料,表示上林苑以前有养大熊猫,窦太后墓葬陪葬的最喜欢的宠物中就有大熊猫。

而且,他们可是在成都。在大四川养宠物,怎么能不养大熊猫呢?听说大熊猫智商很高,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既然训练得能进贡给老太后玩,肯定不会伤害人类。

系统里除了慕晏之外所有人都激动的表示投大熊猫一票,包括平时不掺和这些无聊话题的两个总裁。

慕晏表示不是很理解你们这些未来人对貔貅的热爱。

对了,这个时代大熊猫还叫貔貅。影响力还不错,比如他们在打仗的时候如果需要求和,就要竖起描绘着大熊猫的旗子。

宿谊表示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差点没笑死。慕晏表示不能理解宿谊的笑点。

司俊得知这件事后,自己也去查了查,发现他们求和也是大熊猫旗。

嗯,还好他善战,还没求和过。

决定好礼物之后,司俊就派人去汉中郡一代寻找曾经给培养给宫里进贡异兽的家族。也是碰巧,他们正好在市场里卖熊猫宝宝,司俊就干脆把人和熊猫宝宝一起带来。

刘荨蹲在地上,戳着摊子上还不能站立,刚长出了绒毛,不再像没毛的老鼠的熊猫宝宝。

听说熊猫宝宝很脆弱,这样卖出去给不会养的人,还不被养死?

“幸亏你们被我买下来了。以后你们就跟我混了,说不定还能当个坐骑。”刘荨一脸傻笑,“你叫刘大滚,你叫司小滚,要记住你们的名字啊。”

司俊听刘荨取的名,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你现在给他们取名字,等会儿他们换个地方,你就不知道谁是谁了。”

刘荨道:“怎么会不知道?大滚比小滚大一圈呢。”

司俊道:“等他们长大了,你就不知道了。”

刘荨道:“我肯定知道,我养大的崽子我怎么会不知道,我还要骑着它打仗呢。”

司俊无奈:“谁告诉你能骑着熊猫打仗的?你就当个宠物养养,别抱那么多希望。”

刘荨小心翼翼用手指头摸了摸大滚和小滚的背,道:“当宠物养也不错。要是能发脸博直播就好了,被人看到我养熊猫,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

司俊心道,在现代,如果不是饲养员,你发养熊猫的直播,恐怕引来的不是羡慕而是查水表了。

————————————————

有了熊猫之后,刘荨的精神的确好了许多。

不知道是宠物陪伴的原因,还是司俊回来了的原因。

刘荨和司俊回成都之后,就该处理钉子折腾军队后勤的问题。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看一看日益长大的熊猫崽子,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司俊无奈的发现,说是给刘荨买的宠物,结果他也开始每天吸熊猫了。

果然对现代人而言,养一只熊猫真是梦寐以求的事——前提是养得起。

拔钉子的主力是司俊,刘荨还处于学习阶段。不过他总能提出许多惊奇的建议。

所有人都认为刘荨十分聪慧,很快就能完全自己掌握处理政务的技能。

一些老臣又开始抹眼泪,说老天有眼,苍天庇佑大汉。

刘荨觉得面对这些感情充沛的老臣很尴尬,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平心而论,他当然很感动这些臣子对大汉的忠诚。只是他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总不能一起抹眼泪吧?

最后刘荨就凭借尿遁了。

尿遁几次,其他人就知道,刘荨不喜欢别人在面前表演忠心,也就很少再发生这种事了。

刘荨松了一口气。

处理南蛮后续事情和拔钉子,花了司俊和刘荨好几个月的时间。

待一切结束,天气早已经回暖,估计北方的柳树都开始发芽了。

刘荨派往各地的使者全数到了目的地,有的人已经开始往回赶。

有半数的使者都提前发回来好消息,要求归顺朝廷的势力不少。虽然这些势力都不算大,但合起来,至少也有一个益州大小了。

益州是九州中最大的一个州,可见刘荨领土扩展的多大。

这些势力基本都是靠近益州,能和益州、荆州领土连成一片的势力。他们深知司俊的实力,明白若司俊要“走出”益州,逐鹿中原,他们首当其冲,本来就对其忌惮不已。现在发现益州不是司俊的而是皇帝陛下的,荆州都已经无条件归顺,他们觉得好像没什么值得他们拼命抵抗的。

他们大部分本身就是朝廷的地方官,天下大乱之后,他们也就拥各自的兵自重了。名义上,他们本来就是刘荨的臣子,他们的兵也本来就是大汉的兵。现在让他们归顺,他们没多少心理抵触。

说实话,他们自己都觉得不是归顺,而是向皇帝陛下表忠心而已。

换了其他势力,他们还要不平一下,凭什么别人能这么牛逼,自己就要归附,成为他们的臣属。

皇帝就不一样了。

一想到他们这些县令郡守一表忠心,说不定立刻换个大官当当,所有人都觉得很划算。

反正他们手上的地和兵就是皇帝陛下的,用皇帝陛下的东西表忠心,换来自己的利益,怎么不划算?

大部分人甚至表示,愿意立刻将官印和军队上交,自己包袱款款举家迁往成都,随便给个官做做就成。

谁都不傻,皇帝陛下统一天下的成功率有多大谁都看得见。待天下稳定之后,谁愿意当什么地方官?当然是要混个朝廷大官当当。到时候就算外放,至少也是个州牧郡守大将军。谁愿意守着这么快小地方当个县令?

更不用说,老百姓在得到这消息之后——那些天使们都是边走边宣传,古代人也是深知舆论的妙处——夹道欢迎,跪地痛哭,说皇帝终于想起他们了,有好日子过了。

还有人已经自觉去原来不能种粮食的荒山上开垦,等着种新粮食了。

他们派去的农官们都没怎么宣传,本以为老百姓们愚昧固执,不是这么容易推广,哪知道老百姓们表示,反正又不是拔了原来的庄稼,又是神龙庇佑的天子要求种的,绝对没问题。

老百姓们连今年年号都不一定清楚,但是天子召来神龙这件事,却连最封闭的小山村都知道了。这也是神奇无比。

刘荨得到消息的时候,心想这地盘来的真容易。

他本以为至少要打个十几二十年,才能统一天下。现在看来,说不定要不了几年?

司俊看了传回来的消息之后,道:“其实还有许多势力也有意归属,只是他们的领地和荆州与益州不连成一片,需要从长计议。”

要是前脚归顺,后脚就被联合一窝端了,那就不好了。所以派去的使者彼此都有联系,他们决定把那些零散的、不和现在刘荨领土连成一片的地方组个联合。

既然大家都要归顺皇帝陛下,那么放下往日仇怨,联合在一起也是理所当然。到时候两面合击,难咬的骨头也能被挤压碎。

刘荨看得十分高兴,忙铺开地图,比划什么地方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什么地方极大可能是自己的地盘。

这地图可不是古代的简易地图,而是楚铭一点一点背下来,然后教给司俊和刘荨的现代详细地图,经过司俊对比现在地图后,所折腾出来的超级详细,加经纬线版本的地图。

刘荨道:“北边的雍州和南边的交州已经大部分归顺,剩下零散部分,他们知道四面受敌,肯定要么归顺要么逃跑。凉州现在被羌胡占领,西域和北边现在管不了,凉州军和付寿有旧,付寿已经派人去劝说。”

司俊接话道:“长江以南还剩下扬州。但扬州已经有半数归顺。剩下的地方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历史上整片扬州属于罗朗,不过罗朗这时候应该还没发迹,只是个刚及弱冠的青年。”

刘荨戏谑道:“什么刚及弱冠?你不也差不多。罗朗现在即使没有统一扬州,罗家也是这一片的领头人。对了,我记得罗家有人在朝中做大官?”

司俊点头:“罗朗的祖辈官至三公。”

刘荨夸张的吸一口气:“哦,又是一个世族豪门。你说他们给不给我这个皇帝面子?”

……

司俊和刘荨在讨论的时候,罗家也在讨论。

刘荨虽是开玩笑,却不小心成了真。现在的罗家,已经以刚及弱冠,只比司俊大两岁的罗朗为首。

罗朗在讨伐于泽联军入京的时候,就跑去打了个酱油。他敏锐的觉察到,天下将乱,各地群雄逐鹿中原,将以此事为开端。他离开家之前,让罗家开始联系扬州各地官员,准备自立。

既然天下群雄逐鹿,罗家作为曾位列三公的世家豪族,当然也不会甘落人后。

可事情出乎罗朗意料。

首先是被他视作最大对手的司俊——当然,自信如罗朗也不得不承认,他还在准备,司俊却已经是一方诸侯,现在不是一个重量级——中途离开。以他判断,这次进攻京城事关重要,谁要能夺得皇帝,谁就能在今后占据极大优势。即使没有得到皇帝,抢得玉玺,或者京城物资,也能为其实力添砖加瓦。

汉室虽已经羸弱,但国库和内库仍旧堆积如山,宫中还有许多珍宝。逐鹿天下也需要钱,这些都能转化成他们的实力。

以司俊智谋,不可能没看到这一点。联军中其他人虽轻视司俊年龄,但有脑子的人也把司俊作为最主要的对手。

司俊真的是病重得不得已离开?

当后来传出消息,皇帝已经到了成都之后,罗朗叹息。

原来司俊不是放弃,而是暗度陈仓。

他算来算去,仍旧棋差一招。

这一招,就是天堑。因为他无论怎么绞尽脑汁,都没想出来,司俊是如果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皇帝接到成都。还弄出个雷劈于泽的惊奇事。

后来又有传闻,司俊不是挟持天子,而是司俊本就是天子埋下的一步暗棋的时候,罗朗先是嗤之以鼻,而后消息越来越多,罗朗开始慌了。

这似乎是真的?那当了六年傀儡的皇帝,真的有如此能耐?

他已经心底叹息对司俊自愧不如,皇帝却能让司俊忠心如斯,这皇帝到底是何等神人?

当天使到达建业的时候,罗朗早早等候建业,想从成都来使口中一叹究竟。

他当然不会相信胆敢深入虎穴的使者。这些人各个舌战莲花,即便是他,也难探真假。但他可以从天使身边人下手。

世人轻视这些仆从,他却不会。从这些人口中,他往往能拼凑出最真实的讯息。

然而,他得到的讯息,却比成都来使所描绘的更夸张。

这些仆从,无论是老实的还是油滑的,一说起皇帝陛下,那就眼睛放光,神情狂热,连脸都激动得通红,一个个跟他打掉的民间邪教团伙一样,说起皇帝陛下的神奇事,那是一个滔滔不绝啊。

神龙飞天这种事,他们已经听了无数遍。从这些人口中,陛下还能派天兵天将为他搬运物资,能召唤文曲星为他一夜变出许多书籍,能让土地爷帮忙把沙土变成石头……诸如无数神奇事迹,让打探的人听得一愣一愣。

新的农作物在他们口中,也是神农大帝亲自为皇帝陛下带来的东西。

据说皇帝陛下怜惜民间百姓为了多吃一口粮食,那米中有糠皮,面也夹杂这麦麸。虽他们觉得有米有面能吃饱已经非常满足,陛下却不这么认为。

他向神农大帝求来了不占良田又高产的粮食,这些粮食收获之后无需加工,不损耗就能直接食用,味道非常美妙。

皇帝陛下又怜惜百姓身穿粗麻不能保暖,又向瑶池王母求来云朵种在地上长成棉花。棉花能织成柔软的棉布,还能填充在棉布中用于保暖。

皇帝陛下甚至向天上织女求来了动物毛发的处理方式,从此以后他们不需要再杀羊剥皮,只需要把羊毛剃下来,纺织成毛线或者做成毡子。

而毛线只需要两根竹签,就能织成漂亮保暖的毛衣。

……

皇帝的事迹很多,之前司俊许多新奇“发明”,到了老百姓的口中,也成了皇帝陛下授意。

皇帝陛下虽然被困京城,然而他能日行千里,每日都回到成都处理政务。待于泽死后,龙气终于达到极点。潜龙在渊,终于要腾飞了。

……

罗家一群人聚在一起,听到各种打探的消息之后,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罗朗按着额角,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

或许这些人嘴中有夸大——愚昧的平民百姓,不知道事情真相,在遇到什么事都会把它当做神灵赐予,但至少说明,益州的新粮食的确不占良田,口感好味道美且已经丰收;益州那种叫棉花的作物织造的布和云朵一样柔软;益州能将羊毛做成衣服;益州能一夜变出许多书籍,还建造了图书馆;益州有可以将沙子变成石头……

好吧,越听越离谱。但人人都这么说,而且看他们表情,是亲眼所见。益州……不,皇帝陛下到底是什么来路?

嗯,这群人已经在心底称呼皇帝为皇帝陛下了。可见是有些胆怯了。

有族老道:“罗家本来就曾位列三公,乃是累世忠臣,既然明君已经出世,理应匡扶汉室。”

又有人反对:“谁知那人是真是假?我们罗家既然能成为一方诸侯,为何要成为别人臣子?”

族老冷哼:“你就是想成为一方诸侯,皇帝陛下大军压来,你的美梦又能做多久?”

反对人道:“皇帝不过黄口小儿,有什么能耐?就说那司俊,也不见得多厉害,我们岂能还未战斗,就先怕了对方。”

……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最终罗朗只能让所有人先回去,他先思考一会儿。

罗朗在书房思索了半日,仍旧拿不定主意。他披上衣服,来到成都使者居住的小院,决定会一会那被他晾着的成都来使。

出使建业的正好就是孔瑾。

孔瑾的确自请出使,刘荨也的确不同意。但孔瑾最终还是说服了刘荨。

孔瑾心中已经有了去处,那就是建业。他分析了罗家,特别是罗朗的性格,认为罗家如果自立,定是皇帝陛下大敌。不过罗朗品行端正,即使不归顺皇帝陛下,也不会斩杀来使。

而且罗家世代公卿,和汉室本来就联系深厚。即使罗朗想要自立,他去罗家游说,也一定说动一些人的人心。罗家内讧,不是铁板一块,想要统一江东来和皇帝陛下作对,希望就要渺茫得多。

毕竟皇帝陛下已经稳坐钓鱼台,而其他势力,除了魏周之外,都才起步。

而魏周,也是刚打下冀州,还未开始治理。比起后方已经稳固,开始扩张的皇帝陛下,已经落后了不知道多少。

“即使罗朗有心杀臣,但现在他们势力并不强,臣被陛下亲自邀请,他们肯定会预料到,若臣被杀,陛下立刻会将江东作为第一目标。师出有名,说不定其他势力也会趁乱分一杯羹。罗朗不是蠢人,他不会做此蠢事。”

刘荨胆战心惊的听孔瑾分析。孔瑾猜测,与原本历史大部分重合,简直跟会预言似的,让刘荨在心里给孔瑾跪下喊了无数声溜溜溜。

在和司俊商议后,刘荨终于同意了孔瑾出使建业。

在孔瑾走之前,他反复叮嘱,让孔瑾定要小心安全,别阴沟翻船。为了吉利,他还给了孔瑾一撮楚铭背上的金□□毛做成的小毛球吊坠。

话说刘荨认为萧悦才是真正的猫妖,楚铭只是半路猫妖,一直迷信萧悦的猫毛,终于引起楚铭强烈不满。为了安抚大橘猫,刘荨用司俊画的折扇,换了楚铭一大团猫毛,并表示以后买多少萧悦的猫毛,就同时买楚铭多少猫毛,绝对不厚此薄彼,这才安抚住了楚大橘猫。

但私底下刘荨还是更相信萧悦,于是萧悦的毛自己和司俊戴,楚铭的毛,就送人吧。

虽然是半路猫妖,应该还是有点力量?据楚铭伴侣肖晟的亲身体验,当他遭受某会邪术的人控制的时候,楚铭的毛编织成的手链的确有(细微)效果。

这次孔瑾出使建业,希望这撮金□□毛能够保佑他。

孔瑾拿着猫毛吊坠,激动得不仅声音在抖,整个人都抖了起来。

他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好几下,才小心翼翼接过猫毛做成的毛球吊坠。

孔瑾虽没有公开炫耀,但已经和他成为好友的比如陈文等人,他还是透露了一下。这群人瞻仰在宴会上曾经出现过的据说是神兽毛做成的护身符,猜测这是什么神兽。

最终,他们认为,应该还是虎形神兽,这次肯定是金色的大老虎。

嗯,就当他们猜对了吧。虽然体型不对,大部分是对的就成了(并不是)。

知道怀璧其罪,其他好友也没有将此事宣扬。他们只是暗暗羡慕孔瑾得皇帝重视,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得到这种赏赐。

孔瑾此次出行,小心翼翼将毛球放入锦囊中,拴在脖子上,贴身携带。

这一路,他真的很顺利,即使遇上山洪暴发,也能刚好绕过——实际上没有毛球,他的路也不会经过那里。但是人只要信了某神奇事物,总是容易把身边一切顺利事归结于神奇事物。这没什么事发生叫做一帆风顺,遇上了事叫逢凶化吉,就算受了伤那也能叫减轻灾难,就算真的出了大事,他们也会脑补灾祸太大连护身符都挡不住。

总而言之,护身符这类东西,用的人说有用,总有一万种个理由来证明它有用。

孔瑾现在就是如此。

现在他正掏出毛球,对着窗外西斜的阳光,在这日月辉映的时刻,让护身符吸取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

简称,充能。

罗朗眼尖的从没关的窗户看到这奇怪的一幕。

见孔瑾进来,孔瑾不慌不忙将毛球塞进锦囊,妥帖放好,才拱手道:“嘉飨来访,瑾有失远迎。”

罗朗忙回礼道:“是朗鲁莽,朗乃一介草民,先生有官职在身,朗怎能受先生礼。”

孔瑾笑道:“罗家世代公卿,瑾不过贫贱出身,当拜之。”

罗朗不就这么话题继续谈下去,他转移话题打趣道:“朗见先生刚才端详一毛球,可是夫人赠与?”

孔瑾摇头:“这乃是陛下赐予。”

罗朗:“……”皇帝赐给你个毛球干什么?!

罗朗突然想到民间传闻。

传闻道,陛下在重阳宴会上召来各地有名方士考验真假。假方士入了狱,虽假但有才的两人当了官,真有神异之处的两人则被收为己用并被告诫不可能用神异天赋。

考验真有神奇手段的两人的时候,陛下就是拿出一小毛球,问他们是何物。其中一人答神兽,另一人答白虎,陛下笑而不语,但确定两人的确有真本事。

罗朗听后,只当这是司俊传出来给皇帝制造舆论的荒唐言论之一。但孔瑾居然如此谨慎对待一小毛球,难道……

不,这也可能是孔瑾故意借此传说给他施压。

罗朗面带好奇:“这难道是陛下曾经考验方士的神兽毛?”

孔瑾却出乎罗朗意料的摇头,道:“陛下当日拿出的是白色毛球,但赐予我的乃是金色毛球。应当不是一物。或许这只是陛下狩猎虎皮上的毛?不过既然是陛下赐予,瑾当小心保管。这毛球并无神异之处,让嘉飨失望了。”

罗朗本来以为这是假的神兽毛,但孔瑾这么一说,他反而不信了。

如果这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东西,皇帝赐给你干什么?你又为何用敬畏的眼神看一个毛球?当我是瞎的吗?

但显然孔瑾并不准备再提此事。他岔过话题,开始跟罗朗谈论益州繁荣,和荆州变化。

他将益州与他地不同之处一一道来,听得罗朗终于暂时将毛球的事搁置一边,陷入沉思。

司俊治下益州繁荣,他早已得知。益州一些行为,他也派人打探过。只是他们都认为司俊太过狂妄或冒险,这些沽名钓誉之事,迟早会拖垮他。

钱粮用一分少一分,你给本来可以白干活的老百姓钱粮,那益州钱粮就少了许多,不可能全部用于军队上。那军队建设哪来的钱粮?

据说军队待遇也十分好,司俊哪来的钱粮?他们一直不得其解。

后来皇帝陛下的事“暴|露”后,他们虽(表面上)不信皇帝陛下有神异之处,实际上在心中叹息,司俊如此财大气粗,原来是得了皇帝全力支持。

汉室虽然颓微衰败,但财力果然仍旧不可小视。

只是在孔瑾口中,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益州前期如何孔瑾不得而知,可能有皇帝陛下的支持吧。然而现在,益州收来的税,就多得用不完。

那粮仓中的新粮压陈粮,吃都吃不完;以当税收取的布匹都快腐烂,被拿出来充作了劳役和难民的奖励。

孔瑾原本也以为体恤百姓的措施,给益州带来极大负担。

后来他惊讶的发现,居然恰恰相反。

这些人不需要人督促,却一个人能干好几个人的活,就为了得更多的布匹和粮食。

于是原本只能用作一处的役夫,现在能用作好几处。这些人创造的价值,比付出的多了不知道多少。

难民也是如此。

他们在进入益州之后,很快就融入了益州民众,不但没有给益州社会造成例如秩序混乱犯罪增加等损失,还创造了极大价值。

关键是,这些人明明如此卖力,还对皇帝和州牧感恩戴德,认为比那些白给粥的州郡世族,皇帝和州牧这才是真的大圣人。

能长途跋涉到益州的人都有脑子,他们能看出来,比起吃了这顿不知道还有没下顿的白喝的粥,益州这样才是给他们能一直活下去的保证。

在其他地方喝了粥,他们也知道留下来还是会饿死。只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生活照旧没有希望。

到了益州,看着他们出多少力有多少钱粮,如何能获得户籍,怎样能得到田地,他们知道,不需要再颠沛流离,可以安顿下来了。

罗朗不是蠢人,相反,他十分聪明。很快,他就理解了孔瑾话中益州措施的好处。

“然而,其他地方不敢这样做。”罗朗不由苦笑,“他们不敢保证自己的钱粮够用,不敢保证这些人能拿出比付出更多的回报,更不敢承诺给他们田地。”

现在割据的都是各地豪族,田地本就在他们手中。就算他们得了能在荒地种植的粮食,也只会让人开垦荒地然后收为自己的财产,怎么会便宜旁人?

而司俊不一样,他是外来者,他还有皇帝这个靠山,豪族不会因为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地,和他争执。

而且,他还有皇帝这个靠山。皇帝神通广大,让他无所顾忌。

罗朗突然有些羡慕司俊了。如果当时皇帝选择的是自己,他觉得,他也能早早干出一番事业。

只是,他也知道,司俊虽有家族等于没有,皇帝才会选择司俊。而自己身后有罗家,皇帝绝对不会对自己交付全部信任。

这样一想,他似乎就更羡慕司俊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