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油爆小公爷 > 第三十四章 初入东京

第三十四章 初入东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闲着无聊,卫初音想起许娘子是因为听了青松的话才吐血晕倒的,便想着法子套许娘子的话,想弄清她为何听见许二爷是回东京奔丧的话就发了狂。可许娘子总是三言两语就绕过去了,就是不肯说正题。

卫初音见她不说也没有法子,毕竟许娘子是她娘,她总不能拿个起子把许娘子的嘴撬开吧。但心里总归是对那个许家上了些心思,现在在十里镇没地方打听,卫初音盘算着等上了东京定要去打听看看,想那许老太师的名号必定不小,打听起来肯定便宜。

一共养了五日,不论是许娘子还是唐思源都表示没有大问题可以上路了,卫初音才托店小二帮他们雇了一辆牛车。第六日的一大早,一行人便坐着牛车上东京去了。

只是临出发之前,卫初音特意摸着黑跑了趟春和堂,悄悄把那张十贯的交子从大门的缝隙里塞了进去,这才返身回客栈上车。

想来等林老祖孙二人发现之时,他们一家已经在去东京的路上了。现在的她能力有限,无以为报,只能用还钱这个最简单的法子了。

十里镇离东京很近,赶车的吴老头说从十里镇到东京赶一日的路傍晚就能到了。为了能早些赶到东京,吴老头也不心疼拉车的大青牛直挥鞭子,大青牛“哞哞”地叫着,一路小跑。

好在十里镇离东京近官道也修得好,牛车的颠簸感不是很强,包括许娘子在内几人倒都还吃得消。

因为着急赶路,中午也只是在路边找了个阴凉的地方下车歇息了会。一路上路两旁都是些良田,也没见什么茶棚、吃食店的。卫家人也都不娇贵,就随了赶车的吴老头一起吃起了自带的干粮,喝的是水袋里的凉水。

唐思源养了五日身体好了许多,此时正带着卫显在一旁说话。

许娘子一边啃着干粮,一边看着唐思源和卫显,“阿音,这唐小哥人不错,好好待他。”

卫初音点点头,边嚼着又干又涩面没发好的炊饼边答道:“知道了,娘。”

这五日里被她拘在房间里的卫显差点被关疯了,没事找事就拉着唐思源东问西问。也亏得唐思源耐心好,卫显问什么问题他都会认真思考了才回答他,把卫显喜得跟什么似的,直把唐思源当成了崇拜的偶像。

唐思源成了卫显崇拜的偶像好处很明显,平日里就算求菩萨告奶奶地想让卫显看会儿书,可卫显就像屁股下面长钉子似的坐不了片刻。现在在唐思源刻意地引导下,竟也能主动拿起书和唐思源探讨学问了。

她看在眼里,自然高兴,几日相处对唐思源的人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唐思源人心正,愿意安安分分地在卫家做五年长工,她卫初音也不是小气的人,自然会好好待他的。

吃完干粮,又歇息了一会,吴老头便催着众人上车继续朝东京而去。

暮色四合时分,一架牛车“得得得”地出现在了东京城护龙河外,此时正是四月,护龙河两岸的杨柳青青,映着刷得粉白的墙,就是在暮色里也让人觉得格外清新可人。

牛车载着卫家三口和唐思源从东水门进城,吴老头骄傲得跟东京城就是他家一样。指着东水门朝身后的四人吹着牛,说东水门横跨汴河,有那用铁包裹形似窗栅的大门,每到夜晚就会像闸门一样放下,主道堵了两岸就开了别门通行。

一路唾沫横飞、口水四溅。吴老头也不知哪里来得性子,指着花花能说一通、指着草草也能说一通,直把没来过东京的卫家姐弟还有唐思源哄得一愣一愣的,卫显更是连嘴也张开了,看得许娘子一阵好笑。

又一次回到了东京,还是从东水门进的城,许娘子眼前不由浮现了当年的那个夜里,被卫晋德拉着她的手两人偷偷从边门溜出了城,找了码头一路放舟而去。

视线越来越迷糊,许娘子悄悄拿袖子擦了擦眼角,继续抬头去看这阔别了十四年之久的东京城,追忆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

等入了城,卫家姐弟顿觉眼睛更加不够看。在卫初音的印象中,特别是唐代还设有夜禁,没想到在这北宋仁宗的治理下,天都快黑了,这街上却是一片繁华热闹景象。

灯火通明、车来车往,行人不绝,吆喝的、买卖的、戏耍的,除了楼不够高,卫初音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现代逛了一回夜市。

等再进了内城,更是经过了御街、开封府、相国寺、贡院,把个吴老头说得是口干舌燥、喉咙都快哑了。若不是见天快黑了,他自个也要急着找地方安置,不然还非得拉着卫家三口和唐思源再到处逛逛。

卫初音到底有着见识多广的现代灵魂,只是没想到古代也会有如此繁华热闹的地方,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就渐渐回过神来了。见天色已黑不顾卫显的歪缠,硬要吴老头带他们去个便宜实惠的客栈投宿。

吴老头听了便哑着嗓子喊了声“您坐好咯”,便挥着牛鞭赶着牛车朝东行街而去。

到了东行街还不停又往北至新封丘门大街,一进新封丘门大街,卫初音仿佛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大的居民区。街道不大,两边尽是些店铺和民居,阡陌纵横,拥挤的不得了。

吴老头进了新封丘门大街之后,驾车也特别小心,一路上不说拥挤了,时不时还有小孩儿冲出路边,累得吴老头直抹汗。

卫初音一路打量了过去,见路两边多的是茶坊酒店、卖艺的叫卖吃食的,统统生意好的不得了。此时天已经黑了,许多人沿了路寻了空地就摆了摊子在叫卖吃食。

一路上就听到什么“灌肠”、“猪胰胡饼”、“果木翘羮”、“和菜饼”的,时不时鼻尖就传来一阵食物的香气,惹得中午只啃了干粮的几人都暗暗吞了吞口水。

又行了一段路,老吴头终于停下了车,拿着牛鞭指着左边叫卫初音他们看。

卫初音应声朝左边看去,只见一家名叫“迎客来”的客栈里灯火通明,穿着一身青衣的小二正在门口迎着客。

此时见一辆牛车停在了客栈门口,那小二机灵立刻就窜了上来,“几位客官,可是要住店?”

转头又见吴老头,便笑着打了声招呼,“吴老伯”,吴老头点了点头,朝许娘子说道:“这个客栈的老板是咱们十里镇的人,人实在咱们都熟悉,你们住在这既可以放心还能少花费些!”

许娘子只是点了点又朝卫初音看去,卫初音也不说话,利落地跳下牛车打量了一眼迎客来,这才朝那小二点了点头,“劳驾帮我们定两间房。”

小二满脸笑容地点头答应了,帮着吴老头、唐思源和卫显一起往客栈里面搬行李,卫初音和许娘子两人就先进了客栈。

客栈一楼做了食店,楼梯下面摆放了十来张的桌子。

此时正热火朝天人声鼎沸,卫初音抬眼看去见几乎每张桌子上都坐满了人。不时还有些挽着高髻鬓间插着花的妇人端着酒壶在各张桌子间来回走动着,更有站在桌前打扮艳俗的唱小曲的妓子。

如此热闹的场景,把卫初音这个有着现代灵魂可以说见惯场面的人都看得愣住了。

等小二带头抬着行李引着众人往二楼走去,在房间里安顿好,又给吴老头结了车费。卫显便兴奋地跟火烧了眉毛般一刻也坐不住了,硬要拉着卫初音去楼下看看。

不说卫显,就是唐思源年长了几岁,一路行来目睹如此繁华盛景也不由心神震动。许娘子可有可无,卫初音干脆手一挥抓着荷包带着大家下楼吃饭去了。

今日是第一日到东京,新的生活就要展开,卫初音也十分有兴致,决定今日就破费一番就在这迎客来里用饭。

好不容易才找了张空位坐下,卫初音转头就朝墙上看去,只见墙上挂了许多的牌子。有什么“头羹”、“石髓羹”、“软羊”、“大小骨”、“桐皮面”、“姜泼刀”等等,她看的是一头雾水,还是许娘子唤过了堂倌点了几个菜。

那堂倌高声应了,便退下去到厨边跟那铛头大声地报了菜名。没过一会儿,又见那堂倌左手叉着三只碗,右手到肩上层层叠叠竟共有二十余只碗徐徐走了过来。一路散发给每桌的客人,到了卫初音他们这座,按着许娘子点的菜竟没一碗弄错,引得卫显啧啧称奇。

样样菜都盛在碧碗里,卫初音拾起筷子一一尝了过去,虽然许娘子似乎十分精通这些菜式,许多都分别点了绝冷、微温、精浇等等各式不同,菜式也十分鲜美,可到底做法不同,尝过之后卫初音不由对自己的厨艺信心大增。

饭中,还有头上簪着花的小娘子提着篮子进到店里,每座都分了一些萝蔔、召白藕还有温柑的。卫显抓了就啃,还是许娘子老道,从荷包里抓了几枚大钱塞到那小娘子的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